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迹介绍

281、襄臣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臣桥
  襄臣桥位于香花桥街道大盈社区襄臣街中段,东西向,跨西大盈江(原名赵屯浦),为原大盈镇赵屯浦两岸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里人孙襄臣建,故名。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2001年修缮。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间有青石,为始建时材料。桥长29.5米,宽4米。横联分节并列拱券,拱跨9.6米,高4.7米。东堍石阶26级,西堍27级。桥面有实体低护栏,六根莲花形望柱。桥两侧有楹联,南联为:“澜安水国津梁固,虹跨享衢利济多”;北联为“迎来冠盖通吴会,送去帆樯接海门”。……[详细]
上海尊胜陀罗尼经幢
  尊胜陀罗尼经幢(两座)位于南翔镇古猗园内,年代为唐。唐代石经幢,原位于云翔寺,刻有陀罗尼经1959年南翔镇政府将其迁入古漪园中,千年经幢,令人叫绝;梅花厅前,馨香飘逸;碧荷古塔,相映成辉;松园白鹤,引颈长啸。这便是松鹤园景区,区内轩、塔、厅、阁,配以松、荷、竹、梅,鹤寿松龄,景色宜人。古猗园的唐代经幢属重点保护文物,在现今上海地区的唐代遗迹中,为同期石经幢之佼佼者,十分珍贵。尊胜陀罗尼经幢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上海尊胜陀罗尼经幢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在古猗园保护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在古猗园保护范围内。……[详细]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GuangfulinGuwenhuaYizhi)位于松江县佘山镇广富林村北。遗物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1959年发现,1961年、1979年两次发掘,采集与发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春秋战国时代吴越文化两层,出土生活、生产器具及玉器,为典型的良渚文化遗存。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悠久的农耕史,表明了当地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的纺织历史也很久远,遗址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纺轮。东周至两汉时期,当地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以后逐渐衰弱。地层概况是:第一层为灰褐土层,深0~0.48米(其中包括开河时从下层翻上来的厚约……[详细]
大清邮局旧址
  大清邮局旧址位于朱家角镇西湖街35号,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5),最初属民间信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廷开办国家邮政,遂成为大清邮政官局朱家角邮寄代办所。宣统三年(1911年)正式设置为二等邮局,1947年改为三等局。 旧址建筑坐南朝北,二层砖木结构,三开间,面阔11.78米,七架梁,进深12.37米,仿欧式门楼建筑,外墙为青红砖相间墙面,后有廊及码头。码头用于邮运,由花岗石材质条石横铺而成,石上有孔,原为棚脚柱洞。2001年被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海梅兰芳故居
  位于思南路87号的一幢坐北朝南一座四层西班牙式洋房就是梅兰芳的故居了。其中四楼是梅兰芳的岳母和女儿所住,他们夫妇则住在三楼,二楼是儿子们的卧室与厨房,底层为汽车间和佣人们的居室。当年,虽不豪华却颇为温馨的小楼前,总是栽有不少花卉草木,前庭则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透着悠闲与舒适。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87号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金泽如意桥
  如意桥位于金泽镇南市,南北向,跨东厍港。元至元年间(1271-1294年)始建,崇祯间里人费姓重修,清乾隆三十三年黄汉东、僧济贤重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里人重建。现为青浦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如意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长28.5米,宽2.96米。横联分节并列拱圈,拱跨8.6米,高4.2米。桥面有护栏、望柱和抱鼓石。两侧桥柱上有楹联,东联为:“后果前因如意桥发心遂意,顾名思义祖师庙主善为师”;西联为:“化险境为坦途,千秋如意;赖博施以济众,一路平安”。……[详细]
朱学范墓
  朱学范墓位于枫泾镇枫泾公墓内。朱学范(1905-1996年),金山枫泾人。早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曾任世界工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邮电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96年1月逝世,4月入葬。其墓区占地面积589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青铜胸像、墓碑、墓穴等组成。2014年与朱学范故居共同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汾阳路79号住宅
  汾阳路79号住宅这是一幢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外墙为白色,故称“海上小白宫”。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将这儿作为亚太地区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陈毅市长曾在此居住。六十年代,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七十年代后为上海工艺美术品陈列室,陈列了绒绣、刺绣、灯彩、面塑、剪纸、玉雕、漆刻、镶嵌、砚刻、竹刻、细刻、工艺绘画等。现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汾阳路79号住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海万佛阁
  万佛阁位于奉城镇北街,是上海颇具规模的比丘尼道场,是上海颇具规模的比丘尼道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年)为防海上倭寇入侵,信国公汤和大将军督筑奉城城墙,将原是乡间小庵的万佛阁就地重建于北门月城湾内。因此当地有“先有万佛阁,后有奉城镇”之说。万佛阁的建筑很有特色,依城傍水,由低渐高,尤为特别是后法堂楼阁建在古城墙上,别具一格,大殿的钳状套式梁木结构镶接缜密,浑然一体,堪称古建筑的一绝,被定为奉贤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翔砖塔
  南翔五代砖塔始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立于白鹤南翔寺门内侧。1980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经整修恢复了古砖塔的面貌。塔身上火焰形的壶门,简朴的直棂窗,精巧的斗拱,细腻的栏板和秀挺的塔刹,比例匀称,维妙维肖,表现出典型的唐宋建筑风格。南翔砖塔又被叫做“南翔双塔”,因为是一对“双胞胎”古砖塔,现已成为南翔古镇的标志性景点。两座砖塔离地并不远,乍一看没什么特别,塔身也不高,但就是这小小两座塔却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是我国砖塔中的珍品。塔小而精致,由青砖砌成,塔身上有火焰形的壶门,简朴的直棂窗,精巧的斗拱,细腻的栏板和秀挺的塔刹,表现出典型的唐宋建筑风格。南翔五代砖塔始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立于白鹤南翔寺门内侧,1980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经整修恢复了古砖塔的面貌。塔旁各……[详细]
291、朝真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真桥
  朝真桥位于练塘镇中部,南北向,跨市河,因北侧原有朝真道院(俗名圣堂)而俗称“圣堂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里人富商万麟重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又重建,2000年修缮。 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石、花岗石材质。桥长18米,宽3.45米。桥为分节并列拱券,拱跨6.82米,高3.7米。桥两堍各有石阶26级。两侧有镂空青石护栏。两侧桥柱上有楹联,东联为:“帝泽流通万里,神庥绵亘千秋”;西联为:“长留题柱高联,重记受书胜事”。……[详细]
杨斯盛故居
  杨斯盛故居座落在浦东六里乡浦东中学校园内北侧,是1903年建造的一座中国晚清时代具有江南三合院风格的宅邸,至今已有近90年历史,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浦东中学80周年校庆时又修缮一新,但仍保持着原来的格局和摆设。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三路648号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交通 学校可免费接待学生团体参观,并为各校举行成人仪式、入团(队)仪式等提供活动场地(需提前一周预约)。……[详细]
川沙古城墙
  位于新川路171号城厢小学内,始建于明代,现尚存东南一角,上有魁星阁、岳碑阁、笔塔等建筑。交通公交977路,川虹专线、施涝专线、东昌线,旅游3号线门票/开放时间免费,团体参观需提前一周预约联系。川沙古城墙位于新川路171号城厢小学内,現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小公园。它始建于明代,现尚存东南一角,上有魁星阁、岳碑阁、文笔塔(已毁)等建筑,城角下是观澜书院,即现在的城厢镇小学。城墙曾一度因疏于保护而损坏严重,经过重新修葺后,却又失去了一些古朴的韵味,虽有些遗憾,可这里所沉淀的历史却不容人置疑。如今,古城墙尚留60余米,可顺着青石台阶而上,漫步于树影班驳的城墙内,在一片幽静的古迹里怀古思今。川沙古城墙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成功地击退了倭寇的多次侵袭。此城墙为中华民族不屈不……[详细]
294、井亭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亭桥
  井亭桥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安亭街西首,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清顺治八年(1651)、嘉庆八年(1803)先后重建。2003年重修。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安亭泾。全长10米余,宽近4米,桥孔净跨5米,拱高约3米。南侧桥联柱刻“龙门旧锁春申渡,鸿运新开甲子年”。2000年11月公布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体外东、西:各5米。南、北: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各10米。南、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平行桥梁。……[详细]
山海工学团遗址
  山海工学团遗址位于大华路龙珠苑200号,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是陶行知创办的一种特殊的乡村教育组织。民国二十二年(1933)后,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活动据点,开展国难教育。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山海工学团因所在地为战区而停办。民国三十五年(1946)4月,陶行知返沪,恢复山海工学团,定名山海实验乡村学校。1981年恢复“山海工学团”旧名。1992年为遗址保护地,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6、麟趾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麟趾桥
  麟趾桥坐落在香花桥街道金米村金家村,东西向,跨西大盈江,俗称“金家桥”,为原金家桥镇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当时青浦、昆山两县百姓往来的重要通道。清康熙年间始建,嘉庆年间重建。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间有少量青石,为始建时材料。桥长27米,宽2.85米,高5.6米。横联式分节并列拱券,拱跨11米,高5.4米。东堍石阶26级,西堍25级。桥两侧有楹联,南联为:“通亿万人往来,遥看彩虹驾水;建百千年功德,正逢鸟鹊迎秋”,北联则已不可辨认。……[详细]
亚细亚大楼
  亚细亚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建于民国4年(1915年),为英商马海洋行设计,公益建筑公司承建,建筑占地面积为16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391平方米。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外形为古典主义风格,其入口处有精致的巴洛克式门廊。大楼底层至三层外墙用天然花岗石砌成,中山东一路为正门,延安东路为边门,二立面相同处理,正门及边门都建有小型圆立柱2根和大型圆立柱4根,门楣上有图标雕饰,沿路东南二面六、七层房间均有半圆形铁栏杆阳台3座,六与七层中部采用凹柱廊式,列柱为爱奥尼克柱式。整座建筑平面方整,室内层高较高,分间较大,过道较宽,内部天井外墙面及过道均贴以白色磁砖,使室内光线明亮。大楼全部采用硬木转门,由威克木材公司承造。该大楼原由麦克皮恩公司投资兴建,后产权几经易主,民国6年(1917年)……[详细]
青浦福星桥
  福星桥位于朱家角镇东湖街西市,南北向,跨瑚瑎港西栅,又称“西栅桥”“西石桥”。清雍正二年(1724年)始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建。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部分青石为始建时材料。桥长28.4米,宽4.1米,高6.1米;拱跨9.2米,高4.8米。南北堍石阶各25级,桥面有护栏。两侧桥柱上有楹联,东联为:“一水锁留佳气绕,千年泽永彩虹垂”;西联为:“潮通越水飞龙卧,霭接吴山挂月钩”。2001年被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顼龄墓遗址
  王顼龄墓遗址位于朱泾镇五龙村6001号北侧,俗称阁老坟。王顼龄(1642-1725年),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琩湖,晚号松乔老人,张堰镇人。康熙年间,曾参加《明史》编纂,曾先后担任过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进太子太傅。死后,雍正帝赐谥“文恭”。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亩,由墓冢、石甬道、石旗杆等构成,惜于1956年7月被毁。2008年初平整土地时出土两块墓志铭,现藏于金山区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桥古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MaqiaoGuwenhuaYizhi)位于闵行区马桥镇北竹港和俞塘汇合处西北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1959年发现,1960年、1966年两次发掘。出土石、玉、陶、骨、铜器等文物500余件,是太湖地区早期印纹陶文化的典型遗存。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4000多年前这里已有先民生息,为研究上海史和中国东南地区古文化、南北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提供了实物材料和科学依据。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马桥遗址是迄今已知最大的含马桥文化内涵的遗址,1993-1997年的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本项研究系统、完整地整理、发表了这批资料,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存、夏商时期马桥文化遗存和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遗存,以马桥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出土了各时期的陶瓷器、石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