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中央体育场旧址
  中央体育场旧址位于玄武区大栅门,今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该工程是当年全国最大工程之一。它包括:田径、游泳、篮球、网球、国术、跑马等赛场。大都设计于1931年,竣工于1933年,由基泰工程司设计,利源建筑公司施工建造。主体建筑田径赛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水泥粉饰,以民族形式的细部装饰为特征,其它赛场进出口均采用民间牌楼形式。1930年,自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大会召开之后,蒋介石提出要在南京修建一座大规模的中央体育场,作为以后召开全国运动大会的基地。同年4月,国民政府为筹备1931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运动大会,组织筹备委员会。筹委会拟建造一座体育场,经国务会议指定,以中山陵园界内。灵谷寺南部1200亩土地为全运会体育场场址,这就是后来的中央体育场。田径赛场是中央体育场的主要建筑,位于全场东南方,……[详细]
赤壁路3号民国建筑(钮永建旧居)
  位于赤壁路3号,是钮永建任江苏省主席时,以其妻沈纤华之名所建。1946年9月1日至1948年8月31日,励志社向其租赁作为第三招待所之用。整个宅院占地面积989.9平方米。主楼为复合型西式三层楼房,砖木结构,钢窗木门,红砖清水外墙,青色平瓦屋面,外观清晰明快。楼内会客室、书房、起居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院内另有西式平房四幢。整个公馆共计五幢22间房,总建筑面372.6平方米。钮永建(1870-1965年),字惕生,上海松江人。幼入江阴南菁书院,1894年甲午恩科举人。1898年,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筹办学堂。1905年,赴德国陆军大学留学。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任沪军政府军务司司长、松江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次长、北京总统府军事顾问等。1913年流亡日本,加……[详细]
牛首山、韩府山抗金故垒
  牛首山、韩府山抗金故垒位于雨花台区铁心桥、江宁区秣陵街道祖堂东善桥林场牛首山,时代为南宋。牛首山,坐落在南京城南约15公里处起伏的丘陵之间。因山势陡峭,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韩府山,地处牛首山以北,绵延数里,北起秦淮河边,南与牛首山相连,是南郊的一道天然屏障。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国大将金兀术带领金兵直逼建康(今南京),岳飞率兵在牛首山、韩府山一线阻击金兵。抗金故垒起于韩府山,整个长度约有2000余米,时断时续。在自然形成的山石间断处,可以看到人工堆垒的痕迹。因年代久远,如今已有一些地段的石垒倒塌。韩府山的龙泉寺后山,当地人称其为将军山或断臂崖。当年,岳飞大战牛首山,手下一员猛将深入敌阵,奋勇冲杀,斩杀许多金兵,自己的臂膀也不幸被敌人砍断。他隐身在一个岩洞中养伤,后被当地百……[详细]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南朝(559年)南京江宁区上方镇石马冲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江宁县上坊镇西北石马冲。  陈霸先(503—559),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初仕梁,官至交州刺史,后佐王僧辩讨侯景,移镇京口(今镇江),僧辩行废立,霸先杀之,迎梁敬帝萧方智复位,自为相国,封陈王,旋废梁称帝,国号陈。在位3年,永定三年(559)六月崩,八月葬万安陵,谥“武帝”。皇后章氏亦葬此陵。  陵西南向。据《北史?孝行传》载:陈亡后,僧辩子王颁,集父之旧部,夜掘武帝陵,剖棺焚尸,以报父仇,陵早毁。陵前现仅存右兽2。  二兽造型奇特,均雄兽。北石兽似天禄,长2.50米……[详细]
西北文化协会旧址
  中山北路262号大院内,原有建筑9幢50间,现有3幢民国时期的建筑,算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民国建筑群。其中3号楼为主楼,俗称“飞机楼”,俯瞰下呈飞机外形。坐东朝西,中部两层,正大门突出,门楼为水泥外墙俗称“飞机头”,正门后中间是一层建筑,俗称为“机身”,两侧均是一层,水泥红砖、米黄色外墙,俗称为飞机“两翼”。整幢大楼呈米黄色外墙,坡顶,红色瓦面,西式风格,外形酷似一架飞机。据说,民国时期的此类建筑在国内仅见两处,其中一处为西安。该楼建于1937年前,建筑面积2542.6平方米。该建筑原为国民党西北民生实业公司驻南京办事处及西北文化协会旧址,产权登记为西北军政治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先生。后租于江南铁路南京办事处使用,解放后为南京铁路分局和南京铁路医院使用。2号楼坐北朝南,楼高两层,西式风格,砖混结构……[详细]
南京刘智墓
  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刘智之墓。刘智(约1655~1745)逝世后,葬于南京中华门外花神庙街茅家巷穆斯林公墓。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刘智墓在中华门外花神庙毛家巷回民公墓内。19路公交车可达。刘智(1660-1745),字介廉,号一斋,回族,上元(今南京)人,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学者,毕生致力于阿拉伯经传典藉的研究。译著宏丰,著有《至圣实录年谱》、《天方典礼择要解》等数百卷。墓园坐东朝西,门前有石柱一对,上镌“刘介廉之墓”。墓园几经修葺,保存尚好。门内甬道有华表一对,上端有石牌连接,上刻“典型在望”。墓基呈南北向,初为黄土堆聚,后为砖砌水泥封饰墓,长28米,宽8米。墓前有石碑1方,上镌“先贤介廉刘公之墓”,系清末净觉寺掌教刘德坤所立。碑旁有巨树l株,茂柯掩护墓上。墓后有弧形大照壁1座……[详细]
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
  云台山烈士陵园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云台山东南脚下的官塘山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是江宁区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内埋葬着87位(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铭牌上写65位)牺牲的新四军抗日烈士。每年都有大批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小学生前来此凭吊祭扫。纪念塔碑高16.5米、宽5.4米,塔身正面雕刻着“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贴金大字,塔前有宽敞的大理石平台,平台之下有烈士陵园三门大牌坊(宽15.8米、高8米)。陵园内建有陈列馆。馆内布局抗日铁军、挺进东南、江宁烽火、浩气长存、深切缅怀等五个篇章,展示了江宁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英勇人物和事迹。巍巍云台山,位于横山西北、江宁区西南,西北依江宁街道陆郎桥,东南为横溪镇,距南京主城36公里。云台山东麓,巍然屹立着云台山抗日烈土墓,该墓园占地……[详细]
南京吴敬梓故居
  南京吴敬梓故居 吴敬梓故居陈列馆位于南京清溪河与秦淮交界处,毗邻古桃叶渡,名为秦淮水亭。该馆共占地80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半部分为古桃叶渡遗址,因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而得名,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雅士多在此吟诗赋词、幽思怀古,留下许多优美诗句和生动民间传说;北半部分为吴敬梓故居,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儒林外史》著作,反映了吴敬梓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成为研究吴学的又一阵地。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雍正十一年(1733),三十三岁的吴敬梓离开故乡全椒,移家南京,寓居于秦淮水亭。随着接触面的广泛,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他看到:“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代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详细]
南京惜阴书院
  南京惜阴书院 南京惜阴书院为清末南京著名的八大书院之一。惜阴书院由两江总督陶澍于清道光十八年(1858年)所建。这个书院有许多故事。光绪年间,两江总督端方就在南京龙蟠里“惜阴书院”的旧址,建造了前后二幢古式藏书楼,成为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里面有丁丙的“八千卷楼”藏书以及其他许多的珍贵版本。辛亥革命后,江南图书馆多次改名,但“八千卷楼”藏书基本完整。现在“八千卷楼”藏书迁往虎踞路,由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特辟专库保管。书院规模颇大,聘请当时名儒薛时雨为书院山长,挑选优秀学生人学,培育了不少人才。清末,端方等五大臣去欧洲考察,称赞西欧的图书馆。后端方出任两江总督,于1907年在这里创建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现为南京图书馆特藏部),委任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图书馆总办。据史料记载,1912年……[详细]
浦口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现存一尊宋代石佛是国家一级文物。它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中国劳动人民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浦口区在南北朝以后清朝以前,寺庙林立,其中尤以佛教寺庙为盛,石佛寺便是其中之一。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名山大川,无一没有寺院僧侣。南京浦口山陵起伏,峰峦层迭;虽未登入名山之列,但寺庙之多。不得不承认是与绿水环绕、景色宜人的定山、宝塔山、浦子山、平山、宣化山等有关。其中仅定山周围就有定山寺、石佛寺等数十座庙宇。据《江浦埤乘》记载:“石佛寺,在治(县城)东北十五里,宗建炎间建,明万历间乡耆周栋捐修并建东岳殿、华严楼于寺左,又修筑寺前官路二十里,加茸石桥,募置双岸圩香火田三十三亩,摄县事郎文焕有碑记,寇(指太平军)毁后复建数楹。”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石……[详细]
李瑞清墓
  李瑞清,字仲麟,又称“梅庵”,别号清道人。是我国晚清著名书法家,又是字画鉴赏家。辛亥革命后离开南京,隐姓埋名,遁居沪上,黄冠舒服,自号“清道人”。晚年在沪滨以卖字鬻画为生。由于他在书法艺术的源流探讨上,有不少独特见解,因而声名大噪,求其书画者络绎不绝,拜题学艺者接踵而至,连日本书法界名人也多渡海谋求他的书画,他和当时我国另一位书法家曾熙(农髯)齐名,深得著名书法家吴昌硕的赞赏,已故书法家胡小石、国画大师张大千均为其得意门生。他的代表作之一《松石牡丹灵芝图》深为艺术界所推崇,也得到吴昌硕称赞,并写有《清道人画松歌》,说他的画是“手披作画捻苍然,气象崛疆撑南山”,点出了李瑞清书画艺术上独树一帜的特色。1920年8月初,李瑞清因中风逝世,享年54岁,其墓葬于南京南郊牛首山东麓今雪梅岭东侧。墓座北南……[详细]
普陀路10号民国建筑(陈诚故居)
  位于普陀路10号。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8月,陈诚由重庆回到南京。不久他就将夫人、子女迁来南京,住进普陀路10号。1948年6月,陈诚携妻眷离宁后,由其弟陈正修居住。整个院落,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院深宅大,竹木扶疏,浓荫如盖,清幽宜人。主体建筑为西式带尖顶老虎窗的假三层楼房,砖混结构,青平瓦,黄外墙。木门窗,二楼设露天阳台,楼内有会客室、书房、卧室、洗漱室等,室内还设壁炉供暖,设备齐全。院内还有西式平房三栋10间,汽车房一间。总建筑面积1251.9平方米。楼前大片草地,树木四季长青,宁静安谧。陈诚(1898-1965年),字辞修,号石叟,浙--田人。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20岁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毕业后,分配在浙军第二师见习。旋赴广州,在粤军任上尉连长,担负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详细]
六合万寿宫
  六合万寿宫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荷花社区长江路116号-1,与六合文庙隔街相望。万寿宫为清道光年间在元真观二郎庙旧址上改建,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战火,光绪九年(1883年)为迎接慈禧五十寿辰重建。六合万寿宫作为清末为慈禧太后寿辰所建生祠建筑,是研究清代万寿宫形制的重要案例,对研究清代六合地区民间信仰的发展也有一定价值。万寿宫是歇山重檐砖木结构古建筑,坐北朝南。为清道光元年(1829)知县元茂琦用真观二郎庙旧址改造,咸丰八年毁(1858),光绪九年(1883)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寿宫为“人民教育馆”使用。1952年改为“六合文化馆”,1955年转为六合一中使用。1996年10月,万寿宫及其保护范围1472m2划归六合文保所保护和使用。1992年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详细]
胭脂河天生桥
  素有“江南三峡”之称的胭脂河——天生桥位于宁高高速公路西侧,距南京48公里,禄口国际机场18公里,这里重岗叠岚,草木茂盛,是南京郊县新开辟的旅游胜地。目前,南京天生桥风景名胜区规划为四个功能区,胭脂河——天生桥景观游赏区、凤凰井景区、休闲度假区、旅游服务区。胭脂河是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开凿的一条著名的人-河。1393年,朱元璋派崇山侯李新到溧水“督视有司开凿胭脂河”,李新组织苏皖两省数十万民工,用铁钎在岩石中凿缝,将浇有桐油的麻丝嵌在缝中,点火焚烧,待石烧红,泼上冷水,使岩石开裂,再将岩石撬开搬运,如此循环,耗时十年多,焚石凿河十五华里,留下了具有历史价值的胭脂河。天生桥闻名遐尔、国内堪称一奇、举世无双的一座石桥,现已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金陵新四十八景之一。据记载,在开胭脂河时“……[详细]
永寿寺塔
  永寿寺塔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一座风水宝塔。永寿寺塔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二月开始建塔,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十二月落成。原名永昌,后敕永寿寺塔。清代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永寿寺内有僧众近百人,成为溧水县城内第一大刹。永寿寺塔是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七层,高32.5米。塔座落在高约一米的白石须弥座上,塔座每边长3.2米中有束腰。该塔从下向上逐层收小,造型非常优美。塔室平面呈四方形,各层之间相错砌置。第一层东南西北四面辟门,另四面亦有装饰性假门。每门两侧各有一对砖雕金刚,共十六块。二层以上每层亦设有四面,各层间门向变换设置。塔重点装饰底层外壁及石座部分,而塔身其他各层缺少美化,是南京附近明塔的特征,石雕中的莲花柱、云子等纹样,开了清式纹样先河,对研究古代建……[详细]
定林寺塔
  定林寺塔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麓。又叫方山斜塔,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麓的定林寺塔,被人称为方山斜塔。该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约14.50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底层和二层内部为方形,三层以上则为圆筒形。在第五层设木架以承刹杆。底层仅南面开门,中央有石雕须弥座,东、西、北三面有佛龛。其他各层均四面开门。塔身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枋、斗拱。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顶及塔刹已毁,塔身向北倾斜7.59度,经过纠偏后保留斜度为5.3度,超过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至今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在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有一名外国高僧(克什米尔人)在钟山建上定林寺,之后上定林寺毁于战火。到了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另外一名高僧来到今天的江宁区方山之……[详细]
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
  原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座落于南京市中山北路303号、305号,东面为南京市主干道中山北路,南面是察哈尔路,西面和北面为虎踞北路。国民政府交通部于1927年(民国16年)5月成立,隶属于国民政府,暂设于慈悲社。实行五院制后,交通部隶属于行政院。其职权为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全国国有铁路、公路、电信、邮政、航空以及民营交通事业。1928年,由上海协隆洋行(A.J.Yaron,Architects)的俄国建筑师耶朗设计了新楼,1930年开工,但是由于1931年洪水和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影响,建造工程受阻。1932年,朱家骅接任交通部长,为改善办公条件,在中山北路以建筑邮电部大厦的名义,兴建交通部大楼。大楼面朝东北,建筑平面为“日”字形,主楼与两翼附楼之间各设计了一个天井。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三层……[详细]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
  鄱阳忠烈王萧恢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西,位于萧憺墓东60米。萧恢字弘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九子。天监元年(502),封鄱阳王,普通五年(524),进号骠骑,七年死于荆州任上,时年51岁,赠侍中、司徒,谥曰“忠烈”。萧恢墓前现存石辟邪二,东西相向,相距20米。1955年整修。东辟邪长3.2米,宽1.75米,高2.81米。从头部至尾部裂为二,裂缝O.14米,在整修时用水泥接补破裂处,并加以铁箍保护,于腹下置横档支撑。西辟邪长3.45米,宽1.2米,高2.87米,头部残缺,因长期风化,躯体裂纹斑驳,原来腹以下部分埋土中,修整时已从土中清出。两辟邪无角,双翼,颈粗短,张口垂舌,额须披拂,背及胸均雕有凹沟,显得线条雄浑柔美。萧恢墓原有墓碑。据《宝刻丛编》卷二十五收录宋王厚之《复斋碑录》,载有“梁故侍中司徒……[详细]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北董家边,距萧秀墓约1公里。萧暎,字文明,梁武帝萧衍之侄,始兴王萧憺之子。普通二年(521)封广信侯,改封新渝县侯,大同十年(544)冬死于广州刺史任上。谥曰“宽”。萧暎墓前现存石柱一,石柱的部分柱身及柱础埋在土中。地上部分柱身高2.1米,柱围1.82米。柱额南向偏东20度,柱额文字因剥蚀过甚,文字部分可识,为“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之神道”,柱身刻瓜棱纹二十四道,西侧残缺严重,圆盖及顶上小石兽均无存。从字行的排列来看,此柱当为西柱。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南朝(544年)南京栖霞山西董家边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央饭店
  中央饭店坐落在中山东路237号,现仍名中央饭店。中央饭店原设计为七层大楼,因其位于国府路(今长江路)的正南方,有关当局认为这么高的建筑会对国民政府的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只批准建造三层。中央饭店坐北朝南,为西式混合结构的建筑。建于20年代末,占地面积5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7平方米,设备应有尽有。除了可供住宿外,还设有中西菜社、弹子房、理发馆等,以西餐著名,它是三四十年代首都南京最负盛名的饭店之一。1930年1月,中央饭店正式开业。同年11月,张学良应蒋介石之邀来南京,受到高规格的接待。张学良被安排下榻在财政部长孔祥熙的铁汤池官邸,其随行人员则被安排在中央饭店。1937年8月上旬,蒋介石邀请中共和红军代表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周恩来先期来到南京。朱德、叶剑英与云南省军政负责人龙云于9日乘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