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寨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东西长37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1---1.5米厚。遗存丰富,出土有多种石器、陶器、骨器片等,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地处大别山支脉,安阳山西部脚下。属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遗址座落在丘陵区西部边缘与古泉河之间的高台地上,东西长370米,南北宽250米。经考古测绘,高出地面4-5米不等,文化层厚度1.5-2米左右。遗址东北1000米有两座山丘名丁山、徐山;东50米,西100余米有古泉河支流老湖河和西湖河,属淮河流域古泉河水系。南部被农田包围,北部与古城,古城村民组民宅紧密毗连。该遗址于1978年发现,先后有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南省文物部门等相关专家都到此进行调查研究……[详细] |
位于马岗集乡曾营村境内的大荒坡烈士陵园是我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5年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省政府授予大荒坡烈士陵园“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称号。位于固始县西南26公里的马岗乡曹营子村。1927年12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中共豫东南特委在大荒坡南1里处的曹营子召开了固、商、潢三县县委负责人会议,决定举行大荒坡农民武装暴-动,夺取当地大豪绅张秋石的0,建立农民武装。1928年3月18日,在中共河南省省委委员、豫东南特委书记汪厚之等亲自领导下,由固、商、潢三县党员,潢川七中的部分革命师生和当地农民武装百数人举行了大荒坡农民暴-动,攻打反动豪绅……[详细] |
固始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座落在固始县南部30公里处的武庙集镇锁口村。1930年10月,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从松岭岗(现陈淋子镇大营村)迁到锁口村王家楼。王家楼依山傍水,分为南、中、北三个院落,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南院,革命法庭设在中院、政治保卫局设在北院。县苏维埃政府设在王家楼及附近村庄相继建立了工会、妇女会、独立团、军区指挥部及造枪局、红军医院、经济合作社、列宁小学等机关。直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在两年多时间里,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辖8区45个乡,纵横100多华里,人口20多万,领导全县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巩固红色政权,实行武装割据,开展扩军工作,取得诸多成绩。在几次反围……[详细] |
秦树声故居(即“秦氏故居”,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始县段集镇乐道村,为清末建筑,,占地6000多平方米,原为四进四合大院,现存堂楼上下两层28间,西边房7间,建筑为青砖灰瓦,木框架结构,廊沿为石基木立柱,内廊上方木构件雕有花纹,在后院东边有一口古井。秦树声(1861—1926年),字宥横,号乘庵,出生于固始南乡乐道冲一耕读家庭。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工部主事,不久充会典馆绘图处《地理钧稽图志》总篡,后晋秩郎中、外务部传补御史。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中经济科进士,后任云南曲靖知府、云南按察使、云南提法使,又调任广东提学使。辛亥革命起,秦树声避居上海。民国元年(1912……[详细] |
郑成功墓座北面南,为园形坟冢,直径五米,高2米,初建时规模较大,毁于“文革”时期,后复修,现有墓冢,墓碑。据郑氏族谱记载: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8)郑成功祖上随王潮、王审知从光州固始入闽。清朝建立后,清政府对“奉明为正朔”的郑成功族裔进行了-。康熙二十二年(1682)六月,施琅降清,攻取台湾后,曾挖掘郑成功灵柩献给北京,康熙“特旨恩准归”葬故里。有关专家考证台湾、福建没有郑成功真正灵墓,固始郑成功墓才是其真灵墓。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了统治台湾达38年的荷兰殖民主义者,被誉为民族英雄。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汪棚乡邓庙村……[详细] |
妙高寺墓塔为九华山景区景点之一。位于妙高寺院东南1000米处,有高僧墓塔地一处,寺院东侧又有比丘尼墓塔一处,其墓塔的风格有异于嵩山少林寺墓塔。从墓塔的造型和塔身的莲花雕饰图案上探讨,以及塔身墓誌铭记载,墓塔多为清代初期建所。在比丘尼墓塔中,有一塔碑,碑上方有一个醒目的“佛”字,佛字以下是比“佛”字更小的字:“十方僧尼二普同塔”。经过辩认,系“宗持寂光灵骨”、“戒待运空灵骨”。僧尼合寺亦为奇观,而僧尼合塔更为佛门弟子之罕见。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陈淋子镇后冲村……[详细] |
闽王王审知故里王家寨,始建于唐代,时为固始县建安乡第一都临泉村,是时任固始县县令的王晔,即王审知五代祖为其子孙繁衍而建的宅第。王家楼的选址极具江淮地区民居特点,宅第周围为环水相拥,建有楼台、庭堂、祠堂等建筑,规模可观。楼前建有小桥,沟通宅内与外界的联系,即便人居,又可防患战乱。当时人称王家楼为鹭鸶地。主体建筑毁于元代,遗址尚存。行政位置固始县分水亭镇王堂村地理位置东经115°50′10″北纬32°9′16″……[详细] |
陈氏将军祠。陈氏将军祠是为纪念唐代平抚“啸乱”,安定东南边陲,创建漳州的“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的祠堂。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陈政之子。自幼聪颖好学,喜骑马、射箭。总章二年(669年),年仅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次年,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仪观二年(67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永隆二年(683年),晋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事。经过大小百余次战斗,“蛮僚”啸乱被平定。以后20年无战事,陈元光领兵屯垦,兴办农业和文化事业。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并建漳浦、怀恩两县。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