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丹阳天地石刻园
  丹阳是南朝齐梁帝王故里,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城。亚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园——天地石刻园就坐落在这里。湖光山色环抱中的天地石刻园,景色宜人,明净的湖水倒映着青山白云,晴空树影,整体建筑以凤凰为原型,构筑设计与地形高差相结合,形成了几条飘带,每一条飘带都是一个主题展览馆,以走廊的形式展现,相连成环,每个馆大大小小的展台,都被镶嵌在墙壁之中。沿走廊游览,是犹如梦幻的光影与石刻珍品的炫目交错。天地石刻园在齐梁故里、全国百强县的江苏省丹阳市,天地石刻园项目以齐梁文化为背景,以丹阳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南朝陵墓石刻以及上至西汉、下至民国的近8000件中国历代石刻为平台,辅以高科技手段打造亚洲最大的石刻主题游园,集文化鉴赏与大众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天地石刻园……[详细]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县境内。丹阳南朝陵墓石刻现已发现的主要地点有陵口镇萧梁河两岸、狮子湾、仙塘、前艾庙、金王陈村、烂石垅、三城巷、水经山村等八地十处,这十处陵墓主要是南朝时的齐、梁两代的帝王、帝后陵墓,其中有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齐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齐武帝萧绩的景安陵、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以及金王陈村、烂石垅、水经山村已经无从考证而失名的陵墓。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动,气魄雄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坐落在丹阳市胡家桥北2里狮子湾的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坐南向北,已平,陵前现存石刻二件,东为天禄,保存完好,身长2.95米,高2.75米,颈高1.40米,体围2.75米,昂首挺胸,张口垂身,腾超如跃,有双角,今已残断,颔下卷须垂……[详细]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座落于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茅山北麓、望母山山巅之上。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于1995年9月1日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后刻有114字纪念碑文。纪念碑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全体党员31.3万人;碑身28米,寓指新四军一、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级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指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台阶寓指6月,最后17级寓指17日,即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碑名“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前下方正中广场上为陈毅、粟裕雕塑。纪念碑宽6米,高36米,须弥高3.13米,寓意该碑由句容市31.3万共产党员捐资所建;碑身高28米,寓意新四军第一,二两个支队来自南方八省健儿,碑前有317……[详细]
4、冷遹旧居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冷遹旧居
  冷遹纪念馆位于丹徒区辛丰镇黄墟老街,原为冷遹先生旧居。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0㎡,砖木结构,中西结合风格。冷遹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1945年7月1日与蔡元培等爱国进步人士赴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解放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冷遹纪念馆馆名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2004年11月题写的。冷遹旧居始建于1917年(民国六年),总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6平方米。为花园式庭院建筑群,座北朝南,由主楼一幢和八间厢房组成。旧居主楼平面为长方体,前后各有内式花园一个,主楼为中西合璧二层建筑,平面呈凹形,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三开间,门向南,人字顶,东西长15.6米,南北宽13.5米,高11.4米。整个主体建筑-……[详细]
赛珍珠故居风景区
  赛珍珠故居风景区赛珍珠故居位于市区西北登云山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占地约400平方米,是一座青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1992年10月31日被命名为“镇江市友好交流馆”,用以收存陈列赛珍珠的著作和相关物品、资料及中美友好交往的有意义的展品。赛珍珠(1892—1973),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115部作品,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对中国农民-史诗般的描述”,得奖作品有《大地三部曲》、《异邦客》、《东风西风》等,主要描写20世纪30……[详细]
镇江润州道院
  镇江润州道院(原名三茅宫),又名黄大仙庙,位于著名的金牛山风景区内。始建于隋唐,兴盛于宋代。据载,古代仙人赤松子,曾云游于此,留下大仙古井一口,其泉清澈甘甜,可以治病。传说汉代陕西咸阳人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常来此采药,为人治病,世人为感其恩泽,并期望茅君在天之灵,能佑民保平安,便建以作纪念和祈求之处。江苏镇江市西区金牛山,俗名小牛山,又名逍遥山,古有小茅山之称。其山锺灵毓秀,南、中、北三峰,峰虽不高,但有仙则名。据史料记载,古代仙人,赤松子黄初平(黄大仙)曾云游采赤石脂于此。并留大仙古井一口。其泉清澈甘甜,可以治病。由于黄初平在此做了许多除病救难,佑福保安的好事,后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于是在此山建黄大仙庙,又据道教经籍资料记载:汉景帝时,陕西咸阳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得道……[详细]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
  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原址为宝堰镇“怡和酒行”,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68平方米。该建筑建于1921年,1982年3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具有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设计科学,构思精巧,工艺考究,属苏州园林建筑风格。令人稀奇的是,宅院设有更楼,哨楼,空中通道,地下暗道,它分布合理,防卫能力异常坚固。1995年9月,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名由原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1938年6月15日,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到达宝堰,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诸机关于宝堰镇前隍村。陈毅等领导同志则居住办公在宝堰镇怡和酒行大院内。1938年7月7日,为纪念抗战爆发一周年,陈毅在宝堰镇怡和酒行大院召开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各界人士代表大会,筹备成……[详细]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是第二代核心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战斗-过的地方,作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自98年开馆以来,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已累计接待参观者20多万人次,尤其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接待人数达6万人之多。目前,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对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修缮改建。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坐落于丹阳市内城河路宝塔弄5号(原戴家花园)。包括旧址和纪念馆两个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为二层楼房。现旧址按当年的原貌布置陈列。纪念馆为一幢三层楼房,内设《光辉的总前委》展览,运用图、文、声、光、像等现代化手段,将总……[详细]
赵伯先故居
  赵伯先故居,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大港镇,系清代晚期建筑。故居现有平瓦房三进。目前镇江市政府已经对故居修缮一新。前有大门楼,内有明间过道、天井,前进两边为厢房。中进为面阔三大间的敞厅,后进原有楼阁三间,现已改为平房,天井内植黄杨树。第三进为住房,中为堂屋,赵伯先将军青少年时代居住于东屋。最后有厨房,系五架梁三间。故居房屋基本结构完整,待整修。赵声(1881-1911),字伯先,号百先,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同盟会内部总长兼广州起义总指挥。1911年,南方各省同盟会会员汇集广州,发动辛亥广州起义,赵为起义军总指挥,准备发动十路进攻,并亲率苏皖党人百人,进攻清军广州水师提督署。后因其为广州城内官吏所熟识,不便先入城。27日,副总指挥黄兴率先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一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他……[详细]
镇江金山寺
  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及金山的标志-慈寿塔等景观。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家喻户晓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神话故事也缘于此。许多人正是从“水漫金山”开始,认识金山、了解镇江。大雄宝殿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寺庙建筑,气势恢宏而庄重,工笔彩绘但却艳而不俗。窗格一反檐柱结构而是安装在步柱上。大殿的前后壁上,镶有六扇檀香木雕圆窗,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讲述着与金山寺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大殿的四面卷棚——五十六尊罗汉分别高居于卷棚之上俯视着南来北往的香客游人,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整个大殿显得不同凡响。楞伽台又名……[详细]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主要位于伯先路西侧至京畿岭一带,多为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早期建造。第二次-战争后,咸丰八年( 1858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辟南京、镇江、九江、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咸丰十一年( 1861 )在云台山麓镇屏山、迎江路、江边一带设租界,建英国、美国、日本领事馆,从此出现了众多西洋建筑。此后又出现了一些仿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式建筑,也有中国古典民族风格建筑等。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于 1992 年由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金山饭店旧址 :位于伯先路 27 号,西式建筑,两层,四开间。青砖砌筑,饰以红砖弦边、图案,四坡水屋面,临街各间设有券门拱窗。建于清末民初,宁波同乡会曾设于此。江南饭店旧址 :位于伯先路 29 号,建于 1927 年。原为国民党政府苏、浙、……[详细]
金家村陵墓石刻
  金家村陵墓石刻:位于丹阳后巷镇建山金家村。从景安陵旁边的路一直向北,大约5公里,是一丁字路口,左转约600米,在路的左边就是金家村。开车进入村里,找个空地停车。一直向南走,有一片大的田地,四周被围着,顺着田垄,走到最南端,石刻就在那里。这个石刻比较难找,因为田地地势低洼,四面地势都比这里高,所以在外面根本看不见。朱偰考察丹阳的南朝石刻,把这里漏掉了,可见多么难找啊。因此《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里没有此处的照片,也无法比较这个石刻的磨损变化。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文物部门1977年4月将沉于水塘和土中的天禄、麒麟提升安放。东为天禄长2.38米,高2.25米,颈高1.2米,体围2米,头已残,失三足,风化严重。西为麒麟,长2.13米,高1.9米,颈高1.05米,体围1.65米,吻部及左后……[详细]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坐落在丹阳市云阳镇前艾田家村南400米处。萧赜,齐高帝萧道成的长子,继萧道成即皇帝位,改元永明。萧赜是齐朝第二代皇帝。于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卒,谥武皇帝,九月丙寅葬景安陵。《齐书》载:“永明十一年七月上不豫,戊寅大渐,诏曰‘陵墓万世所宅,意常根休安陵(指武帝后陵)未称,今可用东三处地最东边以葬我,名为景安陵’。是日上崩,九月丙寅葬景安陵”。陵南向,已平。陵前存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身长3.15米、高2.8米、颈高1.55米、体围3米,其造型、雕饰,以及神情动态均与萧承之陵前的天禄相似,如出一人之手工。麒麟四足已失,风化剥蚀严重,身长2.7米、残高2.2米、颈高1.40米、体围2.51米,,形体略小于天禄,显得极为娇健灵活。通体雕饰因风化剥蚀严重,两翼仅……[详细]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位于丹阳市云阳镇荆林三城巷刘家庄附近,南距其父梁文帝建陵约360米,北毗其子萧纲庄陵。陵东向,三座陵墓由南向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这是齐梁皇帝死后丧葬制度的习俗。萧衍(464—549年),是南朝梁代的建立者,曾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于公元502年起兵夺取帝位,改元天监。太清三年(549年)被侯景幽死,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修陵。此陵为梁武帝及郗后的合葬陵寝。郗后讳徽,武帝为雍州刺史时殂,年32岁,归葬东城里山(即今三城巷北)。此陵临近古有皇业寺,后改名戒珠院。据元至顺《镇江志》载:“丹阳皇业寺,今为戒珠院,父老相传。梁武帝之陵墓在其下。”萧衍是梁代的开国皇帝。陵前仅存天禄1只,是丹阳齐梁陵墓石刻中最完整的一只。此天禄姿势雄伟,远远望去,像一头高傲的猛兽……[详细]
镇江甘露寺
  雄踞于北固山后峰,寺宇若青龙之蜿蜒,故而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甘露寺始建于东吴,后经历朝扩建,始成今日规模。《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中的“佛寺”指的就是甘露寺这里。故事说的是东汉建安十四年(209)火烧赤壁后,刘备不愿将荆州归还东吴。周瑜和孙权遂定下“美人计”,以孙权之妹孙尚香为诱饵将刘备骗来京口联姻,企图扣留刘备逼还荆州。殊料诸葛亮神机妙算,刘备不仅迎娶了如花似玉的孙尚香,且顺利地返回了荆州。这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古今游人来此,忆及这段趣事,不禁兴味盎然。地址: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风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511-88812169开放时间:7:30-17:30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北固山门票内……[详细]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位于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之东北。处于齐明帝萧鸾兴安陵与梁武帝修陵之间。萧顺之,系齐高帝萧道成之族弟,未即帝位。天监元年(520)闰四月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为太祖,陵曰建陵。陵东向,已平。陵前存石刻有石兽、方形石础、神道柱、石龟趺各一对。石兽,南为麒麟,北为天禄。麒麟独角已残,四足缺失。身长3.05米,残高2米,颈高1.25米,体围2.7米,天禄双角四足已失,身长3.1米,残高2.3米,颈高1.5米,体围2.76米。两兽均昂首突胸。麒麟上颚已残,颔下长须蔓卷,垂至胸际,两翼微向上,翼面雕饰与他墓者大体相类,唯翼的细鳞中饰有五瓣小花,兽之背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纹饰。方形柱础石二,位于石兽与神道柱之间,边缘有榫眼,础上结构已失。神道柱一,柱表作瓦楞纹,南柱尚存,然自上而下已裂为二,北……[详细]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位于丹阳市荆林乡三城乡刘家庄附近,其南60米处为梁武帝萧衍修陵。萧纲系粱武帝之子,太清三年(549)五月梁武帝卒,萧纲即位,于大宝二年为侯景所害。次年,元帝萧绎尊为简文帝,庙号太宗,葬于庄陵。陵向东,已平。陵前有萧港,可通陵口镇运河。陵前神道存石兽天禄一,北向,仅存前躯及左前足,身高3.16米,左前足五爪上张,足之下连接石板残部,厚0.26米,有双翼,伸颈昂首,翼膊上方有两片羽翅向前翘起。有别于其他齐粱石兽。口角边有茸毛,垂胸长须及翼部纹饰与齐明帝萧鸾兴安陵前石兽相似,颇富装饰意味。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南朝(551年)丹阳县荆林刘家庄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详细]
陵口陵墓石刻
  陵口陵墓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陵口陵墓石刻南朝丹阳县陵口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口石刻  丹阳陵口镇东有一对高大的石麒麟,此处就是南朝齐,梁两代陵区的总门户,称为齐梁陵口。陵口现在仅存一对残损的石麒麟,东为双角天禄,西为独角麒麟。两只石兽相距约百米,中间隔着一条小河。陵口石刻为现存体积最大的南朝陵墓石兽,长、高度均达到4米,宽约2米,总重量约为30吨。两座石兽腿部均已残损,现在用石块支撑着。头部也有不同程度残损,天禄的头部曾经用石料补修过。从陵口石刻的雕刻风格来看,与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的风格很象,高大饱满,颈部较短,羽翼由四小冀拼成一大翼,腹部复衬以羽翅纹,已经不象之前的一些南朝陵墓石兽那样鲜明的曲线美的风……[详细]
扬中太平禅寺
  太平禅寺位于扬中市三茅街道双跃村境内,前身为下东岳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下东岳庙原有大小殿堂百余间,为扬中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仅保留下一座后殿。1995年,扬中市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批准重建下东岳庙,定名为太平禅寺。太平禅寺分两期建设,首期建成大雄宝殿、玉鉴楼、三圣堂、因果城、禅房等。其中,大雄宝殿投资1600余万元,建筑面积3360平方米。该殿坐北朝南,雄踞寺院中央,门额“大雄宝殿”四字,由已故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整个大雄宝殿建筑面积3360平方米,长46米,宽36米,高34.6米,琉璃覆顶,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为江南晚清建筑风格,雄伟壮观,其规模在江浙沪县级寺庙中堪称首位。……[详细]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是南朝齐明帝萧鸾与敬皇后合葬陵。在丹阳市云阳镇荆林三城巷东北0.5公里,北距梁文帝建陵约60米。齐明帝萧鸾是萧道生的儿子,齐高祖萧道成的侄子。建武五年(498年)7月卒,葬于兴安陵。陵东向,已平。陵前存有石兽一对,南为麒麟,北为天禄。两兽间,隔有一道小河沟。天禄残存部分前驱。麒麟四足全失,独角已残,身长3.02米,残高2.70米,颈高1.35米,腰围2.78米;兽身雄健,颈项短肥,头上昂,颌下有垂胸长须,大翼由4小翼组成,其形与胸前长毛浑然一体,由头至尾调饰为连珠,口角有齿状茸毛,1957年南兽麒麟扶正入座。1982年冬将天禄残躯部分从深埋的地下发掘出来,向东北方向平行移动12.5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