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武威市旅游

武威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潘家嘴墓群位于古浪县民权乡长岭村东侧和南侧。是一处汉代和唐代墓共存的墓葬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在历次调查中发现有20多座封土,直径8米,高3--3.5米。曾清理汉代券顶单室砖墓1座,出土灰陶罐、釉陶壶、盘、耳杯、红陶灶及五铢钱等。另外暴露有唐代砖室墓,采集有三彩器残片、白瓷片及“开元通宝”钱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唐考古和河西汉唐史研究有重要价值。……[详细]
  坪山小沟遗址位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坪乡坪山村。遗址分布在小沟两侧的二、三级台地上,绵延相连,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地表暴露有夹砂红陶、彩陶残片及人骨等。先后出土有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及彩陶罐、彩陶壶等器物,从出土器物特征分析,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1989年被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基准点为基点,向东、西各延伸150米,向南、北各延伸200米。……[详细]
  棺材疙瘩墓群位于民勤县泉山镇小西村西北约1000米的沙漠边缘。包括棺材疙瘩和霸王湖两处。面积为300万平方米。墓冢长5-10米,宽3.5-6米,高1-3米。多为单室砖墓,曾出土灰陶壶、陶灶、五铢钱等。1973年,在霸王湖墓地发现一座砖室墓,清理出绿釉陶碟、绿釉陶耳环、绿釉博山炉、绿釉陶奁、陶仓等物。遗址表面残砖及灰陶片甚多。部分墓地已为农田。……[详细]
  镇国塔位于县城西关,明正统五年(1440)建成,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建,光绪十年(1884)倾圮,邑人胡志绪又倡捐修复,系喇嘛教塔,亦称白塔。其造型稳重挺拔,奇特雄伟,塔高12米,周长16米,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中部为细颈圆瓶形塔身,上部有013层,号称“十三天”,塔尖为葫芦形圆顶,上镌“康熙某年制造”字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双大庙及魁星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下双寨东侧。大庙建在高3--5米的双层夯筑土台上。魁星阁建在大庙东南角2米高的土筑台基上,为二层八角式圆顶建筑,自下而上由覆钵、露盘、圆光构成,顶部为绿色琉璃瓦,上有葫芦形宝瓶。有清嘉庆时八角藻井匾额一块,上 书“笔点青天”。建筑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建筑风格和工程技术史有重要价值。 ……[详细]
  老城遗址位于古浪县裴家营乡老城村老城南5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1980年曾试掘200平方米,出土泥质和夹砂红褐陶片,纹饰有附加堆纹,彩陶施圆圈纹、变体蛙纹、波折纹。另出土双耳罐、壶、盆、钵和石斧、骨锥、骨针等40余件。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与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延寿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曾家堡村四组,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在1米高土台上,砖木结构,始建于清康熙六年春(1721年)。山门面阔三间,硬山顶。大雄宝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2间,高8米,单檐硬山顶。寺内有九尊泥塑佛像、木雕和壁画。塑像形态逼真,彩绘线条流畅,佛像背光雕刻精美生动。……[详细]
  青石湾墓群位于古浪县土门镇和乐村东1公里。是一处汉墓与唐墓共存的墓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圆丘形封土10处,高1--3米。曾清理7座土洞墓,出土汉代彩绘灰陶罐、壶、素面灰陶罐、灶、井及铜弩机、铁剑、石砚、五铢钱等100余件随葬品。另有唐代墓葬,大部分被早期被盗。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唐考古有重要价值。 ……[详细]
  四方墩遗址位于民勤县昌宁乡阜康村东北4公里处的荒滩上。遗址东西长2220米,南北宽2000米。文化层厚3米,其表面散布着大量的灰陶片、夹砂红陶片、绿釉陶片以及铁犁、铜饰、小玉片等。遗址中存一方形墩台,经考证为汉代修建,沿用至西夏重修。墩高12米,呈正方形,边长27米。墩上有柴薪燃烧后的灰烬,四角有延伸出去的残梁断椽。……[详细]
  古浪三角城遗址 位于古浪县民权乡长岭村西200米。是一座土筑古城。城平面呈三角形,故俗称三角城。墙体多塌毁,墙体边长分别为340、330、200米,墙体夯土版筑,残高1--3.5米,基宽5米。夯层厚约0.15米。东面开一门。地表散见有大量残砖、瓦当及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代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干城城址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干城村,汉至清历代沿用。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39米,东西宽125米,面积1.7375万平方米。夯土版筑,坐西朝东,城址由门墩、城墙、女墙、瞭望墩、护城河等组成,东侧开门。城址地表散见有大量汉代灰陶片及西夏黑釉、豆绿釉瓷片等。1990年被古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0米。……[详细]
  瓦罐滩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蓄水村东1.4公里。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0.5米。地表散布大量彩陶片,采集有夹砂和泥质红陶片,彩陶纹样有鸟纹、鱼纹、三角纹、草叶纹,器形有。另有石刀、石斧、石磨、石铲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与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茂林山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李府村西1公里。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0米。采集有彩陶片、夹砂红陶片,饰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圆圈纹、波折纹,器形有单把筒形杯、小口广肩双耳瓮等。另采集有砍砸器、刀、斧等石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与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
  王景寨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北2.5公里。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表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及墓道,墓道长10--25米,封土堆底径5--10米。暴露砖室墓多座。1975年清理1座,为八人合葬墓,出土有陶器、金器、漆器及丝织品等随葬品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武威汉墓的分期断代有重要价值。……[详细]
  三角城遗址位于县城东北红沙梁乡西约10公里的沙丘中,西南径距县城约55公里,城南北宽约120米,东西长约200米,现有石筑墙基残存,因城西北隅有不规则的三角形高台而得名,台高8.5米,城内地面上陶片、残砖较多,还有石斧、石刀、石纺轮等,与柳湖墩遗址“沙井文化”类型相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旱台子墓群位于武威凉州区古城乡陆林村沿山一带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地面有封土堆,较大的有10多座,高约3-5米,直径8-10米。1981年,在被洪水冲开的一座大型汉代砖室墓0土有灰陶罐、陶钟及铜钱等。此外,这里又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红陶、灰陶和彩陶片等遗物。……[详细]
  北新墓群位于民勤县大滩乡北新村南10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封土多被夷平,现存1座,圆丘形,底经30米,高3米。暴露砖室墓多座,出土有绿釉陶壶、灰陶罐、碟、壶、仓及五铢钱等。地表散见绿釉陶片、灰陶片、红陶片和残砖。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详细]
  凉州李氏宅院位于武威城区达府巷内,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430平方米。由悬山顶式大门、前后两院、过厅、花园等组成,前身为明代甘肃镇总兵达云府邸前院。清咸丰年间,著名学者李铭汉从达云后裔处购得后进行补修,俗称“李翰林院”。该院落主体建筑开间进深很大,体现了官府宅院的特征。……[详细]
  罗家湾遗址位于天祝县东坪乡罗家湾村西北2公里。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暴露有泥质、夹砂红陶片。曾出土方格纹彩陶双耳罐、筒状杯、尖底瓶和红陶罐多件,并有石刀、石斧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和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详细]
  洪祥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洪祥乡天泉村西南2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大部封土堆已夷平为耕地。1982和1989年先后清理已暴露的砖室墓4座,出土有有绿釉陶器、灰陶罐、红陶器、铜弩机、五铢钱等遗物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代史和墓葬的特征及分期断代有重要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