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罗山灵山寺
  灵山寺始建于北魏孝帝延兴四年(公元474年),距今有1500余年历史,为佛教传入中国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其地山势奇伟,林木葱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刹灵山寺旁依少华山,唐朝起寺院改为“灵山”。该寺地处豫鄂两省之间,是官营建的寺院之一。信阳灵山寺初由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713年)皇姑故后,圣上前往降香,封为“国庙”。相传唐朝有一县令弃官出家,长途跋涉,到印度学习佛法,学成后返回灵山寺传经-。唐玄宗时曾-为国庙。北宋·仁宗年间,有灵然禅师上奏圣上,国母信仰佛教,批该寺三年公粮(每年两万七千两银子)重新进行修建,宋元祐二年(1087年)复修,明朝人张仲简有碑记。元朝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又重建,至正八年(1349年)由陈大用任主持。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往该寺降香,敕封住僧为金……[详细]
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位于陕州风景区内,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南面,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高26.5米,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佛龛、窗洞,翼角下有风铎(铁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塔内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临远眺,观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景。该塔外形作唐塔,内部结构承袭宋塔的建塔方法,融合了唐宋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艺术特点和结构方法,是比较特殊的塔形,宝轮寺塔风格典雅,结构坚实,虽然……[详细]
103、高丘寺
高丘寺
  作者:闫钦莱高丘寺位于项城市高寺乡高寺村。当年上冢棋布,留有原始人类遗址;寺庙林立,烟火旺盛于一时;“高丘耸翠”风景秀丽,曾为项城八景之一。而今,人世沧桑,冢毁庙圮,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留下一些传说史料和文化遗迹了。我在近几年经过搜集查访,愿将高丘寺历史风貌再现给读者。高丘寺,地处中原豫东,远古时乃丘形高地,背水(汾河)向阳,俗谓高邱是先民群居的好地方。相传黄帝八子之一的颛顼,择居此地,号高阳氏,又传禹治水有功,择高邱礼台庆功,后世诗人曾写下:“得名始于夏,怀古几登高”的佳句。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应蹋,号称东阳才子,应氏家族俱有名,在高邱建了不少坟冢。故又有高阳冢丘之称。道教乃中国国有的宇敦,兴于汉/顷帝时,源于古代巫术,佛教自汉明帝时从印度传人中国。到南北朝“南朝四百八十寺”兴建庙宇之风盛行……[详细]
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有玄奘故里、唐僧寺、和唐僧墓。(一)玄奘故里著名的唐代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出生在距洛阳市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属今偃师市缑氏镇东北1公里凤凰台的陈河村。该村处在白马寺和少林寺两大佛教名寺之间,由207国道等道路相通,交通方便,是一处极理想的有价值的旅游圣地。玄奘故里主要包括故居、陈家花园、西原墓地三大部分。坐落在村中部的仿唐建筑故居,坐北朝南,是个南北长方形的前后两进院落。沿三条石阶登上高4.5米的青砖平台上,进汉白玉鸟头门,东西各有一花坛,仿隋唐风格的大门上匾额书“玄奘故居”4个大字。前院东厢房曾为玄奘兄嫂住室,西厢房现为玄奘业绩陈列室。厅堂为前院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顶,出檐深远。此堂原为玄奘祖父陈康的客厅,玄奘父亲陈慧以文诗会友之处,现辟……[详细]
105、新蔡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蔡文庙
  孔庙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封建社会对圣对先师――孔子的朝拜祭祀之处。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是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之所。据新蔡县志记载,文庙黉学在元、明两代三建两迁: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令贺镇,始建于城东门外路南,仅粗建大殿。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知县李演在此基础上建成。元末倾圮。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知县应宗毅重新修建。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训导汪正言以其偏僻不便,奏请迁建,遂由城东门外的路南迁至路北;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知县刘汉以文庙在城外有欠尊重,梦寐思迁,巡至城东南角尼寺,认为此地闿爽奇秀,是为善地,遂拆寺宇、毁偶像,动工迁建,但刚建起讲堂,因刘汉离职而停工。……[详细]
杜岗会师纪念馆
  西华县杜岗会师纪念馆位于西华县城北4公里处的红花镇杜岗行政村,由纪念碑、纪念馆、雕塑群和办公用房、商业用房等四部分组成,其前身为杜岗会师纪念碑,后由中央支援革命老区建设拨付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建成杜岗会师纪念馆,共占地32.5亩,总投资500多万元,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纪念碑于1993年建成,位于该馆中轴线的最北端,碑高19.38米,象征会师时间在1938年。纪念碑由三个竖面呈“丫”字型组成,上部集于红色碑顶,寓意三支部队在中国0红色武装旗帜下汇集一体。碑正面有原-副主席张震题词:“杜岗会师”四个大字,东侧是原新四军第四师师长、-部长张爱萍题词“抗日先锋,万古流芳”八个大字,西面碑文则具体介绍了杜岗会师的概况。杜岗会师纪念碑1995年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详细]
获嘉武王庙
  武王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嘉县城东三公里。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八百诸侯于此设坛誓师而得名。现存山门、二门、拜殿、武王大殿、东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诸侯饮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历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宫、钟鼓楼、太公校阅台、夷齐叩马处、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遗迹。……[详细]
隐山文化遗址
  隐山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官太极殿西北隅。《光绪鹿邑县志》载:“有隐山,相传陈抟炼丹处。”在注释中又载:“《许志》(清《乾隆鹿邑县志》)云,(隐山)高数丈,广袤六七亩,巍峨起伏,望之常有云气。”隐山文化遗址,全名是隐山龙山文化遗址,又因该遗址位于老子出生地太清官西侧300米处,我国史学界又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而命名,我国历史与考古学界就将发现的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隐山文化遗址是指于鹿邑县太清宫隐山这个地方发掘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隐山文化遗址是鹿邑县也是豫东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存,1963年6月就被河南省政府第一批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鹿邑县最早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鹿邑处于黄淮大平原腹地,怎么会有一座隐山呢?这要从很早以前鹿邑这块地方……[详细]
博爱清真东大寺
  博爱县大新庄清真东大寺,位于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村。东大寺系目前豫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寺,原建于太行山南麓、丹河东岸的上省庄,清初因遭水患迁至现址。该寺属于典型的中国宫殿式清真寺建筑风格,堪称“豫北首坊”。大新庄是个回族聚居的大村子,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约有7000多口人,回族有近6000口人,主要姓氏为:闪、拜、买、丹、丁、马、陈、王、孙、李、吴等,其中人数最多的为闪、拜、买、丹、丁等,这些姓氏为回回人特有的姓氏。他们居住在村子中间,两头为汉族人,回汉民众和睦相处。20世纪50年代,该村曾经建立过大新庄民族乡,后来在乡镇合并中,并入许良镇。博爱县是1927年冯玉祥将军新设的县份,他把原河内县分为沁阳(今沁阳市)和博爱两个县,两县都属于元朝时的怀州。成吉思汗西征 时,西……[详细]
110、繁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塔
  繁塔位于开封城东南三里许。繁塔,原名兴慈塔,又名天清寺塔。塔所在地,原为自然形成的高台,因附近多居繁姓,故名繁台。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曾一度改名讲武台,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建寺于繁台上,因在世宗柴荣的生日建成,柴荣生日为天清节,故显德四年(957年)赐寺名天清寺。作为世宗的功德院。当时,其殿堂壮丽,与相国寺、开宝寺齐名,为东京名刹之一。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重修,元末兵毁。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僧人在前楼废址改建佛殿,取名国相寺。十九年(1386年)就寺的中部天清殿废址,重行修建,仍名天清寺。同年,僧胜安等在寺西北白云阁废址重建佛殿,取名白云寺。明代在繁台上同时存在3个寺,且不同宗派,为讲僧、禅僧、瑜珈僧分据。直到明末河决,三寺皆圮,只存形迹。清顺治六年(1649年),……[详细]
天宁寺三圣塔
  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门上方有青石题额一方,-“中天一柱”四个大字,为怀庆知府张甑题。第一层塔身四面设门,门两边施隐窗,在普柏枋以上设砖砌斗拱承托撩檐枋,以上各层叠涩密檐下均施菱角砖,并砌出腰檐。檐上砌菱角牙子,其上叠涩做出密檐,各层高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宽度也逐级收敛,使整体外轮廓呈抛物线形。刹顶为一小宝塔,相轮式刹座,上置宝珠。从外观看,三圣塔庞大的基座用青石砌面,给人以稳固刚毅之感。砖造塔身,通体呈土色,拔地而起,雄健于世。……[详细]
郑州北大街清真寺
  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郑州清真寺始于元末明初,位于北大街128号,为郑州伊斯兰教传播发源地。郑州清真寺因地处北大衔,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最不同的一点是民族与宗教合一,哪里有穆斯林哪里也就有清真寺。所以郑州伊斯兰教是随着回族人口的出现而传入的。唐代,公元7世纪初,管城已是两京(长安、洛阳)通往沿海各地的水陆码头,一些过往的阿拉伯使节和商人,或寄寓或留居,成了当今郑州回族最早的来源。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兵马副帅仆固怀恩极其所率军队在安史之乱平息后,留驻汴洛黄河两岸。据史家考证,仆固怀恩是一位“勇敢善战的穆斯林人”,他所率领……[详细]
雍梁故城
  雍梁故城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镇狮子口村、古城村一带。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区向豫东南平原的过渡带上,东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它西北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东南部为开阔平原,颖河自西向东横贯全景。境域东临许昌市、长葛市,北依新郑市、新密市,西北接登封市,西连汝州市,南与郏县、襄城县相衔。禹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间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代,即有先民在此活动。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其子启在此建都,史称为“夏”,是中国最早的都邑。这里有著名的夏文化瓦店遗址,商朝时仍为“夏邑”,西周时是武王其弟的封地,春秋时为郑国的“栎邑”,战国时又为韩国所据。古城镇位于禹州市的东北部,东与长葛市相邻,与禹州市区相距11公里,雍梁故城位于古城镇东部,东北距同时期的郑韩故……[详细]
唐恭陵(太子弘墓及石刻)
  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俗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走进占地500亩的陵区,沿着宽50米的神道前行,1对高高的望柱,1对威风的天马,3对严立的翁仲及石狮等呈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东排第一、第二翁仲之间,立有唐高宗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碑。神道直通呈覆斗型,东西长163米,南北宽147米,残高22米。陵的四周原有神墙围护,神墙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如今神门、角楼等已不存,惟有土阙犹在。恭陵石刻雕琢精美,弥足珍贵,时代早于乾陵,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的陵墓雕刻。建此陵功费巨亿,奴役百姓无数,致使发生两次役夫逃亡事件。从恭陵向东北50米,有李弘之妃哀皇后寝陵“娘娘冢”,呈锥型,底边各长40~50米,残高13米。唐恭陵是洛阳唐代陵墓中规……[详细]
朝元洞庙
  朝元洞庙位于安阳西南25公里处的九龙山北麓,这里六峰明秀,有一城横空,连阁承宫,游人络绎不绝,因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像儒道佛三教元老,故名“朝元洞”。据碑石记载:朝元洞创建亘古,憾所遗碑石无几,庙史记载更少。大兴于明代嘉靖,清代重修。庙院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庙山门向东,遥对安阳八大景之一“龙门积雪”。门外青松翠柏,苍翠欲滴,与七彩门楼交相辉映,有假山一座,奇峰怪石。门侧塑石狮二尊,威武雄壮。门楼三间,又称马殿,红柱彩檐,雕梁画栋,两侧各塑神马一匹和马童一名,塑时、日、月、年四神像。进入第一进院落,南端为戏楼,细石高台,石雕方柱支撑卷棚楼亭。西端为报名殿,现为舞台。北侧为关帝殿,重建于顺治八年,简朴素雅,古色古香。继续前行,来到了二进院落,东西两侧为阎王殿,内塑十帝阎君,昂然高坐,神色威严……[详细]
116、茗阳阁
茗阳阁
  茗阳阁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韵路一号,建成于2007年4月29日。该阁塔高五层,阁顶十四丈,占地面积6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海拔150米,宝顶高度47米,被称为中原第一大0。是一栋由多种中国古建筑元素,由雕栏飞檐、勾心斗角、斗拱图腾等多种形式的中国古建筑元素汇聚而成,具有浓郁地方古建筑特色的塔式0。它的雄浑大气与浉河蜿蜒灵秀相得益彰,既是茶文化的代表建筑,又是信阳市标志性建筑。 浉水之阳有阁,曰:茗阳阁!阁之阁者,取茶之韵也! 茗阳阁南揽贤岭,北抱浉河,西望流水,东对桥,下坐山丘,上擎天宇。虽然没有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历史之悠久,但其建筑之精巧,气势之宏伟,可以与江南的名阁名楼相媲美。其外观形状,高低大小,与黄鹤楼酷为相似,俨如克隆的又一黄鹤……[详细]
许昌关帝庙
  许昌关帝庙是全国八大关庙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为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的祠庙,由凭吊者和当地民众捐资捐地,州官资助兴建而成,建于清康熙28年(公元1689年)。庙中文物展示了后人对关羽“忠、义、仁、勇”精神的崇敬,尤其是在大殿内把关羽和曹操同殿供奉,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现存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1026平米。中轴线主建筑有山门、仪门、卷棚、大殿、春秋阁;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东西厢房等,形成三进院、九殿一阁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完整,庄重典雅。关帝庙现有明清碑碣50余通,为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许昌西郊的石梁河上,今日仍横卧着青石砌成的灞陵桥,桥头,竖有“汉关帝挑袍处”古碑,为明代总兵左良玉墨迹;近年,新塑关羽挑袍巨大雕……[详细]
郏县文庙
  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位于河南省郏县城内东南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是郏县的学宫,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又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会各界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孔子后裔的一支,唐代迁到郏县,被称为郏县派。郏县派是四十三代中兴祖以前的孔氏大家族十大支派之一,后来又有十大支派的鲁山派、宁陵派部分族人迁至郏县,成为地方望族。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族人在时任县令郭忠恕的全力支持下,捐资创建孔氏家庙--孔庙,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竣工。北宋末年部分建筑和设施毁于战火。金泰和六年(1206)县令奉旨在孔庙旧址修建官方文庙。明清两代曾大修和增建,确定其今天的宏大规模。现存的大成殿、戟门、名宦祠、乡贤祠、两庑等,均为清代木构建筑。该建筑占地5万平方米。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创建年代久远……[详细]
119、袁林 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林
  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建于1916年6月,1918年6月建成,占地9万多平方米,是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型墓葬。袁林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洹水北岸的太平庄,南临洹水,北望韩陵,东接御道,西依京广。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的构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古今并存,风格殊异,是我国陵墓建筑的一个创例,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袁林于1982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被安阳市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袁林于1916年——1918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筹资兴……[详细]
新密超化寺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寺门匾额书“超化古寺,名刹十五”,时为全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在隋朝全国寺院中,该寺名列十五。唐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寺内僧侣达2000余人。中宗复位后,分寺治理。后衰败。宋、元时名声又起,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明、清曾几经修葺,1920年和1930年曾遭两次大火灾。化寺是因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释迦牟尼在传道途中病逝于超化街,而后他的大弟子将其火化,他的真身舍利就存放于超化寺中.超化寺原分上、中、下3个寺院,上寺在超化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内,以下寺为最大。上寺现存房舍3所,为硬山式灰瓦顶;中寺房屋全毁;下寺又名规划中的超化寺“金钟寺”,坐北朝南,现有房舍20所。前有山门,为硬山顶。“超化古寺”、“名刹十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