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古建筑群 隆里所城垣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土夯成。不久因大雨,城墙多倾塌。永乐二年(1404)派屯兵复修。未几又坍塌,天顺元年(1457)再次修复,用石砌边,中间填土夯实。清顺治十年(1653)第三次修复。第三次修复的城墙高4米,下部厚4米,上部厚3米,周长1700米。东南西北面各设城门一座,上修建城楼。城楼也称之鼓楼,为两层0式杉木建筑,四角飞翘,飞角下吊信风铃,风起铃动,声音清亮。东门名“清阳”,南门名“正阳”,西门名“迎恩”,北门闭塞不开,而在侧边东北角开一便门供出入。原来每座城门均设瓮城,即两道门,进出需拐个弯,称之“勒马回头”。现南门和西门还保存原样,其余东门只存一道门。城外掘有宽4米许的护城河,现南门外尚存有一座架在护城河上的石板桥。 近年来,锦屏县文物部门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