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旅游

苏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活动旧址在城区通江桥路12号,原系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成员曾雍孙住宅中的一间书斋,名“亦爱庐”。为第二进东厢房,平面呈凸型,九架梁,卷棚轩,通面阔4.7米,通进深4.55米。旧址基本保持原貌。1926年2月,共青团江浙区委候补委员、中-员曾培洪(李强)受中共江浙区委指派,返回家乡常熟发展组织,建立了常熟历史上第一个中-组织即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党团混合),此处为特支经常活动之处。该处于1982年11月17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交通银行常熟支行旧址位于城区主商业街方塔街,新福地广场北侧。现为中国农业银行营业所。其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为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建筑为单体、平顶,为两层主楼及两侧单层辅房,通面阔71.3米,通进深15.9米,占地面积约为1155平方米。整幢建筑整体完整,结构对称,外形美观。该房屋于2007年6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顾氏“环秀居”后楼则位于城西翁府前环秀街。据《虞阳说苑·笔梦》记载,该处原为明代万历间御史钱岱故宅中的一个小园,后被清中晚期藏书家小石山房主人顾湘购得,复修葺而成。该园现仅存后楼一座,为清中早期建筑,一共二层,三开间加东西耳房,上层为扁作梁架,山雾云、棹木等构件雕刻古朴大方,正间五架梁、三架梁用材硕大,跨度超常,整体建造工艺精湛,实为难得。……[详细]
  梅李抗日碉堡梅李抗日碉堡建于1936年,由国民政府军张治中部5军87师522团二营驻防梅李时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建。当时在梅李地区主要交通要道共有大小碉堡5座。现存2座,一座在聚沙园内,另一座在镇南街宫前桥旁。两座碉堡形状大小基本相似。碉堡用钢筋混凝土浇铸,长2.5米,宽2.2米,壁厚30厘米左右,高2.5米。两座碉堡于2007年6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施家桥位于辛庄镇张桥社区张家桥村,桥建于清光绪年间,何人所建无考。跨施家桥河,南北走向,系单节平板石桥。桥矢高2.7M,中宽1.6M,桥堍宽1.9M,桥面由三块石板组成,石板厚0.28M,跨径3.7M,全长9.4M,两堍设有踏步。桥面石条东、西两侧均镌刻有“施家桥”三大字,及“光绪丁亥孟春”和“张義荘重建”。南、北桥堍下沿河道内侧,均嵌有两块青石镌刻和提及数十行,其中北桥堍东侧的一块石板上自东向西刻有“施家桥”三大字和题记数十行,其余石板上的字已泐不可辨。于2013年6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桥张家村西桥位于辛庄镇张桥社区庙桥村西桥组,始建年月不详,清康熙44年重修。东西走向,系三节平板石桥。桥面由两块石板构成,立有两座桥墩,桥墩由两块长方体石条并立而成。桥矢高2.1M,中宽1M,桥面石板厚0.26M,全长12.2M。两座桥墩南侧石条上均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和莲花图案;两座桥墩北侧石条上分别刻有“张□□,翁□□□发心捐此建造”和“康熙肆拾肆年叁月仲春、履庆堂□□□重建,□□叁伍年季春□”等字样。于2013年6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常熟县邮电局唐市支局旧址位于沙家浜镇唐市中心街126号,坐南朝北,砖混结构,单体两层楼,系民国时期建筑。现存楼一幢,占地面积约73平方米,通面阔2间6.4米,通进深11.3米,楼设走廊,并置雕花,白色吊顶,木质地板。于2011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辛庄抗日碉堡群位于辛庄镇华欣村和合泰村,原有四座,现存3座(合泰村1座、华欣村2座),3座碉堡的建造样式相同,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约5米、宽约4米、高约3米,厚度约50厘米。其均邻河而筑,面向河道面设有方形射击孔,背面开有小门,高1.8米、宽0.8米,供人员进出。据考证该三处碉堡系1935年国民党军36师某部所建,后由国民党军88师在此驻守看护。为常熟地区较为重要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建筑,对于研究常熟地区抗日战争史以及军事建筑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于2011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侵华日军野猫口登陆点徐六泾口是1937年11月13日日军进犯常熟时的登陆地点之一。常熟市人民政府于1991年11月立“毋忘国耻”碑以示纪念,碑位于碧溪新区徐六泾口西侧,该碑坐南朝北,面对长江,花岗岩砌筑。碑呈警钟形,高2.57米、宽1.9米、厚0.26米,碑座高2米、宽2.67米、厚1.18米。碑正面为江渭清题“毋忘国耻”四个大字,背面为碑文。该碑保存完好,题刻清晰,具有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有着一定的保护价值。于2011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众报》创刊发行地位于徐市西街2号。《大众报》是在“江抗”西撤,江南抗日局面一时转入低潮时,中共苏南东路特委为冲破日伪对苏常沦陷区内的新闻--,加强抗日救国宣传而公开发行的油印报纸,1940年2月8日,首期油印的八开《大众报》在此创刊发行。《大众报》被誉为东路敌后抗日的号角,该报对于研究常熟近代报业史以及抗日战争宣传史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于2011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茆闸位于新港镇东张办事处三江村,建于民国25年(1936年),该闸身雄伟高大,闸柱高大稳重,横梁雕有云纹,远望犹如华表,由当时杨子水利委员会承担建造。该闸南北走向,宽43米,高约30米,闸分五孔,每孔闸门宽8米,着重为苏州地区水利、航运服务,并起排涝泄洪、引水灌溉等作用。现该闸已停用。 该建筑于2009年6月被公布为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水闸为常熟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民国水闸,同时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水利设施,对于苏南水利史和水路交通运输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利部门拟建立白茆闸水利遗址公园。……[详细]
  崇兰草堂位于方塔园内,明代单体建筑。三间四架带一架前廊,硬山顶,扁作造,明代梁架。通面阔10.84M,通进深7.50M。正间为抬梁式,五架梁有苏式包袱锦彩画,绘有菱形“万”字格纹、“寿”字纹、六方六出锦纹等;三架梁箍头西番莲卷草纹清晰可见。次间抬梁式,中柱,月梁、川枋也有苏式包袱锦彩画,川枋箍头有“宝瓶”、“书卷”纹饰,月梁袱边有“花卉”纹。露明脊桁标高5.08M,前檐标高3.42M。该建筑原为俞姓住宅大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从南门大街迁建至方塔园内。而“崇兰草堂”为常熟籍画家陆抑非书房名,其建筑原在老县场前辛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方塔街拓宽期间被拆除。后应其家人要求,市政府将此建筑辟为“崇兰草……[详细]
  徐湾村遗址,在张家港市鹿苑镇南约1.5公里,距长江14公里,距古海堤盐铁塘1.5公里,位于一处台地上,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5年发现,1985年苏州博物馆和张家港市文化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遗址的文化层厚2.5~3米,包含有崧泽文化和早期良渚文化遗存。崧泽文化遗存发现墓葬13座,有平地掩埋和土坑浅穴两种,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多数朝西南。骨架附近有木炭和朽木遗迹似为葬具。随葬品常见陶鼎、豆、罐、盆、钵、杯等,少数墓并随葬石斧、石锛和玉璜、瑗、玦、镯、纺轮等遗物。良渚文化早期遗存发现有居住遗迹,房基中最大者面积约40余平方米,经火烘烤,杂有蚌壳末,地面坚硬,据柱洞排列,门向朝东……[详细]
  董其昌墓,在吴县胥口乡渔洋里。董其昌墓,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编修,历任湖广副使、湖广学政、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光宗立,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1622)擢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参加编修《神宗实录》。后又擢吏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转左侍郎。天启五年(1625)晋南京礼部尚书。当时阉党专权,“党祸酷烈”,他“深自行选,逾年,请告归”。崇祯即位后,又起用为掌詹事府事,加太子太保衔。董其昌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崇祯九年(1636),82岁,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敏”。著述有《万历事实纂要》、《南京……[详细]
  金圣叹墓,在吴县藏书乡五峰山博士岭下西山坞内。金圣叹,长洲(今苏州)人,原名张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又名人瑞。“圣叹”是他以孔子叹许的不愿作官的曾参自比而起的别号,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戏剧评论家和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处在明清易代、--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的时刻,主张“民贵君轻”思想,对清统治者,取不合作态度,在清世祖(顺治)新丧期间带头鼓动了一次带有反清性质的“抗粮哭庙”风潮,最终被扣上“聚众倡乱,惊先帝之灵”的罪名,于顺治十八年(1661)七月十三日,同其他二百余名秀才一起被清政府杀害于南京。金圣叹博学多知,一生著述很多,尤以评论奇书、小说闻名。他选批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突出了“逼上梁……[详细]
  钱元璙墓,在吴县木渎镇七子村横山九龙坞内。钱元璙初名传璙,字德辉,是吴越武肃王钱镠第六子(一说四子)。五代时,各割据势力纷纷争雄,吴越钱氏是其中较强的一支,据十三州之地自称为王的钱镠,定都杭州,分令诸子把守疆土,授钱元璙为中吴军节度使,镇守苏州。继而又封为检校太尉、中书令、广陵郡王等衔。钱元璙死后,由其子钱文奉接任。他们父子统治苏州六十余年,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当时的农业、手工业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促进了苏州地区经济的繁荣。钱元璙卒于后晋天福七年(942),终年56岁。葬于此地,有元璙及其妻杨氏、子文奉等。墓上原有石翁仲、石兽和清嘉庆十六年江苏巡抚章熙、钱氏后裔……[详细]
  刘过墓在昆山市亭林公园内马鞍山东麓。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江西泰和(一说吉安)人。以诗词闻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过从甚密。一生落拓不羁,浪迹江湖间,殁后葬于马鞍山东侧。“文革-”中,墓被破坏,1983年修复,由花岗石砌造,平面呈八角形,周长11.5米,高约2米,顶部封土。墓前立“庐陵处士龙洲先生之墓”墓表,前为石阶,后依山岩,旁有玉液池、清峡泉,上有擘云峰、留云洞,环境幽静,林木葱郁,庄严肃穆。墓东有“东斋”,原为南朝萧梁时所建慧聚寺僧舍,南宋嘉定五年(1212)辟为龙洲祠。民国24年(1935)邑人集资修建,有中厅、两厢及走廊。厅阔17米,进深8.5米,檐高5米,硬山……[详细]
  陆龟蒙,是唐代末叶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墓在吴县甪直镇保圣寺西院原白莲寺旧址内。陆龟蒙,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举进士不第,一度做过湖州、苏州刺史的幕僚,后边赋诗论著,边从事农业,《新唐书·隐逸列传》记他经常同农民一起耕种,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具有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他晚年清贫,但“不喜与流俗交”,朝廷召他作官,他也不去,于唐广明年间(约881)贫病逝世。光化年间(898—901)韦庄举表陆龟蒙等10人,赠右补阙,葬甫里之郊。陆龟蒙墓地约二亩,坐北朝南,有墓冢、墓碑、墓道、斗鸭池和清风亭等。墓前有清同治五年署元昆新分防县丞许树重立“唐贤甫里先生之墓”碑。亭内尚……[详细]
  二义士墓二义士墓在虞山北麓寺路街南侧,墓坐西面东,二冢并立,占地约45平方米。封土直径约4.5米,高1.4米,设有砖砌罗城。冢前竖有1947年4月所立花岗石雕纪念塔一座,通高2.5米,上镌“救火殉职二义士纪念塔”。二义士为祝三山(1911-1936),刘耀东(1913-1936)。两位是民国间城内东北区的义务消防员,因扑救1936年11月4日新县前纸盒工场火灾而殉职。此墓于1982年11月17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石予故居在蓬朗镇栈泾东路1号。胡石予先祖在明代末年,由安徽徽州迁居蓬朗镇,世代从商,在北街建有较大宅第。位于蓬朗镇栈泾东路1号的胡石予故居纪念馆,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纪念馆,在保留故居原貌的基础上增加了纪念馆收藏功能,使参观者不仅得以走进胡先生生前的生活环境,更能深刻感受“爱国、博学、俭朴、至孝”的胡石予精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