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巩义市旅游

巩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称杜甫的涛是“政治诗”。所以长期以来,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巩义是诗圣的故乡,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诗人……[详细]
  伏羲台遗址位于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坐落在黄河南岸,黄河与洛河交汇处东部的夹角地带,高出河岸80米的台地上。遗址于1984年发现,由于当地百姓称此地为“伏羲台”,据此命名为“伏羲台遗址,据先秦典籍记载,黄帝、伏羲、尧、舜、禹等均在洛汭“修坛沉璧”,祭天祭川,遗址西北有传说中的伏羲台。1992年5月,经有关单位、专家认定此处为当时祭天场地。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伏羲为上古,观文于天,察理于地……是以图书著其迹,河洛表其文。”清乾隆十年《巩县志》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曾在此敕建“羲圣祠”,元代曹铎又在祠侧建“河洛书院”。遗址由于黄河向南滚动,部分塌陷河内,台地上地势平坦……[详细]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与西周洛阳相对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周亡。延续了一百多年。秦统一六国后,在此置巩县城,属三川郡,汉时属河南郡,北魏时将县治迁至东10公里的巩县老城。清同治五年重修了砖拱碹寨门,咸丰元年修了“巩王阁(红阁)”,并刻碑阐述《巩王庙原委》,还修了一殿、二殿、东西廊庙、山门、踏阶等。《战国策》、《史记》、《汉书》、《藏书……[详细]
  在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有一处圣地,背靠笔架山,面临东泗河,山前是一片碧绿的原野,东泗河从中间流过,河水潺潺,清澈见底,两岸杨柳摇曳,风景秀丽,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村,不仅为明清八景之一——“泗河烟柳”,更因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诞生而吸引着华人及全世界的关注。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杜依艺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以后其祖父杜审言,其父杜闲均居于此。唐太极元年(公元712年),诗圣杜甫(712年—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窑洞中,这孔窑洞因此命名为杜甫诞生窑,杜甫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在巩义还流传着杜甫康水采文的故事。1963年,杜甫……[详细]
  苇园瓷窑遗址位于巩义市米河镇苇园村。村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当地群众称为庙路河,又叫苇园河。苇园瓷窑遗址由此而来。小河将苇园村分为东苇园、西苇园两个自然村庄。苇园瓷窑遗址即分布于小河两岸,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东至东苇园山脚,西至西苇园山根,南至苇园水库,北至茶店河沿,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1957年7月,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李辉炳等同志到此调查并发现遗址。1976年,河南省文物部门和巩县文管会联合对苇园瓷窑遗址调查。1987年3月,苇园瓷窑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郑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3月,日本著名陶瓷学者楢崎彰一与南京大学历史考古教研室主任、文学博士熊海棠和考古学教授秦……[详细]
  兴佛寺位于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委东北1000米的莲花山顶上。南依横岭,北临黄河,邙岭青葱,风景如画。该寺创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关于其建寺原由在《重修兴佛寺创建配殿山门功成碑记》碑文中可略有所见:“兹为往来通衢要路,去大河未远;洪波巨浸泛滥无常,当建兴佛寺于山上,收敛风气,砥中流而过险阻,俾居者有平土之乐,行者无道阻之患。”兴佛寺原有山门、十王圣殿、大雄宝殿等,今仅存大雄宝殿。清康熙13年扩建地藏十王殿,清康熙56年重修,乾隆11年建钟楼,以后屡次增修。历经数百年,寺内建筑渐遭破坏,山门、钟楼、配殿等,均在“文革”前被毁。现仅存的大雄宝殿,座南朝北,东西长11.2米,南北深8.20米,硬……[详细]
  福昌寺位于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东临米河第二初中,南距高刘公路50米,310国道200米,北紧靠延长山延长寨100米。 该寺创建于唐,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重修。建国后,修建郑州市33中时,拆毁部分建筑,60年代,修水渠时,和尚塔一座被拆毁。1958年大炼钢铁时,寺院内的唐朝古钟被毁。70、80年代,曾作为米河二初中教师宿舍、伙房占用。2001年高庙小学扩建时,寺院建筑遭严重破坏,后佛殿、藏经楼等建筑与前佛殿北墙隔开分两部分进行管理。2005年,地藏殿内由寺庙保护员高亮等新塑了地藏王菩萨,观音殿内塑造观音、文殊、普贤塑像。 该寺座北向南,面积4500 ㎡,原有……[详细]
  走过千年风雨,历经磨难,几度兴衰,辉煌庄重的殿宇——青龙禅寺依然坐落在地处丘陵地带的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据史料记载,东汉永明帝七年(公元64年),该寺与青龙山慈云寺相继而建,是十方僧人及信众往返于白马寺与慈云寺之间接待、歇息的驿站,故称“十方院”。传说,白马寺为天下第一古刹,巩县慈云寺为深山之内第二古刹。过去寺院碑刻林立,解放后水利建设将石碑另作它用,青龙禅寺之兴衰史已无证可考。据寺内道光12年(1832年)碑文载:“道光元年(1821年)寺中正殿迂回禄焚烧无余,游贤者以为叹,甲申岁(1824年)近寺之村,南北山口有好义者:张、丁、刘、赵诸君重修……”《重修青龙寺佛教并金妆神像碑记》碑中记载……[详细]
  刘家大院,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西南,虽经几百年岁月沧桑、历经多次战乱,兵灾,时代变迁仍然保留下来大批错落有致的明清民居院落。刘家大院承载着家族从兴盛到衰落的数百年历史见证。刘家大院,又称王家大院。原有堂楼、上房、厢房、倒座、过庭、影壁、门廊、窑洞、纺织机,一切的布局和谐自然,井然有序。据当地村民的王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六世家祖王文灿由山西迁巩。创建四个大院和一座高楼。到清嘉庆年间第八世时,因经营不善,家境败落,遂将几处大院卖给刘姓人家。现在这四处院落大部分还为刘姓人家居住。高楼也仍有官庄刘姓居民使用。刘家大院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传统住宅。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院落坐南朝北,大门开在东南角,……[详细]
  在巩义市孝义街道办事处西北部,坐落着是民国时期全国四大兵工厂(沈阳、汉阳、巩县、上海)之一——孝义兵工厂,洛水从其西北穿过,陇海铁路贯穿东西,连霍高速从附近穿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前仅留孝义兵工厂旧址。孝义兵工厂,是河南省唯一的、也是最早引进外资兴建的大型军工生产企业。1914年开始筹建,1915年8月开工,1922年冬正式建成,它从筹建到投入生产,工期短、时间快,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是我国近现代军工生产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孝义兵工厂防空洞为全国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人防工程,它的发现与研究使中国的防护史提前了20年。1922年冬,孝义兵工厂正式建成,它下设……[详细]
  塌坡遗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解放岭自然村北2500米,地处邙山北麓、黄河南岸的台地上,当地人称“庙洼”,北低南高,遗址区位置向南凹进成一个自然坡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1937年,中国现-古团体河南古迹研究会对塌坡遗址进行发掘后进行回填。遗址文化层明显,文化层厚约2~2.5米,发现有房基、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等陶器残片。保存基本完好,现遗址被辟为农田。采集的标本有泥质红陶、灰陶、夹沙红陶、夹沙褐陶等,器形有钵、盆、罐、小口尖底瓶等。钵,泥质红陶,手制,斜直壁、圜底。文化层厚约2.5米,遗存非常丰富,有明显的房基、红烧土,说明当时古人类生活在河边并进……[详细]
  涉村东大庙位于巩义市东南山区涉村镇后村。东有五指岭,西为金牛山,南靠嵩岳,北依盘龙山,西南方向后村河向西流入坞罗河,俗称“四十五里倒流河”。涉村东大庙又称金山寺、中岳后庙、后村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由庙里宋代宣和二年(1120年)的石供床,推测创建年代最晚为宋代。明清时期多次维修。三十年代末,巩县芝罗二校(芝罗乡第二中心学校)在此驻扎;1945年,八路军撤退后,国民党县大队李清彪、王殿臣等在该庙内设公堂刑场,破孩-许多革命人士,被老百姓称为阎王殿;建国后改为巩县十八皖校;文革后期,由于各村建校,学校分开,后村学校继续使用;八十年代初学校迁出。现为后村宗教活动场所。庙坐北面南,东西宽58米,南北……[详细]
  赵城遗址位于巩义市鲁庄镇赵城村,地处巩义市西南部山区,面积10万平方米,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遗址南有赵城水库,其它三面均为农田、山沟等丘陵地带。据当地老人相传,远古时代该地有一座城,人口繁茂,因遗址位于赵城村,故遗址命名为“赵城遗址”。遗址于1958年修赵城水库时发现,因修水库,遗址南部遭到部分破坏。1959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试掘,发现有墓葬、房基等,其文化层厚2—5米,出土有红陶鼎、盆、罐、钵和石斧、刀、蚌镰、骨镞等遗物。以泥质红陶、泥质灰陶为主,器型尖底瓶、钵、罐、碗纹饰有绳纹、划纹、附加堆纹、网纹、弦纹等。彩陶纹饰图案有网纹、带纹、弦纹、方格纹、日、月等,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详细]
  水地河遗址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水地河村西部310国道北侧。这里属于丘陵地区,黄土堆积较厚,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泉、小溪和季节河遍布,水源充沛。白冶河自南向北流经310国道白河桥后在遗址南部转为东西流向,在遗址西北部与遗址北侧的水地河汇合转向北流。遗址就分布在白冶河与水地河夹角的台地上,高于河床约30米。该遗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东南长500米,宽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从断崔上看,文化遗存因区域不同而堆积厚薄不均,一般都在1-2米之间,四、五级阶地上最为丰富,多在2-3米左右。文化内涵以仰韶文化为主,裴李岗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次之。发现仰韶文化灰坑6处,房基两处,采集文物标本数十件……[详细]
  启圣阁又名春秋阁,位于巩义市芝田镇益家窝村西北。西临,东距山根20米,南北为伊洛河冲积平原。由柱上楹联可知此建筑最晚建于清嘉庆癸亥五月四日,该区域原为伊洛河重要渡口,原巩县八景之一。启圣阁所在地原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大王庙,大殿内供奉河大王黄守才,启圣阁是河大王庙的附属建筑北配殿,也-秋阁,内供奉三国关公。1935年秋,洛水大涨,将大殿、南配殿等冲毁殆尽,只有关公殿(启圣阁)屹立不动。关于启圣阁的创建年代,久来难以考证。2011年巩义市文物部门在大运河申遗对沿岸的考古调查中,新发现了碑刻三块:《创建启圣阁麟经殿福财禄贵寿喜并建增神祠碑》、《江苏山阴县陆扬州府扬河通判张公神道碑》、《墓表》,从这些碑……[详细]
  米北遗址属豫中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南25公里米河镇米北村北城岭台地上。1985年发现,1986年原巩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郑州市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调查。东西宽110米,南北长350米,面积约3.9公顷,距地表1.1米为文化层,最厚处3米以上,包含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和周、汉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仰韶文化层厚约2米,断崖上暴露房基1座、成人墓1座、小儿瓮棺葬1座、害穴,3个。采集有石器、陶器等。该遗址处于豫中地区的腹心地带,各期遗存从早到晚的连续发展与阶段性变化都相当明显。1987年3月4日,被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庄王遗址属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一处原始聚落遗址。位……[详细]
  “洪沟遗址”位于黄河和洛河相交汇的内夹角地带,深埋于高约六七十米的更新世黄土中。东距古洛汭七八公里。 这个旧石器人类遗址的发现,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是不言而喻的。河南省文物局邀请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先后到发掘工地考察、指导,并召开专家现场会,对部分石器 进行了仔细鉴定,也对部分动物化石进行了甄别与分类。后经北京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核工业部等科研部门以“釉系法”测定,洪沟旧石器遗址为距今11-13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洪沟遗址尽管还不能全方位反映十数万年前河洛人生活的状况,却为考古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此时的河洛人栖居的状况是什么样的?是群居在山洞里,还是栖居在大树上?或是已经能在……[详细]
  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巩义市南30公里涉村镇上庄村,主体建筑为丁、李、田三家祠堂,均座北向南,面阔三间。丁家祠堂居中,李家祠堂居东,田家祠堂居西,原有青砖灰瓦房20余间,现存14间。1944年,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开辟嵩山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皮定钧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治委员。先遣队进驻巩县境,司令部设在上庄,丁家祠堂是司令员皮定钧、政委徐子荣和副司令员方升普、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等的办公室,李家祠堂是皮定钧住室和作战研究室,田家祠堂是徐子荣、方升普和郭林祥住室,特务连也居住在祠堂中。司令部所属政治部、司法科和电台等单位,分居在3农民家里。先遣支队在此指挥了……[详细]
  位于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西北500米处程家寨,双楼河西岸二级台地上,东面为双楼河冲积平原。该院依山面水,三面环山,山上柏树茂密,附近有民居、厂矿,东北50米处为程家祠堂(子华子祠)。该大院坐西向东,原为程本后裔居住,建于清末民初,由程氏后裔创建,规模宏大,建筑规范。民国期间,巩县县长曾在此避难,省、县政要多次题赠匾额。80年代以后,部分居民迁出,房屋废弃,大院北部、东部原有建筑,现已改建。程家大院规模宏大,建筑规范,现存主宅区5个院落,窑洞10孔,楼房近70间,占地约3600平方米,是一处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两边建厢房的清代晚期民居群。五个院落从北向南排列,均为二进式院(前、后院建筑,前院有……[详细]
  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毗邻北宋皇陵的永定陵,四百多年前有一位德行出众的进士——明万历丁酉科(公元1579年)选贡、庚子(公元1600年)御赐进士赵景星出生在这个小村落。蔡庄文魁坊石坊就是为他所建的石坊。文魁坊与蔡庄三官庙紧邻,东临蔡庄村街道,距狮子沟口50米,南为蔡庄村小学,据泰沟100米,北距宋永定陵2000米。石坊座北面南,青石质地,东西长7米,南北宽3米。保存基本完好,为双柱歇山顶式石质仿木结构,方柱,歇山顶屋面。建筑为二柱单间三楼式,明间高8.8米,面阔6.6米,须弥式基座上雕莲花,横坊下设栏板,雕刻分作三层。两坊间垫板部位南面上层由东向西镌刻楷书“文魁坊”三字,中层楷书“万历丁酉科选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