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平武县旅游

平武县文物古迹介绍

1、平武报恩寺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武报恩寺
  报恩寺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城内,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1956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称为“敕修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完工于天顺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称“深山王宫”。报恩寺坐西向东,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东而西次第升高。山门、金水桥、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修建在一条300米长的中轴线上。经幢、狻猊、大悲殿、化严殿、碑亭长廊、斜廊、僧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雄伟壮观。报恩寺一派宫殿设计,同时具有蛛网不结和高度的抗震技术,被中外专家称为“明初罕见之遗构”、“独具匠心的抗震建筑群”。报恩寺的雕刻绘塑,精工巧制,殿内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绘画壁塑,构图巧妙,内容……[详细]
豆叩寺
  豆叩寺距平武县城102公里。经专家考证,该寺为明代早期建筑,年代早于报恩寺。寺庙占地1200多平方米。原来由山门、罗汉殿、观音殿和正殿大佛殿等组成,现仅存大佛殿三间。大佛殿保存完好,木构件保存原样,是平武目前现存时代最早的古木构建筑,为研究平武早期的古木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此殿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清漪河堤外30米,西至政府街20米,南至文化中心15米,北至豆叩中心小学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昭忠祠、王玺公衙、镇羌门及城墙
  昭忠祠、王玺公衙、镇羌门及城墙(平武县)保护范围:1.昭忠祠、王玺公衙:以现围墙和公路为界。2.镇羌门及城墙:以城门、城墙外缘为基线,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平武回龙庵
  回龙庵位于平武县平通镇乔坝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据回龙庵《建修碑志》记载,该庵始建于何年无考,为清代光绪十七年重建。主要建筑由山门、天王殿、龙王殿、大佛殿、观音阁及厢房等组成,现仅存观音阁及两厢房。观音阁建在宽12.7米、0.6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呈正方形,面阔11.3米,进深11.3米,重檐攒尖顶建筑,阁高13米,内设木质楼梯,可随梯攀登至二楼。二层设楼座,铺设木质楼板。阁的金柱为通天柱,柱础均为石质,唯正面两檐柱设计独特,为0.9米高的石狮作础。正脊和垂脊装饰华丽,正脊中央还安置一个形制精美的铁刹。古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全楠木框架结构。脊梁为筒瓦所扣,筒瓦内绘有花草图案,梁枋及金柱均为彩绘。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4米。建设控制地……[详细]
阔达回龙寺
  平武县阔达藏族乡筏子头村有一座回龙寺,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年,回龙寺是龙州至松潘、甘肃等地的一处重要驿站,且又是戏楼,是川西北保存最为完好的集戏楼与驿站为一体的清代古建筑。回龙寺坐北朝南,靠山面河,涪江从正前方流过。据考证,回龙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清代早期建筑。回龙寺由乐楼(戏楼)、正殿、左右配殿组成四合院。戏楼的左右还有部分木构建筑相连,与戏楼一样为二层。戏楼兼作大门,进庙从戏台底穿过。戏楼台口在内院倒坐,戏台有雕花撑弓,中间额枋有戏装人物雕饰,台口前沿有雕花华板,戏台上部梁枋有地方传统彩画,边壁上有壁画,颇为精细,可惜的是大多壁画都已残损。据了解,在清代,该处为水码头和驿站、关防之地,颇有人气,故形成小场镇,因此设庙,建戏台以应对节日庙会。据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详细]
红军碑林
  红四方面军为了打败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并向川西和甘南扩大革0据地创造有利条件,为接应中央红军北上,使两支主力红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接照党中央和军委电示,于1935年3月28日发起了强渡嘉陵江的攻势,歼敌10000余人,攻占了北迄青川平武,南至梓潼、彰明的广大地区。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九)平武县城获得解放。15日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继后建起了平武、平南两个县苏,一个区苏,19个乡苏,97个村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支援红军的宣传工作。红军播下了革命火种,工农群众自觉起来参军参战,队伍不断壮大。当年平武参加红军长征的共有1156人,其中:县、乡、村苏委员以上的65人,游击队员242人,少先队员99人,儿童团员63人,妇女队员10人,直接参加的438人,参加支前长征运输的239人。此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