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旅游

郑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裴李岗遗址
  :位于新郑县城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面积2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早期的一处遗址。其东半部为村落遗址,是当时的人们日常生活之地;西半部为氏族墓地,墓坑呈长方形,这里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主要是一些石器和陶器。具有代表性的有锯齿石镰、条型石铲、三足陶钵、筒形罐以及陶纺轮、陶塑猪头、羊头等原始艺术品等。目前该处遗址共发掘出墓葬114座、陶窑l座、灰坑10多个,还有几处残破的穴居房基。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期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门票门市价:10.0元景点位置河南郑州市新郑市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详细]
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原为民国区长袁强斋家,现为顾景贵住宅,上房坐北面南,东与袁进兰宅院近邻,南为顾颜明住宅,北为袁桥村街东西路,西为袁布袋宅院。1938年,登封县地下党组织已发展到相当大的力量,在对敌斗争和组织建设、宣传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登封县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结合工作进展情况,按照上级党委决定,将偃师、巩县、登封中心县委,改建为各县县委。2月前后,县地下党委便以读书座谈会为掩护,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当天参加人员有陈耳东(三县特委)、李太兴(李仲敏)、袁玉然、伊保民、王实甫、王高印、郭渊博、李春如、王甲科等二十余人。会议上三县特委陈耳东传达了上级指示精神,并说明三县特委转建县委的重大意义和县委的任务。选举了县委成员(李仲敏为县委书记),研究了基层组……[详细]
青台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青台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市广武乡青台村东。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100万平方米。1922年瑞典人T.J.阿尔纳发现,1981、1982年郑州市博物馆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出上房基30余座、陶窑7座、灰坑200余座、成年人墓葬180余座、儿童瓮棺500余座,同时出上了一大批相当珍贵的文化遗物。国家文物局对青台遗址1981年发掘出土的二、三期木炭标本测定结果表明,二期文化遗址存在的年代距今5300多年,三期距今5100多年。从文化类型看,青台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到晚期的文化遗存,它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带有郑州地区特点的文化遗存。它的一期约相当于或稍早于庙底沟早期,二期约与秦王寨类型早期相近,三期则与秦王寨类型晚期相同。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详细]
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
  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78号。1953年第二砂轮厂筹备处在武汉成立,同年9月迁至郑州,1964建成投入生产。据《二砂厂志》记载,二砂厂房、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都是按照东德标准进行的。建设期间,东德专家曾提出书面建议2978条,要求十分严格。建成后的二砂厂区,东西1356米,南北734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共完成基建投资1.49亿元,生产区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住宅7.4万平方米。工厂由6个生产车间、2个辅助车间和2个动力车间组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各栋厂房内外经过精心设计,之间有架空廊道相联,使整个厂区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陶瓷砂轮制造车间建筑面积74376.8平方米,单层、弧形锯齿式屋顶,是二砂最大、最富有特色的厂房。1964年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详细]
登封前庄遗址
  前庄遗址位于登封市宣化镇前庄村西北、朱垌河西岸、白沙水库北岸的二级台地上,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30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部,2005年修建永登高速公路时取土的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堆积,同时在前庄第六组村民宅院西北侧路沟的南断崖上均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堆积,在遗址的中北部,最上一层台地的地堰底部也发现有文化堆积,在遗址区内的地表也可捡到少量陶片。从遗址区的几处断崖来看,遗址的文化堆积不是很厚,约1~1.7米之间,从采集到的陶片看,全部为灰陶,分夹砂和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附加堆纹次之,也有少量素面,可辨器型有圜底罐、澄滤器、罐、瓮、盆等。发现的灰坑为袋状形。还发现了一枚蚌壳。该地是一处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对研究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价……[详细]
观沟村重阳观
  重阳观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观沟村。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迁修于此。重阳观规模较大,主体建筑有山门、三清殿、老君洞、祖师殿以及戏楼、道院等。现仅遗留三清殿、道士房东西屋、广圣殿等四座建筑及数孔窑洞。另有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立“迁修重阳观记”碑一通。重阳观的建筑群格局布置为坐北朝南,前有寨山,后有重山,两侧为护山,是典型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布局艺术的缩影。三清殿及道士房是重阳观的遗留建筑,是表现重阳观明清建筑建筑群的风格、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清殿建筑为明代风格建筑,也是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无梁砖石制建筑,为研究明代无梁殿提供了实物。道士房东西屋建筑为清代建筑,是重阳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阳观历史演变的实物,为研究重阳观历史格局变化提供了依据。第七批河南省重点文物……[详细]
刘村遗址
  刘村遗址位于登封市颍阳镇东南约4公里刘村自然村东狂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呈长方形,面积约3.3万平方米,在村庄东边沿向东20米处的北崖壁上发现有明显的灰坑,文化层厚度2—4米左右,文化内涵较丰富。遗址的北部和东部90年代期间当地开设机砖厂将遗址挖去一大部分。在北部面南的断崖上仍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另在砖厂挖土区的中部有一高5米,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台地内的土层上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块。从采集到的标本来看,陶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和少量的灰陶、黑陶。从残片的器型看有罐、盆、壶等并有彩陶钵残片;纹饰有绳纹、刻划纹、线纹、附加堆纹,部分器型胎质较薄。从发现的遗迹来看,遗址内不仅有仰韶时期文化堆积同时也有龙山文化遗存。采集的仰韶及龙山时期的器物标本对研究它们的承袭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第二批……[详细]
登封纸坊遗址
  纸坊遗址根据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70米,东西宽318米,面积约149060平方米。整个遗址的地形呈中间略高,东、西、北三面稍低,南面为一高断崖。遗址中,西部的文化层保存较好,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在遗址南部的路东断崖上(华楼至纸坊村路东侧)可明显地看出文化层和灰坑遗迹,尤其是提灌站水渠南头东侧的东西断崖上和水渠西边的南北断崖上散存有大量的烧土块、草木灰及灰坑,文化层厚度达2—4米不等。从采集的器物标本来看:主要有尖底瓶、甑、罐、鼎、鬲、大口尊、翁等,另外还采集有泥质灰陶杯残片,残陶环,另采集到一口沿外表面饰有一周黑红色的图案的陶钵残片。器表纹饰以绳纹为主,刻划纹次之,另有蓝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陶质均为泥质夹砂陶及泥质红陶,磨光黑陶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等。第二批郑州市……[详细]
常庙城址
  常庙城址位于郑州市西南10公里的二七区马寨镇常庙村周围,是一处战国时期的城址。解放初期,城的北墙、东墙、南墙依然存在,底宽10余米,顶宽5米,高约4米。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墙残遭推毁,现仅东城墙一部存于地面。经过钻探得知,北城墙长344米,西半部城基尚存,厚1米,存宽10—20米;南城墙长280米,城基全在,厚1—3米,宽40米;东城墙长1448米,中北部存一段城面城墙,南部存一段城基,厚2—4米,存宽20米;西城墙长1264米,南北两端城基存在,厚2—4米,宽20—40米。常庙城址分为制陶区与城基两部分。常庙城址中部为常庙村,西南角为下田河村,两村之间有不少陶窑、仓窖露于断壁上,并发现数经千计的战国陶文,是为制陶区。常庙城址的发现为郑州地区战国时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详细]
新郑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古城村东北300米处,遗址东西长403米,南北宽319米,面积12.5万平方米。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存。2003年5月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调查,调查中又新发现有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存,采集到有鼎、罐、瓮等陶器残片。遗址断崖暴露文化层1~3米,可见灰坑、房基、窑址、红烧土堆积等,文化层及地表散存陶片及石器。其中房基有叠压现象,最多者四层相叠压。采集到的石器有斧、铲等。陶器残片可辨器形的有鼎、罐、瓮、钵等。该聚落遗址一直延续至龙山文化、二里头夏文化时期。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至夏代先民居住遗址。遗址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与二里头文化承袭关系及学术问题方面提供依据。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巩义程家大院
  位于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西北500米处程家寨,双楼河西岸二级台地上,东面为双楼河冲积平原。该院依山面水,三面环山,山上柏树茂密,附近有民居、厂矿,东北50米处为程家祠堂(子华子祠)。该大院坐西向东,原为程本后裔居住,建于清末民初,由程氏后裔创建,规模宏大,建筑规范。民国期间,巩县县长曾在此避难,省、县政要多次题赠匾额。80年代以后,部分居民迁出,房屋废弃,大院北部、东部原有建筑,现已改建。程家大院规模宏大,建筑规范,现存主宅区5个院落,窑洞10孔,楼房近70间,占地约3600平方米,是一处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两边建厢房的清代晚期民居群。五个院落从北向南排列,均为二进式院(前、后院建筑,前院有临街倒座、南北厢房、上房,后院有南北厢房、窑洞)。一院,原建筑基本无存,现被村民改建居住。二院,仅存……[详细]
华阳故城
  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北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周围一带。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各面城墙中部均有折曲,周长2300余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华阳故城内北高南低。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有建筑台基、灰坑、水井等遗存。城内外不断出土战国时期的陶器和铜镞等遗物。在西城墙缺口处,曾发现许多人骨,似是古代战死者的遗骸。华阳故城春秋属郑,战国归韩。秦灭六国后堕城毁门,华阳故城遭到严重破坏。隋代伊斯兰教徒入住城内。唐以后对城墙整修,局部增高并增加马面设施。宋时,相传周世宗柴荣女柴郡主每年前来祭奠其父,都在此城内卸下佩饰和凤冠,换上素服前往。因此,华阳城又叫卸花城。清咸丰年间华阳寨村建清真寺,整修南门,门上刻青石门额“古华邑”。华阳城自古就是很重要的城邑。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镇华庄园
  刘镇华庄园位于巩义市东北15公里河洛镇神北村。庄园座落在邙岭(当地称这一段为神都山)南麓,俗称邙山头。山北是浊流滚滚、奔腾咆哮的黄河,山南是清流潺潺,岸柳如荫的伊洛河,可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向东2公里便紧依著名的河洛汇流处,此处古称“洛汭”,是“河出图,洛出书”的地方,相传伏羲氏曾经在此演绎八卦。附近还有我国九大石窟之一的巩县石窟、隋唐洛口仓遗址、滩小关遗址等众多历史景观。庄园座北朝南,依神都山自然地势,将建筑错落有致地分为三层,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分为办公区、主宅区下院东、西院、主宅区上院、祠堂区一、二进院等6个院落,计有石砌窟洞30孔,楼房210间,平房30间,规模宏大,富丽豪华。整体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水电设施齐全,是一处具有超前化的花园城堡式庄园。庄园的主宅区建筑在神都山山腰……[详细]
打虎亭汉墓
  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西南35公里处新密打虎亭村。穿过仿汉阙式大门,沿路南行约七十米,但见路的右侧有一个高大的土冢,犹如土山,东西两墓并列,相距约30米,这就是打虎亭汉墓。该墓为东汉宏农太守张伯雄及其亲属的陵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已发掘的最大汉墓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虎亭汉墓墓东为画像石墓,墓西为壁画墓,墓主可能是和张伯雅有亲属关系的人。这两座汉墓的内部建筑形式和结构基本相同,墓壁均绘有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和壁画,它们给研究东汉时期中原地区民生风俗的专家们留下了重要的线索。画像石墓通长26.64米,宽20.68米,中室高6.3米,由前室、中室、后室、东南北三个耳室组成。除中室、后室外,其它各室内壁与甬道、石门均有内容丰富、瑰丽多彩的画像石刻。壁画墓通长19……[详细]
蔡庄文魁坊
  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毗邻北宋皇陵的永定陵,四百多年前有一位德行出众的进士——明万历丁酉科(公元1579年)选贡、庚子(公元1600年)御赐进士赵景星出生在这个小村落。蔡庄文魁坊石坊就是为他所建的石坊。文魁坊与蔡庄三官庙紧邻,东临蔡庄村街道,距狮子沟口50米,南为蔡庄村小学,据泰沟100米,北距宋永定陵2000米。石坊座北面南,青石质地,东西长7米,南北宽3米。保存基本完好,为双柱歇山顶式石质仿木结构,方柱,歇山顶屋面。建筑为二柱单间三楼式,明间高8.8米,面阔6.6米,须弥式基座上雕莲花,横坊下设栏板,雕刻分作三层。两坊间垫板部位南面上层由东向西镌刻楷书“文魁坊”三字,中层楷书“万历丁酉科选贡庚子科乡郎进士赵景星”,下层为高浮雕狮子滚绣球,中间雕一个花篮,篮中刻绣球,两只狮子滚动绣球,其后另……[详细]
毛主席视察黄河旧址
  毛主席视察黄河旧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黄河南岸的黄河桥村,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的东南部小顶山上。小顶山位于郑州市西北24公里黄河南岸。是黄河游览区东边的一座小土山峰,又称“岳山”,高约100多米,山顶平坦,可以北眺黄河及铁路大桥。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和罗瑞卿、杨尚昆等,由徐州达到兰封(今兰考)。在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张玺、省长吴芝圃、省军区司令员陈再道、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等陪同下,先后到许贡庄、兰封东坝头、开封柳园口等地视察黄河。10月31日上午,毛泽东同志曾在此登山俯瞰黄河,并详细询问这里河水的情况。遵照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河南人民一直坚持不懈的治理着黄河。该旧址就是毛泽东登小顶山后,坐在山顶上凝视黄河处,现塑毛泽东铜坐像一尊。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7、赵公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公桥
  赵公桥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南5公里的北山口镇北官庄村西南。原名柏沟桥,明正德年间(1506-1522)始建,明崇祯八年(1635)赵景星进士父子改建为单孔青石拱桥。赵公桥高11米,面宽4.5米,长20米,南北走向。桥下为单孔圆形拱券,孔高9.7米、宽4.30米,深4.03米。桥面两侧立石望柱、栏板,栏板上浮雕有二龙戏珠、双鹿闹孝、犀牛望月、龙、麒麟、人物故事及花草等图案。此桥仍在使用,其雕刻技法精湛,造型生动,题材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桥梁史和古建筑的宝贵资料。1987年3月4日,被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史村遗址
  西史村遗址于荥阳市城关乡西史村南侧。该遗址北邻西史村,南距陇海铁路200米,东西长600多米,南北宽500多米,面积约40万平方米。该遗址的时代为夏、商,1974年发现。1979年4月18日至5月19日,郑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分作五期。在该遗址范围内采集有陶片和残石器,在穿过遗址的沟壁上散布着较多的陶片,经局部铲刮,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分布,文化层厚2米,灰坑为斜壁环底不规则形,采集陶片可辩器形的有:大口尊、簋、盆、罐、豆、刻槽盆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弦纹、附加堆纹和磨光素面,陶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西史村遗址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经过试掘,出土过青铜器等重要文物,是一处具有重要价值的夏商古文化遗址。2019年,西史村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寨遗址
  安寨河东遗址位于登封市颍阳镇安寨村东南狂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东高西低,南北较长,整体略呈长方形分布。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从取土形成的遗址的南断崖和遗址中部的水渠东岸的西断崖上,可以清楚地发现相当丰富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灰坑、红烧土块等遗存,还发现夹砂红陶、褐陶、黑陶、灰陶陶片,泥质红陶、灰陶、黑陶等陶片,另发现有白衣黑红彩陶片。纹饰除素面和磨光外还有细绳纹、中绳纹、方格纹、斜方格纹、篮纹、旋纹、刻划纹、附加堆纹、乳丁纹、戳印纹等,其中篮纹陶片和方格纹陶片最多;可辨器型有钵、圜底罐、大口尊、鬲、盆、杯、豆、斝、陶环、澄滤器等。从文物普查的情况来看,安寨河东遗址的文化堆积相当厚,且丰富,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延续时间较长。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水生张张氏祠堂
  水牛张张氏祠堂位于郑州市西部沟赵乡水牛张村内,东临郑州轻工业学院(新区)。张氏祠堂主体建筑为单檐硬山式,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三间,通长9.76米,进深一间,通长5.79米,前出廊。檐部下有两根木柱支撑,柱头上为平板枋与大额枋呈“T”形,梁架五架梁结构,次间外筑山墙,山墙上作简单的砖雕墀头。灰色小瓦覆顶,正脊和垂脊做花脊式,正脊两端吻饰已脱落,垂脊仅一侧还留存着小兽。前檐明间为实板门,次间各置方窗,内置寿字花格窗棂。祠堂后墙正中供奉张氏始祖牌位,张氏始祖牌位由青石雕刻而成,在周边为高浮雕雕刻而成的龙形图案。张氏始祖牌位两侧为八通家谱世系碑。在房屋门口处还立着一通民国时期的《水牛张张氏宗祠碑记》碑刻。据碑文记载,水牛张张氏家族祖上于明初从洪洞县迁徙于此。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