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宁区旅游

江宁区文物古迹介绍

101、祈泽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祈泽池,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双宁水泥厂内。 祈泽寺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1443年),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战火,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寺原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有金刚殿、正殿、观音殿、地藏殿、龙王殿等。今仅存祈泽池,池呈长方形,长4米,宽2.5米、深1.5米,青石砌筑,在寺之东南。198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汤岗路民国建筑群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汤岗路26号西,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汤岗路民国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都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龙都中心小学,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6月,龙都烈士陵园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土桥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淳化街道柏墅社区,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6月,土桥烈士陵园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5、佘村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佘村井,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建国村31号西约5米。 古井有边长0.25米八边形青石井栏,井栏内径0.35米,高0.58米,上刻“井泉龙王之位”“古记……大明”等字样。一刻“大明年间为一源泉,至大清甲申年改置为井”。井深约5米,水质清澈,至今尚可饮用。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坊东吴墓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年代为东吴。2012年3月,上坊东吴墓被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台遗址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句容河北岸,1951年南京博物院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呈台型,传旧有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楼,故名。现存遗址文化层较厚,遗物丰富。遗址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36米,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遗址下方,南、北为公路,东面10米处有一沙场码头,堆积着大量江沙。西、南两侧民房较多,遗址顶部西北侧有电视插转台一座,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另有一座40平方米民房,其余全建为水泥晒谷场,供当地农民晾晒稻谷使用。1951年发现并试掘,1982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过探先墓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汤山社区,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过探先墓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佘村明清代建筑群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年代为清代。潘氏住宅位于宗祠西侧10米处,为潘恒才建造。住宅南向,共有三个宅院组成,每宅三进,共计60余间,占地约750平方米,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保存较好的为西边的宅子。每进门楼上均有砖雕石刻,门额上镌刻楷书砖雕“天赐纯暇”,“福禄申之”等,这组建筑群规模不大,但是内部雕刻精美,整个建筑具有徽派建筑风格。潘氏宗祠位于潘氏住宅东侧,坐北向南,东西有马头墙,大门两侧各置青石户对,高约0.8米。建筑主体结构为三房两进式,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门厅、大厅内横梁上雕有花卉图案,大门上有精美砖雕,这组建筑民国十年修造过。该建筑群是由潘氏住宅和潘氏宗祠两部分组成。据《潘氏宗谱》记载,该组建筑是清朝顺治初年始建,后又多次重新改造。2006年6……[详细]
  方山抗日地下指挥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杨村社区方山东南麓。民国21(1932)年12月,军事委员会参谋部-成立城塞组,在德籍军事顾问的参与下,统筹修筑江海防要塞和国防工事。民国25(1936)年2月,由张治中将军负责,在京沪间主要防御方向上构筑了吴福线和锡澄线两道国防工事线,组成南京外卫线防御阵地。南京附近的防御丁事,由吴和宣主持的参谋部-城塞组负责修筑。以江宁县为主的南京东南正面阵地和南京长江渡河点暨城厢警卫工事及各地下室工事均于同年构筑完成,为南京内卫线防御阵地。方山抗日地下指挥所是民国25(1936)年2月构筑的内卫线防御阵地的组成部分,该地下指挥所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原有四个出入口通往地下指挥所,如今入口被封堵,内部现状无法了解。目前指挥所顶部建有一座蓄水池。……[详细]
  贝琳夫妇墓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岔路社区,年代为明代。2023年6月,贝琳夫妇墓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朝阳庵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花塘社区东坑林场朝阳分场内。 2010年当地政府在该遗址所在地搞生态园建设时发现一通记事碑:《鼎建山门碑记》。石碑为青石材质,高1.23米,宽0.64米,厚0.14米,正文为楷书小字,是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制。石碑局部风化严重,文字漫漶不清,不能辨认,据所存文字:“离江宁县七十里,传自唐宋建”……分析:朝阳庵始建于唐宋,清康熙辛酉年(1681年)之前,已成废墟,唯存桂花树和石礎,1682年开始,行僧自问向社会募捐,建成了正殿,之后香火不断,用香火钱又建了其他殿房香舍,信士吴邦宠带头募捐,修建了山门,并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石碑。当地民间传:朝阳庵在清代是曹雪芹的家庙,在《鼎建山门碑记》中所列捐款人中曹姓居多。如今庵已毁,遗址现存建筑基址一处,面积约……[详细]
  西河里村平角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湖熟社区西河里村东约100米处。 西河里村平角桥始建年代不详,为纵联分节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西圩河上。桥长8米,宽3.6米,矢高2.7米,净跨5.5米。整座桥由当地产石灰岩和砂岩垒砌而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从桥基局部用水泥勾缝,推断民国时期重新修造过。……[详细]
  张栋梁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和进社区潘岗头村。 张栋梁墓是夫妇合葬墓,土质墓包前立有大理石墓碑,碑上刻有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亲自书写的“中医张栋梁夫妇之墓”。因无人管理,该墓显得有些荒芜。张栋梁(1887-1937)号仲庵,祖籍松江,民国时期南京著名中医,全国最高中医医疗学术机构:“中央国医馆”名誉馆长兼常务理事,张栋梁先生与同时代的张简斋、杨伯雅、隋瀚英合称金陵四大名医。……[详细]
  张耀华烈士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耀华社区前岗村。 该烈士墓2002年从后湖村迁来前岗村,墓向坐西朝东,墓包长2.17米,宽1.3米,墓园占地面积约56.7平方米。墓园周围植有白杨树,西北一墙之隔为耀华社区生态农庄,东南靠同心路与湖土公路相连。张耀华,江苏洪泽县人,一九一五年出生,曾任赤山区大队大队长。一九四四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湖熟后湖村为掩护被包围的县区干部和区大队战士突围时英勇牺牲,“耀华“社区就是为纪念他而得名的。……[详细]
  安基山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孟塘社区安基山水库东侧。 该遗址外呈长方形台地,长50米,宽40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遗址三面环水,一面对安基山余脉。发现的标本有夹砂红陶,印纹硬陶,从采集的标本可推断为湖熟文化遗址(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详细]
  梅府村乌龟山碉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江宁社区梅府村乌龟山,距纪家45号碉堡约500米。 碉堡建于20世纪40年代,是民国政府为打内战而构筑的军事防御工事,建筑主体为钢筋水泥结构,高1.9米,占地面积7.29平方米,工程质量较差,碉堡体表砂眼较多,局部钢筋裸露。……[详细]
  白合村土墩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鹤龄社区白合村白合路东侧。 白合村土墩墓,当地人称大培墩,墩子高约10米,底部直径约35米,外呈馒头状,植被茂盛,疑似土墩墓,有待考古勘探。……[详细]
  马场山九连墩,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滨淮社区窑上村南约500米。 马场山九连墩现有9座土墩,呈不规则分布,墩子间相距约20米,其中最大底径约30米,高约7米,最小底径约20米,高约7米。疑似土墩墓,有待考古勘探。……[详细]
  培东村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高庄社区培东村西约100米。 三座土墩南北呈直线排列,中间1号墩最大,高约10米,最大底径约40米。 3号土墩位于1号墩以北,相距约100米,最大底径约30米,高约8米。2号墩在1号墩南,高约8米,最大底径约35米。土墩西南有培东堰,水面约1000平方米。三座土墩外呈馒头状,疑似土墩墓,有待考古勘探。……[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