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炮台遗址年代:晚清地址:天津市塘沽区北塘镇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北塘炮台遗址位于塘沽区北塘镇蓟运河口南、北岸及周边沿海地段。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重修。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炮台后,从这里出发兜袭大沽口炮台,而后进攻北京。咸丰皇帝被迫出逃,圆明园被焚。1862年至1899年间(同治、光绪时期)清政府又多次维修。至“庚子事件”前已有五座营盘、三座大炮台。1900年6月17日,大沽口炮台被八国联军攻占,继而天津亦失陷。驻守北塘炮台的清军孤军御敌,多次击退以沙俄为主力的八国联军的进攻,后在李鸿章令下撤退。北塘蓟运河口自宋、辽、金代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塘炮台作为大沽口防御体系……[详细] |
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旧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三槐路86号,年代为1915年。建于1915年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是英国、荷兰两国在中国石油产品贸易的专门转运经营机构,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近代天津被迫开埠的产物及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渗透和掠夺的历史见证,为塘沽近代重要历史遗存。资料显示,1903年6月29日,荷兰皇家公司和英国壳牌两家公司联合出资在伦敦组建亚细亚火油公司,1915年建塘沽油库。1949年,塘沽解放,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由解放军军管会接管,更名为901油库。目前,该油库为外地一家储运企业经营使用。该油库旧址现保存1915年建造的办公楼1座、油罐2座。其中,办公楼为一座……[详细] |
大沽海神庙遗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沽船坞路27号,年代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大沽海神庙遗址位于原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即今天的天津船厂内。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初步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清代海神庙甬道、山门、西配殿、御制碑亭及围墙建筑基址等遗存,出土文物包括清代御制海神庙汉白玉石碑1通、柱顶石5个,其它重要石质建筑构建若干,同时还出土大量清代黄绿琉璃筒瓦、板瓦、瓦当,带有“永通窑造”戳记的铭文砖和少量清代青花瓷片等。据文献资料记载,1695年,康熙视察大沽,修建此庙,题写御制海神庙碑记,并御题“敕建大沽口海神庙”匾。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五位皇帝也都先后对海神庙题赐匾额与楹联。……[详细] |
大港油田的发现井——港5井时代:1964年地址:大港石化公司南侧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4年,大港油田40华诞。为了彰显港5井和第一代大港石油人为油田发展做出的贡献,大港油田集团公司、大港油田公司、大港石化公司共同建立了港5井纪念碑,并命名港5井为大港油田发现井。碑文写到:大港油田的发现井——港5井1964年1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1964年12月20日,港5井喜喷高产油气流。因港5井地处北大港构造带,大港油田因此得名。油区三大公司共立此碑,以彰显港5井在大港油田发展史上之重要意义,缅怀历代大港石油人建设石油事业之丰功伟绩,并激励后人与时俱进,再创辉煌。……[详细] |
崔庄古枣园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镇崔庄村,年代为明代。古枣园位于崔庄村,原整个村庄座落在枣园内,由于六七十年代大炼钢铁时期,砍伐了部分古枣树,现只有村西北枣园没有古枣树。古枣园现存1500亩。枣园南临娘娘河,北接津港公路,西临津汕高速(津汕高速与荣乌高速在大港段为同一条高速)。现存古枣树:600年的枣树168棵、400年的枣树3232棵、100年的枣树13000棵。枣园是明茶代初期山东人刘洪始创,至弘历年间被皇帝钦定为“贡枣”,年年朝贡至清末。枣树的间隔、嫁接技术等都反映了符合冬枣生长规律的特点,每棵古枣树都留下了历史上各次“开甲”的痕迹,是我国古代果树栽植的重要实物遗存。2013年1月5……[详细] |
海河防潮闸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处,是一座泄洪、挡潮、蓄淡、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闸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将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北运河、永定河五大水系在天津汇流后的部分洪水经海河干流宣泄入海,并具有防洪排沥、挡潮、蓄淡之功能,是海河干流重要的水利控制工程。工程建成以来,担负着天津市排沥、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对天津市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历史最大洪水:1963年8月28日洪水最大实测流量为1698m3/s,当时海河防潮闸8孔闸门全部提升至最高位置全天候敞泄。海河防潮闸的主体建筑物是天津市著名风景名胜之一,闸体两岸控制楼为仿古建筑,气势宏伟,庄严秀丽,闸东楼墙上镶嵌着朱德同志为海河闸建闸……[详细] |
南塘遗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小王庄镇刘岗庄村东北侧约3000米,年代为汉、唐、宋、元、明。南塘古建筑遗址,位于天津市大港大港区大港水库中,靠近小王庄镇刘岗庄村一侧。整个遗址坐落在约有300平方米面积的高台上,高台高出地表约有1.5米左右,高台呈西、南高东北底的不规则圆形。遗址四周为长满芦苇的荒地,遗址上杂草丛生。遗址高台上现有石碑一通、莲花石座一个。石碑位于遗址高台中南部碑体长2.4米、宽0.9米、厚0.27米,碑边沿有纹饰,两面均有文字,由于风化严重只有少量文字上可辨认。石碑东侧还有莲花石座一个,石座上雕有莲花(仰莲纹)、麒麟浮雕、双兽浮雕和花卉纹等浮雕。高台四周散落大量唐、宋、金、元、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