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文物古迹介绍

樊子迟遗址
  鱼台地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东夷太昊部族聚居,从境内栖霞堌堆等古遗址中,曾研究发现鱼台先民创造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等早期文化。在此,“五里三贤”的佳话依然流传不衰,“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妇孺皆知。“三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人,且三人居处相距不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贤”。2005年原中共济宁市委书记王玉玺亲笔为王鲁镇常李寨村题词—孝看常李寨人。2008年鱼台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举办了鱼台县孝贤文化节。樊子,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前505或515—?),春秋末鲁国人,亦说齐国人,孔子学生。其先祖出于周太王次子仲雍支孙仲山甫(鲁献公次子),辅佐周宣王,致宣王中兴,成为一代名臣,官至卿士,被宣王封于樊,赐樊侯,建樊国。其子孙以封地为……[详细]
齐文化博物馆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已更名齐文化博物馆,迁入齐文化博物院,于2016年9月12日第十三届齐文化节开幕当天正式开放。齐文化博物馆位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临淄,是淄博市重点文化项目齐文化博物院中政府所属四座博物馆之一,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文物3万余件,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其外观是一部扭转的台历,体现了临淄厚重的历史,是代表临淄形象的地标性建筑,主要展示齐地特色文物并进行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研究保护,同时展示临淄区当前发展成就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齐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基本陈列展厅、特色陈列展厅、专题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拥有文物3万余件,上展文物4100余件(套)。2018年9……[详细]
定陶灵圣湖汉墓
  灵圣湖西汉墓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2009年3月,定陶县田野文物巡查队员例行田野文物巡查时,在灵圣湖遗址发现一被盗古墓,2009年度该遗址先后被盗掘20余次,抓获犯罪分子9人。进入2010年后,盗掘现象更加频繁。由于该遗址距县城较远,且在农村大田内,很难确保该处古墓葬的安全,为此,经请示省文物局,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2010年10月16日,山东省考古所定陶县灵圣湖古墓发掘考古队进驻工地。在省、市、县领导的关怀下,通过全体考古队员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发掘工作进展顺利。经勘探,墓地封土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截至目前,发掘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挖掘深度约5米,出土量近30000立方米。墓葬现存封土分两部分,核心部分位于墓室上部,呈三层台基式,基本呈方形,逐级向……[详细]
224、回澜阁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澜阁
  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名建筑。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其侵华战争的“功绩”。现在“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景点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4号(栈桥南端)……[详细]
蒜园子遗址
  蒜园子遗址位于莱州市城区东南约1公里处的文峰路街道蒜园子村东南、万家村北的一高台地上。蒜园子遗址以南不到3公里处是东西横亘的云峰山,成为遗址的屏障,北约250米处有南阳河自东向西流过,遗址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南阳河的支流由南向北汇入南阳河。南阳河古称“掖水”,掖水发源于大基山、云峰山等,向西流经饮马池、钟家疃、仲家沟,流经城南,这一段俗称“南阳河”,从城西南折而向北流,又名“掖西河”,向西北流入莱州湾。掖水是莱州市主要河流之一,属季节性河流,现上游建有饮马池水库,因而水流量大大减少。遗址南约1.5公里处,为新建的中华月季园。遗址东端是由市区通向云峰山景区宽敞的云峰大道,遗址南约1公里处为烟潍高速公路。蒜园子遗址是在1981年4月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蒜园子遗址系一高台地,中间略高,向四周缓……[详细]
东明文庙大成殿
  东明文庙大成殿系明代仿曲阜文庙营建,是历史上当地文人学士举行祭祀孔子活动、宣传儒家思想的场所。位于东明县城中山东街东明第一初级中学院内。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明文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清光绪十年(11884年)重修。1863年(清同治二年)被黄水淤没。1888年(光绪十四年)重修。大殿历经明天启、清顺治、康熙、光绪年间几次重修,现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解放初期,崇圣殿拆除。文革中,东、西庑和棂星门拆除,现仅存大成殿一座,占地380平方米,文庙大成殿系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四个倾斜屋面(四角四榨),一条正脊,四条重脊,四条斜脊,一斗二升五斗拱,格扇门窗、殿顶为黄、绿色琉璃瓦,呈棱形花纹。室内立柱十二根,和墙内立柱相连接,形成坚固的木架结构,……[详细]
千佛阁古建筑群
  千佛阁古建筑群位于周村区新建中路1号,为原商业中心所在地,西临涿河,东至大街,南至新建路,北至顺河街,重点保护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千佛阁、关帝祠、三义殿、罗汉堂、弥勒殿、观音殿等6座大殿组成,是周村现在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宗教建筑群。千佛阁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千佛阁始建于唐朝,后历代不断扩建,清中期以后曾多次修葺,千佛阁是庙群内的主体建筑,创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2层10间,长18.8米,宽8.26米,高15.1米,坐北朝南,石基砖身,双椽飞檐,屋面铺金黄色琉璃瓦,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阁内墙壁上的无数神龛中,塑有一座座形态各异的佛像,因数目众多,故称“千佛阁”。1947年2月,陈毅司令员曾在此做过临时指挥部,因此具有双重文物保护价值。关帝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详细]
台儿庄清真寺
  台儿庄运河在明万历年间修通后,台儿庄遂成南北漕运咽喉要塞,于是“商贾辐辏”,其中不少是外来的回教徒。为有一个礼拜之处,他们便在台儿庄城东门里修建了一座小型的清真寺。清朝初年,漕运的繁荣带来了台儿庄的兴盛,“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在台儿庄定居的回族客商越来越多,原来的清真寺已不能满足其朝拜之需要。时至清乾隆年间,阿訇李中和倡议重修清真寺,以发扬光大伊斯兰教。据寺前石碑记载:“李中和抛却浮屠,纯讲救理。南走蜀闽,北走豫燕,蓄款数年,功成一旦。”重修后的台儿庄清真寺,位于台城大北门内的郁记花园旧址,占地38亩。台儿庄清真寺寺院前大门向东,过厅5间,南北讲堂各5间,东西小讲堂各3间,西水房3间,大殿25间。后大门向西,门楼两旁有大理石紫花石鼓一对,光彩照人。院内苍……[详细]
泰山孔子庙
  这泰山孔子庙,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为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所建,万历年间修大殿。庙前有“望吴圣迹”石坊,1984年重建。还有一座“孔子庙”石坊。庙内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赐额“因高喻大”。庙的东侧殿为“祈福殿”,西侧被辟为“财神殿”。孔子庙有几幅对联,可以看出对孔子的敬仰。庙门两侧楹联上有清人徐宗干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门内影壁上题联:“登泰山而小天下,黜百氏以宗六经”。庙内孔子像碑上题:“泰岳为尊唯一人敢配,孔丘固圣共千岫同瞻”。正殿前对联:“礼示诗书崇百王法度,仁义忠信设万世纲纪,横批:万世师表。”。祈福殿前对联是:“泰山岳中之孔子,孔子人中……[详细]
烟台抗日烈士纪念碑
  1945年8月24日,烟台解放。1946年,为纪念在解放烟台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八路军89位烈士,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烟台山上建立烟台抗日烈士纪念碑,它是烟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解放斗争的一座历史丰碑。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碑高8米,呈五棱形。碑顶端雕有五角星,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精神永放光芒。碑身由2米高的基座托起,碑体镶嵌着汉白玉,正面刻有“民族英雄垂名千古”8个隶书大字,其余四面自左至右分别镌刻着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和全市各界的挽词以及89位烈士的英名。碑文由时任烟台市政府副市长徐中夫撰写。左侧碑文刻有市委、市政府挽词“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继续为祖国的和平民主独立而奋斗”,并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打内战进行了严厉声讨。碑身右侧是烟……[详细]
归城城址
  归城城址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城东南6.5公里县境最高山峰——莱山之间,莱阴河自南向北穿过故城,汇黄水河向西北汇入渤海。据文献记载,归城为周代莱国的国都。《春秋》宣公七年(公元前602年),“夏,公会齐侯伐莱。”杜预注:“莱国,今东莱黄县。”自《元和郡县图志》至《齐乘》、《读史方舆纪要》,以及《春秋》、《战国策》的一些疏笺者俱袭此说。清人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对此虽有怀疑,但无新说。范文澜、郭沫若等亦持旧说。王献唐在《黄县已其器》一书中,据灰城出土铜器否了历来以灰城为“莱子城”的说法,认为“黄县灰城为国故都,古名城,后转音为灰城”,又转为归城。新中国建立后,文物部门多次对该城址进行调查、勘测、发掘和清理。1973~1974年,省文物复查工作队在南埠村、和平村发掘墓葬5座。1985年,山东省文物考古……[详细]
青岛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石门山西麓夏庄镇源头村东,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师而得名。法海寺,创建时的规模及供佛殿堂已无可稽考。其大体格局是:“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既塑释迦如来,兼饰观音一堂,金碧灿然,功勋备矣。然后创建云堂、耳室、僧寮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后,建有八蜡殿祀三皇玉帝,娘娘殿祀0女,后殿祀释迦牟尼。现在的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重修时拆除八蜡殿、娘娘殿,并将该寺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建大雄宝殿5间,殿前两侧各有高大银杏一株,有碑亭两座,西为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碑,东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碑。大雄宝殿建在1米多高的夯土台上,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4柱,雀替撑顶,花岗岩柱座,鼓形,黄绿色琉璃砖雕……[详细]
曲城故城遗址
  当地群众按自然地形将城址分为东南城、南城和西南城。城址内地表、断崖上陶片很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断崖上发现文化层厚约3米,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厚约0.4米;第二层为近代扰乱层,黄褐色土,内含少量的汉代陶片及近代瓷片。厚约1.1至1.2米;第三层为汉代文化层,黑褐色土,内含较多的筒瓦、板瓦和陶片等遗物,厚约1.05至1.1米;第四层土质较紧,黑褐土比三层稍黑,厚约0.8米,内含陶片较少,形制与三层相同。多年来,平整土地和烧窑取土,故城址遭到严重破坏。1973年春,东南城整地取土发现夯土城墙一段,高约1.2米,宽约4米,南北长度不清。夯层分为八层,每层约为0.12至0.17米不等,夯窝直径为0.05米。另从断崖观察,见有多处文化堆积。在城址中部东断崖上,发现三个凹坑,形制相似,最大的口径……[详细]
苏埠屯墓群
  商代晚期大型墓地,间有少量汉代墓葬。位于青州市东夏镇苏埠屯东埠岭上。墓群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2000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中心部分高出周围地面约5米。由于长年取土,岭中部偏南处形成一片东西方向、宽150米的低洼地,把土岭分割为南岭和北岭。洼地两侧断崖上可看到暴露的墓葬。1920年前后,该村村民陈俊曾在南岭挖出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1926年前后,村民杨明喜于北岭挖出铜器3至4件,其中有一件大铜鼎底部带铭。这些铜器全部被古董商人购去,下落不明。1931年4月,村民陈秀芝在南岭中部西侧断崖上掘得青铜器8件,被益都县长郭序三购得后交县民众教育馆。1936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祁延霈到苏埠屯,对1931年两次出土青铜器的情况作了调查和著录,计有鼎、爵、觯、觚、角、和小件兵器等。1……[详细]
龙华寺遗址
  龙华寺遗址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北陈户镇南,冯吴、崇德、赵楼三村之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齐时期,该寺香火极盛。该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时期。隋统一全国后,佛教被尊为国教,隋文帝在位期间,曾重修龙华寺,建龙华塔,并设立龙华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时期。隋朝末年王薄起义时期,龙华寺成为民众反对佛教、起义军进攻的重点而遭到劫难。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龙华寺,但寺院比原来已逊色不少。三是清朝时期。宋朝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使龙华寺毁于战火。直到清光绪年间,经过重修,龙华寺又重现生机。据说寺院建筑雄伟壮丽、古朴大方,大门朝南,分前后两院,院内建有大正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等。民国年间,寺院的正殿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948年,龙华寺因连年不断的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成为一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