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市 > 建湖县旅游

建湖县文物古迹介绍

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烈士墓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纪念碑所在地是建湖县庆丰镇北秦庄。该碑高13米,顶端嵌有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是一面红旗,象征着在党的指引下,革命文艺大旗千秋万代永远飘扬。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创建于1941年春,院址设在盐城兜率寺和贫儿院,刘少奇兼任院长。全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一个普通班和一个少年班,共有师生400余人。正当这株文艺新苗茁壮成长之时,日、伪军集中了一万七千余人,由东台、兴化、射阳湖、陈家洋等地,分数路向新四军军部驻地盐城合击,企图一口吃掉重建不久的新军部。陈毅代军长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决定,进行反扫荡战斗动员,号召驻盐城的部队、机关、学校全部分散转移。鲁艺华中分院师生于1941年6月22日撤出盐城,至盐城以西、龙冈以北的黄家巷,两日后转移到盐城县五区(今建湖县庆……[详细]
建湖泰山寺
  泰山寺在建阳镇新阳村戛粮河西,有一个方圆约50余苗的小岛,岛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院,名叫“泰山寺”。泰山寺亦叫东岳庙。据《新阳村泰山寺年考》记载:该庙“唐时鸿基初奠,一世祖为永相公老和尚”。昔日该寺显赫一时,誉称“苏北第一大寺”。这座大寺座北朝南,当初有瓦房360多间,天井28个,设有10个大殿。全寺分为左,中,右三大部分,中间部分三座大门一字排开,正中大门横额上嵌有“泰山禅寺”四个金字。进入东门便是三元宫,内供雷公、闪帝、风婆、雨师等100多座神像。穿过天井便是岳王殿,岳王像端坐殿中,岳子侍立一侧,0臣秦桧夫妻跪于像前。天井中间兀立两只丈余高的大香炉,昼夜香火不熄,烟云缭绕。岳王殿后的大殿里,有东岳大帝等200多尊神像。最后一间大殿中,供有2.1丈多高的大佛一尊。中、西大门内是文昌宫,内供……[详细]
乔冠华故居
  乔冠华故居中外闻名的外交家乔冠华(1913--1983),本是江苏省建湖县东乔庄人。其父乔守恒继承祖业,擅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教子严谨。乔冠华5岁入塾,开始熟读诗书。16岁时,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为同级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在清华大学期间,乔冠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积极参加我地下党领导的进步活动,为左派学生的代表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恩来兼主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乔冠华的一生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9月,因患重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乔冠华故居位于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1984年,庆丰镇政府对其进行修缮,并由当时盐城市市委书记曹兴福同志为故居题字。1997年,庆丰镇政府派专人赴京……[详细]
朦胧塔
  朦胧塔位于建湖县宝塔镇(原名辛庄乡)宝塔村朦胧庄北。为密檐楼阁式砖塔。现仅存三层八面,高约16.7米,底边长约2米。各层腰檐仍见叠涩砖数层和石制角梁。底层南向开门,其上二层各有四门,门位上下相闪。塔内2米高处砖砌穹窿顶,北部置有佛龛,中部有扶梯可盘旋而上,现已毁。1934年,省文管会来此勘探,在底层地坪问下42厘米处发现地宫。地宫为八角形,边长55厘米,深l47厘米,南向开有羡道,长2l4厘米。地宫北面有弥座,高69厘米、长39厘米,其上置有一石函,高34.4厘米、长65.7厘米、宽35.2厘米。盖顶端有阴刻正楷“葬舍利函”四字,函内葬有“太平通宝”铜钱百余枚和一黄绢裹着的银棺。银棺长9厘米、宽5.5厘米、高6.7厘米,上盖隐见“……元丰八年……”铭文。其内有“舍利子”、“玛瑙”、“玻璃(水……[详细]
草堰口墓群
  草堰口汉墓群,是目前盐城市境内发现的一个最大的汉墓群体。它位于建湖县草堰口镇丰宁村和永宁村之间,南北约5公里,东西约1公里。共有9个土墩,每个土墩面积1000--3000平方米之间。1980年兴修水利时,在丰宁村杨桥北高墩首次发现古汉墓,出土文物有玉壁、玉佩、铜镜、汉五珠钱、铁剑、木俑、釉陶壶、灰陶罐等。据考证,这些汉墓为西汉初期到东汉期间的墓葬群。出土文物制作精良,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特别是彩釉的出现和使用,各种珍禽鸟兽图案的设置,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文化的丰富。2002年10月22日,草堰口墓群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942年,冈西区委书记白果及新四军二十团三营五十余名指战员,阻击驻盐城湖垛镇日伪军扫荡西吉庄战斗中壮烈牺牲。后安葬于此,碑高2.5米,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详细]
  芦沟大同铺遗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芦沟镇大同村,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详细]
  御史坟位于建湖县近湖街道西葛村御史沟东侧,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941年7月23日,华中鲁艺二队师生,在丘东平、许晴带领下转移,于北秦庄遭遇日军袭击,丘东平、许晴等师生30余人英勇牺牲。葬于今东平村,1984年重建墓园,距烈士遇难地约600米,该陵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中为集体墓,长3.6米,宽1.6米,高0.8米。墓前耸立纪念碑,高13米,上为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所题“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纪念碑”,陵园西侧是烈士事迹陈列室。……[详细]
  占地约1.5万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发现夯土层,并有版筑痕迹。在庄北小海发现长约60米的砖砌阴沟,砖呈灰黑色。庄南还发现刀、矛、剑、镞,均已锈蚀,还出土花纹砖等。……[详细]
  1968年村民平田,发现砖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墓顶距地表0.80米,墓室长2.5米,宽1米,高0.9米,甬道长0.8米,宽0.34米,出土时券顶塌陷,室内积满淤泥,无棺木痕迹。墓底铺砖人字形,部分墓砖顶端及一侧,刻有“东海王”“义熙三年”(407)字样。1969年后,在其墓附近相继出土3座砖室墓,一座为穹窿顶,另两座为砖室券顶,结构大小同前。该墓早年被盗,出土文物有四乳四凤铜镜、鸡首壶、有把酱色陶壶、黑陶碗、酒杯等。此墓群可能是东海王司马彦璋家族墓地。……[详细]
  建阳镇为南宋末年丞相陆秀夫故里,该碑为乡人于明嘉靖十年(1531)纪念这位民族英雄而立。花岗岩质,高0.75米,宽0.4米,厚0.15米,碑身中间刻隶书“宋陆忠烈公读书处”。原立于陆秀夫青少年读书场所神庙旁,现移入陆秀夫纪念馆内。……[详细]
  1980年该墩西部,发掘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1座。墓口南北长约5米,东西宽约4.8米,椁长约4米,宽约2.6米,高1.4米。椁内三具棺木,棺内外髹朱漆,为整段楠木刳凿制成,棺内骨架完好,北棺盖上有一层薄板,板上约用2200枚“五铢”“大泉五十”铜钱串在一起,组成两条长1.75米龙形图案。中间一口棺死者胸前斜放一把铁剑。椁东边侧箱,内置陶器等,出土有铜提梁壶、青蛙、盆,铁剑,漆耳杯,木俑以及釉陶壶、罐等100余件。……[详细]
  1941年4月新四军一师二旅七团政委吴载文以及排连干部35人,在蒋营战斗中牺牲。后安葬于此,尔后,在收成庄、乔庄战斗中,英勇阵亡的70名指战员(包括支前民工),亦葬于该墓计105人。1945年,初葬于该镇小沙庄,后迁至镇东建塔,塔高7米,上 书-“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详细]
  烈士纪念塔内安葬在抗日及解放战争中于陆庄、草堰口、古基寺战斗中牺牲的128名指战员,其中有区委书记方秉文、营长邹福初、丁连吉、曾干等。陵园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间塔高约7米,前有烈士事迹陈列室,四面环水,门前有桥,墓区内遍植苍松、翠柏。……[详细]
  1947年在沟墩、益林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指战员53人,安葬于此。墓前建纪念碑,高6米,墓园占地面积150平方米。……[详细]
  陵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各个历史时期在建湖县境内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园中竖立一碑,为水泥结构,高22米,上有张爱萍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四周辟为花圃。……[详细]
  墩高约1米,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1984年村民取土瓦灰竖穴土坑木棺墓3座,椁长2.20米,宽1.5米,棺长2.30米,宽0.8米,高0.86米。出土有铜镜、铁剑、釉陶壶、罐、陶制棋子1枚,方形,上刻虎形纹。以及少量“五铢”“大泉”五十铜钱等。……[详细]
  墩高约1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1968年农民在墩南边取土时,发现楠木棺1具,出土文物不详。另在墩子东边挖出过墓道、石碑等,保存尚好。1958年村民在墩东边挖出墓道、石碑、花纹大砖。现墩上小学校停办(撤并),改建为工厂。保存尚好。……[详细]
  墩高1米,面积约800平方米,1980年开河,从墩西部穿过,清理楠木棺椁墓1座,长2.6米,宽1.4米;棺长2.15米,宽0.8米,高0.82米。出土泥质灰陶壶、罐以及铜镜等。挖出楠木棺材两座,出土釉陶壶、罐、铜镜、五铢钱等,东部平为农场,保存完好。……[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