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文物古迹介绍

太白碑林
  全国新建碑林中的精品---太白碑林九九年以来马鞍山市政府、当涂县政府投资一百五十多万元兴建了太白碑林,现已正式对外开放。太白碑林建筑由支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良文教授领衔设计。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式,回廊环水而建,亭台榭阁,古朴典雅,造型别致,均有典型的徽派特色。碑林内芳草萋萋、水波荡漾、石山古拙、林木青翠、景致怡人。太白碑林的书法作品由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和当涂县人民政府发函征集。现已收到并珍藏现代、当代106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在各个时期精典诗文,书体集真、草、隶、篆、行、魏碑。诗文由合肥市雕塑院工程师马瑞生先生镌刻上碑。碑材选用江西玉山上等砚材青石料,质细色纯。“太白碑材”匾额由郭沫若先生题写,字体苍劲。大厅内墙壁依次镶嵌着毛泽东、郭沫若、鲁迅、于佑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7位现代著……[详细]
蒋家山遗址
  蒋家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黄山区城南4公里的甘棠、耿城两镇交界地段,是一处高台山坡地,高于四周地平10米左右,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为皖南地区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蒋家山遗址文化层最深处厚约4米以上,是黄山地区迄今发现的内涵最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对研究黄山及皖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98年,黄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于1957年农民兴修水利取土时发现。文化部门曾多次对遗址进行调查、复查,采集石器、玉器、陶器、陶片近千件。石器有斧、铲、凿、镞、刀、杵、碾轮、锛、镰、钺、网坠、砺石等。石器多数磨制,少数打制,多数制作精细,磨利光滑,造型美观,少数磨制粗糙,大部分保存完整。陶器完整器较少。采集陶片数量较多,多为夹砂红陶,灰陶次之,黑陶……[详细]
463、华祖庙
华祖庙
  民国四年(1915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城内华祖庙在北大街路西(现城关医院斜对面)。华祖即华佗(?-208),汉末著名医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尤其擅长外科,创用“麻沸散”,给患者-后施行剖腹等手术。还创编“五禽戏”,教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据说曹操常患“头风”,华佗为他开颅治疗,病情大大好转。曹操征华佗专为自己治病,华佗不允,曹操怒,将其杀害。为了纪念华佗,各地建起华祖庙。蒙城不仅城内有,一些大的集镇也有。可以推断城内的华祖庙规模应该和小涧华佗庙基本相同,也应初建于唐朝初年。解放前,城内的华祖庙已毁坏殆尽,只剩下三间庙屋,且已破烂不堪。解放后,曾进行过维修保护。文革初期,华佗像被毁,后来庙屋也成为民居。1996年,北大街仿古改造时,在……[详细]
西山古民居群
  西山古民居群坐落在县城西山顶南向一带地方,为清代徽派建筑之精品含18、19、22、43、44号宅。章恒本宅地处西山43号。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占地面积194平方米,硬山屋顶,马头墙,抬梁穿斗并用,上下对堂法式,室内的槅扇、斜撑和雀替都有很精美的雕刻,是清代盐运大使章道基的官厅。章洪柏宅地处西山18号,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七间,占地面积380平方米。硬山屋顶,四围封火墙,抬梁穿斗并用,三合土地坪。章志勇宅,地处西山44号。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硬山屋顶,四围封火墙,抬梁穿斗并用,三合土地坪。程玉庭宅地处西山19号。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占地面积190平方米,此宅上下对堂,中间设置天井,前堂为拱形轩顶,后堂为正厅,上下楼房,东西厢房,天井两边的过厢上层用……[详细]
天寿寺大圣塔
  时代:宋地址:安徽省宣德市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天寿寺塔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级浮屠,体形高大,属江南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挑檐窜角,角悬风铃,高31.34米。明万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两次修葺。光绪26年(1900年)毁于火,仅存砖砌塔体。1983年10月,发现一“地宫”。“地宫”为砖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边长32厘米。宫内有石碑一块,刻记塔之渊源。1986年重修。复修后的大圣宝塔基本保持了原来特点,七级六面,六角飞檐,铁链式塔顶,总计高42.8米,塔基面积46平方米,青砖铺地,各层檐角悬挂风铃,风拂铃摇声声悦耳,七级浮屠再现风光。塔内有转梯可登顶层,鸟瞰山城风光。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塔院,植有奇……[详细]
汤王陵公园
  汤王陵,即商汤王墓,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一卦,说应当人做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天呀,我一个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泉涌,战火的时候到了,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详细]
刘孤堆遗址
  刘孤堆遗址位于蒙城县东北板桥集镇境内刘谷堆村三里桥正北500米,高出地面4米的一个大土堆,为大乘寺遗址。据传为清代所建,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大乘寺气势恢宏,雕梁画柱,飞檐斗拱,风貌奇伟。寺院座北朝南,寺前6棵龙爪古槐。前殿9间,内塑鬼判韦陀,面目狰狞,阴森怕人。后殿8间,高6米,内塑佛祖及十八罗汉,描金绘彩,祥云彩瑞,栩栩如生。偏殿耳房3间,为僧舍。中间院内有2米半高石碑一座。寺内神明灵异,十里八乡善男信女,焚香膜拜,祈福还愿,香火昼夜不息,颂经绕梁不绝。大乘寺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迭经废兴,屡遭毁葺。建国后,寺院愈加萧条零落,荒败凋弊,被作为小学使用。文革时期,-破四旧,寺院再遭浩劫,悉数损毁。关于寺院成因,一说当年有人看到土堆不断长大,风水大师说是火龙造山,它将给人们带来一场劫……[详细]
亳州薛阁塔
  薛阁塔又名文峰塔,位于亳州市薛阁路中段路南。清乾隆37年(1772)亳州知州郑交泰,为兴文风始建,初为五层。嘉庆17年(1812)州绅何天衢投资续建两层,成为七级玲珑宝塔。因塔建在明代吏部考功司朗中薛惠的家庙薛家阁附近,故当地人称此塔为薛阁塔。塔为砖结构,楼阁式建筑造型,直椎八角形,共七层,高34.15米,底层周长23.36米,塔座为八块大清石奠基。每层外转角为砖砌仿木方柱,柱上是砖枋,枋上为塔檐,枋下饰砖刻斗拱、禽鸟、花卉图案。塔内为“壁内折上式”,从第二至第六层内壁上各有一面南小龛,为供神之处。塔顶八角飞檐、翘角垂脊、风铃叮当,筒瓦屋顶,玲珑剔透。塔尖为铁铸莲花座,座上铸葫芦式塔刹,直插云霄。2019年10月7日,亳州薛阁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西、北至薛阁小学教……[详细]
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
  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位于肥西县三河镇。1858年11月(清咸丰八月十一日),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和捻军将领张洛行联合对清作战,在三河镇全歼湘军6000余人,湘军头目李续宾、曾国华葬身于此。史称三河大捷。现存三河大捷遗迹有太平军城垒、太平军驻三河大本营等,有太平军火炮、太平军石雕、石刻等文件。太平军城垒位于东街及中街,有一小对面段、供销社段、二中段、一小校内段、医院段、食品厂段。太平军驻三河大本营旧址,位于三河镇中街,面积约555m。在2001年完成修复后,现已对外开放。古民居位于三河镇南街和西街两片。南街古民居北起三县桥、鹊渚游廊,南起杨振宁客居,面积约11000m,街道为青石路面长100米,宽3米,内有单位和居民计52户,房屋总数389间,主要遗迹有三县桥、杨振宁客居、一人巷……[详细]
野人寨抗日阵亡将士墓
  野人寨抗日阵亡将士墓位于安徽省潜山县野寨中学校园内的椅形山上。整个墓园占地约2公顷,由忠烈祠、浩然亭、景忠厅、光岳亭、觉后亭、纪念碑等建筑组成。其中,忠烈祠为该墓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开间,坐北朝南,东侧建有碑坊。附属建筑有东南侧的浩然亭,重檐六角赞尖顶;东侧的觉后亭单檐四角攒尖顶,纪念性建筑景忠厅,灰瓦红墙,以及座落在椅形山上的由原国民党中将白宗禧亲题碑文的方形大理石纪念碑等。光岳亭已毁。在忠烈祠正面为长方形的墓冢,长约20米,宽约25米,冡内用陶罐排列有序地安葬着阵亡将士骨骸985具。墓冢前砌80级石质台阶。 这些阵亡将士为原国民党桂系48陆军第176师。在1939年至1974年间,该师同日本侵华军于桐城、怀宁、潜山及湖北黄梅等地浴血奋战时不幸阵亡,其中有三位团长为国捐躯。为了纪……[详细]
471、觉寂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寂塔
  觉寂塔又称三祖塔,位于天柱山镇风景村三寺组内凤形山上的三祖寺院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乙酉年(公元758年)。宋、明两代曾重修。据潜山县志记载:“前河南少尹李常任舒州别驾,访得达摩祖师三世僧璨之墓,启真仪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捐俸建塔,并模塑三祖像于塔内。塔于唐肃宗乾元初年建成,到唐代宗大历七年,经御史大夫张延尝请额,得名觉寂塔”。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毁塔。大中初年(847年)又复建。现存塔基为唐代基座,明代塔体,宋代相轮。塔通高30米,为七层八方楼阁式砖塔。塔体外壁镶嵌砖龛佛像数百尊。四门相对,虚实相错。塔北有石梯可登顶。塔顶有一相轮高达1丈5尺,全以生铁铸成,轮分9节,上为葫芦铁圈,下为壶形宝瓶,中间5节如轮,轮上有一个宝瓶,承轮而立。底下还有个相轮反扣于塔顶之上,大大增……[详细]
472、云谷寺
云谷寺
  介 绍 位于黄山风景区东部,罗汉峰和香炉峰之间,海拔890米。明万历间在此建掷钵禅院,崇帧时改名云谷寺。南宋右丞相程元凤曾在此读书,故又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久而久之,云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 这一带山峦重叠,溪谷蜿蜒,云雾吞吐。寺周群峰环绕,翠竹如海,苍松巧石,黄杉、茶树,处处入画。南面入口的路旁、溪岸,石刻如林。寺前有灵锡泉,寺附近树林中有两株名木古树,一为异萝松,一为铁杉。今寺已不存,旧址上盖有宾馆,自东路登山者在此小憩,可远眺变幻风云奇景,品尝黄山毛峰名茶。近年在此建登山索道。并建有“云谷山庄”宾馆。 周围松竹繁茂,千年银杏、异萝奇松、狮子抢球、千古石、仙人榜、灵锡泉等景和钵盂、眉毛、罗汉、香炉诸峰,以及集徽派建筑……[详细]
473、九女坟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女坟
  九女坟位于宿州市墉桥区褚兰镇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是安徽省迄今发现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东汉晚期画像石墓,是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室由双甬道、横前室、双后室和一个耳室组成。墓门向西,墓向285度。墓室全长7米、宽4.84米。前室长3.46、宽1.93、高2.16米。耳室在前室北侧,东西长1.4,南北宽1.2,高1.37米。墓门两个,各有甬道通前室。甬道均长1.8,宽1,高1.54米。墓门宽0.9,高1.11米。墓道为斜坡式,有阶,不规整,长5.55,宽2.68米。前后室均石砌叠涩顶,墓顶长方形,有青石藻井,藻井上有雕刻图案,墓室布满画像石刻,前室画像石刻最为集中。主要内容有神话故事并刻有门吏、车骑、宴饮……[详细]
颍上清凉寺
  古刹清凉寺因与明太祖有关而久负盛名。     清凉寺位于颍上城南17.5公里,邱家湖北坡半岗镇南,寺庙占地5000平方米,周围清溪围绕,院内绿荫掩映,鼎盛时建于盘龙卧虎之地、丹凤朝阳之泽,有玉塔龙井,砖砌花墙,台阶高筑,院落深邃,现存泥金颜体楹联一副,桐邱鸣鹤、淮渚潜龙立于主殿二旁。     清凉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传说失元璋即位前,一年盛夏路经此寺,在偏殿小憩,嫌其酷热难当,坟蝇扰人,于是自言自语“可清凉否?”言讫,顿觉清风习习,蚊蝇绝迹,乃大喜,即随口赞日:“真清凉寺也”!寺因此而得名。太祖即位,即传旨重修清凉寺。宪宗又降旨令廖辅赴清凉寺重修,铭刻碑文以记之。大明成化年间,西蜀富顺名僧祖云祥师,游抵清凉寺,见寺颓废,慨然以兴废为己任,建大雄宝殿5间,天王殿山门,如来金碧争辉,然师疾驾鹤……[详细]
铜陵大士阁
  大士阁位于大通神椅山下,青通河畔,初名相水寺,亦名普济寺,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相传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千里上九华悟道-,终成地藏菩萨,曾途径神椅山落脚休息,大士阁即为九华僧人追慕而建,此后十方僧俗朝礼九华必经此地,香火十分兴旺。清光绪二十六年修《九华山志》所绘“九华山东南第一天台胜景全图”中,大士阁被列为九华一景,至此大士阁成为圣地迎接江浙沪及东南亚信徒的重要驿站,又被称为“九华山头天门”。后经抗日战争和1954年特大洪水及“文革”的人为破坏,大士阁及其他寺宇均遭严重毁损,大都已不复存在。1998年11月5日经铜陵县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将慈林精舍迁往原大寺阁旧址重建大寺阁,并于2003年农历七月三十日举行了佛像开光典礼,49尊贴金佛像隆重开光。重建后的大士阁占地面积近1000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