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旅游

西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长安归元寺
  归元寺地处陕西省西安市王寺街道办(为西安未央宫所在地址)中心地段,西依沣河、南面终南,北傍沟通西安、咸阳新建世纪大道。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归元寺建于唐贞观年间,是玄奘法师西去印度求法,回归后晋见太宗皇帝前所住锡之最后一站,距今有千余年历史。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受教于戒贤大师,回国后创立法相宗,并接纳和培养了高丽(南韩)学憎圆测,成就了中韩佛教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归元寺虽经沧海桑田,历史变迁,数度兴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特别是经过释常义、释慈光两任住持的苦心经营,归元寺已恢复山门、天王殿、卧佛殿,又新建念佛堂、斋堂、地藏阁、方丈室、五观堂、寮房等,念佛堂落成以后,殿脊所配0熠熠生辉,瑞相叠生,令周边信众惊叹不已。经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批准,归元寺已被确定……[详细]
长安圣寿寺塔
  圣寿寺塔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处秦岭北麓长安县五台乡塔寺沟内。圣寿寺塔,原名为“应身大士塔”。对寺塔的来历还有一说:据说隋文帝杨坚和他的母亲出游印度,带回佛牙一枚。来到南五台,见这里山清水秀,便于参禅诵经,就在此建塔。这里终年香火旺盛,随文帝也常来此消夏避暑,参禅礼佛。初唐时,太宗李世民的母亲每年也要来此朝拜几次。这样,南五台声名大振,成为佛教圣地之一。该塔为七级正方形0式砖塔,高29.5米,底座周长7.5米,塔身的一、三、五、七层南=1匕两面和二、四、六层东西两面辟有券门,层与层之间砖叠突出为檐,并用砖雕砌成两排菱角牙子。二层以上的壁面为枋木制结构,每面又分为三间,用砖砌出倚柱、阑额及斗拱。塔的一、三、五、七层的南北两面及二、四、六层的东西两面各开拱券形门洞。塔壁面有柱、枋、斗拱等仿木结构。……[详细]
古观音禅寺千年银杏
  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约1400年。寺内最吸引人的,是一棵被誉为世界上最美银杏树的千年银杏,据说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的。每到暮秋时节,银杏树叶纷纷落下,金叶铺地,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一睹美景。智慧寺院系统已于2017年10月18日正式上线,即日起游客可通过“古观音禅寺”官方微信进行预约。古观音禅寺开放的银杏观赏时间为10月28日~12月10日,每天8点到17点。每日最多可预约7200人预约系统以半个小时为1个预约时段,每个时段可预约400人,每日最多可预约7200人。每个微信号每天最多预约3人,每人最多可携带一名1.2米以下儿童。预约时需按要求真实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预约成功后需按时前往,由工作人员扫描预约二维码后方可入寺参观。如遇突发情况不能如期参观的,需提前8小时取消。预约……[详细]
杨武庄墓及祠
  杨武庄墓及祠位于雁塔区长延堡街道东三爻村。据1988年普查材料,杨子江,龙桥(今陕西三原)人。元世祖中统年间“由襄阳功封便宜都元帅”,进爵“护国进义武庄公”。其四子均以军功授进义校尉等职。墓祠座北面南,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门楼、前堂、后堂及墓冢。墓封土圆丘形,底径12米,高约3米。祠堂系清代建筑,前、后堂均为三间硬山顶。门楼砖砌,面宽4.8米,高约7.5米,硬山灰瓦顶,檐下砖雕仿木构椽头、假昂及宝相花和云纹;中部辟券门,额嵌“元敕修杨武庄公茔”石匾。存康熙壬戌年(1682)“重修杨武庄公墓祠碑”1通,魑首,龟趺,通高3.6米,宽0.88米,厚0.2米。碑文楷书,记载杨子江及其四子生平、功业,并记有杨氏第15至20代孙百余人姓名。文林郎湖广黄梅(今湖北黄梅)知县吴景恂……[详细]
长安至相寺
  至相寺位于西安市南三十公里的终南山天子峪内,是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沿天子峪西边羊肠小道缓缓而行,大约一个多小时便可来到至相寺。隋文帝开皇初年,由彤渊法师始建。唐朝曾予重建。后毁圮。清朝由海乾法师住持重修。民国时期法亮及垣康法师再建。现存建筑大雄宝殿、韦陀殿及寮房等,均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所建。至相寺传承法系为华严宗,著名祖师有智严、法藏、义湘等。寺内珍藏三论宗之祖吉藏墓盖一个,另有唐朝古槐、银杏数株,墓塔一座,碑刻五块。至相寺地势雄伟,寺院处于山脊之上,坐西向东,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至相寺在唐代及其昌盛,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到寺里敬香 ,寺内有遗碑铭曰:“终南正脉,结在其中。” 故知此寺不仅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终南古迹胜境。寺后有大面积橡树林环抱寺院,古木参天,风景幽雅 。曾有风……[详细]
86、海莲寺
海莲寺
  海莲寺古称海神洞,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城西南两华里的河北岸水磨村西,依崖傍水,遥见终南如黛,近有水潺潺,业林劲松,绕藤环翠,莺歌互答,实乃一清净古刹也。黄帝辞典曰:秦二世胡亥时,(西元207-209)宰相赵高柬修河,以绝未央阿房宫之水患,辟韦杜以下万顷良田。其间昼掘夜合,出水如血,七日方止,故有斯洞以祭神灵,海神乃水之道也。元仁宗(1312年-1313年)间,有僧明清大师建修佛寺,其时殿宇七十余间,占地顷许更各海莲洞。元末明初,有僧智园和尚更名海莲寺。屡遭兵焚,日渐衰微,清末,僧慧通和尚燃指明发愿重修殿宇,更遭文革毁损,寺无一殿辛存。一九八一年,森亮和尚主持该寺,重建大雄宝殿、山门、念佛堂、华殿三圣洞、放生池亭、流通处、钟鼓楼、安息堂、塔及僧房八十余间,占地17许亩。建造既有寺院的庄殿,又有园林……[详细]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恢复性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宜春苑、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曲江池遗址公园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总设计。占地471亩,在原曲江池基础上2008年7月1日建成,曲江池水面仅南北纵长就达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现对游人免费开放。曲江池遗址公园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民俗传承、艺术展示为一体的开……[详细]
西安菩提寺
  菩提寺(原名庄严寺),坐落在眉坞岭下运渠河畔闻名遐迩的古镇户县大王镇。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大王地区的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提出在原庄严寺旧址上重建寺庙的设想,此举得到了大王镇村委会的认可与支持。村里在原寺庙的旧址上给拨土地20亩予以重建,省内外游子客商,贤达善士闻讯振臂呼应,鼎力相助,汇涓水成大河,聚粒土积山丘,携手同心,共襄盛举,助其逐步圆成。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建成了山门,前殿,大雄宝殿,僧房,斋堂等设施,占地二十余亩。这些建筑大都为仿唐式建筑,青砖碧瓦,拱斗狼牙,飞檐翘角,精雕细琢,彩绘夺目,古朴典雅,雄伟庄严。前殿为伽蓝殿,供奉伽蓝菩萨关羽;大雄宝殿供奉佛祖释迦悉尼,陪供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送子观音等佛界菩萨。寺院内西侧设有放生池,放生池北……[详细]
袁氏家族墓地
  袁氏家族墓地位于周至县侯家村乡东风村马营村西,年代为元末至清。墓地共分为四个墓区,分别为狮子坟、袁家坟、路边坟、四碑坟,总面积12万平方米。狮子坟位于马营西,袁家坟位于马营南,路边坟位于马营西南与狮子坟相距60米,四碑坟位于马营西南,据该村约1200米。墓地原有封土、石碑、石羊、石狮、石望柱,大多已无存,墓地已辟为民居和农田。现存遗物散落村内,有墓碑2通(马营袁氏先茔墓次碑、马营袁街寰墓碑)、残碑首一件、方形碑座一件、龟趺一件、石望柱座一件。袁氏先茔墓次碑,青石质,首身分离,碑首、碑座已佚。碑身高237厘米,宽78厘米,厚23厘米。碑阳阴刻楷书碑文,其内容为袁氏家族墓的形成过程,首题为“袁氏先茔墓次记”。现已断为两截,倾覆于麦草堆中。榫头已残损,宽19厘米,残高7.5厘米。袁氏家族在明清时期……[详细]
鄠邑石门寺
  石门寺位于户县烧柴峪,原名为“紫竹林”。“紫竹林”原有前后建筑分三进:即天王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大雄宝殿及左右僧房二十多间。“紫竹林”始建于唐代,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佛教圣地。现有文物石碑鉴证。紫竹林地理钟灵,环境优美,松柏罩顶,紫竹丰茂。南依秦岭万重山,北望渭水莽原。西傍将军山,东临牛首山,与化羊庙首位呼应,相互映辉。衔鹤鹳对唱于松柏之间,苍鹭翱翔于白云蓝天。“紫竹林”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国。迄今已一千多年。各朝各代都有高僧住寺修行。尤其是在清代,一蔡姓文人因涉嫌“-”案逃遁此处出家修行,涅槃于前山石洞之中。由此得名“蔡仙洞”,简称“蔡洞”。民国时有释彦海修行于此,于1966年往生。由于“紫竹林”年久失修及文革时期的人为损坏,自此成了瓦砾废墟。二十世纪末,在国家佛教管委会委员、……[详细]
西安城隍庙
  西安城隍庙,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西安城隍庙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6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复修,是陕西省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城隍庙分为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城隍庙山门口有座五间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叠,牌坊之下,有铁狮一对。山门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直达二门,其间有文昌阁一座。进入二门有一座精巧绮丽的戏楼,戏楼与大殿南北相对,中间场地上是一座气势宏伟的木质牌楼,楼檐有精美彩绘及阴阳太极八卦图案。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正中供奉西安都城隍,两侧配祀判官、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等鬼卒。  原主要建筑有大门、玉皇阁、乐舞楼、牌楼、大殿、道舍、厢房等,后大多被毁,现存有清雍……[详细]
汉文帝霸陵
  汉文帝刘恒墓葬,位于西安以东13公里处,霸陵乡毛窑院村以南。1956年8月6日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南靠白鹿原,北面灞河,东邻老柿坡,西接赤水沟。周长1000余米,高耸100米许,呈方锥体,两侧为箕形山凹对称,成弧形之势,远远望去如同凤凰展翅,当地称“凤凰嘴”,因陵墓座落于灞水之滨,名曰“灞陵”。陵前原有1棵古柏,柏下竖石碑1通,勒毕沅书写“汉文帝霸陵”,周围石碑林立,相互交错,大小高低参差不齐,令人难以清数。“文革”期间,大柏树被人砍伐,石碑有的被盗走,有的被打碎,连原来的遗址也被开荒种田。1987年,区、乡文化部门为保护文物古迹,仅寻出9块较完整的石碑,重新立于陵前。汉文帝刘恒,高祖之子,早年封代王。太尉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后,迎立为帝。文帝以节俭著称,他在位23年,宫室……[详细]
秦汉栎阳城遗址
  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关庄和御宝屯一带。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献公二年(前383)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孝公在此诏令天下,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一度以栎阳为都城,最终消灭项羽,建立汉王朝,直到公元前200年才迁都长安。1964年,陕西省文管会对栎阳城遗址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查和试掘。1980年至198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栎阳考古发掘队对古栎阳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勘探发掘。考古证实,古栎阳城城址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约1600米。已发现南、西两道城墙及三座城门遗址,内有秦汉道路13条,其中东西路6条,南北路7条,街宽15.7—17.7米。城内有秦汉建筑遗址、一般居址和……[详细]
小学习巷清真营里寺
  营里清真寺,顾名思义就是“兵营中的清真寺”。对于营里清真寺最早记载是在唐代,唐代宗年间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侨居长安的一些阿拉伯或波斯官兵就被安置在学习巷,而且他们的兵营就驻扎在巷内,为了方便这些外籍军人的宗教活动建立了一座专供官兵使用的清真寺,由于该寺在军营区域内因此取名“营里清真寺”。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元代回回军驻在了长安,元政府专门为驻扎在军营里的穆斯林官兵建造的清真寺,但是否建于元代待考。有据可查的年代应该是山门楼上牌匾标出的清乾隆甲午年间建制年代,当时这里驻扎的军队中多为穆斯林官兵。为方便宗教生活而建造的此寺,至今小学习巷向北段仍有一条笔直的狭窄小巷,据传是当时兵营中的军械库为方便运送箭支而开辟的专用通道,俗称“箭道”。小学习巷是条僻静幽深的小巷,营里清真寺就在巷子深处,因为地处……[详细]
周至李颙墓
  李颙墓位于周至县二曲镇八一村。原有墓地190平方米,周筑土墙。封土圆丘形,直径约3米、高约3米。“文革”中封土、石碑皆毁。1976年后在原址划定800平方米作为保护范围。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颙(公元1624年—公元1705年)字中孚,号二曲,陕西周至县人。清初著名理学家,与孙奇峰、黄宗义同称清初三大名儒。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陕西总督鄂善以“隐逸”把李颙推荐给朝廷,皇帝批准召用,但他以患病托辞不受。十七年(公元1678年)举“博学鸿儒”时,礼部又以“海内真儒”举荐李颐,朝廷派-至其家敦请,他仍坚辞不应,并以-,以至自刎表白不做官的决心。此后,他迁富平县隐居,闭门谢客,专心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不与世人交往。惟顾炎武、惠思诚来访时,他欣然接待,……[详细]
终南弥陀古寺
  弥陀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自古即是善男信女,文人墨客登临南五台的必经之地。寺院所在位置,二山环抱,地势平坦,风景优美。弥陀寺背依送灯台孤峰独秀,东西两侧二山环抱,如翠屏列障,山坡松柏青翠欲滴,像是绿色海洋里泛起的微波细浪,寺西傍依着一弯潺潺溪流,衬托出弥陀寺古朴、沉稳、恬静的古刹风姿。据史料记载,弥陀寺创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兴盛于唐朝,后历经兵火祸乱,屡经修复。抗日战争期间,弥陀寺为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后该寺列为0。1943年蒋介石在皇甫村召开西北军事会议时,曾在此寺避暑。l944年春,国民党派张治中、邵力子与中共代表林柏渠、吴玉章等在此寺举行秘密谈判,商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协商事宜,为“双十协定”,做了筹备。选定这里举行谈判的地点,是由张治中先生提出,经国共……[详细]
普光明寺
  户县普光明寺位于户县余下镇沈家营村,恒古时期,酃治之南,终南山阴有个沈家营村,古分南北两堡,两堡相距一箭之地,各有城桓城楼,唯北堡城门不能行车,而后成品字形建制,在品底正中坐南朝北有个普云寺,这就是今天的普光明寺。该寺始建于元代,前后三进各三间,东西厢房六间,大殿供华严三圣,后殿供儒释道三教,东厢房供观音大士,西厢房供清末在本寺坐化的乔某肉身“乔爷”,距寺约50米坐南向北有戏楼一座,同寺院都为元代建筑样式,民国14年—20年间先后重修了中后两殿,成为沈家营普贤小学,后因历史特殊时期都已被毁,现今仅存明朝莲花化钱炉一尊和无字碑一块。1998年,在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大力支持下,重修了大殿三间,东西厢房三间,一直在此承办普贤小学,直到2008年普贤小学才撤出寺院,为了配合政府提出的道德教育为先的方针……[详细]
西安革命公园
  西安革命公园位于西安市西五路东段北侧,占地一百五十余亩,创建于1927年2月,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和“西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6年春,北伐战争前夕,匪首刘镇华在张作霖等的支持下,纠集一支号称“十万人”的部队,企图攻占西安,为北洋军阀扩大地盘。刘镇华围城8月之久,放火烧掉城外10万亩麦田,强征民夫在城周围挖掘了一条3公里的断绝沟,企囹迫使全城军民投降。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带领全城军民坚守西安。后冯玉祥将军大军入陕,粉碎了刘镇华的阴谋。时称“二虎守长安”。在守城期间,死难者5万人左右,占当时城内人口的四分之一。1927年,为了安葬和纪念死难的5万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园内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凭吊纪念。公园在原清代满城废墟上建立的。当时冯玉祥……[详细]
关中书院
  位于南城门内东侧的书院门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因陕西著名学者冯从吾讲学的宝庆寺难以容纳,故将其东“小悉园”改建为“关中书院”,成为当时陕西的最高学府。书院坐北面南,院内有大门、二门、允执堂(讲堂)、左右寮房和东西号房等建筑。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在院内西北部建“斯道中天阁”(1965年因漏损拆毁)以祀孔子,明天启六年(1626年)陕西巡抚乔应甲毁书院。清康熙、乾隆时重修,建“精一堂”等,至光绪初年,书院初具规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民国初又改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现为“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1988年西安师范在院中轴线以东建四座二层硬山式教学楼。现书院尚存两道门厅、允执堂、精一堂及东、西廊庑等古建筑,成前、后四间院落。头、二道门厅均为带前廊的五……[详细]
活死人墓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对活死人墓一定不会陌生。在《神雕侠侣》中,这里是小龙女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小龙女与杨过相识、相恋、隐居之处,可谓他们爱情的见证所在。而事实上,活死人墓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修道练功的地方。活死人墓位于西安市区西南40公里处,距重阳宫还有4、5里路程的成道宫中。王重阳抗金失败后,掘地穴居,称之“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灵位”。他曾在这里居住了两年,还写了一首《活死人墓赠宁伯功》的七绝诗,诗中写道“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描绘他在活死人墓中-的特殊方式。如今这里保留着当年的墓堆,前面有碑石上刻着“活死人墓”几个大字。曾有人在此开过墓道,里面确有地下室,但为了保护起见,已被重新封上。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