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旅游

扬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洒金桥单孔砖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汶河(唐代官河)之上,东西长21.2米,宽13米,矢高5.2米,桥净跨7.3米,建筑面积275.6平方米。桥底座基础为青石质,在近外侧有石槽,最初可能有水关设置,重修后废弃水关,成为进出城门瓮城的桥梁通道。从拱券上的铭文砖“咸丰二年二月六日修”来看,清代中晚期对其进行了大修。2005年南门遗址考古发掘并修复。……[详细]
  瓜洲孙氏住宅民国时期民居。房屋坐西朝东,共有两组,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街西一组分南北两轴,中夹火巷。北轴线前后两进,明三暗四布局。南轴线前后三进,均面阔三间。街东一组为面阔三间,进深五檩住宅一处。房屋架构布局完整,内廊及门窗槅扇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体量较大,代表了扬州沿江地区民居建筑特色。原房主为孙氏,曾从事旱烟、货栈、酱园等方面的经营。……[详细]
  魏源旧居位于新仓巷37号,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良图,晚年自取法号承贯,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长期寓居扬州,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曾任兴化知县、高邮知州。道光十五年(1835)购置房屋改建,名“絜园”。占地面积2617平方米,南为花园,北为住宅。花园原有荷花池、鱼池,池中架白石桥,周围有湖石、黄石假山、石桌、石凳和古井及竹木花草。东沿壁置曲廊,南构书舍斗室,西有船厅、北有花厅。住宅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二路。大门朝东,门对面的照壁,今依稀可辨。八字形磨砖对缝大门楼。东路北首原有小三间两厢住宅楼一幢,后有小天井,前有庭……[详细]
  藕香桥石拱桥,长29.1米,宽4.8米,矢高4.8米,建筑面积139.68平方米。原名法海桥,明嘉靖四年(1525),扬州卫指挥火晟重建。清乾隆以前为画舫到达平山堂的必经之地。1963年,桥石栏杆改为水泥预制,上饰莲花图案,重修石级,湖道遍植荷花,改名“藕香桥”。……[详细]
  四眼井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大实惠巷23号。又称“胭脂井”。井所在地常府巷为明初名将常遇春(1330-1369)赐第。四眼井,传内常府厨房用井。井上覆盖四块外方内圆井口石,上置四石栏。今井栏已不存,余皆完好,为居民用井。……[详细]
  盐务会馆位于扬州市东关街396、398、400号,年代为清。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柏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门进出),门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均为宽敞的客厅,下层南面有廊,二层厅外为大阳台,上下两侧均为房间,厅后有走道;北面有楼梯和配套房。楼前为花园,西贴壁构假山和水池,西南角筑有半亭,院偏东有小青瓦屋面长廊,自大门连接楼屋。院中有草坪和古黄杨、广玉兰等花木。现用作安全局招待所。……[详细]
  江苏油田真武真6井位于江都区真武镇热水三站院内。占地面积45平方米。1975年10月,江苏油田第一口井真6井喜获工业油流,日自喷产油为39吨,至今仍在使用中。真6井的诞生为建立我国南方陆上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江苏油田,揭开了新的篇章。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墩汉墓位于邗江区杨寿镇宝女村宝女墩汉墓东北500米。汉代墓葬,封土直径30米,高度3米,夯层厚0.2-0.3米,保存较好。封土墩周边曾有土坑墓发现,并出土釉陶壶、瓿、罐等。此墓可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女墩墓主人的陪葬墓。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麻油墩汉墓位于邗江区西湖镇经圩村蒋巷组。西汉早期墓葬,俗称“麻油墩”。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状,系人工夯筑而成,底边直径35米,高度6米,占地面积961.63平方米。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怡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嵇家湾。民国初钱业经纪人黄益之建,扬州叠石名家余继之设计。坐北朝南,大门东向,园分前后两个院落,占地460平方米。入门为一庭院,北面居中有花厅三间,东、南两面有游廊相接。西偏依墙叠宣石假山,上植丛桂。墙中部有门通厅西小院,院中南北两面相对筑有小屋,北额“藏拙”,南额“寄傲”,统称“两宜轩”。其后院有书斋三间。在工人广场建设过程中已整修,可纳入街区或工人广场,让市民或游客参观。……[详细]
  邱氏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292号。民国初年染料商邱天一建。现存大厅、二厅及住宅楼计四进。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大厅硬山顶,前带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原西部花园毁于1966年。位于广陵路至南河下盐商住宅群历史文化街区北侧,应加以控制保护。……[详细]
  杨氏小筑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风箱巷22号。原系民国地方杨姓绅士宅园,为扬州造园名家余继之所筑。园内以花墙分隔空间,北院有南向书斋二间;南院东叠假山,下凿水池,西南隅筑半亭,向北有短廊与书斋相接。园西现存建筑三进,园后有厅房二进。现用作居民住宅,长期缺乏维修和保养,古建筑保存不好,装修基本已改动。杨氏小筑是小型住宅园林的杰出代表,收入陈从周主编《扬州园林》。……[详细]
  赵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正谊巷17号。原系银钱业商人住宅。仪门砖雕精致,上部四角雕有莲花,中嵌白矾石雕福、禄、寿三星,中部雕渔、樵、耕、读,下部雕有周文王访贤人物故事,檐下两角有狮子一对。现门楼基本完好,砖雕部分为石灰覆盖。……[详细]
  愿生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埂子街146号。民国初,为超度扬州八大盐商之一肖裕丰而建。解放初“唯生阁”被拆,寺内佛像亦通过佛协迁往江西之聚山。现存山门、大殿、藏经楼、后殿、两厢廊房以及明代楠木厅。……[详细]
  汉庐位于石牌楼7号,原为清盐商许公澍住宅,清道光年间金石书画家吴熙载、现代扬州书法家陈含光及牙雕家黄汉侯先后在这里居住。汉庐占地面积-.23平方米,房屋31间5厢,建筑面积807.01平方米。住宅由火巷分为东西两路,南北向前后各三进。大门在西路北向,连门堂一排三间,青石板庭院中有福祠。左折磨砖对缝二门,对开实拼,门旁列石鼓一对。门上砖雕雀替,其上匾墙嵌磨砖斜角景,屋檐下砌磨砖三飞式。其旁檐口下为磨砖抛方。二门南侧有门通火巷,火巷巷道青石板铺墁,条砖勾缝墙面。东路,民国19年(1930)陈含光租赁使用。入西二门,门廊前小天井青石板铺墁,朝北客座一间,朝南书舍一间,为陈含光画室。木雕灯笼景式和合窗……[详细]
  旌德会馆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弥陀巷1-7号,为清代安徽旌德盐业客商创办。扬州城区内原属于旌德会馆产业的老房子颇多。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城区内彩衣街90号、92号、94号、75号;弥陀巷1号、3号、5号、7号;国庆路360号,原史可法路123号、339号;原埂子街152号(现为埂子街146号),皆有原属旌德会馆的产业。旌德会馆,也是扬州最早设立的会馆之一。根据现存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老房契记载“立卖民地民房文契许蓼齐今将祖遗承分民房一所,坐落大东门外司前三铺大街,弥陀寺巷口西首朝南地方……出卖给梅德盛名下永远为业,当日凭字中估值时价白银捌佰侍拾两……。”其中大东门外司前三铺大街,即今……[详细]
  湾头镇壁虎石雕明万历年间,扬州连续多年在夏季霪雨连绵,昼夜不止,江湖泛涨,灾情严重。为祈祷江湖安澜,人们置一对石雕壁虎于湾头古街北端河边,形成淮扬“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之宝物。现两只壁虎石雕仅存一只,青石质,底座残长1米、宽0.55米,因年代久远,头部、右爪及尾部损毁。2004年,湾头镇政府于此设石围栏,立解读牌。……[详细]
  卞宝第故居位于广陵路219号,清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宅第。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清咸丰辛亥(1851)兵兴,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远、湖广、闽浙总督等职。住宅原范围,北面抵广陵路,南面通过丁家湾86号。现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000余平方米。现存二层楼房三进,面阔五间,楼与楼之间旁置厢楼互连相串。第三进楼房上世纪90年代,遭火烧残。另有半亭一座,水井一口。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前后三进楼宅呈“日”字型格局。……[详细]
  张亮基故居位于丁家湾20号,为清咸丰年间湖广、云贵总督张亮基故宅。原有建筑七进,现仅存门楼、正厅、附房。门楼整体砌筑是十分讲究的,门墙、门垛、门樘以及门樘两侧内壁腮墙皆用磨砖清水砌筑到顶,是扬州少见的清式金柱式门楼。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保存有清咸丰帝赐匾三块。现为张氏后裔住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