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拖姑清真寺
  云南省五大古寺之一。在该地区被奉为祖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著名古寺。根据寺内碑文记载,拖姑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由清朝武官蔡家地马姓先祖马鳞灿公、马鳞炽公因战功而获得封地拖姑地区,故代头带头捐资建造该寺正殿,作为礼拜之所;公元1755年经住寺阿訇赛焕章牵头,到四川、贵州、陕西、宁夏及省内各地募捐,相继建起了唤醒楼、厢房。以后又几经修葺增建至现在规模。(另有传说为阮氏第四代先祖阮世美老仙巴巴创建)主殿为全寺的主体建筑,高约13米、长约18米、宽约15米,由36根圆柱支撑。殿宇庄严雄伟、雕梁画栋,殿堂中央有一横匾,-“快乐天堂”,大厅内可容纳近三百人礼拜。殿中有两根大横梁分别仅由四条小薄方木支撑,其构筑之奇妙,技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殿顶檐翘四角,气度不凡。唤醒楼……[详细]
周培源旧居
  周培源旧居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原山邑村112号(即原龙门村),该建筑原系30年代,民国云南省政府在村里建的一幢公寓,曾作过公路医院。公寓建筑别致,主屋砖、石、木结构,是一幢两层三开间楼房,楼房通面宽12.4米,进深8.7米。屋正层邻檐四棵青石砌成的石柱,沿层面修成大雨台,下面是走廊。1938年4月—1942年12月,当时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的周培源与家人在此居住。周培源,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在理论物理和流体力学上有着卓越的研究成就,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为全国的科教事业作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培养出了世界一流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我国有名的科学家胡宁等。作为周培源在昆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已成为寻觅那一段难忘艰难岁月的历史遗迹。……[详细]
庆甸遗址与勐氏石城
  庆甸遗址与勐氏石城庆甸遗址座落在麦地村明王室(寺)后的老君山峰献山顶,距县城约5公里,为元朝天顺元年(1328)所置勐氏衙门。明洪武15年(1382)裁县后为勐氏部落首领衙门,当地称“勐家衙门”,座东向西、面向府城,前后相距百余米的3个山包,为县府前殿、中殿、后殿。前殿前有一块百余丈平缓之地,九龙山绕其南北,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林壑清幽。明万历26年,(1598)改土归流后即废。解放后曾先后出土1.25千克银元宝4个及明代文物数件。勐氏石城为勐氏部落城堡遗址,位于新华乡牛尘山中部,当地人称“勐家地址”。距今400多年的勐氏部落的城堡,以石筑成,故名石城。遗址坐南向北,东面悬岩峭壁,西北为松林陡坡,仅南向有一公里多长的山梁切成3段,距石城300米左右有一口井,可供守城人饮用。勐氏城东、北、西三……[详细]
昆明卢氏公馆
  卢汉公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4号,翠湖公园东门对面,为前云南省主席卢汉的住宅。公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现今昆明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砖石结构法式建筑。整个建筑呈八角形,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屋顶为陡坡影山平瓦,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具有明显哥特式的风格。石柱、门套、窗套等石构件多有浮雕装饰,室内配有壁炉,内装饰全部采用进口柚木,主次卧室及餐室皆有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东西侧为三面体里面凸窗。红瓦黄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1949年12月9日昆明起义时,卢汉在此将国民党第八军军长李弥,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等人扣押,当日午夜卢汉宣布起义。卢汉公馆是云南近代名人私宅,且见证了昆明和平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0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详细]
地索吊桥
  地索吊索桥位于地索村民委员会东北侧150米处的渔泡江上游,建于元代,原为铁索吊桥,1959年祥云县普淜水库倒塌,地索铁索桥被冲毁,1970年复修为钢索桥。桥总长30.9米,桥宽1.55米,高5.38米,铁索桥东、西两端横跨于渔泡江大河上,桥两端有青砂石支砌的桥墩,桥墩高3米、厚2米,桥墩东、北两侧均有5根钢绳拉固与桥身连为一体,并有钢筋护栏。桥西端用青砂石支砌成券洞门,门高2.2米,券洞门头上有模糊的五角星,券洞门两边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桥东端券洞口上写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洞门侧写有“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等文革宣传标语。1970年冬,地索村民委员会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重修,加固了桥墩及桥面上的木板。该桥保存完好,雄伟……[详细]
钟屏街火神庙
  钟屏街火神庙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金钟社区第六村民小组内(钟屏路483号)。建筑坐南向北,由前殿、东西厢房、后殿及水井组成,占地面积1277.2平方米。前殿,单檐歇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9米,进深7米。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1.6米、进深5.4、出廊1.3米。后殿,单檐歇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3开间,通面阔12.5米、进深11.75米。墙头置砖雕装饰,檐下置斗拱3层。火神庙用于供奉火神,属行业寺庙。火神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东川炉头集资修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筑由会泽县土产公司使用。2000年后,大门、西厢房被毁。2003年,由大佛寺管理小组使用。2009年8月,修复西厢房,并对前殿、后殿及东厢房进行维修。建筑对研究清代东川府宗……[详细]
玉溪土主庙
  土主庙位于玉溪市州城东北五公里处。庙的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后期(公元1506——1919年)重建。清代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又重建。现存的土主庙仍为重建结构。座西向东,为四合院。庙分前殿,两相,后殿。前殿三间,通面阔12.50米,进深9.30米,高约l0米,为单檐硬山屋顶。后殿三间,通面阔13.20米,进深10.70米,高15米许。单檐歇山屋顶,穿斗式构架。该庙自建国后就改修为李棋区粮管所仓库。前殿楼下储粮,楼上住人。后殿纯为粮库。庙内现有碑记一块--《重建土主庙碑记》,宽0.86米,高1.60米,厚10厘米。铺于井旁作洗衣服之用。于1985年9月22日才用水泥板更换,仍值于井旁墙下。碑文已模糊不清,只有碑两边各一二行尚可辨认。土主庙除两殿两相外,还有娘娘殿,离庙数十米处……[详细]
马过河便民桥
  又名虎渡桥。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马过河村民委员会河边村东北5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马过河上。图片桥为石灰岩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桥面全长38米、宽7米。桥孔大小不一,中间桥孔较大,跨径10.7米、孔高7.5米;东西2孔相对较小,跨径均为9.1米、孔高均为6.4米。桥两端桥墩呈外“八”字形,并各向外延伸4米,以利收水和泄水;桥中间2座桥墩下部呈船形。桥东端3米处原立有建桥碑1通,20世纪80年代,被搬迁至村北水井边,碑为青石质地。原桥面上置石狮子1尊,现迁移至桥北3米处置放。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2003年桥面重修时铺设混凝土。2005年新修建1座“连心桥”,2009年重修东面桥墩。便民桥是连接马过河镇和色格村的重要通道,对研究古代当地交通发展状况和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实物资……[详细]
阿邦城址
  位于罗平县罗雄街道阿邦村西北600余米处。“阿邦”是彝语,意为“彝族土官阿邦住过的地方”。据中华民国《罗平县志》记载:“阿邦建有二城,其间相隔一里许,一为官府城(层子山),一为持险城(小营山),二城俱筑山顶。”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罗平州志》记载:“后梁开平间本州为龙氏所据,仍号罗雄部。阿邦寨地,州南三十五里罗雄部龙氏旧址,有二城相间里许,并宅基在焉。”阿邦古城为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当地土酋龙氏初建,之后不断扩建,元大德十年(1306)随着龙少反元起义失败而逐渐废弃,前后使用近400年。此后,明代者氏土司曾于此盘踞57年。现存官府城遗址1处、持险城遗址1处,2处遗址相距500米。官府城设在层子山,呈椭圆形。阿邦城址为研究曲靖宋、元、明时期少数民族(彝族)部落及其土司活动情况以及当……[详细]
玉溪窑址
  玉溪古瓷窑址位于红塔山脚的瓦窑村,1960年调查发现并认定古瓷窑遗址分古窑、平窑、下窑。瓷片分布面积约18700平方米,其中古窑面积最大,约15000平方米。1986年初,出土瓷片、残瓷器、残窑具上万件,重约2吨。发现龙窑2座。1号窑长28.8米,3号窑长33.8米,宽均为2米左右,顺坡上爬,窑头低、窑尾高、形状似龙,古称龙窑。出土的产品有碗、盘、杯、碟、瓶、罐、盆、壶、钵等。花纹制作法有绘、刻、划、印、贴、捏等。图饰主要有花草、兽、禽、鱼藻和房屋等,形态生动别致。釉色有青瓷、青花瓷、酱瓷(黑釉),以青花瓷为最多。玉溪古窑的青花瓷器的纹饰与景德镇青花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受当地原料的影响,釉色略黄。有关专家认为,玉溪古瓷窑年代属元末明初时期。玉溪古瓷窑的发现,证明云南也是早……[详细]
351、轩辕祠
轩辕祠
  轩辕祠轩辕祠位于兰坪县金顶镇二五山麓,是“轩辕公园”的主体工程。改祠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由金顶镇文兴社的老年人协会筹资兴建。经有关专家考证,云南省,尤其是兰坪县的金顶镇二五山的地形地貌与《山海经》一书描述的古神州相似,不仅有“终年积雪之山”,而且有“正立无影”和“投物辄燃”之地;山川又多为南北走向,而且,兰坪金顶二五山流传、分布有千年口碑的“官田”、“黄帝口”、“轩辕桥”等地名及马鞍山新石器遗址,故可推断出这里就是中国人的原始发祥地。其中,滇西是神州之所在,兰坪的金顶镇是轩辕国邑所在地,金顶二五山是轩辕台故里,兰坪河西狮山是西王母居住地。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云南省委宣传部也于1994年6月召开“《山海经》考察新闻发布会”对该项研究予以鼓励。轩辕……[详细]
六德碑林
  导游:他留宗支山位于永胜县六德的玉水、营山、双河3个行政村结合部,这里风光旖旎,气候温和,满山遍野的苍翠间掩映着一片世所罕见的大碑林,此即六德碑林。看点:约在3平方公里的山林里,分布着万余座墓碑,尤为集中的茔区达100公顷。墓群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华表碑石林立,布局严谨,气势宏伟。此碑林为他留人坟山,其古墓群都有用规范汉字镌刻的碑文,文字工整,书法流利,工艺精湛,很多石碑上刻有他留人的图腾。介绍:坟山墓葬始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而以清代居多,陈、海、王、蓝四大旺族都有后裔为始祖补立的墓碑,碑上列有宗系名单,少则七世,多者达十一世。从他留坟山碑林可以考证他留先民入主定居的年代、图腾、姓氏演变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被称为中国碑林文化的一大奇观,现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通:从丽江……[详细]
大碱塘及玉皇阁
  大碱塘及玉皇阁有“山坳明珠”之称的大碱塘水库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处,是老街镇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这里路绕山环,势若天成。水库周围广植树木,渐已成林;大坝南端,亭台峭立。冬春之时,蓄水满塘,波光粼粼,山色明媚,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山水相互结合形成优美的山水景色。大缄塘水库是永平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玉皇阁坐落于龙们乡石家村的灵化山颠,距县城约5公里。据考证,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永昌府志》载:“明云龙州人董某,舁天尊金像至此,像重弗举,因卜地建阁于上。”民国《永平县志稿》记载:玉皇阁后被“兵燹拆毁。清光绪九年,贡生李开阳等重修。殿宇宏敞,凡有三进。”1958年,玉皇阁在破“四旧”中被拆毁,渐渐荒废。1983年以后,龙门、老街等地的群众自发组织,筹集资金对玉皇阁进行了重建。到1990年,先……[详细]
茨中天主教堂
  在澜沧江峡谷中有一个依山面水,美丽幽静的小山村-茨中村,这里是藏传佛教的腹地,但是茨中村却以茨中天主教堂而闻名。茨中天主教堂为法国人所建,坐落在树木繁茂的半山腰处,背系青山,前有座座农舍点缀,建筑群体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别具特色。教堂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既有钟楼、十字架以及拱廊撑起的礼拜堂,也有中式亭阁以及门楼的飞檐翘角。教堂坐西朝东,登上钟楼,可以俯瞰茨中全景及四周群山。建筑四周还有大片花园、菜园和葡萄园等,红绿相映,风雅别致。据说这里的葡萄园中的葡萄是法国波尔多的优良品种,最初酿造的红酒只是仪式上的祭品,现在教堂里还保存着当年法国传教士们的酿酒工具,以及相关的外文书籍,来此不妨买几瓶这里的葡萄酒带回去自己喝或送给亲朋。来这里旅行的国外游客很多,如果你也想留下来参加一次礼拜活动,听听藏语诵读……[详细]
朱提故城遗址
  朱提故城遗址又名诸葛营城址、桃源遗址,位于我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永乐社区,是汉晋时期朱提县(郡)治所在地。遗址分为上诸葛营、下诸葛营,面积约50万平方米。诸葛营城址是云南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汉晋城址。城址布局完整,城墙、壕沟等保存状况良好,为研究该地区汉晋时期的城市营造及布局提供了真实的资料。新的考古材料证实了该城址为朱提县(郡)治所,对研究汉代经略西南夷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秦汉以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在滇东北地区的兴衰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2018年10月,省政府公布诸葛营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昭阳区政府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面至后河、东北面至永乐社区第9村民小组村子水泥路、西北面至秀水河、西南面至金鹰大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详细]
南鲸山文笔塔
  南鲸山文笔塔南鲸山文笔塔,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文华村南鲸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72)的四方形密植式九级空心砖塔,即文笔塔,塔高21米,底边宽6.9米,塔底层北面留门,塔身往上逐级收小,每层塔身正中均有佛完,九级塔檐均从塔身上叠涩挑出,塔檐呈凹曲弧线,檐下嵌出菱角牙子,有西安小雁塔的风格。此塔原有涪康熙年问碑记一块,记述建筑经过。塔保存完好,具有历史艺术价值。南鲸山文笔塔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和数次地震,依然耸立1986年8月,景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南鲸山文笔塔据传原因有二:一是因南鲸山脉直往川河中心伸长,渐渐有与河西文板山脉相衔之势,因恐东西两山相连后堵住川河,将给文井一带带来灾难,建塔以镇山脉,使其不能向川河中央伸延;其二,相传在元代时,文华一带缺少……[详细]
大庄清真寺
  大庄清真寺开远大庄清真寺位于开远市大庄回族乡大庄村南,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再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择地重建。全寺由大殿、两厢楼、叫拜楼、前厅、书馆、教长室、山门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9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9平方米。建筑设计院中有院,院里套院,正殿、叫拜楼、前厅依自西向东中轴线排列,书馆、山门另依坐北向南中轴线分布。大庄清真寺正殿建于嘉庆十七年(1872),单檐歇山顶七架梁结构,面阔五间20·7米,进深四间16米。寺中叫拜楼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三重檐攒尖六角顶,通高16.21米。教民贴切地称其为“醒梦楼”,赋联相赞:“平地起高楼直透九重仙府,半天喧宝训唤醒一邑迷人”。前殿建于道光八年(1828),面阔三间,通高11.18米,单檐歇山顶、五架梁穿斗式木结构。198……[详细]
曼飞龙佛塔(曼飞龙白塔)
  导游: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五六年(1024年),傣语“塔糯庄龙”,意为大头笋塔,系小乘佛教建筑。主塔居中,通高16.29米,塔盘直径8.6米,8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9.1米,座下设有佛龛,内供佛像。距白塔南3.5千米处还建有一座金塔(又称黑塔,布朗塔),可从大勐龙镇步行500米即到。每年泼水节期间,曼飞龙寨子的傣族群众相聚在塔前,追逐泼水,欢度傣历新年。介绍:曼飞龙佛塔也叫笋塔,白塔,位于景洪市大勐龙乡曼飞龙寨子后面的山顶上,距离景洪市70千米,距离大勐龙镇3千米。塔群由大小九塔组成,洁白的塔身,白塔是因其洁白而享名,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此又有笋塔之称。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大勐龙坝曼飞龙山类型:古迹寺庙古塔电话:0691-2129850开放时间:8:00-17:00……[详细]
石桥三书桥
  俗称小石桥。位于会泽县迤车镇石桥村西312国道旁。桥东西横跨西河道两岸。图片桥为石灰岩砂石拱券纵联砌筑,单孔。桥面至山涧沙沟水面13.5米。桥全长32.7米、桥面宽4.67米、孔跨径16.5米。桥面两侧设置护栏,由长方形条石支砌。栏高0.29米、宽0.6米。东桥头设石台阶13级,西桥头设石台阶5级。桥拱顶部由一整条石虬嵌合,平面,头部迎上游,尾部迎下游。石虬雕刻工艺精湛、设计精巧,造型新颖别致。由于桥处于山间小溪之上,桥从基脚起拱,拱券几近圆形,形状如圆月。为增加桥的承重和稳固性,使用双层拱券,一厚一薄,使得桥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坚固实用。三书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是清代东川府铜运古道梨园段上的重要桥梁,对研究会泽清代道路交通状况、铜运情况及建桥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1986年……[详细]
腾冲文庙
  腾冲文庙,亦称学宫、黉学,位于明清时代城区内南端,为一规模宏大的组群建筑。腾冲文庙是保山地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学宫,且是明清腾冲城在抗日战火中所遗留下来的唯一古建筑群,对研究中原文化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腾冲学宫之建,始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原建于城内西北隅,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移学宫于明腾冲军民指挥使归署,前以大车湖为泮池,左以秀峰山为魁阁,右为文昌祠。中轴线上,排列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庑列孔门弟子并历代诸儒学牌位。大成门左右为名宦乡贤祠。泮池堤左建“起凤坊”,后为明伦堂,再其后为训导廨。泮池堤右建“起凤坊”,其后为学正廨。地址:保山市腾冲县类型:古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