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栖霞区旅游

栖霞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京幽栖寺 南京幽栖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早期的著名庙宇,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三年(459年),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的南麓,与宏觉寺遥遥相对。幽栖寺地势幽静,竹海松涛,置身其中,令人尘虑顿消,幽思无限。南唐烈祖李异在政务倥偬之际,常来此山游赏,中主李瑕也多次来此礼忏拜佛,后主李煜更在此处大兴土木,造寺千间。南宋治平(1064~1067年)年间,恢复幽栖寺原名。祖堂山与牛首山似断若连,层峦叠翠,主峰削如芙蓉,高矗云霄。南麓茫茫竹海,古木参天,原名幽栖山。南朝刘宋大明三年(459年),在此建寺,即以山为名,称幽栖寺。唐太宗贞观(627-649年)年间,高僧法融禅师在此山……[详细]
  燕子矶位于南京郊外的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远望若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直渎山高40余米,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矶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登临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西面南京长江大桥如彩虹横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当空,江面波光粼粼,江帆点点。燕子矶历来是文人墨客临江抒怀的胜地,史可法、龚贤等人都曾在此赋诗。矶顶现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燕子矶”三个大字,背面刻着这位万岁爷所题的一首七绝:“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林相凿久相安。”在燕子矶西南方沿江的悬崖上有若干个石灰岩溶洞,古时……[详细]
  寒桥位于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时代为宋代。寒桥,又名韩桥,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寒桥已经有73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座单孔石拱桥,保留在南京化工厂内。宋代《景定建康志》、元代《至正金陵新志》、明代《万历上元县志》、清代《乾隆上元县志》等志书,对这座古桥,均有这样简要的记载:韩桥。在城东北三十里。其中,南宋编修的《景定建安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对韩桥的记述、更为具体详细。据《景定建安志》载:当年这座古桥所在地,为上元县管辖,桥两端联络的大路,往南可达建康城(即今南京)。往北可到长江南岸的笆斗山渡口,远至乌龙山、周家山诸地,实为长江南岸的一条重要通道。当年,南宋王朝为抵御金国南侵,由制使姚……[详细]
  明城砖官窑场遗址在官窑山,是迄今窑场规模最大、窑体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保存最好的,是主要烧制南京都城城砖的明代官窑遗址。2016至2019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明代南京城东北约20公里的官窑山及其附近地区,系统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现一处大型明代官窑遗址。该遗址由90多座窑和大量相关窑业遗迹构成,发掘揭露了其中16座窑以及窑业相关的建筑基址、砖坯晾晒场、排水系统、交通水系等,出土大量带有“应天府”“上元县”等铭文的城砖。其中,90多座窑体集中分布在北、东南、西南三个片区,发掘的16座窑体位于北片区和西南片区。窑体均开挖于山体缓坡,利用自然山势修筑,前低后高,打破山体生土。窑体形……[详细]
  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位于栖霞区马群街道,时代为南朝。位于栖霞区马群镇狮子坝村旁农田之中,北距沪宁高速公路约500米。现存石辟邪一件,身长1.54米,残高1.0米,柱围约1.3米。四足已残,因长期风化侵蚀,身体表面纹饰全无,但腹侧两翼仍可辨识。辟邪位置已遭人移动,因此与辟邪有关的墓葬具体在哪个方位难以确定。其墓主虽已失考,但从石刻造型以及石刻所在的地名为狮子坝村等情况分析,它为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无疑。但其体量较小,刻制也较为简单,故推测墓主身份地位相对要低一些,可能属南朝宗室侯一级的贵族。狮子坝村失考墓石刻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栖霞山乾隆行宫座落于南京栖霞山,于1751年开始动工建设,历时6年建成,它是乾隆在南巡时所建行宫中最大的一座。该皇家建筑在咸丰年间毁于一场战火,现仅存遗址。2011年,栖霞乾隆行宫遗址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栖霞山乾隆行宫于1751年开始动工建设,由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负责修建,历时6年,于乾隆十七年(1757年)建成,它是乾隆在南巡时所建行宫中最大的一座。但是这座皇家建筑,毁于咸丰年间的一场战火中。现仅存遗址,只能看到行宫中的一些诸如青砖、柱础等建筑构件。据《南巡盛典》记载,清乾隆皇帝对栖霞山钟爱有加。他六次南巡,五次驻跸乾隆行宫,前后共四十五天……[详细]
  弘济寺石刻位于栖霞区燕子矶永安村3号,时代为清。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早名观音阁。后赐名弘济,清避高宗讳,更名永济寺。寺院殿阁皆依临江的悬崖峭壁而筑。清同治年间殿塌寺毁。乾隆御碑2通嵌峭壁上,横碑高0.8米,宽1.5米,竖碑高2.3米,宽1.2米,另1通默默诗碑嵌在崖下砖廊里,高2.62米、宽0.83米。游记碑高1.6米,宽0.6米,厚0.2米,碑文模糊,观音画像碑高2米,宽0.95米,厚0.25米,另有觉岸碑、撒手碑。弘济寺石刻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芃生墓位于栖霞区白龙山公墓内,时代为民国。该墓设计为钢笔套形状,钢筋水泥结构,高约5.5米,直径4.5米,四根柱脚为扇形,外弧线柱脚约有1米宽,有一青石质墓碑,曾被当地老百姓移至河塘边作垫脚石用,墓碑文字已漫漶不清,当地人称此墓为“钢笔大王墓”。经调查墓主为王芃生(1893-1946),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王芃生墓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位于栖霞区和燕路462号,时代为民国。该建筑最早为国民党空军第二通讯台通讯机房,建国后,晓庄师范搬迁到此,作为晓庄师范礼堂。正面右下角有一块晓庄师范复校纪念碑。该建筑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室内铺设木地板,窗上部及地板下都有通气孔,布局对称,正面两侧有花台,建筑长36.2米,宽12.3米。民国空军第二通讯台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栖霞山高僧塔林位于栖霞区栖霞山公园内,时代为民国。民国高僧塔林区为半圆形,南北11.3米,东西9.6米。原为民国时期建,后毁于文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建,此处分别有仰山、明常、方廉、若舜、寂然、卓成高僧塔。般若台西南侧有宗仰、志开等高僧塔林,均为青石质,佛塔造型,柱身为正六面体,有仰、覆莲图案等浮雕。栖霞山高僧塔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十月村毛泽东塑像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十月村,时代为现代。1967年10月,十月村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在当年(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战立的山岗上,竖立起“毛主席挥手指点江山”水泥塑像。由南京塑像家朱至耀先生设计制作,材料选用白水泥,塑像基座长3.2米,宽3.2米,高2.7米,总高约5米。十月村毛泽东塑像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乾隆“第一金陵明秀山”碑位于栖霞区栖霞山原佛学院,年代为清代。该碑现藏栖霞寺原律学院东厢房墙壁上,内容为乾隆题诗,因首句为“第一金陵明秀山”,故被称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碑,该碑高0.29米,宽0.82米,时代为公元1757年,碑体被雨水侵蚀较重。2023年6月,乾隆“第一金陵明秀山”碑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府前路张氏住宅位于栖霞区龙潭街道府前路10号,时代为民国。龙潭镇北张氏民宅,俗称龙潭张三跑马楼,是地方上兼有防御功能的私宅,相传旧时,楼四周有壕沟,前有吊桥,因屋内四面可通,可跑马巡视屋外情况,故名。该楼长方形,后为主屋,东西为厢房,均为坡顶建筑,中间为天井,面阔22.3米,进深17.5米,高6米,前厅和主屋皆为四间,每间宽4米,前厅进深3.2米,主屋进深6米,厢房长5.9米,宽2.5米,该楼为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北侧楼房,屋梁上雕有人物,南侧前厅上方有一平台,南墙上留有可供射击的窗孔。府前路张氏住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潭会师亭位于栖霞区龙潭街道中国水泥厂,时代为民国。龙潭会师亭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阳街双井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东阳街,时代为宋。东阳街双井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奇峰墓园位于栖霞区栖霞山公园内,时代为民国。墓包为原物,牌坊亦为原物。1936年由广州返葬栖霞,后因战事及诸多原因,高奇峰墓园被采矿湮没。2003年,台湾画家欧豪年来栖霞,在栖霞寺有关人员帮助下找到墓园,得到修复。墓碑及雕塑下碑刻皆为重刻(从台湾档案部门找拓片)。高奇峰墓园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作霖墓位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永寿陵,时代为1920年。陈作霖墓位于迈皋桥镇奋斗村坟头山自然村。该墓原在清凉山古林庵后,墓前有陈三立撰写的《江宁陈先生墓志铭》碑。1955年,因建设需要,将墓迁至现址,为陈氏家族墓地。“文革-”期间,墓被毁。1987年,南京市文管会对该墓进行整修。由陈作霖的曾孙在墓前立碑。墓呈圆形,上下二层均为水泥质,不封顶。底层直径约4.2米,高0.55米,上层直径约2.6米、高0.6米。青石墓碑,通高1.6米,碑身高1.35米,宽0.52米,厚0.14米,底座二层高0.25米,宽1米,厚0.5米。墓东南面山坡砌有约12米长、2米高挡土墙。现墓保存完好。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详细]
  笆斗山古墓葬群位于栖霞区笆斗山,系汉代古墓葬群。笆斗山古墓葬群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寂然上人碑位于栖霞区栖霞寺祖堂西侧,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寂然上人碑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陵驿旧址(文天祥题诗处)位于栖霞区马群街道花岗土城头西,年代为南宋。2023年6月,金陵驿旧址(文天祥题诗处)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