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旅游

扬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扬州文峰寺
  位于宝塔路16号,省级文保单位。寺因文峰塔而名。该塔建造于明万历十年(1582),清康熙七年(1668)元月,山东郯城大地震,塔尖倒地。咸丰三年(1853)寺毁于兵火,由万寿寺住持寂山募资重修,焕然一新,其时塔尖“大放毫光、万缕千丝、盘旋而上,如孤峰耸秀,矗入云霄,水陆之人皆仰瞻惊叹”。文峰塔为七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每层八拱门,底层回廊式做法,二至七层为挑廊做法,塔身青砖青瓦,塔高近50米,塔顶为八角攒尖顶。远处眺望,文峰塔既玲珑又雄伟,表现了我国古塔建造的高超技艺。每当朝阳升起,文峰塔的塔影如笔蘸砚池,成为“砚池染瀚”一景,清人诗中有“九峰砚池塔作笔”句。文峰寺坐东朝西,门前立“古运河”碑,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第二、四、六次东渡,于此而入长江。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南巡,也从寺前经过。文峰寺已成……[详细]
阮家祠、墓
  阮家祠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位于市区毓贤街8号,墓地位于邗江槐泗镇槐二村。祠堂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系清代学者阮元的家祠,祀高、曾、祖、祢四世。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扬州府仪征人,乾隆进士,历任要职,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祠堂坐北朝南,占地约1520平方米,有头门厅、二门厅、正殿、文选井,建筑基本完好。前两进均面阔三间。正殿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两边有廊房环抱。祠南临街围墙正中嵌有“太傅文达阮公家庙”石额,祠东有阮元故居三进。2009年对东宅第古建筑进行修缮,并布置阮元生平展,2010年复建了西路建筑和隋文选楼,将利用隋文选楼建设扬州学派纪念馆。阮家墓地占地4200平方米。东南侧为阮元、继配夫人孔氏、侧室刘氏、谢氏、……[详细]
仪征地藏寺
  地藏寺位于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的陈集镇镇南,始建于唐代,毁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明初重建,隶属于九华山管理。清末扬州高旻寺0师来果曾来此传经,塑有藏身像一尊,后将地藏寺列为高旻下院,至战乱期间被毁。1939年,本澄等佛家人士出于恢复古刹之举,自筹资金重修地藏寺,建大雄宝殿及寮房十六间,后因破“四旧”被毁。 2002年,觉熙法师在当地信教群众的支持下,移址至陈集旅游规划区孔雀山公园处重建地藏寺,规划用地30亩,拟建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藏经楼、灵塔、钟楼、鼓楼、放生池和配殿等。孔雀山公园在陈集街南一里,传说曾有孔雀栖息,树木林立,曲径通幽,景色宜人。山东南有神墩商周古文化遗址,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阮元曾在山西面建筑天后宫、天后楼、……[详细]
扬州莲性寺(法海寺)
  莲性寺在五亭桥南、白塔西侧,有一座距今1400多年历史的寺庙——莲性寺。该寺原名法海寺,又名白塔寺。建于隋末唐初,重建于元代,法海寺取意法海无边之意。“莲性寺”是康熙1706年南巡扬州时赐名。法海寺内壁画“经变画”,采用天然石料,根据观天量寿佛经的内容和故事绘画而成,是全国罕见的大型壁画。文革时期,莲性寺受损,破败不堪。1996年起,市宗教部门多次进行修缮,现已修复天王阁、大雄宝殿、山门殿等多处设施。始建于清乾隆清乾隆四十九年的莲性寺白塔,仿北海琼岛春荫之白塔,高28.5米,由十三天、龛和塔基三部分组成,它是我国现存砖砌喇嘛塔为数不多的代表作。底层为方形台基,四周围有栏板。前置小台,台北及两侧皆筑阶梯,可以登人。基座中央是砖雕须弥座,每面各有3个小龛,龛内砖雕十二生肖图,辅以砖雕缠枝莲花。座……[详细]
罗聘故居
  罗聘故居位于弥陀巷42号,又名“朱草诗林”,现为省级文保单位。居宅内有香叶草堂、倦鸟巢及住宅、书斋等。是现保存唯一的“扬州八怪”人物之故居。罗聘系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画家,扬州八怪殿军人物。罗聘祖籍安徽歙县,世代居扬州,出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罗聘自学成才,自称少年时即通晓十三科绘画技法,读过奇书五千卷。21岁时与画女方婉仪成婚,24岁拜画家金农为师,师生均信佛,甚为契合。金农殁后,罗聘为其料理丧事。罗氏夫妇及子女均擅画,以画梅为多,人称“罗家梅派”。为求画名远播,罗聘一生中曾三次携画前往京师。第一次入京是在39岁时,以八幅《鬼趣图》名动公卿,当日在图上题咏者近百人。画鬼其实是画人,讽刺种种世相,立意十分尖锐。此画被认为是中国漫画开山之作。第二次入京为47岁,第三次入京为58岁。在京师他的……[详细]
66、华氏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氏园
  华氏园位于斗鸡场2、4号,为华氏盐商住宅,建于清代晚期。该建筑体量较大,正门现在斗鸡场4号,后至马坊巷6号。正门为砖雕水磨门,进门为三间门厅,一小庭院。整个建筑群分中、东、西三路。正门为中路、东西各有一火巷与东、西建筑相连。东路第一进三间一厅,已改造,难辨旧貌。第二进为四间花厅,旧有水池一方;第三进、第四进为砖木结构二层小楼。第三进小楼为上下四开间,第四进为五开间小楼,与中路正房相连。中路西路中四进为三间两厢式住宅群,前后以天井相连。中路后一小庭院,连接l形座西朝东,座北朝南各三间小平房。该建筑群高低错落,庭院相连,建筑,结构完整,为晚清时期盐商住宅代表之一。东路后进为小庭院,庭院东南角有飞檐漏窗方亭,向北残存黄山假山,假山北二层三开间砖木结构小楼一座。2008年修缮,现为特色客栈组成部分。……[详细]
龙虬庄遗址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高邮市市区北约10公里处的龙虬镇。龙虬庄遗址从1993年开始发掘,总面积4万多平米,现已发掘面积1335平米,清理了新石器时代的房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二千余件。考古发掘证实了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江淮东部存在着一支面貌独特、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龙虬庄的居民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不仅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还饲养家禽和农业生产,制造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1997年9月,中外考古专家云集高邮,对遗址实地考察研讨,确立了江淮地区史前文化——龙虬文化。它的发现,再次证明了江淮地区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1993年龙虬庄遗址被评为……[详细]
68、仙鹤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鹤寺
  该寺为南宋德佑元年(1275)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阿拉伯人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募款所建。与杭州凤凰寺、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齐名,并称我国四大清真寺院。此寺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在兴建此清真寺时就按鹤的形体从“嘴”到“尾”布局。大门对面原有照壁墙为“鹤嘴”(1958年拆毁);寺门是仿唐建筑,翘角牌楼,犹如鹤首昂起;从寺门至大殿,是一条狭长弯曲的甬道,形似鹤颈;大殿相当于鹤身。大殿南北两侧有飞檐起翘的半亭,如同鹤翼(南侧半亭即望月亭,北侧半亭已圮);大殿后左右两侧庭院,有古柏两株,谓之鹤足。殿后原临河,遍植竹篁,形如鹤尾(填汶河筑路后竹篁不存);大殿前,左右两侧各有水井一眼视为鹤目。每逢伊斯兰教节日,中外信仰者往往在这里聚礼,今日仙鹤寺已成为扬州和阿拉伯友好交往……[详细]
69、重宁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宁寺
  重宁寺时代:清地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长征路15号该寺曾与天宁寺、建隆寺、慧因寺、法净寺、高旻寺、静慧寺、福缘寺并称为清代扬州八大名刹,始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宁寺因为是奉旨而建,所以规模、形制、质量都比一般寺庙为胜。历史上的重宁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佛像精美,有关形制完全是按照皇家的规格来制作的。李斗说,扬州八大刹的佛作,可与苏州寺庙媲美,“而重宁寺佛作,则照内工做法”。按清代的建筑法则,分为官方、民间两大类,官方建筑法则又分内工、外工两种。所谓“内工”是指宫殿园囿造法,所谓“外工”是指城池仓库造法,两者都属于皇家建筑法则。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扬州,建成70年的重宁寺与城内绝大部分寺庙一样遭遇毁灭的命运。光绪十七年(1891)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宁寺两……[详细]
刘氏五之堂
  刘氏五之堂刘氏五之堂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城中社区姜家巷13号,原五之堂有东中西三条轴线五之堂,现存五之堂为西轴线五之堂,建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五之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座北朝南,前后五进,每进五间,前四进前有廊轩,第五进为双层0。东侧有厢房一排6间,共有房间36间。窗、梁、廊檐雕刻俱精。第一进门楣上原有匾额曰“太史第”三字,文革时匾牌被毁。五之堂建筑均为清中期特征,梁架为“月梁”,两层楼房梁架雕刻精细。外墙山尖砖雕装饰考究,下檐有一方形镂空砖雕。刘氏先祖于明正统(1447)年,从苏州迁到宝应,此宅为十二世祖刘彦矩(太史第)的住宅,以《中庸》问政篇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而命名为五之堂。刘氏祖辈为书香门第,诗礼之家,出现许多杰出学者,其中刘台拱……[详细]
大芝麻巷民居群
  大芝麻巷民居群位于大芝麻巷18、20、34、36、36-1号,清末民初建筑。该民居群为以36号为中心,东侧为34号之一,西侧为36号之一,坐北朝南。18号民居,民国初期建筑。住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三间两厢对合式住宅,中以天井相连。此宅结构完好,木槅门、窗保持原样。20号民居,清代建筑。水磨砖雕门楼,两开间门厅。入内,北侧原有花厅三间,现已改建;西首二道门,进门为小过厅,中间为天井,北有住宅四进,均为三间两厢。该建筑内部结构及槅扇门、窗,均保存较好。36号民居,前为照壁,上有砖雕“鸿禧”二字,住宅前后四进。第一进为门厅,面阔三间,入内中为天井,三面回廊。第二进为大厅,面阔三间,前置卷棚。第三、四进为三间两厢住宅,中以天井相连。34号之一民居,前后三进。第一进书房三间,东侧为厢房(龙梢)。第二……[详细]
扬州麦粉厂旧址
  扬州麦粉厂旧址位于在便益门街、运河西岸,建于上世纪30年代。扬州麦粉厂是扬州近代工业起步的见证,俗称为扬州早期两爿半工厂之一。大楼建筑中西合璧,南向,砖木结构,面阔九间,进深四间。现保存有该厂当年使用的一台德国西门子发电机。该建筑是扬州仅存的近代工业遗产。麦粉厂位于便益门外古运河西岸高桥南街2号。前身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的高邮裕亨麦粉厂,1931年因高邮城遭洪水,戴姓业主将厂址迁移扬州,并易名为扬州面粉厂兴记股份有限公司,建砖木结构五层楼厂房一座,时为扬州城的第一高大建筑。抗日战争期间为侵华日军控制,为其磨制军粮。新中国成立后,扬州麦粉厂成为扬州粉面工业主要厂家,1954年9月公私合营后,企业规模明显扩大。1983年,扬州麦粉厂生产的绿寿桃牌标准粉和特制粉,分别被评为商业部质量信……[详细]
郭村战斗指挥部旧址
  郭村战斗指挥部旧址位于江都市郭村镇塘头村花园组于氏姊妹楼。1940年7月8日,粟裕根据陈毅的指示,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机关及主力0团,新六团和留在江南的“挺纵”二团冲破重重-,渡江北上,到达江都县塘头地区,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7月下旬,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原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刘炎、钟期光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集中塘头、郭村的新四军7000余人,整编为3个纵队和1个独立支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实际情况,决定东进黄桥地区。7月25日,陈毅、粟裕率3个纵队从郭村塘头出发,东进黄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设在于氏姊妹楼内,于氏姊妹楼原为清光绪12年(1886)进士官知府,翰林于齐庆府邸。解放后此处是历届区乡政权所在地。1986年……[详细]
同松药店
  同松药店宝应同松药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学墩社区南大街54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取同心同德,松柏常青之意。1965年,药房后面增筑了药材加工间。现存店铺和药材加工间共三栎房屋,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247平方米。药店店铺坐西朝东,前后两进,均为上下两层楼房,中有过廊相连。第一进面阔四间,进深七檩,硬山顶,屋面小瓦,室内梁架稳固,一楼铺闼门已改成玻璃门,室内装修;二楼雕花格扇门窗保存完整,门外梁架雀替木雕精美,室内木地板等完好。第二进面阔四间,进深五檩,硬山顶,屋面小瓦,梁架完整,室内木地板、木楼梯等保存完好,惜一楼也已装修,后山墙南端有福祠痕迹。药材加工间坐北朝南,上下两层,面阔六间,进深七檩,室内梁柱较粗,木楼梯、楼上木地板等保存完好,惜前墙大部分改动,砌……[详细]
扬州白龙庙
  白龙庙位于扬州市西郊森林公园内(仪征市刘集镇白羊山),始建于唐宣宗年间。相传曾有一对夫妇居于白羊山中,感天地而孕,生下一白色蛇状怪物,妇人当即被吓死,而后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白色怪物腾空而去,当地人称之为“小白龙上天”。龙父为妻立墓奠祭,小白龙为报生养之恩,每年六月都会来此祭母哭灵,此日必是风狂雨暴,当地人皆称“小白龙回家”。天长日久游出一条弯曲的河流,便是现在的“龙河”。人们为求风调雨顺,在此山上建庙一座,称其为“白龙庙”,至今香火鼎盛。白龙母坟如今尚存,坟前有一圆形洼塘,名为“白龙窝”,传说是龙父当时倒胎水和小白龙由此升天甩尾所致,水虽不深,但大涝不溢,大旱不涸,常年均保持一定水位。 原庙宇在破“四旧”中被拆毁,1984年,文忍法师在当地信教群众的支持下重建,占地30余亩,现已建成……[详细]
仪征神墩遗址
  神墩遗址神墩遗址位于仪征市陈集镇丁桥村高塘组8号居民房以北34米,泗大线以东700米,高塘埂西南280米。遗址地处蜀岗丘陵地带,位于台形高地之上,自北向南倾斜。遗址的北、东、西三面有河道及水塘环绕,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上,北侧最高处面积约1000平方米。1973年发现地表和剖面有大量夹砂红陶、几何纹硬陶、黑皮陶、红烧土块、动物骨骼、磨制石器等。1995年9月至12月南京大学历史系在此进行发掘,揭露遗址面积464平方米,发现一组西周、春秋时期的大规模红烧土建筑居址,地层中陶片等包含物较为丰富,上层文化层以夹砂灰褐陶、泥质红褐陶占多数,下层文化层中泥质黑皮陶明显增多,器形有鬲、豆、罐等。神墩遗址是历年来在江苏宁镇及周围地区商周时-古中少见的保存较完整的聚落遗址,具有比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了解仪……[详细]
仪征东门水门遗址
  仪征东门水门遗址东门水门遗址位于仪征市区前进东路东岳庙东南50米处,清真寺排水沟河床上。水门现存水下石工建筑,其上半部砖砌券顶建筑已毁。水门的平面呈〕〔形,东西走向,主体部分由南北两厢的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四摆手、门道及残存的夯土城墙等组成。水门全长17.5米,西面进水口宽12米,东面出水口宽11.5米。南北两厢石壁长13.4、宽2.2米、高3.8米。摆手长3.16米,与厢呈45°夹角。水门门洞宽7.7米,过道地面用青石板平铺而成,下为密集的木桩。水门上券顶及墙体与主城墙连为一体。东门水门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元、明、清三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和加固,一直沿用至民国。作为仪征唯一保存下来的南宋城垣水关,工艺考究,制作精良,使用时间较长,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特征,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水……[详细]
观音山禅寺
  观音山禅寺位于江苏泰州东南方,寺之历史,始创年代,无从稽考,清末民初间,住持僧某,不善经营,致殿宇佛像,残破不堪,地方绅领,仰曲塘宏开寺玉成尊宿德望,礼聘之出任住持,玉公感而勉应之,就任后修葺殿宇,重装金身,寺貌一新,四众欢欣,玉公适任州僧正司,公务繁忙,无暇常住,乃交其弟子道如和尚管理,道师承秉师志,悉心经营,-利生,寺务日进,玉公出任泰州僧正司期间,平息清廷寺庙兴学风潮,维护佛门香火,僧侣生计,培育僧才,续佛慧命,功德无量。并得徒孙文心、智光二师,刻意栽培,道学深进。文师应聘住泰城开化禅寺方丈。智师应聘主镇江焦山定慧寺法席。文公得徒霭亭,住镇江竹林寺方丈。智公得徒南亭,住泰城光孝寺方丈。霭公得徒存远,主仪征宝光寺法席,南公得徒善远,主泰城觉正寺法席。存公得徒自一、守一二师,自师住持南京栖……[详细]
扬州盐商住宅
  扬州盐商住宅(含周宅、廖宅、贾宅)廖宅位于市区南河下118号。清末盐商廖可亭宅,占地约2000平方米,住宅分东西两轴,东轴有二门厅、大厅、住宅楼计五进。大厅楠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有卷棚,东西有廊与门厅相接,西轴有船厅、花厅、住宅楼等计四进,除大门厅及北部花园已毁外,整个住宅基本完整。为大型盐商住宅,可结合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修。周宅位于市区青莲巷19号。系扬州盐商周扶九宅第,坐北朝南,大门砖雕门楼。住宅分中式、西式两部分。中式住宅,偏西为平房及宅园;东为对合楼二进,两侧有楼廊相连,呈四合院串楼,楼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两楼进深皆为7米。火巷以东另有西式楼两幢。偏西建筑及宅园已于1979年改建。可结合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进行整修,与小盘谷等文物景点连结成片。2006年6月5日,扬州盐……[详细]
天山汉墓
  天山原名神居山,位于高邮县天山乡境内,高49.55米,南距扬州45公里。全山玄武岩构成,是一处典型的火山溶岩地区,占地约70公顷。山上原有三座高大的封土堆,从1979年5月至1983年8月,由南京博物院进行发掘,两次历时2年,发掘了一号、二号两墓。两墓皆属大型岩坑竖穴、有斜坡墓道的“题凑”式木椁墓。一号墓早年被盗,二号墓遭焚烧,两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一号墓大部分构件都有标明名称与方位的漆书或凿刻的文字,为研究汉代这类墓室结构,提供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便于拆装。出土随葬品中的漆器,木雕(已炭化)制作得非常精美,特别是漆榻,和成套的浴具(盆、座、勺、灯等)为汉--古发现中所少见。一、二号墓同属“黄肠题凑”木椁墓制。据文献记载:“梓官,便房,黄肠题凑”为“天子之制也”。这种葬制见于史籍记载不多,发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