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文物古迹介绍

诚应庙后殿
  诚应庙位于海曙区横街镇梅梁桥村何家自然村,清代建造。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由门厅、戏台、两厢、大殿及两过廊组成,因年久失修,门厅、戏台、两厢、大殿均已损毁拆除,现存建筑均按照原始格局建造,但柱础石仍为原始遗留物。诚应庙后殿则保存较好,殿内构架大都为始建时所遗留,后殿为单檐硬山顶高平房,面阔五间,明次间梁架四柱七檩,五架抬梁前后单步,次间同明间。梢间用中柱,五柱七檩,在明间的地面上铺有一块石板,上雕麒麟与凤凰,雕刻精美。后殿天井左右设过廊,面阔三间,三架梁进深三柱五檩。诚应庙后殿部分木雕精美,五架梁下设随梁坊,之间有一块蝙蝠木雕。檐柱施龙头牛腿。在后殿的天井内有一个石质香炉,三个香炉脚上雕有狮子,炉鼎用于插香,上方雕刻已风化,难已辨认。 诚应庙后殿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鄞西区委展开地下斗……[详细]
342、石城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城
  石城,位于奉化市裘村镇应家棚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城距象山港一公里许,与港边琴山、港中凤凰山相望,地当象山港鹿颈头登陆要冲。应家棚明时设有防倭城寨,嘉靖年间,倭寇由港口登陆,进犯应家棚,义士汪较率弓箭手与寇血战,寇溃退,较亦死之。府、县隆重安葬他,追认他为“义士”。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应家棚的军事防御设施得到加强。设有汛地,驻扎绿营兵300名,派驻千总、把总等官员,置办船只,砌置石城,设有侦察敌情的了望台3个,发布、通报敌情的烽火烟墩4个,以保护内地安宁。同时,奉化县衙还在象山港沿岸的湖头渡、裘村、吴家埠三处修筑石城,护卫海疆。一直到同治年间,都在此设兵防守。如今,这三处石城早已荡然无存,惟有应家棚的石城完好地保存下来,是一个难得的古代海防遗迹……[详细]
仙圣庙戏台
  余姚鹿亭中村的仙圣庙戏台始建于南宋,几经毁坏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年至八年(1664~1669)重建,它是宁波地区现存戏台中年代最早、建筑技艺最精致的一座。仙圣庙戏台是仙圣庙的一部分。仙圣庙依山傍水,前有宁晓公路沿溪通过,后有庙后山环抱,座东北,前后两进,五开间,两侧各有厢楼三间,腾空而起的戏台位于天井一侧,与前殿明间衔接。前殿是楼房,楼上临天井一边设廊,与两侧厢楼回廊相通,外侧围构栏,观众可倚栏看戏。据《郑氏家谱》手抄本记载,仙圣庙戏台由中村郑氏于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迁移到今址。戏台面阔4.67米,呈正方形,高约6米。歇山顶,飞檐翘角,四根石角柱中部载铺平台,戏台顶部为斗拱和翘昂,层层盘旋向上,内收成藻井,中心置一大铜镜。藻井四周还雕塑八个龙头和花篮,梁枋上线刻龙凤花卉纹饰……[详细]
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遗址
  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遗址位于海曙区章水镇低坪村上横自然村东南面王蛟屋山岙内,据老革命回忆,约设立于1948年。该遗址四面环山,南侧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环绕而过,北侧为王蛟屋山,主体坐北朝南,共分三个部分,由西向东依次厨房、手术室、住院部,4层地基,高差分别为0.7米,1.8米,0.5米。原建筑由当地竹木搭建,地面以竹席铺地,废弃后主要作为林地使用。 据老党员张国庆介绍,后方医院所用医药均由地下党员从鄞江等地购入。当地曾参与游击纵队战斗的张纪洋老同志也回忆道,当时龙观、奉化等地战斗受伤的游击队员都被他们沿观顶等地送到后方医院,医院最多时曾有医生有史东办(音)、黄长富两人,住院人数最多时曾有数十位伤员。后方医院在上横设立时间大约1年多点,因叛徒告密,被迫紧急转移,医院就此被废弃。现在杖锡等地尚有当年……[详细]
345、傅宅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傅宅
  傅宅(傅乾月房),原为汪伪上海市长傅筱庵故居。建于1922年,为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优秀建筑。1999年被公布为宁波市“十佳”近现代建筑。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傅宅,座北朝南,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5间2弄4厢房,走马楼四合院,外观带有欧式古典风格造型。两边较高的硬山顶,有法国路易十三式样的印迹,中间大门和边门的石式较为复杂。一层和二层楼层分界处有不连续的出挑叠涩装饰带,外墙面料用的是水泥沙酱,牢固如旧。大门内是两层走马廊,下层廊用的是连续券做法,石质为梅园石的柱子,做工颇为细致。柱头是科林斯桩式的毛茛叶和爱奥尼克式的涡卷组合。上层廊柱栏杆式扶手高度自然,分成两段,上段圆柱,下段方柱,柱头为混合式,与下层廊柱柱头不同。走马廊地面铺……[详细]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县级市)梁弄镇狮子山。1942年9月,中共浙东区委提出“坚持三北,开辟四明”的方针后,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等率区党政机关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第四支队挺进四明山。1943年4月攻占四明山重镇梁弄后,中共浙东区委和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迁至梁弄,至此,梁弄成为浙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5月第一批浦东武装南渡三北至1945年8月底北撤前,浙东游击纵队在各地武装力量和广大群众的配合下,作战643次,攻克上虞、南汇两座县城,摧毁敌伪据点110余个,毙伤日伪军官兵3672人,俘敌伪5525人。1945年9月浙东新四军奉命北撤后,留下少数干部和地方武装人员坚持四明山斗争。1947年初,中共四明工委成立,5月重建四明山武装三支队。1……[详细]
347、伏龙寺
伏龙寺
  伏龙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当时伏龙山四周皆海,鉴诸禅师发现此山状如蛟龙,云浮雾缭,并离南边的大陆和达蓬山不远,便看上了这块能兴旺佛业的风水宝地。于是系缆攀缘,凭着一个佛门弟子对信仰的执著,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终使一座宝刹耸立于山巅。这座净土宗早期的禅院,依托山势,递进而上。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鼎盛时,梵宇集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及左右两厢偏殿等六十余间,营林面积达700多亩。可惜这样一座千年古刹在1941年毁于日寇兵燹之中。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多次造访,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寺前曾留下名1129885393.gif诗,弘一法师在寺内完成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墨宝《佛说阿弥陀经》16页。这些内容都已成为伏龙寺迷人的文化积淀。伏龙寺与寺前的莲花池,两者唇齿相依……[详细]
邵逸夫旧居
  邵逸夫旧居,位于镇海区庄市街道勤勇村邵家。   座西朝东,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两层楼。现故居门上悬有著名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邵逸夫先生故居”横匾一块。两楼两底的小楼,一色青砖墙体水泥勾缝。楼下正中堂屋,几扇落地玻璃门一字排列,颇具中西合璧的风格。墙上悬挂着一幅幅名人字画,有“影业巨擘,威远增辉”;“逸士洁行中西同钦,夫子文章古今共仰”等条幅,装点得满室生辉,透露出儒雅的书卷之气。楼上有数间修缮一新的房间,小巧玲珑,古朴淡雅。推窗远眺,田园景色尽收眼底。室内分别陈列着邵逸夫先生返乡活动的照片,和他捐资兴学的图片。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童年时曾就读于庄市叶氏中兴学校,后赴沪求学。早年辅其兄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后到新加坡、香港等地从事影视业。被人们称为“影业之……[详细]
349、天峰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峰塔
  天峰塔,位于奉化市西坞街道亭山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峰塔,始建年代不详,系六角单层石塔,高6.40米,无基座,直接建于山顶巨石上。塔底部周长8米余,塔身高4.08米,由十五层斜面条石叠砌而成,每层六面,每面三块,左右两块占他面共有,排列整齐。每个斜面在塔的底部宽1.40米,到塔的顶端宽仅0.53米,上边宽度几乎是底层宽度的三分之一,收分很大。塔身上半部中空,下半部内实。塔刹高2.32米,刹座和刹身也都是六面的圆锥形石块,每边宽度更小;刹顶又为一下方顶尖的石锥,所以每一个斜面都成了一个下宽上尖的长腰三角形。远远望上去,整个塔是一个长腰三角形,尖尖的矗立在山顶上。 塔刹的刹身由一块石料刻成,六面,每面都刻着一尊趺座人像,一女五男。正东面一个系浮雕……[详细]
南岙、山厂古墓葬群
  南岙、山厂古墓葬群,位于奉化市西坞街道南岙村、山厂村,1987年11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岙在白杜以北约两公里处。从南岙开始沿着金巍山脚向南,一直到山厂,在一块纵约两公里深、宽约两百公尺的狭长坡地下,埋藏着众多的古墓,称古墓葬群。这里曾经有过几次古墓葬的正式发掘。1973年山厂梁天监墓的发掘,出土了不少青瓷。1978年南岙一座有“熹平四年”纪年砖古墓的发掘,出土了青瓷罐,它把我国烧制青瓷的历史至少向前推进了二百年。该罐瓷泽光亮,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曾被作为出土珍品在“全国出土文物珍品展”上展出,并被收入《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集》。1991年一座汉墓的发掘,出土了铜镜、古钱、铁剑,还有一只较大的少见的罍。在一座约汉末至三国的古墓发掘中,出土了数十件文物,其中一对鸟形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