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合江县旅游

合江县文物古迹介绍

1、周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祠
  有一座建于民国初期,中西合璧砖木结构两层楼房的建筑,堪称乡土建筑的精华,它就是周母孝祠,后简称周祠,位于合江县九支镇安居坝。周祠虽几经沧桑,至今仍然保存较完整。其独特建筑风格在川南未闻有同类者,是川南屈指首数的地面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民国时贵州省主席、国民党上将、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所建。周西成,名世杰,字西成,号继斌,贵州省桐梓县人。他曾参加护国、-战争;北伐后,转战湘桂、川黔;民国12年任川军暂编十二师师长;民国13年率部由川南进驻赤水县城,统辖黔北川南各县。其后,周西成一直坐镇赤水;民国15年6月任贵州省主席、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军长;民国18年,在与滇军作战中,胸部中弹,被抬过打邦河时落水殒命。周西成其父早逝,依靠母亲把兄妹俩抚养成人。民国15年,周西成在任贵州省军务会办时,其母……[详细]
福宝古镇
  福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国家级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街道全长450米,宽1.5——8.0米,是当时最热闹的繁华地段,并有回龙桥、三宫八庙、惜字亭等古建筑掩映其中。福宝古镇景色回龙古街(四川方言剧—傻儿司令拍摄点):含回龙街、正街、集市上等多条古建筑……[详细]
合江法王寺
  法王寺位于合江县二里乡凤凰山风景区,距县城40公里,贵州赤水市12公里,海拔820米。法王寺系清同治年间敕赐十方丛林,川南黔北著名古刹。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清初,佛教禅宋临济正宗破山大师高足丈雪禅师,选定法王寺为蜀南黔北传法布道寺院,以宏扬佛法。清乾隆庚申年,成都三圣寺高僧文逐禅师来法王寺任主持,承传临济法系。后经奂宇、慧源、悟莲、德峰、果山等数代高僧勤勉创业,奏请大藏经、修藏经楼、建万寿亭、办佛学院,法王寺盛教昌隆,声名远播。法王古刹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由山门、关圣殿、万寿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学院、禅堂、观音殿及东西厢房巧妙构成。寺院所有建筑由整石凿成的228根红色石柱托起,整个寺院皆选用红色石料,其工程浩大、造型雄伟、雕刻精堪,为古刹建筑一大……[详细]
转龙坝菜河园
  白米镇转龙坝菜河园,位于合江县城东北面10公里的白米镇斗笠村的长江北岸,距长江约2公里,该地势南北长,东西狭,北高南低,犹如一条赴江之龙,盘旋回首,故称转龙坝。菜河园始建于清嘉庆中期(1796年—1821年),竣工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总占地面积1529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8平方米,系清中期合江乃至泸州最大的地主庄园,是川南清代庄园的典型代表作。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该园林建筑坐西北向东南,门厅处由宽大的月台、牌楼式大门、石砌围墙组成,大器、壮观。园内之景分中、东、西、北四大部分,以水景为主,以“清幽古朴”为主题。园林中心为三重厅堂建筑,这是菜河园的主体建筑,东部由大小和形态各异的几个小院与厅堂、亭廊、楼阁、斋轩有机地组合,建筑空间通透,与自然联成一体。……[详细]
神臂城遗址
  时代:南宋神臂城(老泸州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市区东30公里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神臂岩上,亦称铁泸城。南宋淳祐三年(1243)为避蒙古军袭击,知州曹致大按照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山城防御计划修建,同年迁州治于此。城东西长25公里,南北长1公里,沿神臂岩顶边缘构筑为城。东面设耳城、护城池。从淳佑三年至宋景炎二年(1277),泸州军民与入侵蒙军在神臂城拉锯争夺长达35年之久,曾先后5次易手,战况异常惨烈,直至守城军民全部战死,在四川当年近百个抗击蒙军入侵的堡垒中,属于最惨烈的牺牲战场之一。泸州神臂城保卫战,对保护重庆,延缓南宋王朝覆亡起到重要屏障作用,民间因此有“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之说。当地人称“老泸州”,坐落在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北岸的合江县神臂城镇老泸村,三面环水,南北宽800米,东西长120……[详细]
福宝古建筑群
  福宝古镇在秦汉时就有先民群居,唐宋时渐成聚落,为川盐入黔的重要道口,故素称“盐马古道”。元末明初商旅增多,形成集市。明末清初,战事频繁,人口锐减。在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移-动中,楚、粤、闽、赣等地之民相继迁居福宝场,并修建家庙以怀故土,场上庙宇在原有土地庙、五祖庙、张爷庙、清源宫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庙、火神庙、天灯庙、王爷庙、观音庙等宫庙,形成了民居与宫庙相嵌的建筑形制。福宝古镇建筑类型丰富,有住宅、宫庙、文坛、宗祠、商铺、作坊、客栈等多种建筑,且有大片明代木结构建筑完好保存至今。整个古建筑群具有原生性、真实性、完整性,是明清山地场镇建筑的实物见证。福宝古建筑群高低起伏,逐级为街,木穿斗房墙鳞次栉比,小青瓦屋面层层叠叠,坡地、濒河建筑的吊脚楼、挑廊错落有致,富有诗情画……[详细]
合江崖墓群
  合江崖墓群(密溪芭蕉湾崖墓、虎头佛子岩崖墓、榕右鱼天堂崖墓、福宝高村崖墓、自怀梭滩石崖墓、大耳朵崖墓、大路边崖墓、黄溪侯五嘴崖墓、观音岩崖墓、鱼连子崖墓、洞溪崖墓、蒋湾和幸福崖墓、魏家祠崖墓、狮子山崖墓)合江崖墓群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崖墓主要分布在长江、赤水河、习水河沿岸丘陵和山区窄谷地带。以墓群为主,尚存芭蕉湾、鱼天堂、佛子岩、高村、梭滩石等五处崖墓群相对集中。2013年,合江崖墓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江崖墓群形制独特,主要为横穴式小墓室,冲击式顿钻法建造。分布密集,状如蜂房,保存较完整。一般由墓道、墓门、墓室、壁龛组成,少数墓室内有灶台、石塌。以单室为主。结构简单,室内无雕刻,有少数墓墓门外壁刻有岩画。葬具有木棺、陶棺、石棺、石函等。合江崖墓群有12个点,分……[详细]
太平军过县始末岩刻
  “太平军过合江县始末”岩刻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刻于合江县九支镇锁口文昌宫村放牛坪刘家寨悬崖内。岩刻高1.06m,宽1.16m,竖排楷书阴刻,计1044字。岩刻较详细地记载了清同治元年四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九(公元1862年5月6日至8月24日)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合江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活动的情况,是太平军在川南活动的重要资料,颇具研究价值。岩刻全文如下:“太平军过合江县始末”岩刻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刻于合江县九支镇锁口文昌宫村放牛坪刘家寨悬崖内。岩刻高1.06m,宽1.16m,竖排楷书阴刻,计1044字。岩刻较详细地记载了清同治元年四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九(公元1862年5月6日至8月24日)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合江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活动的情况,是太平军在川南活动的重要资料,颇具研究价值。岩刻全文如下:道光……[详细]
先市酱油酿造作坊群
  川南黔北结合部、赤水河畔泸州合江县先市镇的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源自建立于1893年的百年老作坊“江汉源”酱油作坊),其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作坊和晒露缸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先市酱油酿制的原料是黄豆、小麦、食盐和水。当地传统种植的大豆、小麦生长期长,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出油率高,赤水河畔地下水,水质清冽,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偏硅酸等天然矿物质,为优质酱油酿制提供良好物质基础。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马超介绍,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酱油酿造经典古法的法则、规范及世代相传的手工酿制技艺,它主要包括:大豆整粒蒸焖、天然野生菌种制曲、长周期晒露发酵、自然浸出法取油、暴晒浓缩油体等。2014年,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详细]
合江考棚
  合江试院(俗称考棚)位于县城西门,占地17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是一座颇具川南特色的古代建筑物。试院也称考棚,它是清代科举考试县试(即初试)的专用考场,是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物。合江试院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2年)。该院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布局。在纵轴线上依次为头门、过亭、仪门、过廊、孔圣堂,纵轴线两侧为东西文场。该院虽饱经沧桑,至今保存仍较为完整,为四川省仅存的两个试院之一,具有重要的建筑和文物价值。据史料记载,合江的县试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任考官,试场就在试院。县试共考5场,每场考试时间1天,每场试毕发案(放榜),录取名额逐次递减。试卷由知县评阅,但知县多委派外籍幕友阅卷。第五场试毕录取的考生,由县署造册送本县教谕并申报泸州知州,参加州试。保护范围:考棚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详细]
11、大寿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寿桥
  大寿桥在瓮滩溪上,始建于宋至道(995——997)中,建桥时至今已逾千年。明弘治十二年重修。清乾隆三十年董瀛等募众补修,嘉庆六年(1801)知县王泰云率绅卢奇秀、郭显宗等募众改建,是此桥的最后一次改建,距今已二百多年。该桥长八长三尺,宽八尺,高九尺,更名大寿桥。但民间仍习惯称之为“大桥”。瓮滩溪大桥,是合江尚存最古老的桥。至今除桥礅上的龙头雕刻部分毁坏外,整体保存完好,是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桥体边界为基线,向上下游各延伸10米,两端各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外延伸20米。……[详细]
何家湾崖墓
  何家湾崖墓位于宝坪寺村5组一小地名叫何家湾的一处绝壁上。宋代崖墓坐向为坐东北向西南,夫妻墓凿于海拔1045米的石崖壁上。该石岩顶部呈半圆形,石岩长15米,宽5米,高12米,两墓洞凿在离地面高5米的石凿壁上。墓门顶部呈半圆形,高1.2米、宽1.2米,洞深3米。左右两墓洞对称,高宽深相同。两墓洞中间刻有一个石刻像,两墓左右0.8米处各雕刻两幅肩扛铜锤石刻图像,高1.7米、宽0.8米。墓洞第二层中间两石柱上刻有龙蛇,另两根石柱上刻有图案。第三层中间长方框内刻有两尊石刻像。据说这是墓主像。保护范围:以墓葬封土及墓碑为基线,向东、南、西、北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再外延10米。……[详细]
北寨山老庙
  北寨山老庙北寨山的老庙最早建于汉代末,其规模不断发展,到唐代时已蔚为大观,后来发展到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东皇大雄宝殿、佛祖殿、代朝殿、逍遥殿四大正殿,两厢有观音殿、地藏王殿、十二殿等,是道教佛教合一的寺庙,历来香火旺盛、远近闻名。1000多年间,因天灾-,老庙历尽劫难,曾几度毁于火灾后几度重建,“文革”期间几乎全部被毁,被办成村小多年,现在能看到气势恢弘的庙宇为最近一两年内在原址基础上按照原来的布局和规模重新修建,仅存少量残破的柱基和石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保留着真正的古迹。……[详细]
尧坝镇古建筑群
  “尧坝古建筑群”位于川、黔、渝三省市结合部的四川省合江县西南的尧坝古镇内,地处川黔交通要道,有“川黔走廊”之誉。其中,东岳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中期数度扩修,其主要建筑为明代珍品,该庙建筑风格为川南一绝,布局得当,雕刻精美,明清建筑特色交汇,气势雄伟;古街道民居群部分为明代原始建筑,多数为清代重修,历史原貌保存十分完好。古街长1000米,民居2000余间,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尧坝镇座落于川南黔北的古驿道上,此道也是夜郎古道之一。自古以来,川南黔北往来商贾、官方均在此停歇,官方因建尧坝驿站,“尧坝东岳庙及古街道民居群”由此而来,该建筑群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民居群宁静平和,瓦脊连成一线,形成有节奏、有韵律建筑群落。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古色古香,以其宏大规模和完好保护程度,被众多专……[详细]
川滇黔工农红军游击队起义指挥部旧址
  川滇黔边区工农红军游击纵队起义指挥部旧址—桂林园(北纬28°29′41.3″、东经105°36′16.7″、海拔高程666.3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予以公布,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所辖区域范围内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川滇黔边区工农红军游击纵队起义指挥部旧址—桂林园”的保护范围公布为:房檐四周滴水分别向外延伸20米。……[详细]
合江城垣
  合江,遗存在城区内的明代城干垣近2000米,张家沟、河街、水洞街的城垣旧貌依然;与县城隔江相望的清代白塔,为合江古县城的象征。白沙镇唐代合江县城遗址,九支镇宋代安溪县城遗址,榕右乡榕山城遗扯,合江镇安乐山城遗址,城郊隋代刘珍修道成仙的云台寺,县西建于穴元之际的川南古刹法王寺,城南的明代石刻流杯池,清代摩崖石刻霞洞和城内的清代街区、古民居。保护范围:以张家沟段、下河街段、南门桥段等3个点的每段城垣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
白鹿古建筑群
  白鹿古建筑群(合江县)合江县白鹿古镇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大号白鹿坪,因地处白石山埂,形似卧鹿而得名。保护范围:北至施公馆向北110米,南至上场敬老院,东、西以建筑占地范围外延1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合江石佛寺摩崖造像
  合江石佛寺摩崖造像位于合江县,年代为177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以造像边缘为基线,向四周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外延伸10米。……[详细]
邓山庄园
  邓山庄园位于合江县,年代为清。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为基线,向东、南、西北方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外延伸20米。……[详细]
青龙嘴摩崖造像
  青龙嘴摩崖造像位于合江县,年代为南宋。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以造像边缘为基线,向四周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外延伸1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