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三宝五联天主堂(含红军宣传标语)
  俗称三百户营天主堂。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教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42平方米。教堂为法式建筑,共两层,屋檐下置回廊。4开间,通面阔18.66米、进深7.61米。钟楼为哥特式风格。教堂为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让·玛丽·约瑟夫·毕尔贝(中文名“宋清光”)于清光绪六年(1880)建造。初期设立男经堂、女经堂、男子小学、女子小学。之后,法籍传教士马蒂亚斯·奥斯特(中文名“高荣升”)来到曲靖三百户营传教。1935年,德方弗朗索瓦·阿道夫·德日乃到曲靖三百户营驻堂传教,于此开办诊所。1936年,约瑟夫·玛利到曲靖三百户营天主堂任神父。1936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经三百户营休整时,用扫帚蘸上红土颜料调成的水汁,在教堂山墙上写下2条标语:西侧山墙上……[详细]
142、福国寺
福国寺
  福国寺福国寺位于石门雄关之前;素有“漾濞第一避暑胜地”之称。据《徐霞客游记》载,当年石门旁的寺宇名叫药师寺,寺僧法名性严。而药师寺则是石门山上王峰寺的下院,为明万历初名僧石光所建。由此可知玉峰寺及药师寺的创建时间在1573年以后。而当徐霞客于1639年游石门关时,玉峰寺已成废址,推余颓垣遗址徒令游人生怅。民间传闻,昔有徐佛自内地赴永昌为官,在任12年后,已是明亡清兴。徐公-之痛不绝,于是弃官而行,率子东下,沿途遍访名山胜境。来到石门关前,见山奇水秀而寺败僧空,不觉触动玄机,顿生出尘之念。遂倾多年宦囊,整修扩建寺宇,并谐复国之音名为之福国寺以寓心志。父子二人苦心经营15年之后,石门禅院香火日盛。曾有不少到天竺朝拜的内地行僧,来到此后再不思游,驻足潜修,直到圆寂。当地长者回忆,民国时,福国寺还保……[详细]
大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在崇圣寺内,崇圣寺佛像以《宋时大理国画工张胜温画倦梵像》等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烧铸而成,除禅宗元祖和九位出国为僧的皇帝系凡人不贴金外,其馀五百七十四尊都贴金彩绘,建筑群落采用细白麻石和青草石进行墙地面铺贴和台阶踏步的支砌,柱础佛台均用大理石汉白玉,整个群落石料整齐划一恢弘大气,体现大理石文化特色。大雄宝殿,高大敞亮,金碧辉煌,为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清代重檐九开间,有三层台基,殿面阔51.7米,高26米,为全国佛教寺院中体量较大的殿。《张胜温画卷》被别出心裁地雕刻成高1.8米,长117米的木雕长卷,安装于大雄宝殿内墙四壁的高2.03米,长119米的巨型佛龛内,成为国内外少有的木雕长卷。而将“佛本身故事”(如来佛祖从诞生、出家……[详细]
孟连金塔
  孟连金塔孟连金塔坐落于旖旎迷人的南垒河畔,由8个小塔环抱一个主塔构成,主塔高31.68米,每座塔均挂有风铃,每当风吹过,风铃便发出轻脆的叮当声,让人感受到别样的的佛国意韵,同时傣家人认为是来自天上的梵音。金塔与孟连宣抚司署门堂遥遥相对,是孟连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象征。据传,孟连金塔的来历与孟连宣抚司署密切相关。孟连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为金殿。很久以前,人们就觉得应该有一座与金殿交辉的塔,后来便在此造了此塔。金塔建成后,与“金殿”珠联璧合,相映成辉。金塔因建成时间较晚(建成于1997年4月),所以在一些细体建筑中又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其表现如下:一、塔四周的龙均为汉族形制。二、塔四周伴着龙,并且在龙旁边均有一只仙鹤。仙鹤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中国道教仙人中骑鹤的不少,但仙鹤在孟连金塔0现就匪……[详细]
禅宗古刹普照寺
  长松山位于晋宁县城西面,南连白虎山,北临青龙山,东与文蜂塔遥相对峙,群木苍翠,浓荫蔽日,森林茂密,景色宜人。灵光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素有长松胜境之称。元代郡牧高阿泥在此建避暑山庄,明代状元杨升庵曾到此,寓居普照,题诵碑版。诗云“木客园林传地籁,金仙楼殿接兜罗。人间尘土山中少。天际风烟海上多。西崦亭亭悬落日,东流渺渺送微渡。他乡良会真难得,不惜樽前听醉歌。”元代盘龙祖师崇照来此修持,拜普照寺长老云峰和尚为师,学佛三年后到盘龙寺落锡。元大德十一年(1307),大休禅师募化到此,称赞此山为风水宝地。次年秋,邑人杨琏发起,知州高寿领头,在此初建庙宇,取名为普照寺。长松山有一泉,其味甘冽。泉水是从普照寺北山谷中涌出,故有“普照灵泉”之称,是昆阳八景之一。古刹普照寺,掩映于松柏交森,四时葱郁的古树……[详细]
通海圆明寺
  圆明寺(WonmyongTemple)位于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1964年该寺被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1988年11月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光绪年间重建。位于距通海县城14km的河西镇,东接九龙池公园,西北与新蒙蒙古族镇相邻。周围环境优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是宗教文化旅游的极佳场所。已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以来,政府对大雄殿、玉皇阁、瑞莲池进行了维修。附近乡神投资30余万元对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匾联、释加牟尼和观音座进行维修,用金镀之,甚是富丽堂皇。庙在原址上修建,东侧有条水泥马路,大门朝东开着,寺院南、北、西侧都是居民院落,被居民包围着。寺院占地很小,面积不足……[详细]
块泽河大桥
  块泽河大桥位于富源县富村镇新厂村委会下铺村西北约800米处。桥由旧桥、新桥2座组成,垂直东西横跨于罗平、富源两县交界的块泽河上。 旧桥,距离河面高约30余米,石灰岩拱券纵联砌筑,2孔。全长30米、宽6米。桥孔径大小不一,西侧孔径跨度12米,东侧孔径跨度5米。两端桥墩直接利用河两岸石灰岩崖壁岩石为基石,中间桥墩立于河中凸出水面的石灰岩巨石上。桥面略凸,两侧设高0.6米、厚0.4米的条石护栏。桥东北侧石灰岩崖壁上阳刻横书“天虹接汉”4个楷体大字。桥两端原分别立有块泽厂募建石亭重修桥路施名刊记碑和悠久无疆碑各1通,现已毁无存。桥东端现仅存有中华民国5年(1916)腾冲商人张鉴藻倡议捐资重修路桥时镌立的中流砥柱碑1通。碑为青石质,长方体。高1.28米、厚0.32米,四面刻重修大桥经过,捐款人姓名。 ……[详细]
148、洞潭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洞潭桥
  洞潭桥位于富源县大河镇白岩村委会新田冲村南1000米处的块泽河上。桥呈西北—东南向,依地势而建,巧妙运用河中石灰岩巨石作为桥墩中心基座。桥为石灰岩拱券纵联砌筑,2孔。桥面呈西北高、东南低斜坡状。全长43.9米、宽4米,桥面距河底高15.5米。桥面为青石板直联横砌,用材硕大。桥面中部微凸,两侧设高0.45米、图片厚0.3米的五面条石护栏。桥孔一大一小。大孔跨径12.5米,小孔跨径7.4米。桥拱中部置铁质避邪宝剑,两侧桥楣正中阳刻太极图。图片桥西南端立有洞潭桥碑记1通。青石质地,碑额呈半圆首形,碑身呈长方形。碑通高2米、宽0.96米、厚0.18米。碑上部从右至左横书阴刻“洞潭桥碑记”5字;碑文直书左行阴刻,题跋已无法辨识,落款为“清光绪八年(1882)岁次壬午二月上浣榖旦立”。碑文字迹模糊,内容……[详细]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
  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1989年7月7日落成。碑高9米,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四个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在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建造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墓地,也耸立着一座花岗岩砌成的“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云南省芒市城郊也耸立着一座“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这两座远隔千山万水,建立在不同国家的纪念碑,纪念的是同一件历史大事--66年前由马来西亚、新加坡的3200名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奔赴中国抗日前线,到滇缅公路上开车修车,运送军用物资。这是海外赤子热血报国的见证,是两个国家一个民族用鲜血和生命结成的链条,也是马星两地和中国……[详细]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为昆明常见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东朝西,中式土木结构建筑。在当时,环境幽静、四通八达,便于地下工作者转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会上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1927年2月当时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王德三奉广东区委指示,率领干训部分党员回昆,在云南特别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李鑫、吴澄等任委员。现基本保持原样。属省级文物,保持完好。1926年5月、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云南籍中共党员杨青田、王复生回云南建立中共云南地方组织。但是,两人在昆明受到政府的严密监视、无法立足和开展工作。又秘密返回到广州。同年8月,中共广东区委再次派滇籍党员李鑫到昆明筹建中共云南地方……[详细]
东巴什罗庙
  正阁里,供奉着东巴始祖东巴什罗。正中间便是他,其护卫神优麻在左右两旁。东巴什罗头顶上方,是他贴身护卫修曲。修曲两侧有两位卫士,左为都旁西根,右为五罕百汝。正阁南北两侧,分别是东巴什罗的五个高徒。东巴什罗身世沧桑。他爸爸、妈妈是普通百姓,可是东巴什罗聪明绝顶,还没出世,他就在0肚子里,跟妈妈讲话。妖魔知道这事,大吃一惊,想杀了东巴什罗。东巴什罗当然也知道妖魔的诡计。他就从0左手腋下出世了。但东巴什罗难逃劫数,被妖魔杀害。后来,天神少英五德救起东巴什罗的灵魂,将他带到上天-总管旁都少美那儿,攻读天书。东巴什罗-得法。旁都少美把天书赠送给东巴什罗,让他回人间,为百姓服务。自从东巴什罗取回天书后,纳西族东巴文化,如伦理、道德、民风民俗等,就以东巴什罗取回的天书为准则。纳西族做任何祭祀活动,都必须遵循……[详细]
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
  罗平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罗平县振兴街液峰公园内。塔坐东北向西南,由台面、塔基、塔身组成,占地面积2540平方米。台面,共3层,每层向上逐层内收。均用长0.6米、宽0.3米的长方形青条石铺筑。第一、二层台面四周均置水泥护栏,栏高0.85米,每隔2.75米置1莲花石。栏两侧面绘火炬、和平鸽、五角星、蝴蝶、兰花等图案,顶部置莲瓣立体石雕。3层台面均呈方形。第一层台面长44米、宽41米。南、西两面设2级台阶,北面设10级台阶。第二层台面长、宽各33米,台面中央设长方形石质花台。第三层台面长、宽各20米,四周各设5级台阶,转角处置“L”形石质花台,花台内各种植雪松1株。纪念塔,矗立于第三层台面中央。由塔座、塔身、塔帽3部分组成,通高19.49米。塔座,正方体,宽4.4米、高4米,正面镶汉白玉罗平革命斗争……[详细]
153、金光寺
金光寺
  金光寺金光寺是滇西有名古刹,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境内西南边陲的木莲花山中,距县城五十公里。金光寺掩映在一片绿树丛阴之中,寺周围遍布参天古树,苍松木莲染成葱翠的木海,奇花异草,芬芳四溢。金光寺不仅是滇西著名佛教圣地,旅游胜地,也是州、县自然保护区。金光寺始建于明代,创寺长老法名立禅大师。金光寺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富丽,明清两代极盛时有大小庙宇五、六十间,完整的藏经一套共八千余部(册),僧众二百多人,朝山礼佛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寺内绝大多数塑像和佛具都是用纯铜铸造的。《永昌府志》载:寺有明代铜佛二尊,殿宇皇壮,邑中名胜,推为首指。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寺,他在《滇游日记》中写道:寺规模宏敞,正殿亦南向,八角层甍,高十余丈,地盘数亩。金光寺以其幽雅的环境,雄伟的建筑,繁芜的佛典,完善的……[详细]
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
  云南临沧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有旧地基遗址和曼干遗址,因发现于云县忙怀而得名。旧地基遗址位于离云县忙怀镇两公里的地方。云南临沧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1974年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探测发掘情况表明,以忙怀为代表的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云南临沧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是云南省新发现的一种文化类型。这种文化类型在澜沧江中游的临沧地区有大量分布,在上游的保山、怒江及下游的西双版纳等地均有较多发现,云南临沧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以砾石石片打制而成的有肩石斧(或称为双肩石斧、双肩石铲、石钺、带榫石器等)为特征。旧地基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约1.56万平方米。云南临沧云县忙怀新石器文化遗址在约1米厚的文化层里,发掘出了石斧、石网坠、印模、陶片、石砧等文物。石器均是用鹅卵石打制……[详细]
昆明熊庆来李广田故居
  熊庆来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学校本部会泽院和至公堂东侧,“考棚”前的一座二层楼房,故居占地面积308平方米,现由云南大学文物管理办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楼为熊庆来先生的接待室,二楼为卧室或办公室。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熊庆来故居是1937年建盖的,1957年至1968年,这里还居住过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文学家,原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李广田与原党委书记高治国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也就是说,这里是云南大学历史上两个辉煌时期的两位校长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楼一直作为办公室(原马列部办公楼)。1999年7月,学校决定拆除此楼,校文物办根据很多教授和专家的意见:“熊庆来故居是学校的文物,应予保留,以作纪念。”校文物办遂将这些意见……[详细]
红军“六甲之战”遗址纪念碑
  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白子村一带(原六甲),与追敌孙渡纵队展开激战,歼敌400多人,赢得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的宝贵时间,史称“六甲之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同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的率领下,坚决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实行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自湖南桑植出发,突破敌人的-,转战湘黔边境,徊旋乌蒙山中,甩开敌人,到达云南。1936年4月6日,红二、六军团胜利到达寻甸县城,次日继续西行,集结于柯渡、可郎一带,敌人企图从东、西、南三面包围红军,红军总指挥部识破敌人的阴谋,六师返回阻击,4月9日晨,在返回阻击过程中,与滇敌孙渡纵队激战于六甲(贾白山),粉碎了敌人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功山以南、普渡河以东”的阴谋……[详细]
157、霁虹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霁虹桥
  滇西保山市与永平县之间的澜沧江上的霁虹桥,近年来经专家们考证,确认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铁索桥。追溯这座古桥的历史,既能窥见云南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又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云南古代的交通状况。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东北部。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向南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然后出境,国外称为湄公河。澜沧江从西藏进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穿过横断山脉的千里纵谷,两岸山大谷深,悬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险滩众多,水量随季节变化,给航运带来不便。“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几千年来,居住在两岸的各族人民,为征服这一天险,在江上开辟了无数的渡口,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了。“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三言六句的民歌,是东汉永……[详细]
周钟岳旧居
  周钟岳旧居位于翠湖北路,为民国时期中西合壁风格的民居建筑,砖木结构瓦屋顶硬山建筑,共三层,高约12米。平面布局呈“凹”字形。中间三间带两柱外走廊,两侧突出部分正面为三面体,使得坡面悬山屋顶两侧前部形成半圆攒尖顶,美观而简洁。此房周钟岳购自张家,抗日战争以前,周钟岳一家已经在此居住多年。抗日战争期间,周到重庆任职,1939年底,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和数学系教授程毓淮两家曾借住于一楼五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楼便成为部分西南联大教授聚会的场所。1940年10月13日,周公馆便被日机-击中,抗战胜利后才重新作了较大的维修。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号惺庵,云南剑川人,白族。早年赴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云南后,任省学务公所普通课课长兼省城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参与创建云南图书馆。辛……[详细]
159、涌金寺
涌金寺
  涌金寺位于秀山顶峰,创建于宋代,是秀山上规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筑。高朗轩敞,山门前为一石砌平台,登上平台可远眺杞麓湖,波光粼粼,田畴平展。进入寺门,正中为“秀山古柏阁”,阁内悬有通海著名书法家阚祯兆所书匾额“千峰翠”。有一回文联:“秀山玺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寺内有宋柏、元杉。古柏苍劲,香杉荫森,四五人才能合抱。涌金寺位于秀山上部,创建于宋朝理宗嘉熙(公元1237-1240年)间,修于元惠宗至正(公元1340-1368年)年间,近千年均为滇中大刹,子孙丛林,明清时寺内僧人达百余人。涌金寺依山而建,层叠而上,殿宇雄伟,气势恢宏,秀山“三绝”之二的宋朝古柏、元朝香杉植于院中,古代文人的诗碑裱嵌于壁,大殿内馨香缭绕,诵经声不绝于耳,殿外古柏参天,钟、鼓之声相应,真是滇中大刹风范。涌金寺俗称大……[详细]
姚安观音阁
  观音阁是元明时期所建供奉观音的庙宇。因其位于姚安最早水利工程大石朋(建于元朝至元年间,即公元1335年-1340年,又称为“大坝海子”,今已废)西岸,古代庙前是烟波浩渺的宽阔水面,故亦称“望海楼”,后废弃。上世纪90年代后又逐步恢复。现已有大小房屋百余间,为姚安香客最多的佛教寺宇之一。旁有原水利工程留下的双孔输水涵,今尚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