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线景区万松岭。万松书院充分挖掘杭州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展现明代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场景,演绎中国四大明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同窗三年的绝美爱情故事,完整凸现孔家山石林自然秀逸风貌,打造西湖历史文化景观廊道。梁祝书房大门——正面展现梁祝同窗三载的场景,左边“拜师”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中国传统美德,右边“日课”是教者诲人不倦、学者孜孜以求的写照。品字型石牌楼——中间石牌坊正面书“万松书院”,背面书“太和元气”;左牌坊正面书“敷文书院”,背面书“道冠古今”;右牌坊正面书“太和书院”,背面书“德侔天地”。万松书院、太和书院、敷文书院代表了书院的三个时期。书院三座石牌坊呈品字排列……[详细] |
![]() | 杭州民间传说,岳飞爱将张宪遇害后,尸体被秦桧切成72块,分别丢在杭州72个不同的地方。当时百姓念着岳家军和张宪的好,自发筹资分别在这72个地方建起了72座庙宇。因为不敢公开纪念张宪,大家把这些庙叫做资福庙,一时形成了“十里八乡拜张宪,求福祉、保平安”的风潮。以前在众安桥、祖庙巷、东山弄等地方,都曾有过资福庙,不过时至今日,杭州留存下来的资福庙只剩下玉皇山南这一座了。2010年,在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大资福庙修缮一新。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大资福庙由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在原有大资福庙的基础上,配置了东西厢房、两廊及天井。恢复后的大资福庙总建筑面积1000余㎡,其中主殿……[详细] |
![]() | 石佛院造像又称仁王寺造像,位于杭州石佛山,现有五代钱越王时期所造石像五躯,造像最大者为位于石壁中间的阿弥陀佛站立像,其两旁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站立像。在三尊立像的两侧,又分别有释迦牟尼以及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坐像。石像毁坏严重,惟有智者大师造像保存相对完整,结跏趺座持禅定印。建炎初年,在金人的追击下,高宗皇帝一行狼狈南逃。原东京开宝寺僧慧照大师法晔领徒从高宗南渡。至杭州后,奏疏行阙,请即钱塘七宝山改建仁王院,主大内祈禳事如故。在南宋潜说友撰修的《咸淳临安志》中,便有七宝山开宝仁王寺中古石佛像的记载,石佛像开凿于仁王寺创建之前,也即五代吴越国时期当为确信。石佛院从钱越王时期营窟造像开始,……[详细] |
![]() | 天龙寺,位于玉皇山南麓,八卦田的上方。天龙寺造像是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代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龙寺始建于北宋干德三年(965),南宋建炎三年(1129)时焚于火,之后重建,并在南宋郊坛初建时,作为郊祭时百官随从的临时住所。元、明、清历代屡有毁建,但建寺之初的东、中、西三龛佛像共11尊一直保存较为完好。附近的善男信女还是常常来这里烧香拜佛,还自发地为这些佛像油漆。天龙寺内的东、中、西三龛佛像,分别是水月观音、弥勒佛和阿弥陀佛,是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代表,在我国石窟造像艺术史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天龙寺造像与慈云岭造像、天龙寺造像、烟霞洞造像、并称为国……[详细] |
![]() | 建于北宋的东岳庙历史上几经沧桑,但它始终是杭州人节俗文化的汇集点。现存东岳庙占地面积2470平方米,分“山门”、“中庭”、“主殿”、“后殿”与“厢房”5个片区。对外开放后,游客在山门口将首先看到一块宽约5米的屏匾,匾上“善恶昭彰”4个大字为清代布政司方某所书。山门内左右两壁前,重铸了4尊太尉铁像。这4尊铁像分别称“灵应”、“福佑”、“忠正”、“顺佑”侯,杭州人俗称“铁哥”,铁像始铸北宋末年,元末重铸。正殿为东岳庙主大殿,殿正上方“东岳之殿”为南宋理宗字迹。进入主殿,便见东岳大帝木雕彩色坐像,东岳大帝左右两侧,增设了炳灵公、火神和碧霞元君。为丰富文化内涵,有关部门还在东岳庙的中庭两侧,建了一组文……[详细] |
![]() | 过溪亭亦称二老亭,正是这座过溪亭记录了九百年前苏东坡和辩才和尚之间一段友情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道。为什么一个亭子会有两个名字,这里说的二老又是指谁呢?其实指的就是北宋时期的高僧辩才和大文豪苏轼。苏轼非常喜欢结交僧友,在众多的高僧当中,他尤其钦佩辩才。辩才是上天竺法喜寺第3代方丈,俗姓徐,名元净,他十八岁时来到杭州上天竺,学习天台教义,因善说法义而闻名吴越。宋神宗特地恩赐紫衣袈裟,并赐法号“辩才”。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时就曾去上天竺拜访辩才,辩才也非常欣赏苏轼的为人和文采,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当苏轼因为朝廷党争遭受排挤,辩才因与苏轼交往,受到牵连,一度被迫离开上天竺。辩才依然平心应对,泰然处之,并……[详细] |
![]() | 盖叫天故居位于杭州金沙港26号,又名燕南寄庐,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置地构筑。故居由门厅、正厅、后厅、左右厢房、佛堂等建筑组成,保持着青瓦白墙的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风格。故居内陈列着盖老生前遗物达200余件,展示了盖老的从艺经历及艺术成就。2003年,盖叫天故居按原貌修复,陈列盖叫天生前遗物和图文资料。故居外观白墙青瓦,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内部由门厅、正厅(百忍堂)、后厅(艺人之家)、左右厢房(盖叫天纪念馆)、佛堂等建筑组成,是一独特、完整的私家宅园。盖叫天一生大多数时间生活于此,平日不仅在院内勤于练功、唱戏,而且还在此接待过梅兰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艺人。周恩来、陈毅……[详细] |
![]() | 林风眠故居位于仁寿山公园里,是林风眠先生于1934年亲自设计和建造的法式宅院。1999年修整后,开放供瞻仰,故居内展出林风眠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并按原样保留了画室等陈设。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0年出生在广东梅县,6岁学画,中学毕业赴法留学。1928年创立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前身)。抗战时期-内地,胜利后回到杭州,1991年逝世。故居内展出林风眠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并按原样保留了画室等陈设。地址:灵隐路3号保护范围:东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5米,南至南侧绿化带南界,西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0米,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5米,总面积为1879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木构建筑东侧……[详细] |
![]() | 牛皋墓地牛皋原墓于1955年清理孤山墓葬时废,1983年重建,1987年重修。现墓位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坐西朝东,成圆形拱顶,下条石围砌,上封土植草。直径3.5米,高1.8米。-圈式短墙,依山傍道。墓前立“宋辅文侯牛皋之墓”碑,墓道前构筑两柱一间石坊。墓碑及石坊为重修之物。《西湖新志》卷九记载:“宋辅文侯牛皋墓,在剑门岭紫云洞南,新修。”保护范围:现存墓区,东、西至游步道,总面积为64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至80米等高线处,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6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扩约70米、至西侧山道,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80米、至北侧山道,总面积为20792平方米。……[详细] |
![]() | 陈文龙墓,南宋,葛岭南坡智果寺两侧.陈文龙(公元1232-1277年)原名子龙,字君贲、德刚,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宋咸淳五年(1269)戊辰科状元,宋度宗赐名文龙。1277年,元军占领广州后,泉州、福州守将纷纷投降。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严辞拒绝、焚书斩杀,并倾尽家财募兵,打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旗帜,坚守兴化城。但终因寡不敌众,叛将开城投降,城破自刎不遂和家人被俘。被俘后即押往杭州,在离开莆田时他开始--,途中,他赋诗明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经杭州拜谒岳飞庙时在庙内吞香灰自尽,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后人将陈文龙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忠肃,传说在下葬的第……[详细] |
![]() | 玉皇山古迹群保护范围:山顶部分:东至山道东侧及玉皇飞云东侧驳坎,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5米、至230米等高线处,西、北至山道内侧。紫来洞部分:东至七星亭外扩约60米、至150米等高线处,南至茶室,西至七星亭外扩约15米、至175米等高线处,北至七星亭外扩约15米,总面积为1696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玉皇飞云”碑亭下的停车场驳坎和紫来洞停车场驳坎,南至玉皇山紫来洞-山公路(接吴越郊坛遗址建设控制地带),西至玉皇山福星观后小停车场驳坎,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总面积为44887平方米。……[详细] |
![]() | 夏朋烈士墓位于西湖区玉皇山麓,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夏朋烈士墓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续范亭“尽此一报”题刻位于西湖区栖霞岭香山洞内,年代为民国,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9年7月24日,续范亭“尽此一报”题刻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位于玉皇山南麓,是南宋皇帝祭祀农耕的地方.所谓八卦田,是因为田分八块,中间为一圆形高埠,状如八卦,故有此名.这里四周平畴连片,当地农民在各卦上栽种了不同颜色的农作物.由于季节变换呈现的景色各不相同,登高俯瞰,别有一番情趣,明代文人高濂曾在《四时幽赏录》中写到:春时菜花丛开,白天真高岭遥望,黄金作埒,碧玉为畴,江波摇动,恍自杳然,更多象外意念.八卦天旁,还有五代吴越国王妃吴汉月的古墓葬.上玉皇山的游步道,北面自林海亭经慈云岭、紫来洞直达山顶,石阶约1300多级;南坡可从陶瓷品市场经八卦田、白云庵和天龙寺的古道上山;西头从动物园对面的九曜山隧道入口处,先上到丁婆岭得意亭,然后经老虎洞、宝月亭登顶;……[详细] |
![]() | 吴越钱氏海塘位于市区六和塔至艮山门老塘内。是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国王钱镠调动军民在候潮门、通江门外修筑的海塘。史书记载,杭州早在秦汉时就受到钱江潮的严重危害。唐代时,崔彦为杭州太守,因杭城向东南扩展,虽在城东南修筑了五里多长的沙塘,但潮患依然,“光化二年九月,浙江溢,坏民居甚众”。钱镠建国之初的一次潮害,“自秦望山东南至十八堡,数千亩田地悉成江面,民不堪命”。钱氏海塘的修筑先在离岸29尺处取罗山大木打桩六层,每层中间用装满石头的竹笼和泥土充实,称为泥塘。泥塘之外又植桩木十余行以折水势。泥塘之内,再叠石为堤,使之坚固。海塘自六和塔至艮山门堤长338593丈,用钱109440缗。钱氏海塘……[详细] |
![]() | 大诸桥位于转塘镇大诸桥村百子山前,现村委会附近,南北向跨大诸河口。《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一:“朱桥在徐范村”,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移建至现址。现桥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建。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通长28米,宽6米。券拱用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拱腹有精美的“二龙戏珠”图案。桥面中间为平台,两侧有低矮栏板,上面刻有纹饰,无望柱,两边各有多级踏步。大诸桥历史上名称众多,各有说法。因桥旁原为朱氏聚居,故名朱桥、大朱桥。相传元初朱清以海运功官转运所万户,其微时担柴为业,出入于此,故有贵人担柴路之名。为和凤山门外的诸桥(南星桥)区别,又名上诸桥。明万历十六年(1588)桥被潮水冲毁,太守余良枢组织重……[详细] |
![]() | 排衙石诗刻位于将台山的排衙石上。凤凰山右极顶上有石笋数支,两佾排列,如同卫士拱立,吴越钱鏐命名为“排衙石”,并刻诗文于石上。时代为五代吴越,地址在将台山顶。保护范围:山顶至192米等高线,总面积约为6783平方米。……[详细] |
![]() | 柏庐位于杭州凤起路622号,民国时建筑。柏庐左侧是护城河,右侧是昭庆寺,曾先后做过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的官邸,其院子格局和主体建筑历经六十多年风雨而旧观依然。1937年,“西安事变”后不久,周恩来、叶剑英、蒋介石等在这里秘密会谈,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打下基础。该楼为杭州铁路柏庐招待所。“一纵三横”工程中,柏庐的主体建筑、院落格局保持不变,而院内植物被重新调整,同时也整治建筑立面。保护范围:现有围墙范围内,南接昭庆寺旧址建设控制地带及凤起路南侧门楼外扩约3米,总面积为3332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桃花河,南至凤起路北侧道路红线,西起城河下路,北与保护范围重叠,总面积为997……[详细] |
![]() | 俞曲园墓年代为清代,位于三台山。俞曲园(1821~1907),名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经学、易学、文学,平生著述颇丰,有经学大师之誉。现墓于1992年重修。又:墓附近原有右台仙馆,为俞曲园所建。俞曲园夫人姚氏死后葬于三台山之右台山,俞曲园于墓旁置地筑屋,取名“右台仙馆”。规划在原址附近重建,与俞曲园墓相呼应。保护范围:东至小路东路缘石线,南至小路北路缘石线,西至约5米等高线,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5米,总面积为88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于谦墓二级建设控制地带,南至山脊线及高丽寺围墙和小路南边界,西至约30米等高线……[详细] |
![]() | 杭州西线景区杨公堤边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亭子,额枋上“学到老”四个大字栩栩生辉,柱子上的对联是“英名盖世三叉口,杰作惊天十字坡。”亭后是墓葬。这就是一代京剧名大师盖叫天的自造墓,60年代后期被毁,1985年重修。盖叫天原名张英杰,河北保定人,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继承了我国戏曲艺术的优秀传统,数十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艺术实践,勤学苦练,积极探索,终于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盖派”表演艺术。1971年1月15日,盖叫天因受文革破孩-,在杭州含恨逝世。其墓址座落于丁家山麓,西山路边。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盖叫天墓,并将盖叫天的骨灰移葬此处。墓前门楼和石牌坊题有匾额“学到老”(黄宾虹书),楹联……[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