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文物古迹介绍

旧州古建筑群
  旧州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县城西北25公里处旧州镇。旧州在春秋战国时已有文献记载,后来成为且兰国的属地。唐宋以来,曾有韶明县、乐源县、黄平府、黄平州等,是一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因历代商贾云集,货运频繁,经济繁荣而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之乡。元代置黄平府治所,明初为黄平安抚司治所,明中叶改置黄平州治,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州治迁出后改置由州巡检司治所,始名旧州。民国时置黄平县,后置旧州镇,城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城区东西向狭长,街道平整,主街西上、西中、西下衔,民居多一楼一底,砖木结构。临街民居单檐硬山顶,两侧为封火墙,一般为二进四合院。建筑艺术品位较高者有卢晴川、朱氏、杨氏、罗氏宅居。今存古建筑有十万营、仁寿宫、天后宫、文昌宫,……[详细]
德凤古城
  在侗乡大山腹地,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地带过渡段,有一座古老的山城,那就是被民间和部分民族文化研究专家,社会人类学学者称之为侗都的黎平古城。黎平县城又叫德凤古城镇,是黎平县德凤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也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说德凤古城镇古老,也却实是很有些历史,据地质专家考证,黎平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代为苗族部落聚居区,称为五垴寨,先秦时代,隶属于黔中郡。后来,侗族及其它少数民族陆续迁入。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福禄永从长官司,属诚州,诚南宋理宗宝亦右年间(1253年-1258年),设潭溪、八舟等军民长官司,境内始有建置。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设上黎平军民长官司,黎平从此得名,德凤镇一名,系1939年将城区五会、双凤、南泉、成德四镇合为一镇,取承德的德字,双……[详细]
东山古建筑群
  东山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城东隅,南临锦江。古建筑群占地约3万平方米。铜仁东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明清古建筑群有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在山巅建的“澄江楼”、“川上亭”,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建的“大观楼”,清道光二年(1822年)建的“奎星阁”,以及其他清代古建筑崇真观、崇仙宫、真武观、文昌宫、大雄殿、武侯祠、魁星楼、护国楼、二吴亭等。大致分山顶、西侧山坡、南侧崖顶三组。山顶仅存的雷神殿和真武殿,一前一后,面阔各三间、五间,山墙均为屏风墙。真武殿后还有大雄宝殿及吊脚楼形式的左右配殿。现辟为贵州铜仁文化博物馆。馆旁有建于1912年的光复纪念碑。东山庙宇建筑分布于山顶、山腰及山麓。明清以来,先后建过几十座庙宇,现仍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此外还有观音阁、镇远楼、……[详细]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位于石阡县城中心长征路东侧的天主教堂,步行可直接到达该景点,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天主教德国圣心会石阡教区本堂。规模最大时占地7000多平方米,经堂面阔一间,通面阔10.6米,通进深21.9米,高10.6米,为红军“石阡会议”旧址。神甫楼面阔6间,通面阔10.6米,进深15.1米,一楼一底,为军团总指挥部及司令部旧址。楼上3间房里的墙壁上,有红军标语18条,保存较好,修女楼曾为贺龙、-等领导人住址。石阡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两次过境,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红军第一次到石阡是1934年7月,由任弼时、肖克、-等领导的红六军团,根据中央命令,从湘赣根据地出发,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转移西征。在这过程中,战士们历尽艰辛,用鲜血换……[详细]
白岩悬棺
  白岩悬棺白岩悬葬,位于龙江河畔思阳镇桐木村白岩山上,距思州古城东5公里。悬棺葬地点向阳、雄伟、开阔。白岩高72米,宽350米,顺江河水势形成2500平方米弧形悬崖石壁。据考,白岩石壁上有悬棺洞穴18个。其中4个明显系人工凿穴,呈“口”字形。1980年8月,贵州省博物馆进行清理,获悬棺葬具2具,今存省博物馆。白岩悬棺为二次葬,棺村短小,长0.6米、宽0.3米、高0.3米,壁厚4厘米,两档头壁厚5厘米,用椿芽树整木剖成,棺盖作人字形,呈屋脊状,长0.63米、高0.14米、宽0.33米,斜边长0.2米,横断面为等腰三角形,同样以椿芽树整木刳制,有子母口相扣。棺材全本色,不拖油漆,均用斧劈凿造,斧痕犹清晰可见。棺内葬时先将肢骨、肋骨等骨骼平置于棺中,再将头盖骨放在上面,然后放一个乌龟壳,用麻布上衣包……[详细]
猴场会议旧址
  猴场会议旧址“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瓮安县草塘镇西1千米的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系宋维新(宋小安)私宅。会址建筑为木构四合院,四周砖砌桶墙,俗称“一颗印”,建于1912年,1948年前后因产业纠葛拆卖一空,2003年将原房部分构件收回并按原貌恢复。2004年陈列布展对外开放。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12月31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猴场,在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宋维新住宅召开了彪炳史册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中央政治局在短短一个月内,继黎平会议之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跨两年,从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1935年1月1日凌晨,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提出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创建新苏区的正确主……[详细]
天台山伍龙寺
  天台山位于平坝县城南13公里的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距安顺城区32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民间戏剧博物馆设于此,是贵州西线著名旅游景点。天台山于万山丛中一峰崛起,山势险峻,危岩耸立,状如登天之台,故名。天台山西南北三面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东面有石级可登,蜿蜒而上。山高仅百米,而气势巍然,极目远眺,群山跪伏。山下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五百年古银杏苍劲挺立。山巅有寺,名伍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相传为白云寺僧所建,历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几次增修扩建,日臻完善。伍龙寺是一座布局谨严,设计精妙的古建筑群。寺庙建筑结构分内外两个部分,外墙均用石块砌筑,与山体浑然一体,犹如天成;内结构则为精雕细作的木石构建,灵巧精美。主要建筑有大佛殿、两庑配殿、观音殿、玉皇阁、祖师殿、藏经……[详细]
仁怀鹿鸣塔
  鹿鸣塔,位于仁怀市城东门河右岸小山上。山顶南北宽而东西略窄,西面低凹处,为建塔时填平,整个山顶面积约155平方米。鹿鸣塔为楼阁式六角七级密檐式石塔,通高22.1米,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是昔日仁怀县城八景之一。塔座建在石砌方形台基上,平面呈六角形,边长3.4米,高40厘米,对角长7.6米。塔身呈六棱椎形,正面向北。除第一级高为3.8米,以上各级均以40厘米级差收分。塔檐宽40、厚20厘米。塔檐排比均称,龙尾翼角凌空高翘。塔正面第一级的拱门,高2.3米、宽1.15米,门钫为长条青石。正面第五级开有长方形小门。二级至七级共开拱形小窗33孔,二级窗口高1.2米,宽0.7米,进深0.9米。其它各级窗口,则按塔壁大小比例缩小,平衡对称,玲珑雅致。塔楼五层,与塔檐相互错落,塔壁横贯木枋,上铺楼板。自底层起……[详细]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包括湄潭办公室图书室旧址(文庙)、谈家桢等教授住处(天主堂)、研究生院旧址(义泉万寿宫)、湄江吟社旧址(西来庵)、理学院物理系旧址(双修寺)、永兴分校教授住处、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旧址、文艺活动旧址(欧阳曙宅)、学生住处(李氏住宅)。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西迁至湄潭县城及城东北永兴镇境内。湄潭人民支持浙大办学,浙大在湄办学期间对湄潭文教育才、农业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包括湄潭文庙(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天主堂(浙大教授住处)、义泉万寿宫(浙大研究生院旧址)、西来庵(浙大湄江吟社旧址)、和李氏古宅(浙大学生住处)等九处。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被迫西迁……[详细]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
  在很多介绍苗族风情的宣传册上往往能看到一个用卵石排列得很好看的芦笙场,图案模仿古代铜鼓上的十二道太阳光芒砌成,两头还有用石料铺的两匹飞奔的骏马,那就是在郎德上寨拍的。郎德上寨是贵州省命名的民族文物村,也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出生地,当年打仗用的刀枪箭戟自是遗留了不少。那时清兵整整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大怒之下把寨子烧光,人口几乎被杀绝,侥幸有15人逃至深山野林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这15人组成了4户人家,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至今全寨已经有118户,500多人。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香古色的吊脚楼,蜿蜒的卵石路在屋檐间时隐时现,偶尔还能听到两嗓子苗民的歌声。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长裙苗”。寨前有一条小河逶迤如龙蛇,小水车三三两两,……[详细]
三合青龙寺
  三合青龙寺遵义县三合镇乌江岸边之青龙寺。苍翠群山环伺,宝刹庄严,气势宏伟,堪称黔北佛教名胜。有寺已久。相传此寺建于宋朝,缘起天空飞来一巨石,落于李姓田内,村民遂建庙。初为“飞神庙”,因事有灵,更名为“最灵庙”。十年文革浩劫,遭遇巨创,以飞来石为址,所建大雄宝殿,及观音殿等俱被拆毁,仅余基石。1981年,高僧释明亮云游至此,见此地民风淳朴,颇有道观之象,遂暂居劫后余生之破庙,潜心修佛,以禅农并举之道“持戒修真,普渡众生”,历经殚精竭虑的管理,香火日盛,信众倍增。即于1987年扩建庙宇,孰知挖出一方三余米巨石,石下宿有青蛇两条,约25公斤左右,大师见之,急呼“归位”不动,念佛诵经三日后,再移巨石,青蛇已无踪迹。因之,改“最灵庙”为“青龙寺”。青龙寺住持大师释明亮。27岁皈依佛门,以先天质朴之资,……[详细]
贵阳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沙文乡阳尖坡。阳尖坡所在地为文笔山脉,海拔一千三百多米,山顶直径约一百多米,山顶有一股泉水涌出,常年不断。历史  明末清初之际,吴老金途径经此地,见山势奇特,认为是一块佛门圣地,遂请来一尊观音菩萨,并就地取材利用乱石木柴茅草搭盖一小间简易观音庙。后来王国衡居士听说阳尖坡观音菩显圣,遂在此搭盖一间茅棚,整日敬香拜佛,同时在附近地区广泛宣传。信教群众日益增多,挂功德积资金,新修简易庙宇。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会办会期间,周围信众上山拜佛敬香络绎不绝。黔灵山寺派赤松祖师亲临说法指导,并授予王国衡法号“国寂”。  一九四九年后,0贵州省委派工作团到白云区贯彻“五大任务”和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试点工作。一九五○年土匪-,工作团一个排的解放军搬上阳尖坡驻扎,白天……[详细]
增冲鼓楼
  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西北50公里的增冲寨。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楼基占地100多平方米,为木结构塔状建筑,五层,十三檐,八角攒尖顶,通高20余米,其中木构架高达17.65米。楼的底层分立四根金柱,八根檐柱,檐柱外绕以木栏杆。楼的平面呈八角形,中心设有直径达1.4米的圆形火塘,金柱间放置着四条大板凳。底层的南、北、西三面各辟一门,东面置一石板桌。楼的底层悬挂着一块道光十年(1830年)的匾,匾-“万里和风”四个大字。另有四幅木刻的楹联,其一为“名楼艺高雕龙画凤映照碧树千秋永盛;侗寨秀丽精文就武辅育英才万代长春”;其二为“龙凤呈祥楼阁直耸冲霄汉;风云聚会山峦起伏绕碧波”;其三为“物华天宝龙楼凤阁交辉呈异彩;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相映显粼波”;其四为“百福龙宫聚众议事击金鼓;万……[详细]
遵义海龙屯
  海龙屯是贵州首个且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遵义市区西北20公里的龙岩山上,2015年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年荣获“全球十大考古发现”,被考古专家誉为“中国的马丘比丘”。它的建造时间比马丘比丘还要早200年。海龙屯土司遗址融神秘的风水与军事防御体系于一体,是杨氏土司家族统治古播州长达725年的重要遗存,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军事城堡遗址。屯前设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飞凤关、朝天关六道关卡,屯后设有万安关、头道关、二道关,共九道关卡组成森严的军事壁垒,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屯内老王宫、新王宫、总管厅、金库、军营、校场、火药库、绣花楼等遗址尚存。海龙屯土司遗址具有鲜明的黔北文化特色,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多民……[详细]
水城观音寺
  水城观音寺原名观音阁,位于钟山区荷城街道办事处钟环社区(老城内),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后因战祸,寺院破烂,僧侣流失,香火锐减,虽然如此,但也有善男信女经常到此烧香拜佛。1993年,十方善信组成筹委会,由杨明显任主任,筹资8000多元以修复文物古迹的名义重新修建观音阁,并于1993年5月19日举行奠基典礼,市人大副主任周绍邦、市民委主任陆官华、水城县委书记孔令忠等和弘福寺当家师圣中法师等政府领导和宗教人士参加了奠基典礼。1994年释通广由弘福寺圣中法师推荐来水城观音阁当住持。2000年11月13日,水城县人民政府以水府发〔2000〕65号文件同意水城观音阁为佛教正式活动场所,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10日,观音寺筹资72.4万元修建大雄宝殿。2004年4月初,筹资16万元从瑞丽……[详细]
广顺古墓群
  广顺古墓群广顺古墓群地处东经106°22′30,北纬26°12'50,海拔1280米,为两墓群。①旧场坡古墓群:距县城28公里,位于广顺镇西旧场坡土山上,1993年和1997年经贵州省考古专家考证,形成时间为宋代末期,多数是明代时期墓葬。墓室结构考究:深埋地下,四壁用青石砌成,顶部用青石拱成,无墓碑;至清代时,间或有入葬,其中一坟碑上刻有“金筑夜郎候四世祖讳镰墓”,保护范围东面至山脚水渠,南面至半山腰菜地坎,西面至山凹菜地处,北面至公路,保护范围地界外延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②马王坡古墓群位于广顺镇西2公里处,距县城29公里。1978年经贵州省考古专家考证,确证此墓群为汉墓群,时间上有延续,极具研究价值。整个墓群占地1.5平方公里,地势较为平坦,墓葬封土呈椭圆形或圆形,大多数高1.5米、长2……[详细]
梵净山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距金顶11公里,是西面上山的必经之寺, 历史上又称天池院、天池堂。寺院占地68亩.始建时间不详。万历四十六 年(1618年)敕赐为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有明然如泰等高僧住锡,承传临济宗法系清康熙年间.有慧惺海阔等禅师住锡,香火甚是兴旺。同治三年(1864年),天池院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更名天池 堂。光绪元年至六年(1875-1880),刘满盘踞梵净山,号称黑地大王。贵州巡抚岑毓英亲自统兵征剿,天池堂再度毁于兵火。战争平息后,岑毓 英认为贵州“边要则莫如梵净山”,于是奏请朝廷,“移松桃协都司以下八汛镇守梵净山环山要隘 ”以保障梵净山区的长治久安其中.都司营署移驻天池堂旧址左侧,名曰“梵净山护国汛”气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护国汛成为梵净山真正的镇山衙门……[详细]
敖氏和罗氏墓群石刻
  敖家古墓石刻敖家古墓石刻位于石场乡鹿楼村,由南北两组墓群组成。南墓群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北墓群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两墓群间隔30余米,依山而建,逐级升高,墓围占地1200余平方米,该墓群系葬敖正科祖孙三代七人,据北墓群碑文记载:正科祖辈,家境贫困,到其父敖治国时,家境渐富,治国死后,正科继承家业,成为一方巨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正科独子年轻早丧,又二年正科亦忘,只剩下两代居孀,历经两年,敖氏遗孀建成北墓群。事过不满十载,敖氏遗孀先后全殁,正科一门绝,族中人悯之,罄其遗产,修建南墓群安葬,名“敖氏节墓”,南墓群平面形状如钟,分为四层台,底层是一石墁坝,由此登上十五级石,穿石门,便是第二层台石坝,原为石刻屏风和石桌、石凳,今荡然无存。石门高阔,仿牌坊结构,石额上……[详细]
梁举人父子墓
  梁举人父子墓息烽流长乡,有一处当地人们仰慕的古迹,那就是梁举人父子墓。梁单人墓位于粱家寨的田坝茶林小丘上,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启、烽县人物志)载:梁举人名梁子敬,流长梁家寨人,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戊午科,中举,名列第五,曾任清镇县教谕,晚年落叶归根,102岁善终。梁举人父子因声名显赫乡里,荣耀一时,故其墓也就煞费匠心,独具一格。两墓位于坟地最高处。料石系从别处开凿精雕运来。基砌为圆形,背靠东南而面向西北,其小粱单人墓的修造规模比较其父的更为宏伟。墓径2.8米,高1.9水,基前砷刻较为讲究,书法堪称上乘。正小“皇清诰文:林郎梁子敬墓10个大宇,赫然醒目。右边两行小字:“生于康熙三十年甲戊岁二月十三日亥时;乾隆三年戊午科贵州中式第五名举人。”左边落款为:“乾隆六十年乙卯闰二月清明……[详细]
金沙石场熬家坟石刻
  敖家坟石刻位于贵州省金沙县石场乡鹿楼村,由南北两组墓群组成。南墓群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北墓群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两墓群间隔30余米,依山而建,逐级升高,墓围占地1200余平方米。该墓群系葬敖正科祖孙三代七人,据北墓群碑文记载:正科祖辈,家境贫困,到其父敖治国时,家境渐富,治国死后,正科继承家业,成为一方巨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4),正科独子年轻早丧,又二年正科亦忘,只剩下两代居孀,历经两年,敖氏遗孀建成北墓群。事过不满十载,敖氏遗孀先后全殁,正科一门绝,族中人悯之,罄其遗产,修建南墓群安葬,名“敖氏节墓”,南墓群平面形状如钟,分为四层台,底层是一石墁坝,由此登上十五级石,穿石门,便是第二层台石坝,原为石刻屏风和石桌、石凳,今荡然无存。石门高阔,仿牌坊结构,石额上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