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檗山庄石刻的所在地为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具体地址位于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古檗山庄系清末民初华侨黄秀火良 营造的园林式家族陵园,面积1.7万平方米。营建时函请海内名流、书法家题咏。现存题咏石刻有楹联11幅、匾额9方、古檗山庄全景图1方及民国6年晋江公署立碑记1方,还有诗、词、联、跋、赞、题记等178方。1991年4月晋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檗山庄位于东石镇檗谷村的古檗山庄,系旅菲华侨黄秀烺于清末民初,耗资银元25万两兴建的豪华山庄墓园。山庄占地1.7万平方米,整体四方圆角形,坐西北朝东南,讲究……[详细] |
陈埭丁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宗祠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丁氏原系阿拉伯人,其先祖赛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官拜平章政事。其后裔的一支于元代行商入泉。元明易朝,裔族避居陈埭,取其祖尾音“丁”字为姓。尽管陈埭丁氏回族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汉化,但在其生活空间里,至今还不难看到伊斯兰教习俗的遗迹和民族意识的反映。这种既显现闽南汉文化的共性,又蕴涵伊斯兰教之遗俗而构成的文化特点,在其宗祠及其祖先崇拜的表征中,可以有助于我们作较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采用闽南传统民居……[详细] |
靖海侯府即施琅纪念馆-施琅将军的故居。古大厝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承袭明代简朴大方的建筑风格,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典型清初闽南建筑。晋江市深沪湾畔的衙口村,原称浔海,因清靖海侯施琅在家乡建将军府,声名显赫,故相沿成为俗称。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他容貌魁奇,勇力过人,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施琅于清廷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湾的谬论,率军渡海征台,收复台湾。施琅为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因此而受封为“靖海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卒于任上。清廷为表彰其功勋,敕建祠于故里,后代有重修,于今保存较为完整。祠宇三进,砖木……[详细] |
五店建筑群位于晋江市五店街,年代为明—民国。简介:由庄氏家庙、蔡氏家庙、庄用宾故居、三角内朝北大厝等组成。庄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几经维修。坐南朝北,前后两进,建筑面积925平方米,面阔七间,抬梁式梁架,硬山顶。蔡氏家庙,始建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几经维修。坐南朝北,由照璧、石埕、下落、庑廊、顶落等组成,建筑面积537平方米,主座面阔五间,砖石木结构,硬山顶。庄用宾故居始建于明代中叶,几经维修,砖石木结构,面阔五间,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为三落带左护厝的“皇宫起”闽南红砖大厝。三角内朝北大厝,1935年建,坐南朝北,由外埕、下落、榉头、上落、梳妆楼、后轩、西护厝……[详细] |
长顺建筑群位于晋江市龙湖镇南浔村,年代为清。简介:“长顺”系清代里人施至扇在台湾鹿港的商号,经商发达后于清光绪八年(1882)回乡营建,由大厝、公妈厅、当铺和通瀛书舍四组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开有池塘、沟圳通海,小船可运货至厝前石埕。大厝由前厅、主堂、后楼和右护厝等组成,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公妈厅由前厅、主堂和右护厝等组成,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当铺由前厅和主堂组成,主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通瀛书舍前带花圃,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墙体承檩,硬山顶。此建筑群为泉台商易交流的见证。2013年,长顺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
福全所城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溜江村简介:福全所城为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为防倭寇而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现存夯土城基遗址长约2000米、宽5米,南北水关各一个。城内的无尾塔,为三层四角实心石塔,残高8.6米,底边长3.4米。有明代摩崖石刻九处;留从效庙为宋代始建,民国重修,祀广泽尊王,庙内有宋代覆盆柱础、石门墩、方首石栏杆望柱、界石碑等。保护范围:福全城墙遗址:福全城城墙遗址两侧各10米;无尾塔:塔四周各50米;福全城石刻:崖刻四周各50米,城内马槽,碑记均纳入保护;留从效庙:四周向外延伸10米。……[详细] |
陈清机宅位于晋江市安海镇石狮巷,年代为1929年。简介:1929年建,坐东北朝西南,为面阔三开间前后两进左侧带两层-楼的“皇宫起”闽南红砖建筑,占地面积658平方米。石、木、砖等雕刻装饰精美,保存有于右任、林森、杨树庄等名人题刻。陈清机(1881—1940),福建著名侨领,中国同盟会员,1911年11月7日组织发动“安海暴-动-”,为福建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成立后,提出“实业救国”,对祖国和家乡建设多有贡献。2013年,陈清机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宅周边各外延20米。……[详细] |
石井书院位于晋江市安海镇成功西路,年代为清。简介:因祀朱松、朱熹父子,又名“朱祠”。宋嘉定四年(1211)建,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北向南,由仪门、庑廊、拜亭、大成殿等组成,占地面积932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顶。附属文物有宋代“杏坛”碑、明弘治《重建鳌头石井书院记》、清乾隆《重修启贤祠》等碑。2013年,石井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书院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
东石玉记商行建筑群年代:清座落地点:晋江市东石镇第四社区简介:东石玉井房蔡氏三兄弟,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开创“玉记商行”成为富户,光绪年间(1875~1908)在东石港附近扩建商行,现存大厝8座和栈房2座。历史上东石港对台贸易兴盛,各姓都有族人衍台。清代东石蔡氏往台湾谋生的,占族人半数。玉记商行建筑群,是闽台商贸密切往来的见证。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10米。……[详细] |
石鼓庙乡约碑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青阳石鼓庙乡贤祠内,年代为明。简介:明万历十六年(1588)立。花岗岩质,高2.62米,宽0.91米,篆额“青阳乡约记”,字径0.11米。碑文楷书直下21行计965字,字径0.04米,记述里人庄用宾制订乡约,改变乡俗的经过,四川布政使洪富撰。2013年,石鼓庙乡约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鼓庙四周围墙。……[详细] |
江上塔,位于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明、清代遗迹,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由下部的六角三层仿楼阁式石塔及上部的九层幢式石塔组成,层层收分,通高12.5米。江上塔,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郡守蔡善继始建;清咸丰四年(1854)观察使庄俊元利用泉州西门定应宫内宋代石塔的部分构件重建。塔身由下部的六角三层仿楼阁式石塔及上部的九层幢式石塔组成,层层收分,通高12.5米。底作须弥座,各向宽3.44米,西向设台阶。坐落于晋江南岸,为古代船舶进入晋江水域的重要航标。 保护范围以塔心为中心点,东向外延伸50米,西向外延伸50米,南向外延伸25米,北向外延伸55米至江……[详细] |
古城泉州有个奇特的古迹,那就是远近闻名的石笋.这奇特的石笋,位于泉州市区新门外晋江北岸的浮桥黄甲街的龟山之上;石笋乃用五段圆柱体花岗岩雕琢垒叠而成,下段较粗,上段较细,末端略作尖锥状,其状如巨笋耸立,故俗称石笋,其南为晋江下游,滔滔江水从有笋旁边迂回而过,奔泻入海.因这段石笋之故,这段江水也别名笋江。而石笋西南侧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的浮桥临漳桥,也因此而别称“石笋桥”;石笋纯由白色花岗岩经简单加工而成,形状古朴,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状态.据《泉州府志》载:北宋大中祥符四年(l0ll年)泉州太守高惠连曾经“以私愤击断石笋”。由此可推知,北宋之时,此物早已有之.石笋自被高惠连击断之后,直至明……[详细] |
围头“八·二三”炮战遗迹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年代为1958年。简介: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解放军与台湾金门驻军展开炮战,炮战持续22年,直至1979年1月1日停止。围头村作为炮战的主阵地,保留有许多战地遗迹,主要有毓秀楼、安业民烈士纪念碑、达屋楼、一号防炮洞、一号碉堡等。毓秀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为二层中西合璧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八·二三”炮战中遭炮击,外墙、围墙弹孔累累。安业民烈士纪念碑,1958年立,坐北向南,方形五层花岗岩石座,上立高1.7米、宽0.8米石碑,正面镌刻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同志题词“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背面刻安业民烈士生平简介。……[详细] |
梧林近代建筑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新塘街道梧林社区,为旅菲蔡氏华侨在20世纪30年代回乡建造的西式建筑,由朝东楼、德鑨楼、顺意楼组成。 朝东楼,1930年建,三层钢筋水泥西式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由主楼、回向辅楼、右侧穹顶门楼合围而成,二楼有廊道连通,上下楼有木楼梯可通达,建筑面积928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52平方米。德鑨楼,1932年建,前带单突规科林斯柱外廊的三层钢筋水泥西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58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254平方米。顺意楼,1938年建,三层钢筋水泥结构西式红砖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516平方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 文物保护2020年11月,梧林近代建筑……[详细] |
星塔年代:明座落地点:晋江市安海镇安东村简介:郑成功少年读书处。为明崇祯二年(1629)郑芝鹏所建,五层四角,楼阁式实心砖塔,边长2.4米,高16.6米,葫芦形塔刹。三层西面嵌明崇祯十六年郑芝鹏撰《重建星塔小引》碑1通,四层嵌“星塔之塔”刻石。保护范围:塔周边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
俞大猷墓,在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北。坐南朝北,砖构,外包三合土。白石墓碑阴刻楷书“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墓两侧尚存石将军1对。原有石马、石虎、石羊等均被毁。1986年,发现墓志铭1方,志额篆书:“皇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肃陈氏墓志铭”,由晋江市博物馆收藏。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衙口施氏大宗祠又称浔海施氏大宗祠、浔江施氏大宗祠,位于晋江市龙湖镇钱江村(衙口村)。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施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背倚万寿宝塔,右挹闽海碧波,左襟灵秀余脉,前布池塘七口,状犹七星拱月。并与鳌城、狮峰隔瀛侧对,互为鼎立,灵秀钟毓,蔚为大观。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施氏大宗祠坐北朝南,系五开间三进带护厝,前设石庭,后附花园,系典型闽南硬歇山顶皇宫式建筑,整座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构架。中轴线由照墙、前埕、大门、中埕、前厅、后埕、后厅组成,左右有两廊,左边有火巷隔开,还有一……[详细] |
围头八二三炮战遗迹战地坑道、1—4号炮台位于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年代为1958年。1958年8月23日,海峡两岸爆发了“八·二三”炮战,离金门仅5.6海里的围头村是主要战场之一。战地坑道、1—4号炮台均位于围头半岛面向金门的滨海地带,均由花岗岩条石砌筑,坑道长度400多米,炮台呈喇叭口,对应的方向有通道连接指挥所及出口。围头民兵哨所为附属文物。……[详细] |
东石寨年代:清座落地点:晋江市东石镇白沙村简介:东石寨,为清初郑成功整军练武之所。依山临海,平面呈长方形,现存石砌寨墙长30多米;两个寨门为清康熙十六年(1677)建,东“得胜门”,西“镇海门”;寨内有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附属文物白沙城遗址,位于东石寨对面,由“国姓城”和“虎耳港”组成。顺治十二年(1655),郑军与清兵在此激战。现尚存白沙城残墙、国姓井和饮马槽,并屡有刀、戟、炮等兵器出土。保护范围:东石寨:寨东面向外延伸25米,西面向外延伸20米,南门向外延伸10米,北面向外延伸40米;白沙城遗址:东至白沙村,西、南、北各至海。……[详细] |
钱头状元第位于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年代为清。简介:又称吴鲁故居。清光绪年间(1875—1908)建,坐北朝南,自东向西分别由状元第、宅院、书房三组并排建筑组成,厝与厝之间隔有防火巷,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状元第由下落、两侧厢房、正落、后落等组成。正落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宅院由下落、两侧厢房、正落等组成。正落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书房由下落、左右厢房、学堂厅等组成。学堂厅居中,面阔一间,进深三柱,抬梁式,单檐歇山顶,供塾师讲学;余为学生住所。吴鲁(1845—1912),字肃堂,号且园,清末著名爱国诗人、教育家,清光绪十六年(1892)状元。2013年,钱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