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市旅游

武汉市文物古迹介绍

陈子墩遗址
  陈子墩遗址位于蔡甸区永安镇古迹岗村,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锛和铜刀、镞、矛、剑、锥及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褐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器形有鼎、碗等,属石家河文化;商周代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及网坠等。(第三批)处湖边,面积3000平方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米。属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2、卓刀泉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卓刀泉
  卓刀泉起于东汉末年公元208年,蜀将关羽驻兵于武昌伏虎山,因缺水,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北临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东倚伏虎山。寺庙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致为1916年重修。山门上刻有卓刀泉三字,进山门,为一四合院落。院落中央,为泉井;左右两厢为禅堂。再进为正殿,供关羽塑像。庙前泉水淙淙,庙周古木森森,宁静幽闲,别具山野情趣。景点位置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北路东湖桥1号……[详细]
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
  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武昌区都府堤20号,建成时间不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占地3000平方米,现保存有四栋原房,临街一栋楼上为当年陈潭秋夫妇住房。该地原为武昌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学校小礼堂举行开幕式,原址小礼堂已不存在。“五大”后移汉口双洞门黄陂会馆继续举行。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危急关头时召开的。由于共产国际影响,会议没能担负起挽救革命的历史重任。陈潭秋及夫人徐全直在这里居住和工作了五六年,以教书为掩护。现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和陈潭秋烈士纪念馆。……[详细]
红色烈士公墓
  红色战士公墓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在武汉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至1929年春,被屠杀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革命群众近千人。烈士牺牲后,遗体有的由家属、亲友认领安葬,有的无人认领,被弃于刑场。目睹烈士们曝尸刑场、无人收殓的惨烈情景,共产党员陈春和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带领几位工人划船过江,趁夜潜入汉口济生善堂广坪、余记里空坪和武昌文昌门外等地的刑场,冒险四处收拢被害烈士遗骨,用小船运至汉阳,秘密安葬于龟山西南麓补乾亭右侧山坳内,同时埋大石块以做标记,并记下烈士英名。之后,陈春和等人亦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名单遗失,后人仅知陈春和在龟山补乾亭附近安葬了数百位烈士的遗骨,其中有优秀共产党员向警予、马骏三、赵世当、陈其科、何羽道等,这些死难烈士被称为红……[详细]
黎元洪墓
  黎元洪墓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桂子山东北麓。黎元洪被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推上风口浪尖,始任“鄂军都督”,后与袁世凯、段祺瑞斗法周旋,先后两任民国大总统、三任副总统。1928年6月3日病逝于天津。现在武昌华中师范大学东门里的土公山山坡上,埋葬着这位“民国元勋”。据史料记载,1935年,民国政府为死后7年的黎元洪举行国葬,在武昌土公山修建墓基,整个墓园占地约百亩,章太炎撰写了“大总统黎公碑”篆额及墓志铭,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李根源书写。1966年“文革”时墓葬被毁,后在墓冢原址兴建了一幢楼房。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黎元洪墓重建。1998年,黎元洪墓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墓园占地约4200平方米,绿树成荫,绿草铺地,麻石台阶、护栏。冢前立有“大总统黎元洪之墓”青石墓碑,冢后的照壁刻有碑文。与一……[详细]
武昌一纱厂旧址
  武昌一纱厂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随着湖北布、纱、丝、麻四局相继建成,湖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近代纺织工业体系,成为华中最大的纺织业中心。1914年,汉口商务总理李紫云,邀约巨商程栋臣、程佛澜兄弟等人合股筹建武昌第一纱厂。1919年建成投产,全厂有8.8万纱锭,300台布机,占地12723平方米,建筑面积44720平方米,是当时华中最大的纺织厂。旧址内的百年钟楼,原是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这是一座3层砖混结构大楼,由英国公司景明洋行设计。钟楼正面有二层外廊,古典爱奥尼克柱式,立面装修精致。中部入口略为凸出并建钟塔楼,多处饰以曲线,两端侧部做半圆形牌面,外观造型既严谨对称,又富于形体和线型变化,形似新巴洛克建筑。建国后,武昌第一纱厂改名为武汉市第六棉纺厂。如今厂区改建为居住小区,仅存这座历史见……[详细]
龙王尖遗址
  龙王尖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明清山寨遗址。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周长12公里,分设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寨墙由条石垒砌而成,平均高35米,最高处达45米,宽13~15米。寨墙顶部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发座、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寨内依山就势分别建有街市和用于武备、居住、圈养牲口的石板屋千余间。该寨防御体系完备,是研究武汉周边地区明清城镇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德明饭店
  德明饭店位于江岸区胜利街245号,结构:砖木;层数:3层;建成时间:1919年。此建筑由法商所建,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建筑,屋顶构尤为别致,采用覆斗形式形铁皮瓦屋面,坡度很大,仿佛一反扑着的斗一样,铁皮瓦面上贴沥青油毡,涂以黑色。层面上的圆形老虎窗和立面上的壁柱处理,很有风味和特色。另外还采用了落地长窗直通花园,大门采用圆形旋转门,显得豪华高雅,与外部环境协调。德明饭店是一幢华丽浪漫的法式建筑,蒋介石、程潜、白崇禧、唐生智、史沫莱特、周恩来、董必武当年都曾出入其间。建筑外观与室内布局的典雅,使它现如今依然属于武汉高档饭店。上世纪初的1900年,京汉铁路修建,作为铁路终点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也同时兴建。法国商人圣保罗看中了与车站毗邻的这一地段,在法租界建了这座饭店,店名由法文“TERMINUS(终……[详细]
黄兴铜像
  黄兴铜像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黄兴(1874-1916年),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资产阶级革命家。早年求学武汉。辛亥革命时,在武汉指挥著名的阳夏保卫战。铜像建立于1933年,江小鹣设计制作,初立于武昌蛇山奥略楼后,1955年迁武昌黄鹤楼剧场东侧。1985年10月迁现址。铜像高2米,立于高3米麻石基座上。黄兴先生衣着西装,手撩大衣襟,气宇轩昂。(第三批)……[详细]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
  汉口汇丰银行大楼位于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99号。英商汇丰银行汉口分行于1866年开业,其业务为储蓄存款、信贷、汇兑、套购申汇、买卖外汇合同、买卖货币及发行钞票。1950年3月停业。旧址1913年修建,为一栋四层花岗石结构楼房,平面呈矩形。廊柱柱头有爱奥尼式涡卷纹雕饰,檐部、墙面有装饰浮雕。整个建筑古朴粗犷,雄伟高大,具有古希腊建筑风格。(第三批)……[详细]
立兴洋行汉口分行旧址
  立兴洋行汉口分行旧址位于江岸区沿江大道183号,时代为。属东南亚殖民建筑风格,设计者是德国的石格司建筑事务所。其二三层的连续券柱式拱廊极为亮眼,上覆红瓦大坡顶。瓦脊上对称的两个烟囱,很像是竖起的小狗耳朵。立兴洋行由法国人立兴于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办,1895年在汉口开办分行。主要从事芝麻、猪鬃、牛羊皮、桐油等土产的出口,德国钢材、比利时玻璃、美国面粉的进口。还曾经涉足过代理法国邮船在汉的业务。在京广铁路未建成之前,长江轮运是最方便的交通方式。1905年前后,立兴洋行代理的法国东方轮船公司开辟了长江航线。洋行建筑是武汉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其风格样式代表着近代建筑的主潮流。立兴洋行是其中一例典型。现为市招商局使用。2011年,立兴洋行汉口分行旧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辛亥首义发难处工程营
  辛亥首义发难处工程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234号,清宣统三年(1911)。1911年10月10日晚,驻扎这里的新军工程八营官兵按照革命党人制定的起义计划首先发难,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旧址建筑建国初仅存三栋砖木结构平房,每栋长38.5米,宽14.8米,2门18窗。现已改造为两层楼房。1987年立武昌首义发难纪念碑。(第一批)……[详细]
武汉冯玉祥故居
  武汉冯玉祥故居位于武昌千家街的8号大院。1937年11月到1938年9月,民国时期着名军事家、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这里居住。冯玉祥将军旧居为西式洋房,坐北朝南,青砖红瓦两层砖木结构,勒脚与腰线采用花岗岩砌筑,南面建有圆拱券走马廊,建筑面积1338.89平方米,落成于1926年,当时是基督教英国循道会武昌千家街福音堂堂区的教牧人员住宅楼。……[详细]
汉口鲁兹故居
  鲁兹故居纪念美国主教鲁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内鄱阳街32号院内。占地面积323平方米。在鄱阳街34号那个院子里头,两层高的小楼,弧状的大门,看上去别致的很。这栋房子现在已经是某个单位的办公点,而在抗战时期,它是众多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的起居所。鲁兹故居西北向,是一栋西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646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详细]
古卓刀泉寺
  卓刀泉北临东湖风景区,东倚伏虎山。相传东汉末年,蜀将关羽驻兵于武昌伏虎山,因缺水,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正殿,供关羽塑像。卓刀泉寺以关公文化为主题。寺很小,传说关羽用刀在这挖了口井。卓刀泉寺距离虎泉很近,游玩后可以还去虎泉夜市吃饭,以小吃为主,若想吃点好的可以去虎泉创意坊。卓刀泉其西接桂子山,东倚伏虎山,处九岭十八凹之间,是武昌城东古驿道隘口。东汉末年(公元208年),蜀将关羽驻兵于武昌伏虎山,传因缺水,关羽以刀凿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宋代因泉建寺庙,名“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清咸丰初,太平军与清军在此激战,使御泉寺建筑大部毁于战火。现存卓刀泉寺建筑,是在1916年重修的原址上重建的。主要景点有关圣殿、楚王题字、男身观音。高4米的武圣关公青铜像,手执青龙偃月……[详细]
庚子革命烈士墓
  庚子革命烈士墓在武昌洪山东部北麓山坡上,进省军区八一路北门即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反对慈禧-,以求改良中国政治,自立军准备在汉口起事。事泄,首领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遭清廷杀害,唐才常等7位烈士被草葬于洪山北麓。1912年4月孙中山来鄂,为了表彰自立军的历史功绩,安抚烈士遗孤,将唐才常等21位自立军烈士合葬于此,立“铁血精神庚子革命烈士之墓”石碑,并建陵园。庚子烈士墓座南朝北,依山而筑,由牌坊、墓道、墓冢组成。其牌坊位于武昌八一路路北的中科院武汉分院宿舍区内,距墓冢百余米。牌坊四柱三门,宽约11米。四柱边围各为0.8米,上有莲花浮雕,高约10米。中门上方弧形石匾阳刻“庚子革命先烈墓道”八个大字。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唐才常等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是戊戌变法后在长江流域……[详细]
北伐军官兵公墓
  北伐军官兵公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南坡。为纪念1926年9月攻占武昌城牺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将士,由独立团团长叶挺主持修建。烈士墓占地约300平方米,土顶,片石砌筑,正面嵌高1.74米,宽0.8米的原青石墓碑。1954年维修。1980年扩建为陵园,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86年增建牌坊、阵亡将士纪念碑、曹渊烈士纪念碑。(第一批)……[详细]
138、田桐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桐墓
  田桐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南麓。田桐(1879—1930),字梓琴,湖北蕲春人。曾任武昌起义战时总司令部秘书长、中华革命军湖北总司令、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江汉宣抚使。墓坐北朝南,墓冢用花岗石砌筑,圆形穹窿顶,高2.8米,直径约3米,冢周围有高1.2米的红砂石砌筑围墙。该墓是研究辛亥首义文化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五谷城遗址
  五谷城遗址位于江夏区土地堂乡民主村下屋董湾100米,东汉遗址。又称“武穆城”。面积约7·3万平方米。由大城、东小城、西小城三部分组成。三城东西向连接,平面近似长方形,各城略呈方形。大城边长约240米,东城长宽为90×85米,西城边长约90米。夯土城垣宽5米,残高1米。城外有护城壕沟遗迹。地表散布泥质灰陶板瓦、筒瓦残片。(第三批)……[详细]
汉口上海路天主堂
  汉口上海路天主堂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路。原名圣若瑟天主堂,建于1876年,二层砖石结构,建筑面积1273.45平方米。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巴西利卡式立面。内部半圆形拱券与交叉拱券构成天穹,取得了较大空间,既满足了使用功能需求,又赢得了宗教意义上的向上感。该教堂作为天主教汉口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是武汉近现代宗教史上的重要建筑。(第五批)教堂平面呈传统拉丁十字形,两层砖木结构,后侧左右各有1座圆形塔式钟楼。堂内设祭台5座,有精美的拱廊,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弥撒。立面系罗马巴西利卡式。因奉圣约瑟为主保,旧称“约瑟大堂”。这里原来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湖泥泽。清同治五年,即1866年,明维笃主教购得此地,逐年取土填高,终成平地。教堂由意籍教士设计并督造。1938年1月18日,曾在此举行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