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文物古迹介绍

241、戚姬庙
戚姬庙
  戚姬庙位于定陶城北偏东6.5公里,始建于汉文帝年间(前180——前157),是文帝刘恒为纪念其父高祖刘邦之妃戚姬而建,距今已两千多年。因庙建于戚姬墓高固之上,又称戚固庙。戚姬庙占地面积约5亩,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姬庙迭经沧桑,屡圮屡修,代不乏人。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由于风剥雨蚀,墙壁坍颓,加以重修。庙堂明柱八根,丹楹刻桶,古色古香。清朝同治13年(1875年),此庙残缺已甚,村人鸠工构材,修葺一新。殿堂庄严肃穆,台阁参差,彩椽飞檐。天王、火神诸配殿,形制规整,壁画华美。四方百姓,游览瞻拜,流连忘返。庙内古柏苍劲,浓郁蔽日,傍晚乌鸦归巢,绕庙飞鸣,似哀戚姬。“戚姬晚鸦”为定陶八景之一。公元前205年,楚汉相争,彭城(徐州)一战,刘邦战败,西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在戚姬庙东,今无)……[详细]
城湖故城址
  城湖故城址系指成武县新城以北、旧城护城堤以内的广大范围。这一地域较堤外低2.5米左右。由于地势低洼,过去常年积水,一般水深1米许,深的达2米多,故而人们称之为城湖。城湖之内现存两个堌堆,一为文亭山(又名云亭山),一为大台(史称东台,又名寿峰)。1986年春天,在南隅地段开挖鱼塘过程中,大大面积暴露了古代文化遗存,引起了文物工作者的注意。经过细致的调查和考古钻探,基本摸清了该遗址的范围,即西起城关镇窑厂之西,东到西刘楼村,南到南护城堤以内,北达北护城堤,有的地方如张瓦房一带便穿越了北护城堤。东西长3525米,南北宽1800米,总面积632.5万多平方米。在此范围内的坑塘、水渠、沟壕中均能采集到其文化特征基本相同的遗物。面积如此之大的遗址,在菏泽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这里的遗迹和遗物极为丰富,遗迹特……[详细]
东阿古城
  东阿镇地处济南、泰安、聊城三市交界处,是济南的西南大门,新老两条220国道贯穿全境,济菏高速毗邻而过,交通便利。该镇是“中国阿胶之乡”,与茅台镇、景德镇同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之一。阿胶东阿镇是著名的“阿胶之乡”。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注,阿胶因产于东阿而得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曾来东阿考察,给予阿胶极高的评价:“狮耳山前,狼溪河畔,千载珍品,扬名中外。完全大党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一九八八年给平阴东阿阿胶厂题词“祖国医药魂宝”。2003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山东福胶集团生产的“福”牌、“东阿镇”牌阿胶双获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受原产地域保护,享有独家专用权。与此同时东阿镇继被国家唯一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后,与茅台镇、景德镇一道成为受国家原……[详细]
244、太平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崂山县王哥应镇仰口村南,始建于北宋,历代均曾重修。太平宫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因落成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国院”,后改名为太平宫。伞、明、清各代重修。青岛解放后亦曾重修。有三清殿、三官殿、真武殿等殿堂十多间。此处景观很多,宫西有“犹龙洞”、宫北有“白龙洞”、宫东有“绵羊石”、东北有“狮子峰”等胜景。在崂山太平宫内沿太平宫后墙上山走不多远,有一块硕大的圆形巨石。由另外两块巨石支撑着。其中一块极像一只巨鳌。3块巨石组成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外石壁上镌有凸刻双勾的4个大字“鳌老龙苍”。洞深阔宽敞,可以容二三十个人,里面供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他的7位弟子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太古、王处一、孙不二的塑像。此洞在明代以前供奉老子,称为“老君洞”。太平宫……[详细]
245、项梁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梁墓
  定陶县城东北2.5公里有个村庄,名叫刘固堆。该村南100米处有个椭圆形土丘,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2米,最高处5米。占地10余亩,这就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项梁墓。项梁,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贵族出身,名将项燕之子,因杀人与其侄项羽一起避仇于吴中(今江苏苏州)。他为什么葬于定陶呢?这还得从秦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说起。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在攻下陈(今河南淮阳)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这股反秦的浪潮涌向江东后,项梁与项羽便杀死秦会稽郡守殷通,在吴举行起义。他们攻城略地,很快占领了江东地区。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项梁率八千江东子弟渡江北上,沿途收编了陈婴、颗布等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六七万人,此时,陈胜、吴……[详细]
246、明道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道观
  明道观位于崂山东麓招风岭前,在华严寺西2.5公里,海拔600多米,为崂山庙宇居地最高者。庙分两院,东院建玉皇殿,西院建三清殿,共有房舍32间,院庭宽阔,竹松清深,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山门外的峭壁上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题刻“明道观”3字,山门外有道光年间立庙产碑一通。观内藏有木板《金刚经》、《道德经》、《功课经》各1部,明宣德年间铸造的香炉2只,道光年间即墨文人题写的六扇屏。清光绪年间是该观鼎盛时期,有道士18人,房屋32间,土地160亩。1939年该观被日军烧毁,后逐步修复。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仅有道士5人。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修缮。“0”中,该观之塑像、经卷、字画等全被破坏无遗,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该观四周青山环绕,地势崇高,下有高台,巨松……[详细]
中陈郝窑址
  中陈郝瓷窑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区西稍偏北10公里处,属于薛城区邹坞镇中陈郝村。窑址北部是与钓台、卓山一脉相承的山麓,南部丘陵时起时伏,附近有煤矿,盛产瓷土,蟠龙河自北向南从村中流过,瓷窑址面积颇大,方圆约四、五平方公里。田野中、河流边散落很多古瓷片,俯拾皆是,整个村落就建筑在手工业作坊区的废墟上。村中自地表以下3米多深,全是不同时代堆积起的瓷片。历年来,村民在耕田翻土、开挖水渠时发现数以千计完整的瓷器,有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皿,有造形生动灵巧的玩具。中陈郝古瓷窑址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自蟠龙河出村东上为青瓷区。河床两岸散布大量青釉瓷片和窑具,一直延伸到北陈郝和张岭村南部。田野中窑址众多,土色有黑有红,耕土层之上随处可以见到古瓷片。岸边的瓷片堆积有的地段高达3米。瓷器碎片以青釉为多,黄釉、酱釉以及……[详细]
三里河遗址
  三里河遗址位于山东省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神仙沟西。遗址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60年代初,山东大学历史系刘敦愿从一件题有高风翰诗序,画有插莲花三足陶器的绘画条幅中发现线索,按图索骥,找到这处古遗址。1974年秋和1975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000余件。遗址的地层堆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属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经两次发掘,出土文物达2000余件,是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古遗址。出土文物中最珍贵的是蛋壳黑陶,经修复完整的有25件,其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黑陶高柄杯,高20厘米,重量只有39克,口沿部分厚度仅有0.3毫米,在制陶史上,堪称绝代佳作。另有3件兽形陶,一为猪形,一为狗形,另一件形状奇特,莫可名状。同时,还发现两件锥形……[详细]
题壁堂古建筑群
  题壁堂古建筑群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年代为清。 2013年,题壁堂古建筑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题壁堂是升阳观的一部分。升阳观位于济南老城区寿康楼街路南,总建筑群占地3750平方米,初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为供奉神话人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的庙宇,故又称吕祖庙。相传,庙建成后的一天,住持道士刘道让明明看见一道人进入庙内,但遍寻无踪,却在正殿左墙壁上发现了新题写的这样一首诗:“曾否当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熏风日跻蓬莱岛,筇杖常经此地游。世法须从身上想,机关宜向个中求;离离青草会心处,何事浮生空白头。”诗末署名“木石道人”,信众认为是吕仙人化身留书。一百多年后的嘉庆八年(1803年)墙壁上的字迹模糊不清,后人为便于传存,于是抄录刻于石碑。同年……[详细]
天柱山摩崖刻石
  【天柱山摩崖刻石】天柱山,古称高宝山,位于平度市北25公里,属葡萄之乡的大泽山脉,海拔280米。天柱山名,为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称:“以其孤上千云,傍无溪鹿,因以名之”。但天柱山之所以显名,还因为有著名的北魏刻石,这些刻石都是我国稀有的书法石刻艺术的瑰宝。山中除有郑文公碑外,还有东汉、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刻石。郑文公碑,在天柱山之阳亦称郑文公之碑,称其为上碑,是因郑道昭此后在莱州市云峰山觅得佳石又刻郑文公碑,称做下碑。两碑文字大体相同,但下碑结衔下刻有“草”字,字数也少有出人,故又有草稿之说。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郑文公乃郑羲之谥号,故或称《郑羲碑》,系程天赐等60人为其旧时同僚兖州刺史郑羲所立。传为郑羲季子北魏光州(州治设掖县)刺史郑道昭于永平四年(511年)所书镌……[详细]
德州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辖区南部,旧州城南部偏西,与旧州署隔道平列(现三八西路与解放北大道交接处西北角,国贸大厦建设处),占地面积1公颂,建于1411年(明永乐九年)。1935年《德县志》载:“城煌庙在喧哗角西,明永乐九年知州何源建。” 城隍庙内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3间,上悬黑底金字“城隍庙”匾额l块。门内左右各有两尊高2米许、戴毡帽,穿号衣、持黑红棍、貌似皂吏的泥塑彩绘站像。山门对面是1座砖砌影壁。进山门有坐南面北砖木结构两层戏楼1座,东西宽10米,南北7米。上层台柱上镶透雕檐板,底层中间有通道,通道两侧有泥塑彩绘马童与高头骆马。穿过戏楼通道有八角碑亭1座。碑亭两侧各有5间通间厢房,内有似三班六役塑像。厢房两侧是东西廊房,内供幽冥界十殿阎君像,4壁是阴司受刑和轮回超渡彩绘。再北是正殿,建在高1米……[详细]
青岛城阳区老母庙景区
  青岛城阳区老母庙景区初建于1915——1916年间,供奉“老母娘娘”,原庙共占地3平方米,庙内无神像,只供一砖刻“龙山老母之神位”的牌位,“文革”时期被毁。旧社会,古历四月十九为庙会,会期三天,人们抬轿-,民乐齐奏,异常兴隆。1994年,村民自发,筹集资金2000余元在原地修复,新建“老母庙”,占地约6平方米,庙分两殿,东殿供“观音老母”、“三老母”,西殿供“天皇姑”,神像皆为瓷制。2009年以来,为继承和发扬城阳的历史文化,开发地区旅游事业,霞沟社区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原地对老母庙及其山门进行了重新修复。新修复的老母殿建筑占地面积23平方米,殿座北朝南,背靠台满石峭壁,面临神泉,青砖瓦,抽屉岩,鞍瓦四翘。殿内供奉石雕“老母”神像,神像高2.1米,宽1.1米,厚0.8米,神像两侧为石……[详细]
东方朔故里景区
  神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西汉时期智圣东方朔先生的故里,境内现存朔墓遗址、厌次故城遗址及古汉墓群等重点保护文物,1977年4月22日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方朔,字曼倩,汉武帝太中大夫,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记》、《汉书》对其均有记载,他博学机智、能言善辩。《史记滑稽列传》、《汉书东方朔转》记载了他滑稽幽默、正言直谏、诙谐劝谕的独特风格。由于敬佩东方朔的人格,崇拜他渊博的学识,后人把他誉为“智圣”,与“文圣”孔子、“武圣”孙子齐名。他还被捧为岁星、桃仙子、滑稽大师、知识之星,被推崇为笑话、相声、谜语、占卜和俗文学的祖师爷。东方朔墓位于神头镇驻地西2华里处,直径32米,高4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墓碑,上有颜真卿撰书“东方朔先生之墓”,原碑已失,现存颜真卿书《……[详细]
邾国故城
  东周时期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2公里的峄山之阳,地势开阔,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状。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30米,南北宽约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城内面积约6平方公里。故城墙现共残存4000余米。东、西城墙北端均与峄山相接,一般残高3至4米,最高处为7米,墙基宽20至30米,夯土坚实,层次分明,每层厚8至12厘米,夯窝直径4至6厘米,多为春秋时代的棍夯痕。东、西城墙各有2个城门。南部城墙筑在廓山顶上,呈斜坡状或台阶状,上为夯筑,下为石砌墙基,城墙残高1至2米,墙基宽3至4米,夯层不明显。在今峄山街村南有内城北城墙遗迹。东南角城墙呈内折尺状,即直角内向,形式罕见。遗址内台墓、土冢、陶片、灰烬到处可见。故城内中部偏北有一高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40米,俗称“皇台”,……[详细]
仿山墓群
  仿山墓群位于定陶县城北偏西约5公里处,西距菏泽至商丘公路约1.5公里。乘车至定陶县化肥厂,举目东望,突兀隆起,绿荫覆盖,仿佛若山,即仿山墓群。仿山墓群由东西两山构成:东山阜高约12米,东西宽90米,南北长340米,中间跨越50米的深谷,即至西山;西山高约4米,东西宽54米,南北长140米。两山共占地约3.8万平方米。堌堆之高大,工程之宏伟,在菏泽地区首屈一指。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仿山墓群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曹国贵族墓地。据《定陶县志》记载:“仿山在县西北十二里,层阜隆然,古曹国葬地,积壤之高,仿佛若山,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并司祠焉。”另据《曹南文献录》转引《寰宇记》亦曰:“仿山古曹国葬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纣,建立了周奴隶主王朝,为镇压被统治氏族的-和奴隶起义……[详细]
256、仓颉墓
仓颉墓
  仓颉墓位于山东省东阿县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东南1·5公里处。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于慎行主编的《兖州府志》记载:“仓颉故居在城(东阿县旧治,即今平阴县东阿镇)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清《东阿县志·古迹志》记载:“仓颉墓在县(今平阴县东阿镇)西北三十里,墓前有祠,久圮。道光五年知县李贤书捐俸重建。”“县西北三十里”,即今铜城办事处的王宗汤村。在这里原有封土高大的仓颉墓,当地俗称“仓王坟”,墓前有一面阔三间的二层硬山式砖瓦建筑,当地俗称“仓王寺”、“藏王寺”、“南楼”。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史称“龙颜四目”,“声有睿德”(《论衡》《吕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详细]
毛纪、毛敏墓
  毛纪、毛敏墓(毛纪的家族墓地)位于莱州市区西2.5公里处西山张村西北的禄山之阳。两墓并列,面向东南,毛敏墓居右靠前,毛纪墓居左偏后;两墓背靠禄山,三面山丘环抱,西北隔海约5公里;墓前为一片平坦的台地,隔一小埠,远处与云峰山相望,视野开阔;墓东约2公里处,南阳河(掖河)自南向北流过,注入莱州湾;墓东南不足1公里处为西山张村。毛纪、毛敏墓“以东南神山诸峰为案,层峦环对,掖水朝于其左,西南诸流毕会于前,往北稍西以入于海,海上蜉蝣岛隐隐峙于其北,穴坐山之麓,罗经谓乾山巽向者也。”(毛纪《禄山茔园碑》)毛纪、毛敏墓原有大面积的树林覆盖,后被砍伐,现在树木稀少,荒草丛生,墓园周边到处可见私开乱采的小矿。《禄山茔园碑》载,毛敏墓建于正德年间。毛纪墓建于嘉靖年间。《掖县志·冢墓》载:“赠少保毛敏墓城西五里福……[详细]
258、南丰祠
南丰祠
  原名曾公祠,在大明湖东北岸,北临汇波楼,为纪念北宋文学家曾巩而建。曾巩(1019至1083),字子固,北宋嘉?年间进士,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官至中书舍人。熙宁五年至六年(1072至1073年)任齐州知州。在职期间,倡修水利,剪除豪强,深得民心。能诗善文,为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著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平集》等著作。该祠始建年代无考,清道光九年(1829年)历城知县汤世培重建,仅有大厅三间。解放初期,与西侧供奉水神晏戌子的晏公庙(庙毁仅剩台基,称晏公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山东巡抚张公(曜)祠划归一体,改称南丰祠。今祠为清静幽雅的古典式庭园,总占地面积2535平方米,由大殿、戏厅、水榭、游廊等建筑构成。北边为大殿,南出厦,半壁花䙌扇,抱柱悬楹联:“北宋一灯传作者,……[详细]
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齐鲁大学的校园建筑,现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2013年,包括趵突泉校区的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1905-1924年)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1783-5-176。1908年,英国传教士卜道成在济南老城区西南南圩子外以“永租”为名强购土地74英亩,筹建教会大学山东新教大学(即后来的齐鲁大学)新址,为方便学校和已建的华美医院交通往来,地方政府专门在南圩子城墙上辟“新建门”。这块土地即为趵突泉校区建设的基础。1909年,山东新教大学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ShantungChristianUniversity)。1916-1917年,学校先后接收北京协和医校、南京金陵大学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校,筹巨款200余万元,在南关新建……[详细]
东平陵故城
  东平陵故城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山镇东北,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东平陵城,春秋时期归属齐国,称平陵邑,由姜姓诸侯统辖。公元前680年前后,齐桓公曾到此。战国时齐被田氏贵族取代,后改平陵县。汉建国后,济南郡治设于此,由于关中长安附近也有一个平陵县,故改称为东平陵县。公元164年,汉王朝于此设济南国。公元180年前后,曹操曾于此任国相。至西晋永嘉年间,济南郡治始西移至历城。作为郡国首府,东平陵城曾长时期成为今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座古城,当年规模宏大、壮观。至宋元时,其城墙保存得还相当完好。宋朝诗人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曰:“齐之龙山镇有平陵故城,高五丈四,方五里。附城有走马台,其高半之。”元朝于钦在《齐乘》中也曰:平陵城“雉堞高竣”。从现在残存的遗迹来看,城为方形,南北东西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