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绍: 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为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被列为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的古汉城遗址保护区,1996年12月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发现于1958年,是福建省已发现的古城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汉代古城址,也是我国江南地区比较完整的一座; 城村汉城由三组东西走向的山岗和高胡坪组成。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48万平方米。地面保存着较好的夯土城墙,实测周长2896米,墙外除天然深谷和洼地外,一般都有墙壕遗迹。城门两座,位于城址南部,东西遥望,直道相通。城内探明大型建筑群基4处、冶铁作坊遗址5处、居住区15处,以及烽火台、排水系统、古道路等多……[详细] |
屏山书院遗址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五一村府前自然村,年代为宋至清。遗址东西长110米,南北宽105米,面积为10000平方米,由前侧驿道、四周围墙和内部建筑群基址组成,建筑年代从南宋至清。屏山书院遗址为迄今国内为数不多经考古勘探证实的朱子文化史迹,为朱子文化研究提供实物资料。保护范围:东以最突出的东侧围墙向外10米,南向外延伸10米至纱帽山,西至西侧围墙外10米,北至北侧驿道外10米。2018年,屏山书院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上梅暴-动-遗址位于武夷山市上梅乡后坜村,时代为近代。1928年10月,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上梅、下梅农民在共产党员徐履峻、陈耿等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随后,在农村广泛组织“民众会”,领导农民打土豪,破仓分粮,推动闽北革命斗争。领导暴-动-的指挥中心旧址土木结构,悬山式屋顶,面阔26米,进深40米。建筑物大门保持原状,院内已改建。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详细] |
兴贤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宋,由朱熹启蒙老师胡宪构筑,初为乡学,元代毁于兵燹,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书院坐西朝东,现存面积252平方米,由大门、前厅、天井、大厅等组成,砖木结构,硬山顶,砖、木、石雕及彩绘装饰等较为精美。保护范围:东至路边水沟外20米,南、西、北各至墙体外20米。2018年,兴贤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武夷山史迹(悬棺、虹桥板、摩崖刻石、刘子羽神道碑)位于武夷山市风景区内,时代为青铜时代至清。……[详细] |
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武夷山市市区列宁公园,时代为现代。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赤石暴-动-地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赤石村,时代为近代。赤石暴-动-地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葫芦山遗址年代: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地址:武夷山市兴田镇西郊村简介: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遗址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进行首次发掘。2014-2016年对该遗址进行多次考古发掘,发现包括墓葬、建筑基址、窑址、烧坑、灰坑、灰沟、柱洞等遗迹,以及各时期的陶器、原始瓷器、石器等遗物。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遗址年代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是闽北地区先秦时期一处重要聚落遗址。保护范围:东至葫芦山坡脚土路,南至葫芦山坡脚土路,西至葫芦山坡脚,北至西郊村通往枫坡村水泥路。2018年,葫芦山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朱松墓位于武夷山市上梅乡地尾村寺门自然村,年代为南宋。简介:始建于宋绍兴十四年(1144),原位于五夫里西塔山,宋乾道六年(1170)迁至白水鹅仔峰山下,后再迁于此。墓坐东向西,平面呈圆形,墓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石墓室,墓室顶部用鹅卵石砌筑圆形穹顶,穹顶直径约为2.5米。墓冢前立墓碑一方, 碑面阴刻“显祖朱献靖公墓,朱凌拜立”。墓碑前设有祭台,祭台中央设有石拜垫、石香炉和石供桌。朱松(1097-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宋重和元年进士,历任政和县尉、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权相秦桧投降主张,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未赴),绍兴十四年卒。以子熹贵,卒后赠通议……[详细] |
朱子社仓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五一村,年代为清。简介:原名五夫社仓,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是由朱熹首创并命名的民办社仓,历代改建,现存主体为清代建筑。坐东南朝西北,通面阔17.6米,总进深23米,总面积402平方米。由大门、门屋、天井、厅堂、两侧仓储用房等组成,双坡面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外部围护夯土墙。保护范围:东、南、北墙体各向外延伸20米,西向外延伸30米。2018年,朱子社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下梅大夫第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时代为清代。下梅邹氏大夫第是万里茶道第一代开拓人邹英章为了庆祝自己的60大寿而建,当时邹英章因儿子邹茂轩而得到中宪大夫的诰封,所以起名为大夫第,门上的匾额及对联为乾隆嘉庆年间的军机大臣、大学士王杰所题。在当时一共并排建筑了4栋房子,之间都有多道门户相通,为一个建筑整体。其中大夫第是核心建筑,实际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全长一百多米,最宽处40多米,其余几栋为书房,客房,偏房等。大夫第以砖雕、石雕及木雕最为著名,融合了清代徽派建筑特点的同时,也根据武夷山当地特点做了很多的改良和发展。其中后花园小樊川内的一面双面镂空砖雕,为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最精美也是最大的……[详细] |
下梅邹氏家祠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年代为清。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单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占地总面积328平方米。由门楼、天井、正厅、太师壁、后天井等组成。牌楼式门楼,开三门,砖雕装饰精美,浮雕龙纹、花卉、人物等图案。家祠系邹氏清初迁徙下梅后,因经营茶业致富后建造。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当溪,东、西、北从围墙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
丹霞嶂崖居位于武夷山市风景区内,时代为清代。丹霞嶂崖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黄柏竹林坑遗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黄柏村,时代为青铜时代。黄柏竹林坑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葫芦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西郊村,时代为商周。葫芦山古文化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竹林坑窑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黄柏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平面呈东西排列“3”字形、南北走向的三级台地,相对高度约10米,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00米,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出土物中,原始青瓷占80%以上,其余为印纹硬陶,在窑前工作面的废弃红烧土0-土有小石锛。该窑址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原始瓷窑炉结构形态的重要实物。2013年,竹林坑窑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窑址东壁)向东20米,南侧至田垅(窑头向南20米),西侧至山边(西侧窑壁向西10米),北侧(窑尾)向北20米;东西宽30米,南北长40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