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木仁高勒石构遗址群
  是贺兰山西麓发现的由石构居址、石构墓葬与岩画构成的较大的聚落遗址。早在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已普遍出现运用石块垒砌石墙、营建房址、修筑坟墓、构筑城防的现象,对周边区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至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的石构遗存进一步发展延续,并与欧亚草原东部文化因素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各具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成为秦汉时期中国北方石构长城、障址的重要基础。……[详细]
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
  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位于巴音哈太苏木南侧2公里处,是该苏木牧民舍登在自己的家庭生态牧场上创办的。瑙干塔拉汉语意思为绿色草原。在这块绿地上,建有现代化蒙古包2顶,传统蒙古包3顶,有2峰骆驼、2匹马供游人骑乘和驾车游玩。来到这里,既可以见识这位老牧民苦心经营的家庭生态牧场所产生的多种经济效益,体验蒙古民族生活习俗,同时也能尽情游览迷人的草原风光。……[详细]
敖包图石构遗址群
  敖包图石构遗址群位于巴彦浩特镇敖包图嘎查,贺兰山西麓的冲积扇地带,地处戈壁草原,墓群南侧有大型冲沟,北侧为较平坦的台地。敖包图石构遗址群属石堆石圈墓葬群,属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的墓葬群,由东南向偏西北方向排列,平面呈长方形,已发现石堆、石圈墓冢40余座。墓葬点多由石块堆积而成,多呈圆形,其间还分布有正方形的墓冢。……[详细]
284、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在丰镇市东北隅北山(原称留云山)的东侧悬崖下,庙宇座西面东依山势建筑,山前濒临饮马河(古称如浑水)并有208国道从庙前通过。灵岩寺原名牛王庙,是丰镇名胜“山寺朝霞”所在处。光绪三年(1877年)建,牛王庙原正殿、乐楼、庙门、僧舍、碑刻和雕栏都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拆毁,现在遗留部分有靠山建筑的禅房2间,形壁和2座木构牌坊保存较为完整。……[详细]
辉河水坝遗址
  时代:新石器辉河水坝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距今年代约5000年左右,发现大量用细石叶制作的精美箭头、石钻、石刃,还有许多圆头刮削器及大型打制石器,发现用火痕迹和类似北方的“地窨子”。鉴于发现大量细石器制作的下脚料,推测这里很可能是一处石器制作场。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拉尔清真寺
  海拉尔清真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数千回族群众礼拜、聚会、活动的地方——海拉尔清真寺。从清真寺古色古香的大门走进,迎面就会看到庄严肃穆的礼拜大殿,两座弧型塔楼高高耸立在大殿的两边,上面分别树立着伊斯兰的星月标志。整个院落被围成接近标准的长方形,非常的干净整洁。来到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各项管理制度张贴在墙上,屋内窗明几净,布置得庄重典雅。……[详细]
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
  化德县“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的历史沿革,依托张库古商道这一载体,重塑驿站风情主体雕塑,驼队由2米×100米道路和4.5米高骆驼12峰、3.3米高人物4名组成,配建驿站、蒙古色、金界壕地域名称等情景剪影930平方米。组雕工程的实施,以写真的手法再现我县当年“张库大道”商贸往来、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挖掘历史文化,意义更加深远。……[详细]
章古台佛塔
  章古台佛塔,是奈曼旗清代-教重要建筑遗迹之一,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该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章古台苏木所在地以东120米的高地上,远距10里可见,颇为壮观。该塔由青砖砌筑,塔前是被拆毁的胡硕庙遗址,方园一平方华里,布局至今依稀可辨。塔身高4丈余,底宽2丈多,共分5阶。上两阶呈圆状,有铜顶箍,十三天,佛眼等。佛眼分东、西、南、北四向,内有四尊佛像,为首者是-教鼻0喀巴,佛眼四向还挂四个响铃,风吹铃鸣,轻风微响,疾风骤鸣。下三阶呈方型次第积迭,构强固的塔基。第二阶四面刻有该塔的募捐和设计者的名单,现已驳落不全。每阶都有神像浮雕,四面对应,工整美观。据考证,该塔及胡硕庙均系清朝中叶所建,至1949年已传七世,约200余年。塔与庙为一组建筑,同是佛门标志,当年香火颇盛,为奈曼四大庙之一。土改……[详细]
三座店石城遗址
  三座店石城遗址位于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西北,阴河左岸的洞子山顶部及南坡。南距镇政府所在地2.5千米,东距赤峰市区约40千米。遗址西侧为临河断崖,北侧与阴河左岸的山脉相接,南侧为阴河河谷,以遗址所在村命名。三座店石城遗址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山城类型遗址,该遗址基本未被后世扰动破坏,遗迹间也不存在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保留着初始状态。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2005年和2006年为配合赤峰市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松山区文物管理所对三座店石城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全面揭露石城遗址。总揭露面积1万余平方米,包括大城的绝大部分和小城的全部。清理城墙251米,其中大城城墙129米,小城城墙122米,清理马面25个,其中大城15个,小城10个。清理房址65处、窖穴和灰……[详细]
续灯禅寺
  续灯禅寺续灯禅寺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砖瓦厂居民区,建于2003年,总投资430万元。该寺庙由美籍华侨宗才法师兴建。为巴彦淖尔市最大的汉佛教寺庙。该寺庙总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分正殿和东西禅房。该寺庙气势雄伟,金壁辉煌。是佛教信徒及香客朝拜的吉祥圣地。也是西山咀城市景观的一个亮点。……[详细]
辽祖州祖陵遗址
  祖州即耶律阿保机四辈先人的出生之地。祖陵即辽太后及述律后的陵寝所在。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的西北部,距林东镇20公里。城内丛林茂密,泉水潺流。未进城区,但见两峰突兀,如斧削刀切,一左一右,对峙而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黑龙门”。环顾四周的峰峦,漫山绿树如盖,郁郁葱葱,小溪潺潺。祖州之秋,红叶婆娑,液泉流翠,景色绝佳。位于祖州城内的石屋(当地俗称“石房子”),由七块巨型花岗岩构筑而成,虽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安然端立。石屋怎样建造,作何用途,一直是千古之谜。古道、古桥、祖山、龟趺山、辽墓、翁仲、天梯山、木叶山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考古、探察、登山旅游。辽祖州城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地处群峰环绕的山谷中,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祖陵的奉陵邑。天显二年(公元927年)太宗置。祖州原为太祖所置“西楼……[详细]
哈日朝鲁岩画
  哈日朝鲁岩画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哈日朝鲁嘎查所在地中心,年代为铁器时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布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哈日朝鲁岩画位于乌拉特后旗,共发现25幅岩画,岩画内容丰富,类型较多,主要以动物画面为主,此外还有人物、狩猎、人面像、放牧、车轮等。延续时间长,保存状态良好。……[详细]
293、福会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会寺
  福会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西1公里处,属喀喇沁王府的家庙,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喀喇沁旗大-寺庙之一,与建于乾隆年间的灵悦寺,建于元代的龙泉寺形成喀喇沁旗一府三寺的人文旅游景观。福会寺有独特的-寺庙建筑风格,形象地说明了清代蒙古地区-教繁盛的历史。福会寺为长方形,占地6136平方米,座北面南,呈中轴对称式布局。现存单体建筑15幢,主要为砖木结构,绘以和玺、旋子彩画。山门,硬山顶,石雕宝相花门券和宝相花棱格假窗。钟鼓楼,十字脊,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配殿,歇山顶,斗口单昂三彩斗拱。经堂,歇山楼阁式,前出雨搭后抱厦,山花镶嵌砖雕“十自在图”。大经堂,歇山楼阁式,砖雕屋顶状方形假窗。后殿,硬山楼阁式,木雕宝瓶龙纹栏杆。各殿堂雕塑佛陀、菩萨,墙绘佛经故事。经堂内主尊木雕佛龛,造型严谨,体量高大,雕刻繁……[详细]
东大沟岩画
  东大沟岩画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乌日图高勒嘎查东大沟,年代为青铜时代,类别为石窟寺及岩画。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布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共发现13幅岩画,画面内容有人物、狩猎、骑射、羊、骆驼、符号等,刻痕清晰。虽然岩画的数量不多,但它也是阴山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画风格以青铜时期风格居多,保存状况良好。……[详细]
达西朋斯格庙
  达西朋斯格庙俗称西庙,位于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东10公里,是一座黄-教寺。建于1854年,是清朝为巩固对满蒙地方的统治,推行-教,遍筑寺庙时修筑的。庙宇在-期间部分被严重破坏,于1985年修葺一新,现已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四月初六和六月初六在这里都举办为期一周的隆重庙会。……[详细]
后城咀石城遗址
  后城咀石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浑河北岸的坡地之上,南邻浑河,东、西、北三侧基本被冲沟所环绕,仅东北部的制高点位置与外界相接。城址东西宽约1150米,南北长约1200米,总面积约138万平方米,距今约4200~4400年,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防御最为严密的龙山时代石城。2019年至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系统推进“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的实施,对之进行了持续性地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累计发掘5000平方米,揭露城墙、城门、马面、台基、墩台、壕沟、地下通道、墓葬、房址等遗迹,出土有玉、陶、石、骨等遗物,明确了后城咀石城的三重防御体系、地下通道体系、高等级建筑群、墓葬的聚落布局,为中国古代城市建制的源流,尤其是城……[详细]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建筑面积679平方米,始建于1935年,原为伪满洲国陆军兴安军官学校礼堂。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于此成立,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地。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细石器文化遗址
  细石器文化遗址包括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樱桃沟细石器文化遗址、太平庄细石器文化遗址、林西县西门外细石器文化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是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林西镇南6公里处嘎斯汰河南岸的锅撑子山。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详细]
哈拉乌沟石构遗址群
  是目前内蒙古地区发现的第一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大型聚落遗址,也是目前内蒙古地区发现并确认的最大一处石构房址与岩画结合的大型聚落遗址。其选址、布局与结构均与新疆东天山地区的岳公台—西黑沟、石人子沟、红山口、阔腊、西山阔克亚尔、乌拉台等聚落遗址十分相似,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联系。……[详细]
察汗不浪古城
  察汗不浪古城,古城规模较大,四面城墙都保存很好,平面呈长方形,方向为1550,南北长666米,东西宽636米,墙体基宽约20米,顶宽约6米,高约3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一座城门,无瓮城。2006年9月6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