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迹介绍

裕华新村
  裕华新村位于静安区富民路182弄的花园里弄住宅,共有36幢房屋组成。其建于1941年,由上海裕华银公司投资建造,兴业建筑师事务所的徐敬直、杨润均、李惠伯等建筑师设计,属于后期新式里弄住宅。新村基地的东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积和庭院面积较大的四坡顶偶合式住宅16幢,每4宅为1组,成“田”字形布局;西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积和庭院面积较小的两坡顶偶合式住宅20幢,成行列式布局。所有住宅全部正面向南,布局规则有序。这2种住宅虽样式、规格不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采用短进深、宽正面的双开间式布局。其中,四坡顶住宅进深为10.5米,面宽达10米;两坡顶住宅进深8.5米,面宽大于7.5米。从而使住宅的采光大大增加,室内更显宽畅明亮。总弄弄口位于富民路,宽7米。四坡顶住宅的支弄宽5米,而两坡顶住宅的支弄的宽度则要窄0.5……[详细]
朱学范故居
  朱学范故居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前,为上海地区传统砖木结构两层楼民居,上下共10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05年至1925年,著名爱国人士朱学范在此度过童年时代。朱学范(1905-1996),金山区枫泾镇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理事长。朱学范故居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之前,为上海地区传统砖木结构两层楼民居,上下共10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905年至1925年,著名爱国人士朱学范在此度过童年时代。朱学范故居于2005年6月12日朱学范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启动建设。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故居主体是一幢清末建筑。在故居里分别从朱学范的童年、青年,投身大革命的浪……[详细]
松江陈公祠
  陈公祠原位于松江区西塔弄底,1999年底,因松江中山二路改建,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祠堂按原样迁建于上海方塔园内,2000年6月落成。1985年7月,陈公祠被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陈化成,福建同安人,原任福建水师提督,后任江南提督,驻松江府。陈到任后,亲临前沿督促布防。1842年6月16日拂晓,英炮舰向吴淞炮台发起进攻。陈化成驻守西炮台,率兵英勇抗击。因东炮台守将畏敌,致使炮台失陷。英军水陆夹击西炮台,陈孤军奋战。临终前手指青天,连呼三声:“好男子!”英勇就义。松江府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而立专祠。陈公祠现存祠殿两进,门厅为三间七架梁,檐下设有斗拱,斗拱之间雕有花卉图案的垫拱板。根据斗拱象鼻昂的特征,表明建筑年代较近。陈公祠原址为清康熙时大学士王顼龄之秀甲园,道光年间为朱文璇等购得,修……[详细]
上海龙音寺
  龙音寺原座落在闵行老街横泾东岸,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据《同治上海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有观音大士像从黄浦江中漂来,由当地人奉归,建阁供养,当时叫“观音阁”,相传有一比丘尼在观音阁的柴间里看到一条碗口粗细,长丈余的大白蛇从柴间游出,缓缓地游入门外的横泾河里,认为是白龙的化身,后遂请人雕了一只木龙头,供奉在阁内.远近的人们听说观音阁内有白龙现身,信徒纷至沓来。1937年二月,观音阁的主持惠明师太将观音阁拆除重建,并改称龙音寺,同年八月,刚造好龙音寺,即遭到日本侵略军的轰炸,龙音寺的前后都受到了炸弹的袭击,惠明师太受此打击,没几天就圆寂。由于历史的变迁,解放后的龙音寺一度改为闵行镇草织厂,街道工厂。直到1996年二月,上海市佛教协会派上海佛学院第一届毕业的信-师担任对龙音寺的开放修复工作,于四……[详细]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需要和缔造未来的高度,以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创立的综合性、群众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编制数131人。少年宫现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40人。教师平均年龄35岁。60多年来,少年宫始终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交往与合作”的办宫方针,以365天天天为少年儿童服务的理念,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少年儿童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首创了“布谷鸟歌咏节”、“小孔雀舞蹈节”、“戏剧节”和“少年儿童游戏节”等一系列在上海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少儿阵地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人才培养方面起……[详细]
松江明砖雕照壁
  砖雕照壁:位于松江区方塔园景区,在方塔的北侧照壁原位于松江府城隍庙前,据(明)正德《松江府志》:城隍庙,在谷市桥西,兴圣塔院后。初在今府治西,宋政和间迁于东南,今盟素道院之侧。元至正二年,知府杨伯野台拓地改建,丙戌毁。邦人孙明绪成之。国(明)朝洪武三年,知府林庆即兴圣寺殿址作今庙。景泰庚午灾,知府黄平重建。弘治巳酉知府刘璟重修。可知照壁建于洪武三年。城隍庙在抗日战争初期毁于日机轰炸,只有照壁仅存。照壁前有一水池,对照壁起了保护作用,至今保存较完整。照壁面阔三间,中间高4.75米,宽6.10米,面积约30平方米,为一巨幅雕刻。以一怪兽为主题,鹿角、狮尾、牛蹄、龙鳞,足踏元宝、如意、珊瑚、玉杯,旁有摇钱树、灵芝等,皆人间财宝。传说此兽吃尽人间珍稀财宝还不满足,还想吞食天上的太阳,结果掉进东海里淹……[详细]
崧泽遗址
  位于青浦县城向东五公里处的崧泽村,经过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一个原始村落,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并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史迹。它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发现可人工培植的籼稻和粳稻的谷粒,证明了青浦地区的先民在距今六千年左右已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更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城向东五公里处的崧泽村,它东近佘山、南临淀浦河、西傍油墩港、北依318国道。崧泽村地势比较低平,海拔仅3.03米,地下水位高,崧泽村河道纵横,有南北向的崧泽塘;东西向的假山浜;村南有大河横泖;村北有一土墩,当地称为假山墩,长宽各约9米、高约4米。崧泽村原是一个古老的集镇,早在明朝初年,凭借着这里水陆交通的便利,即由一个自然村落,逐渐形成为江南集镇,聚集了人气。相传晋代吴郡太守……[详细]
黄淳耀墓
  黄淳耀墓又名“二黄先生墓”。为明末殉节的抗清志士黄淳耀黄渊耀昆仲墓葬。原墓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坐落在今盐铁塘西方泰水产村东南隅,墓地0.64公顷。1962年9月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8月被夷为平地。1986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嘉定区人民政府决定易地重建墓址在原址东侧,按原墓式样重建黄淳耀墓。1990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12万元,方泰乡人民政府拨地0.17公顷,是年8月开工,12月25日竣工。原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顾延龙手书“二黄先生墓”镌于墓前石牌坊正面,其背镌“陶庵留碧”4字,系复制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手迹。墓碑亦为顾延龙手迹。碑刻——明黄淳耀事略碑高72厘米,宽105厘米。1990年12月立于重建黄淳耀墓前。1992年6月,二黄先生墓再次被列为上海市级文……[详细]
益民食品一厂历史展示馆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历史展示馆位于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原址。展示馆占地面积2904平方米,建筑面积2320平方米,由厂史展览馆、复原西班牙式小洋楼、复原木质冷却水塔等景观组成。展示馆不仅详细记载了我国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轨迹,而且生动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保家护厂和支持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业绩。展示馆内部主要分为“老厂新生迎光明”、“一心一意谋发展”、“与时俱进创辉煌”、“丹心一片铸厂魂”四大篇章,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方法,真实、形象、生动地还原了中国现代食品工业发祥地之一、“光明”品牌诞生地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的发展历史,是上海工业展示馆中不可多得的奇葩。小洋楼建造于1937年,竣工于1940年。为当时企业外籍高级职工生活楼。上海解放后,为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办公楼。1985年,因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详细]
徐汇中学崇思楼旧址
  徐汇中学崇思楼旧址位于虹桥路50号,现为徐汇中学(原徐汇公学)创办于1850年,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天主教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是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之一,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可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1850年由耶稣会传教士南格禄创办,初名圣依纳爵公学,吸收中国贫家子弟入学。民国以后,按中国新学制分为中学和小学,1930年增设高中部。1932年改名徐汇公学。崇思楼是1915年始酝酿新建的校舍。当时由比利时神父、建筑师第斯尼(中文姓为叶氏)设计草图并任督工,1917年1月8日安置第一块基石,清朝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沪上名流云集落成仪式,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将军出席典礼,时称“新校舍”。1992年原任校长汪劲松将其重新命……[详细]
171、云翔寺
云翔寺
  云翔寺是南翔古镇渊源最久的名胜,史上于1500年前就撰述过这座寺庙,据记载,在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时,当地人挖地掘得巨石一块,常有白鹤两只飞栖于此。僧人德齐和尚根据“白鹤栖息,有仙禽佛地之兆”而募化建寺,寺庙建成后白鹤南飞,故名“白鹤南翔寺”。当时寺庙规模有180亩地,远远大于现在古猗园面积。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有一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云翔寺就是其中之一。寺兴而市旺,寺庙周围渐成南翔镇。至清康熙年间,该寺因皇帝赐额“云翔寺”而正式得名。据记载,清朝辛亥年前,该寺不慎毁于邻火。而后迭经战乱,古刹尽毁,唯有古塔两座和一对石经幢完好。现今的寺院是2004年重建落成的,经政府批准,拨地五十亩进行重修,周围另有五十亩生态园林,重修工程将建造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普……[详细]
三山会馆(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
  三山会馆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旅沪福建水果业商人集资兴建,是同业用于讨论商务、祭祀天后的地方。“三山”因旧时福州城的越王山、九仙山、闽山而得名。三山会馆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晚清会馆建筑,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唯一保存下来的遗址。会馆整幢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雕梁画栋,别致秀丽,富有艺术价值。解放后,会馆曾被用作学校校舍。1986年,会馆因市政工程建设南移30米重建。2008年市、区政府拨专款实施了会馆始建百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修缮工程,进行了会馆的砖雕门楼修复和大殿汉白玉“天后”神像重塑,重现当年风采。三山会馆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上海历史上曾拥有会馆公所400余座,时间长达三个多世纪。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在三山会馆旧址旁新建上海会馆史陈列馆,以珍贵的历史文……[详细]
丁香花园
  位于华山路上,是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园的盛名,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还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传奇色彩。此园副西洋花园官邸建筑与中国江南园林于一体,园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其中1号楼即为李鸿章和丁香居住的丁香楼,二楼为19世纪后期美国式的别墅建筑。该处现为丁香花园,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上海著名的十大优秀花园洋房之极品,坐落在武康路口华山路849号的丁香花园,成就了华山路一百年前的尊贵。如今,这紫藤缠绕、巨龙盘踞的庭院,这满园0、馥郁芬芳的丁香,依然在诉说着那古老而浪漫的传说。这座花园传闻是晚清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私家花园,后来传给了他庶出的幼子李经迈。另一种传闻是丁香花园原是英国泰兴洋行大班(经历)林克劳夫的住所,后来卖给了李鸿章最小的儿子李经迈。但不管哪个传……[详细]
沈家祠堂
  沈家祠堂位于江桥镇虬江村东陈,年代为民国。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面临虬江,面宽三间,三进院落,前有照壁,内有回廊,前后还有数十米的建门楼一座,屋面为本土传统的硬山式,两端用观音兜山墙,由当时最先进的西方钢筋水泥为建筑材料,整体气势壮观。祠堂屋瓦和门厅结构既吸纳了当时西洋建筑的风格,也传承了中国传统建房艺术的精髓。据嘉定博物馆地文部金蓉主任介绍,沈家祠堂本有“阴阳”两院。“阳院”为传统木结构,在抗战时期被日军炸毁。现存的“阴院”因为采用了混凝土工艺,整个建筑无一根木梁,节省大量木材的同时又解决了传统材料容易漏雨、腐蚀的问题,并且达到了牢固、美观的立面效果,一直保存到了现在。对于目前沈家祠堂破败不堪的现状,嘉定区博物馆齐春明馆长告诉记者,这处建筑是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陆续……[详细]
淮阴路姚氏住宅
  淮阴路姚氏住宅坐落于原淮阴路200号,解放后纳入虹桥路1921号的西郊宾馆内,又名紫竹楼。该住宅于1936年设计,1946年建成,从设计到建成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原先是中国最大的水泥厂老板姚锡舟的儿子姚乃炽的旧居,当时名为姚氏花园住宅。其占地约7公顷,建筑面积仅930余平方米,可见花园之庞大。总体设计按地形起伏组织布局,全部场地均有园艺布置并铺植草坪。这座别墅是近代上海很超前的现代式建筑,深受美国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影响,它采用了西方现代建筑“流动空间”的原理,强调平面的自由和空间的灵活。主楼建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上,半地下室为大厅、餐厅,大厅挑空二层,由门厅进人大厅后,可沿着开敞式楼梯上楼,也可连通旁边的大餐厅。大厅内设小型电影银幕,还设有专用厕所。厨房、保姆房设在东西向辅楼内,由走……[详细]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
  在繁华的静安寺地区愚园路上,坐落着一幢率先运用建筑整体加固推移技术的砖木结构的洋房,这就是当时上海工人运动和地下党的杰出领导人刘长胜的故居,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1992年,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刘长胜同志的珍贵遗物给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增添了含金量。逼真的“四一二-政变”,“76号魔窟水牢”微型场景,在声、光的作用中一下子把人带入了-之中。烈士的遗言、遗物生动再现了中共上海党组织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精神。荣泰烟号、丰记米号等看似不惊人的地下党机关秘密联络点,激发游客深入探求我党革命成功的奥秘。丰富的史料、精心的设计,使得刘长胜故居在上海有着独一无二的参观价值。地点:静安区愚园路81号邮编:200040电话:62155939传真:62155939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详细]
十九路军抗战遗址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卫戍守护淞沪之责的十九路军将士不顾国民党蒋介石不许抵抗的命令,奋起抗战。十九路军军部原驻守在南京,为抗击日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决定将军部移至真如镇范庄亲临指挥抗战。十九路军以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光辉诗篇,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迫使日本侵略军四易主帅;爱国主义者宋庆龄、何香凝不顾个人安危,亲临前线,慰问前线抗战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沪西17家日商纱厂4万多工人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日大罢工,沪西成为全市工人反日斗争的中心,被称“赤色沪西”。范庄,系1920年广东人范肖元在此建别墅而得名,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该庄被日军炮火炸毁。地址:桃浦路车站新村邮编:200331 电话:528505……[详细]
上海荣德生旧居
  荣德生(1875—1952),名铨,字德生,江苏无锡人,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他“从事于纺织、面粉、机器等工业垂60年,历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迫,艰苦奋斗”,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荣德生在上海的故居,位于徐汇区高安路18弄20号,是一幢独立式现代花园别墅,建于1939年。设计构思巧妙、布局合理,风格实用、简洁、新颖,黄色水泥拉毛墙面,恰如其主人荣德生注重实际、淡泊虚名的实业家品行。别墅朝向面南,底层门厅有两支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陶立克式柱头,使西洋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风貌相吻合。值得荣老先生安慰的是,荣氏家族历三代而仍骄,其子荣毅仁,前中国国家副主席,被称为“红色资本家”;其孙荣智健,被誉为“红筹”大鳄、“内敛富翁”:荣登2004福布斯大陆富……[详细]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武定路930弄14号(原武定路修德坊6号),为一幢建于1930年的砖木结构假三层里弄房屋。这里也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旧址。中央特科归中央特委会领导,由周恩来亲自筹建和实际负责,中央特科主要从事地下工作,其中包括情报收集,对中共高层人物实施政治保卫,防止中共高层人物被国民政府和公共租界当局逮捕或者暗杀,并且开展针对国民政府的渗透活动。中央特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采用暗杀的方式惩处当时背叛并且对中共造成严重危害的前中共党员。中央特科存在时间自1927年至1935年。走进弄堂,红砖砌成的14号楼是一栋三层楼,它占据了弄堂最大的空间,这里就是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所在地。楼前晾晒的衣物以及门前停放的自行车,让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个曾经上演过惊心动魄故事的地方,已经悄然变身……[详细]
青浦任屯血防陈列馆
  青浦任屯血防陈列馆始建于1973年,改建于1978年,扩建于1985年,大修于2001年,现总占地近2000平方米,展厅800平方米,并设有会议室和接待室。馆内陈列着上海青浦人民坚持奋战33年,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消灭钉螺,治疗病人,送走瘟神,造福人民,以及巩固监测的成果。馆前树了一座碑,碑的正面为毛泽东《送瘟神》两首诗。陈列馆分设5个展馆,第一馆为“瘟神肆虐万户萧疏”,第二馆为“亲切关怀综合防治”,第三馆为“加强科研指导防治”,第四馆为“继续奋斗巩固监测”,第五馆为“送走瘟神造福人民”。馆内陈列照片、图表、资料150件,陈列实物115件、雕塑1组、模型2组。据不完全统计,陈列馆1973年建馆后至2001年大修前接待中外人士约15万人次,自2001年7月大修开放后至今约有1.6万人次参观。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