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观象山地磁房】位于青岛市观象山上,现属观象山公园。青岛观象山的地磁房,建于1905年,是国内第一座地磁房。1905年3月6日,德国政府派麦以斯曼博士任莰溴氕象天测所所长(隶属于德国海军),为其需要,除气象观测外,又先后增加地震、地磁、地形测量等观测项目。地磁房房屋结构为灰、石结构,所用原材料完全按照建地磁房的标准,经严格的化验检查的石灰石、石灰、木材、铜活页和铜钉等不含铁的材料筑成。地磁房建筑长6.73米,宽6.51米,墙厚0.6米,高5.8米;房顶为木架,油毡纸和三等。建筑面积为43.8平方米,使用面积29.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576平方米,四周有砖灰结构的院墙。观象山地磁房在地震科研方……[详细]
  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又名丈八烈士陵园,是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丈八村西北隅,距离莘县县城约20公里,是聊城市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建于1945年,座北朝南,占地约百亩,是聊城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740米,东西宽170米,占地125,800平方米(188.7亩)。陵园坐北朝南,由门楼、纪念碑、纪念室组成,门楼为古典式建筑。纪念塔高18米,四面八角,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下部是一座高3米,边长11米的正方形砖台。二层塔壁镶嵌着八面石碑,刻有当时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领导人亲书的碑文和为革命牺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录,其中师级干部3名,团级干部1……[详细]
  荣庄遗址位于广饶县大王镇荣庄村西北约100米处。遗址中间高,四周渐低。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该遗址是1980年普查发现。遗址文物标本众多,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片、红陶鼎足等;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鼎、陶罐、陶器盖、陶鼎足等;有商周时期的灰陶鬲、灰陶豆等;有汉代时期的灰陶壶、陶鼎等。纹饰主要有弦纹、绳纹;陶质主要有彩陶、磨光黑陶及灰陶。根据以上出土的文物分析,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为研究这一地区的地方类型、文化分期及早期人类的活动、分布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深入探讨黄河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005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详细]
  向邑故城遗址位于兰陵县向城镇驻地西,年代为春秋,类别为古遗址。东靠向城镇南村、西村,西南约1000米为东城前村,南城墙南约20米,为向城镇政府驻地南环路,至西沿南城墙外延内折走向西北。《续修山东考古录》记载:“向邑故城,今向城镇,春秋地名”。向,春秋时时鄫国的城邑,故城呈长方形,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50米,现故城西南城墙墙体遗存长约60米,墙基宽约30米,高2.5米,西城墙西约50米为护城河遗存,今形成南北水沟,其他各处均荡然无存,已成为平原地。遗址曾采集到半角瓦、平瓦当、陶豆盘、陶仿轮、铜剑等文物,向邑故城遗址,是与鄫国故城同时代的一处重要的古城遗址。向邑故城遗址是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闻一多故居,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该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具有南欧建筑风格,砖石结构,地上两层,有地下室和0,屋顶呈四面坡状,占地面积214平方米,建筑面积607平方米。闻一多住于南面一间房子,面积约20平方米。1930年8月,他应聘来到青岛担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一直到1932年夏,就住在此楼内,故此楼又称“一多楼”。1984年,青岛海洋大学将此楼辟为闻一多旧居展室,楼前立有闻一多塑像,并镌有其学生臧克家撰写的碑文。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 建议0.5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稻庄民国四合院位于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幼儿园院内,2009年4月2日首次发现,属民国时期古建筑,为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十六旅第一团团长李青山所建。四合院座北朝南,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灰瓦,硬山脊,共有北屋、东屋、西屋和南屋组成。北屋五间,面阔17.42米,进深4.47米。东、西屋均三间,面阔均为4.17米,进深均为9.87米。南屋两间,面阔7.4米,进深4.17米。整个院落东西长17.42米,南北宽20.51米,占地面积约370平方米。此四合院整体结构保存较完整,具有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特色,为研究广饶县民国时期的建筑历史以及李青山其人其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家河岩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南市隐珠镇郭家河岩村东南约5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的南、西、北三面是断崖,群众称之为“吴家崖”。断崖西侧有一条名叫“东河”的季节性河流。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从断崖观察,文化层厚度在1~1.5米之间。地表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石器、兽骨等。在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黑陶为最多,其次为灰陶。陶质则泥质、夹砂基本均等。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鬻、盆、罐等。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锛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镇南1000米。马本斋,回族,河北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人。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日军长驱南下,大举进犯华北,面对祖国河山被日军铁蹄践踏,马本斋毅然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高举抗日大旗,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初马本斋率队加入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总队长、八路军第3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在他的率领下,冀中回民支队打遍冀中平原,并转战于冀鲁豫边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在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中,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屡建战功,被称为“……[详细]
  广福寺遗址位于大田集镇桃花寺村内,北临东西街,西侧与南侧均为洼地,始建于金大定五年,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存明代万历九月重修广福寺记碑、清同治十三年春重修广福寺碑、明弘治十八年重修广福寺记碑、大清嘉庆五年重修昆庐阁序碑、大清乾隆三十四年三月广福寺重修山门金塑天王记碑、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创建昆仑阁序碑、大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立广福寺重修达摩祖师庙碑,并有龟趺一对,残碑数块、刻画石磙一对、残石柱一对,西南侧还存庙井一口。该遗址东西80米,南北100米,遗址高出四周地面约1米许。至抗日战争时期仅存残殿,20世纪70年代被彻底毁掉,改建为桃花寺中学,2006年又予重建大殿五间,内塑佛像18尊。……[详细]
  赵寺田氏祠堂位于李鹊镇赵寺村西,为明代建筑。1988年,广饶县文物普查队下属的西营、小张、李鹊三级文物普查组对赵寺田氏宗祠堂进行了详细调查。2010年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再次对该祠堂进行了复查。通过调查发现,祠堂为一个完整的院落,共有北屋、门楼组成,南北约33米,东西约15米,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北屋三间,坐北朝南,东西长9.1米,南北宽5.1米,房檐高3.5米,房脊高5.5米。门楼一间,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保存完好。该祠堂是目前广饶县现存的唯一一处明代建筑。该建筑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色,对于研究明代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宁戚冢】为春秋时期墓葬。位于平度市马戈庄镇冢东村西约300米处的高台地上,墓葬高大如丘陵。据《平度乡土志》记载,春秋时期,齐国伐东莱,宁戚大夫死于行军途中,士兵用战袍兜土筑成此冢。宁戚,春秋卫国人,一说为莱之棠人(即今平度市西北唐田一带),因家贫无以自进,为人挽车商贾,因而至齐,宿于郭门之外,逢齐桓公与管仲夜出,乃击牛角而歌,桓公闻之,认为宁戚乃怀奇蕴知之才,加之管仲引荐,遂拜为上卿,与隰朋、宾须等同为齐国“五子”,辅佐齐桓公,著有《相牛经》一卷。清雍正七年(1729年),平度知州姚廷槐于墓道东面立“宁公碑”,又立“宁戚饭牛处”碑于平度城西500米处。……[详细]
  【沙梁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平度市南村镇北沙梁村西500米处。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所处位置原来地势较高,后经不断取土与周围持平。东距青沙公路300米,北部有一条季节性小河自东向西流过。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较厚。遗址中采集的人工遗物有陶片和石器,各类陶牛中以夹砂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黑陶、夹砂灰陶及泥贡灰陶。陶器以磨光素面为主。有纹饰的较少,纹饰有弦纹、堆纹、划纹等。以轮制为主。可辨器形有鼎、罐、杯、盆等。石器有斧、铲、刀等。石器和陶器特征均属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隐士村位于临朐县城西22公里,五井镇政府西南6公里处。西面北面以山脊同青州市为界,南面与嵩山风景区的白芽寺、局子村隔山相邻,东面同茹家庄村接壤。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兄弟二人分别成为两个敌对国家的大将。一日,兄弟俩率兵阵前相遇,两人面面相觑,黯然伤怀。哥哥想:我们带兵交战,虽是各为其主,互相杀伐,民不聊生,更何况今日是兄弟兵戎相见,骨肉相残,这不义之战不打也罢。于是哥哥鸣金回营,当夜微服出走,来到一个两山夹峪的山嵧,隐姓埋名,终其一生。后人知其事,就把该山嵧称作隐士嵧,隐士村也就此而来。近几年,隐士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特别是柿子和梨尤为令人瞩目,柿干已成为隐士村的支柱产业。……[详细]
  千乘城始于战国,因齐景公有马千驷常猪于此而得名。千乘城遗址有二。其一在元河乡孙家集东南,面积12万平方米,曾为千乘县治。东沿紧靠高城至玉皇堂公路,北隔杜姚沟与卢家村相对。杜姚沟穿越遗址东北角。挖沟断层发现文化层距地表约15米,厚0.5-1米。遗址西部偶有宋元瓦砾发现。据传这里有皇历应,当为明代或稍前,村落遗址与千乘城为迭压关系。1973年曾在遗址出土过战国晚期豆柄;其二遗址,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记和实地考察,约在旧镇樊家村西南0.5公里处,古深水北岸,西汉置千乘郡于此。公元前29年(汉成帝建始四年)秋,河决馆陶,千乘水深3丈,大坏官厅庐舍,自此城渐废。……[详细]
  东赵盐业遗址位于广饶县花官镇东赵村周围,2008年12月29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首次发现,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东西约900米、南北约1000米,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经钻探发现,遗址文化层距离地表较浅,呈黑褐色,地层堆积厚薄不均,最厚处达0.6米,包含物有草木灰、灰陶砖块、瓷片等。地表暴露的文物标本有大量与制盐有关的陶片、窑坯等。陶器以灰陶为主,纹饰多为绳纹,器型有盔形器、鬲、筒瓦等。该遗址面积大,文化层深厚,包含物丰富,对于研究广饶小清河以北区域历史沿革,以及制盐历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家古窑址位于沾化县泊头镇郑家村西北方向1000米郑家桥处。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遗址在1967年潮河加宽清淤时被发现,地表为开阔平地,潮河贯通遗址而过,河堤两岸暴露着大量的灰,红陶片及部分红烧土块。文化层在地表三米以下,为褐色土质,内含有红陶将军盔、灰陶罐、红陶盆、灰陶豆、石刀、打砸器及鹿角、马牙的化石等器物残片,并有红烧土及灰坑遗迹。文化层以上为红、砂、叠玉的黄河冲段层。1984年对该窑址进行了“四有”工作,实行科学保护。至今,窑址除潮河穿过外被破坏外,其余埋于地下未动。2004年1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家村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州市胶东镇罗家村南约50米处的稍高台地上。遗址东北1000米处有一条小河流,中间有一条南北向机耕路。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从路边小沟剖面观察,文化层厚约1~2米。地表散布有大量陶片、石器、红烧土块、贝壳等。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黑陶为最多,其次为灰陶,另有少量的褐陶。陶质以泥质为主,夹砂次之。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鼎、盆、罐等。石器有石斧、石铲、石锛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任疯子墓任疯子,讳山,小字喜悲,号清灵道士,祖籍范县。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一个道士,后在张秋运河东岸戊已山显惠庙尸解,传为飞升为仙,因善称“蜕仙”,民间称为“任大仙”。在张秋镇,任疯子是妇孺皆知的仙道一类人物,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类似济公式的故事。近年来,附近村民筹资新建了任疯子庙,以示纪念。任疯子墓位于张秋镇运河东岸。现存墓直径2.5米,高1米。墓前有石碑一块,高2米,宽0.8米,厚0.3米,正面阴刻行书“明蜕仙任疯子墓”,背面阴刻500小字“蜕仙任疯子小传”,详细介绍了任疯子的家世及业绩。此碑2000年7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保护单位。……[详细]
  三教堂村钟楼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三教堂村旧村址西北的水塘之中。为石质建筑,坐东面西,高约2.5米,整个形制为四柱歇山顶亭形,保存较好。其平面为正方形,基址被淹没在水塘中,占地面积约7——8平方米。台基上立有四根四边形立柱,方柱抹角,高度不详,四柱顶部有石制横枋。钟楼顶以若干块青石刻制、垒砌而成,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各置一龙吻,四面屋檐刻有瓦垅,檐口刻有瓦当、滴水。该钟楼是槐荫区保存较好的一处近代石制小品建筑,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于原处,是研究当地民俗宗教与地方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13年12月20日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城遗址位于槐荫区段店镇古城村东。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龙山文化、商周、汉时期古文化遗存。20世纪90年代进行文物普查时,曾采集有龙山文化夹砂灰陶罐口、夹砂黑陶鼎残片,西周泥质灰陶罐口、豆残片,汉代泥质灰陶盆口沿、罐口沿等。遗址地址与历代文献记载之祝阿故城相符,是济南市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本次文物普查采集的标本有商代的泥质褐陶罐口沿残片、战国时期的泥质灰陶壶口沿残片、汉代泥质灰陶罐腹残片等。该遗址对研究济南地区龙山时代及商周的聚落具有重要意义。1995年12月20日被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亦被《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收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