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白银区旅游

白银区文物古迹介绍

白银露天矿遗址
  白银露天矿遗址位于白银市白银区,矿区占地总面积约913.40万平方米,被称为“白银第一爆”的露天矿一号坑大爆破于1956年2月开始,历时10个月,掘进巷道1.18万米,药室473个,开发方量4.91万立方米,充填巷道4780米,消耗01056万吨,总费用2133.7万元。大爆破于1956年7月19日、11月15日、12月31日分三次进行,共完成爆破石量903.10万立方米,是国内首次大规模爆破工程。露天矿开采了33年,其中一号坑从1956年2月至1984年6月,二号坑从1956年2月至1988年4月。共完成采剥矿岩1013亿立方米,提供铜矿石6634万吨,含铜金属82.20万吨;采出黄铁矿436.40万吨。产值达39.08亿元。露天矿1988年4月闭坑。一采场(一号坑)上部长度1320米,宽……[详细]
大川渡黄河水车
  黄河水车位于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南黄河北岸,东接白榆公路,西连黄河两岸吊桥,南与榆中县青城古镇隔河相望,北靠大川渡村村庄。水车始建于明朝,清朝末期在原基础上进行了修缮,2000年再次重新维修。整个建筑南北长约120米,宽约10米,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黄河水车相传是明嘉靖年间兰州市段家滩段续(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进士)考取进士后在河南、湖广等地为官,归里后,为造福家乡,仿南方筒车提灌原理反复实验而制的一种靠水力冲击自动提灌工具。水车建筑在地势较高,有一定水位高度的黄河岸边。建筑总体可分五大部分:1、拦水坝;2、石砌水车巷;3、水车主体;4、运水木制槽和架;5、石砌和土夯而成的流水干渠、支渠等。水车也叫天车,主体全系木制而成。大川渡黄河水车有20根幅条,39个水斗,基本完好,现……[详细]
靖远寺儿沟石窟
  又称红罗寺。在靖远县西南寺儿湾村。开凿于黄河北岸红砂沉积崖上。始创于唐代,现仅存1窟。门为砖券拱结构,窟内共有唐及后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释迦、迦叶、阿难、观音、罗汉、天王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窟顶原有彩绘,因烟熏而难以识别。窟前有砖木结构楼阁,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建,嘉庆元年(1796)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筑,同治年间(1862-1874)毁于兵燹。石窟前楼基北壁一佛龛,为北魏所开凿,龛内造像保存完整。 ……[详细]
剪金山古建筑群
  剪金山古建筑群位于白银区四龙镇,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7月4日,剪金山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剪金山位于四龙镇北1.5公里处,海拔1783米,古建面积约7000平方米。刘道塔东临剪金山唱戏沟,西接天梯,北靠群山,南为刘道墓地,占地面积45平方米。刘道塔塔身用青砖砌成,共三级,高5米,平面成正方形,每面底宽1.5米,二层宽0.9米,三层宽略小于二层,顶部砖刻飞檐、平顶。剪金山天梯位于白银区四龙镇剪金山东侧,长约140余米,宽约0.6米,分布面积84平方米。剪金山石刻有两处,一处在子孙宫后,高20.4米,宽10.8米,分布面积220.32平方米。另一处在天梯中段一块高1.5米,宽1.2米的石头剖面上,分布面积1.8平方米,刻有葫芦形状,两旁刻有“俗得……[详细]
李氏民居
  李氏民居位于白银区水川乡,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7月4日,李氏民居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麻地沟古墓群位于白银区四龙镇四龙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墓葬。2014年7月4日,麻地沟古墓群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墓群位于距白银市区31公里的四龙镇四龙村麻地沟山顶,黄河北岸,南与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望,山上有小道通往山下,山下有公路自东向西通往乌金峡发电站;东有雷声山山庙,山下是当地村民村庄,山顶区域均属该墓葬范围。南北长400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内向外延伸30米。……[详细]
  晒肚子岭古墓群位于白银区强湾乡川口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墓葬。2014年7月4日,晒肚子岭古墓群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墓群位于白银市强湾乡川口村后长川社,墓群北侧为山梁,东、西、南侧均为农田,南100米处为国道109线,该墓群总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内向外延伸30米。……[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