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赤水市旅游

赤水市文物古迹介绍

黄皮洞战斗遗址
  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黄皮洞战斗遗址位于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境内。1935年1月25日,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沿公路向赤水方向疾进,经大金沙、葫市、小关子进驻旺隆场。当晚探悉川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驻防赤水县城,县长周维安下令附近各乡送稻草到县城给川军垫铺的情报。红一师师长李聚奎当即决定将计就计攻占县城。1月26日拂晓,红军以四个排的兵力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把0藏于稻草中,混在送稻草的群众中向县城靠拢,主力随后跟进。红军行至距赤水县城12公里的黄皮洞、丛盘附近的癞子湾时,与赤水奔袭而来的川军章安平旅第一团、复兴场取捷径而来的第三团同时遭遇。川军在盘问中发现送铺草的老百姓中有操江西口音的,疑是红军伪装开枪射击。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川军抢先占领右侧高地,凭借左侧堡垒对红军进行火力-,红军……[详细]
丙安纤道遗址
  丙安,原名丙滩场,因位于赤水河中游的丙滩而得名。在未通公路之前,河运是丙安最主要的物流方式。由于丙滩河段水流湍急,载满货物的木船无法继续前行,必须靠人工卸下货物,然后由纤夫将空船沿纤道拉上丙滩,停泊在上码头岸边,再由人工将货物背上船运往远方。丙安纤道长约500米,西自双龙桥,东至新丙安大桥,保存完好。整条纤道均用80×40厘米左右的石板铺成,由于年代久远,石板有所残缺或断裂,棱角圆润。路边立着的石柱叫“石蹲子”,岩石上有大小不一的孔洞叫“牛鼻子”,均是用来拴绳固定船舶的设施,这密布的拴船设施足以说明当时丙安码头的繁荣。为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坐标位于遵义市丙安古镇内。保护范围:北面外延至7米,南面外延至5.3米,西面外延至2米,东面外延至6.3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界起,向北面外延至7.……[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石门杨氏宗祠)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位于习水县程寨乡石门村岔口坝,原为当地杨氏宗祠,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红九军团曾在程寨乡一带活动,负责掩护中央纵队的行军,此地便作为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红九军团陈列馆坐西南向东北,为清顺治年间,木结构小青瓦顶四合院建筑,前殿为一戏楼,戏楼上保留有6米长的戏剧人物木刻,人物形态各异,花鸟草虫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东西为二层厢房,越过天井,内殿内供奉有杨氏宗祠神龛。陈列馆通过翔实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文物,展示了红九军团的建制沿革,血战湘江、掩护主力,挺进黔北、保卫遵义,智取程寨、激战箭滩,四渡赤水、声西击东,乌江北岸、诱歼黔军,飞越乌蒙、攻占会泽,巧渡金沙、胜利会师等一系列内容。是讲述红九军团最为详细的博物馆。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于2011年6……[详细]
杨家岩造纸作坊遗址
  杨家岩造纸作坊遗址位于赤水市,始建于清代末期。遗址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采用传统石灰泡制法,将竹子泡软后碾成浆,再进行多次过滤后制成草纸,用于包盐以及生活使用。作坊面积约42平方米。由一个圆形碾盘和两个方形制浆池组成。其中碾盘直径为4米,碾盘内有三个直径为0.7米的碾子。与碾盘相距2.6米处为两相连的制浆池,通宽为1.2米,其中一个长1.75米、深1米,另一个长2.3米、深0.5米。该作坊遗址为贵州省早期造纸技艺及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保护范围:北以遗址主体为界,南面外延至2.5米、西面外延至4.5米,东面外延至3.3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界起,北面外延2米,南面外延至2.5米,西面外延2.6米至岩壁,东面以保护范围为界。……[详细]
永盛山龙泉寺古刹
  永盛山龙泉寺古刹龙泉寺古刹位于宝源场南约3公里的永盛山中麓。从宝源到联华4公里的公路缓缓上行便到达龙泉寺古刹。龙泉寺建于明朝末年,是最早来宝源凿业的周姓人修建的,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整座寺庙分上中下三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原左边为僧人、游客住所。右边及三大殿均供奉神像、神位。至今整座庙宇、殿堂建筑仍保持完整,慰为壮观的山门建筑完好如初,门前石坝内,一对雌雄石狮子雄姿未减,似卫士据守山门左右。山门”品“字形宝顶镶花砖额和额顶宝剑以及两面弧形龙脊挡墙顶,甚是轩昂。山门顶中央,镶嵌着一幅石帏,正中镌着”永盛山“三个大字。2006年,经有关部门核定,龙泉古刹被列为县市及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复兴江西会馆
  复兴江西会馆复兴江西会馆,位于赤水市复兴镇。又名万寿宫。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光绪八年(1882年)被火焚毁,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坐南向北,中轴对称,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山门、戏楼、两厢、正殿、后殿等建筑组成。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4米,进深3间、通进深10.5米,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封火山墙青瓦顶。前后檐柱、廊柱用直径0.57米,高11米石柱24根。撑拱、雀替、挂落、驼峰等构件雕刻精湛。后殿除体量稍小外,制式与正殿一致。……[详细]
三会水石窟寺
  贵州赤水两河口镇有个名叫“老虎嘴”的山崖。沿山逐级而上,在离河面96米的平台上,是开凿于清乾隆年间,距今282年的三会水石窟寺。……[详细]
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
  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位于赤水,类别为摩崖、石刻和崖壁画。位于赤水市旺隆镇石鹅嘴的摩崖造像,虽只有一座,但2米高的立于龙头之上的男身像,造型宏伟、技艺精湛,是现存赤水河畔摩崖造像之冠。赤水石鹅嘴摩崖造象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同码头位于赤水市,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遵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面外延至7米,南面外延至5.3米,西面外延至2米,东面外延至6.3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界起,向北面外延至4.8米,向南面外延11.4米,向西面外延至27.5米,向东面外延至3.5米。……[详细]
  丙安双龙桥位于赤水市,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遵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面外延至2.6米,南面外延至2.7米,西面外延至2.3米,东面外延至21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界起,向北面外延至5.2米,向南面外延3.2米,向西面外延至6.8米,向东面外延至5.3米。……[详细]
  葫市摩崖造像在赤水市赤水河葫市滩右岸石壁上,是川、黔水陆运输与物资集散的重要场坝,经济文化比较发达。附近有摩崖造像数处,或单躯或三五躯,多以佛、菩萨、大士为题材,雕于寺庙遗址的岩石上。河岸石壁一处,紧靠王爷庙废墟。共15尊。为全身浮雕,分上下两龛,共15尊。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侧身而立,有正面端坐。头戴宝冠的大佛,袖手结跏跌坐于须弥座上,着做领袈装,雕纹细致流畅;双目微合,两耳肥大,头稍前倾,表情严肃。莲花座上的观音,身披璎珞,丰腴而不肥胖,秀丽而不羸弱,面相慈祥。美髯关公,身跨枣红马,手提偃月刀,双目炯炯,威仪可畏。其他各躯,在艺术处理上亦具特点。清代以前,黔北属四川管辖,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巴蜀影响。习水望仙台石刻造像、赤水老虎嘴石窟、赤水石鹅嘴及葫市摩崖造像,颇具乐山、大足摩崖的流风……[详细]
  官渡崖刻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麻迁边的公路旁,崖刻为几组既有象形又有抽象形态的阴刻符号,主要内容为横卧的人形、房屋、田地、耕具、战车、弓箭、斧钺、以及鸟兽虫鱼等。这些符号是什么时代,什么民族留下的遗迹,值得进一步研究。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官渡崖刻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赤水道场宋墓群位于赤水,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赤水道场宋墓群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赤水官渡宋墓位于赤水,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赤水官渡宋墓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太极楼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极楼位于赤水市,年代为192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遵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四周起,向北面外延34米至赤水市政府办公楼,向南面外延2.2米至电梯楼消防通道地下车库入口,向西面外延11米至赤水市委办公楼大门前空地,向东面外延6.5米至原老县革委家属楼区。。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线重合。……[详细]
  赤水天恩桥位于古家擂九道拐下、横跨陛诏沟、连接穿风坳与陛诏码头的天恩桥建于清道光六年。位于古家擂九道拐下、横跨陛诏沟、连接穿风坳与陛诏码头的天恩桥建于清道光六年。为纪念四川总督丁宝祯疏浚赤水河,修整陆运道的“劳绩”,由“黔蜀绅商士庶”建立。桥长23米,宽1.8米,为永久性多孔石平桥。平坦的巨石桥面,铺设于一组排列整齐的石刻巨龙背上,群龙逆水卧波,杨头翘尾,宛若一座跨水临波的巨龙古桥,长卧穿风古道之上。桥头还建有石牌坊一座,额刻“天恩桥”三字。坊中镶碑数块,中“功烈碑”,左“仁爱碑”,右“政德碑”和“劳绩碑”。正中对联:“事关国计民生,一片公忠投帝听;功同山平水治,四方沾被颂神明”。两边石刻碑文,记述了修河、修路、修桥始末。桥梁建筑规模宏大,飞势雄伟,具很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1985年1……[详细]
  沈家坝牌坊位于赤水市长沙镇长丰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遵义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文物本体中心起,向东面外延11米至吴贵伦耕地,向南面外延12米至袁富生田,向西面外延11米至公路,向北面外延11米至公路。从文物本体中心起,向东面外延11米至吴贵伦耕地,向南面外延12米至袁富生田,向西面外延11米至公路,向北面外延11米至公路。……[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