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又称杜公祠,坐落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是一组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也是国内现存三十七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大诗人杜甫经秦陇流寓同谷避安史之乱,在此逗留月余,创作了《凤凰台》、《同谷七歌》等诗篇,之后即取道嘉陵江入蜀。北宋时,当地秀才赵惟恭捐地,县令郭慥主事创建祠堂。近年,成县兴建扩建,规模宏大,是人们怀念诗圣,饱览自然风光的必游之地。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月,杜甫离开秦州(今天水),到达司谷(即今成县飞龙峡),在峡西的西岸选择了一处背青山巨岩,面对峡谷山峰,避见向阳的山坡地,营建了简陋的栖身草堂。所以杜甫草堂成为诗圣辗转甘肃陇南的一个足印,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并由此向南进入四川。后人为纪念杜甫,在居住的旧址上立祠建堂。《成县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