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文物古迹介绍
安远东生围景区位于江西省安远县城南20千米处,由东生围、磐安围、尉廷围、米升围及尊三围遗址等景点组成。东生围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东生围竣工。安远东生围景区建筑总面积14.4万平方米,用地面积1237亩。其中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休闲广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包括可容纳15辆大巴、246辆小车的停车区;商业街建筑面积1355平方米;米升围系列工程占地约17亩。东生围俗称老围,位于安远县城南20公里的镇岗乡老围村,东径115°19′18〃,北纬25°00′12〃。此围建在宽阔的田段中间,东靠近镇樟公路,南距镇岗圩0.5公里,西临安定公路和镇江河。是一个交通方便,通往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的必经之地。东生围是一座集防御、防火、防水、防盗于一……
[详细] 东源禅寺,原名五里街观音堂,始建于明朝万年历间,迄今四百多年。该堂明末清初因兵乱被毁,后由一尼领众修复一小庙。相传该堂主座观音,内宿一尼,衲衣苦修,终年托钵,日中一食。有年大旱,该堂蚊虫成群,尼手持破扇,四处拂扫,口念“扇子送慈风,吹蚊到空中,观音洒甘露,蚊虫往西方”,顷刻,蚊虫嗡拥而出。此后,世人称该尼为慈姑,故民间相传∶“五里观音,普渡众生,百姓有愿,心诚则灵。”西元一九九二年秋,在信众的迫切要求下,由善信郭福善、李文星、王圣德、叶全坤发起,后有在家佛弟子唐世宗、王有金、胡细英、黄来秀、叶喜添等人参加,并组成以王有金为首的九人理事会,向十方信众集资,买叶姓土地重建五里街观音堂,一幢三间,中间为殿堂,左右为住房。此后,香火日益鼎盛。因殿堂狭小,不能满足信众朝拜需要,善信叶柳青先生又慷慨助地……
[详细] 永镇廊桥(清代):永镇桥,江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江西安远县西部的新龙乡永镇村,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该桥桥长38.5米,面宽4.33米,桥上与房舍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它在石质桥墩上架于杉条木,多层横跨桥孔,而别于一般石拱桥,是我国古建木作技术在石拱桥中的巧妙应用。此桥远眺彩虹飞渡,近看亭阁生辉,为秀丽的山水增添了奇妆异色。永镇桥属长廊式木构瓦桥,长38.5米、宽4.33米,桥面距正常水位8米,2台2墩3孔,墩、台用花岗岩条石、石灰沙浆砌建。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俗称鹅胸)。墩上用三排杉木纵横交错组成悬臂梁。桥面用杉木条纵向平铺。悬山顶二坡双重檐长廊,长29.8米,出檐0.9米,距桥面2.6米,屋脊距桥面4米,中开间上檐升起1米,正脊两两端设飞椽鸱尾,背墙设神龛安放欧阳……
[详细] 永镇桥坐落于江西安远县西部的新龙乡永镇村,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该桥桥长38.5米,面宽4.33米,桥上与房舍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它在石质桥墩上架于杉条木,多层横跨桥孔,而别于一般石拱桥,是我国古建木作技术在石拱桥中的巧妙应用。此桥远眺彩虹飞渡,近看亭阁生辉,为秀丽的山水增添了奇妆异色。永镇桥属长廊式木构瓦桥,长38.5米、宽4.33米,桥面距正常水位8米,2台2墩3孔,墩、台用花岗岩条石、石灰沙浆砌建。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俗称鹅胸)。墩上用三排杉木纵横交错组成悬臂梁。桥面用杉木条纵向平铺。悬山顶二坡双重檐长廊,长29.8米,出檐0.9米,距桥面2.6米,屋脊距桥面4米,中开间上檐升起1米,正脊两两端设飞椽鸱尾,背墙设神龛安放欧阳融六雕像(已毁),前墙设圆形天窗,长廊两侧……
[详细] 鹤子毛泽东旧居位于安远县鹤子镇鹤子圩。1929年1月29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沿粤赣边境经定南月子岗到达安远县鹤子圩宿营。当晚,毛泽东、朱德接见了赣南工农革命军第26纵队队长郭一清、党代表黄达。为使疲惫至极的部队得到补给和休息,毛泽东、朱德决定攻打安远县城,26纵队奉命牵制敌军。当日,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写信给中共安远县委书记李文华(罗贵波的化名),要求县委立即组织开展武装暴-动-,配合红军行动。第二天,中共安远县委探知赣敌李文彬部正在向安远方向开来并准备与地主靖卫团在孔田北面的太平圩设伏夹击红四军主力时,急派县委委员魏宗周送信到红四军,毛泽东、朱德遂命令改变计划,由黄达带路,连夜改道去寻乌,2月1日抵达寻乌吉潭的圳下村。该旧址为民居,土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悬山顶,一厅两室,面宽4……
[详细] 无为寺塔位于赣州市安远县城西北角的无为公园内,该塔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由县人杜监主持七望族建造。因位于“无为寺”(建于唐长庆四年,后毁)后,故名无为寺塔。该塔为穿壁绕平座折上楼阁式塔,砖木结构,灰浆为黄泥拌稻谷壳和少量稻草筋砌结而成。塔高61.3米,塔体呈锥形,外观六面九层,每层设飞檐、平座和栏杆,有门和龛各三,相互间隔,翘角吊挂驱雀铜铃,塔刹以铁铸相轮和刹链及宝胡芦组成,塔内分明层和暗层计17层,暗层为通道,内壁各面设门或龛各一。底层为副阶(大檐廊),平座上有楼道可环绕而上至塔顶。1984年进行了全面维修。……
[详细] 位于赣州市安远县镇岗乡,距安远县城20千米,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东江源头三百山。村中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客家人。老围村因围屋而得名,村内有大大小小围屋10余个,其中以东生围、尊三围、磐安围最为著名。磐安围与尊三围是陈朗庭的两个儿子所建。前者位于河坝一侧,后者伫于田畴之中。两围与东生围呈三足鼎立之势,互相独立,又遥望相对。此三座围屋,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土围子”。老围村大大小小的围屋,“围”住了别具特色的建筑,“围”住了村里人的故土乡思。凭借独特的围屋群、客家文化以及历史人文故事,老围村成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详细] 在安远县龙布镇境溪村,仍完整地保留着有400年历史的0-——永清岩0-。永清岩由高近百米,宽百余米的悬崖峭壁形成,自南宋开禧年间(1205年)始建禅庵,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该禅庵曾经无数次毁修,于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清岩0-又名观音楼,就附着于这高百米的巨型岩石上。据史料记载,观音楼建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为三檐四楼楼阁式建筑,高15米,长2.7米,宽1.5米,占地面积仅4.05平方米。已有400余年历史,历来佛事兴盛,以楼奇著称,倚悬崖而建,从0-下逐层沿木梯而上,仅容单人上下,是江南最小的“袖珍”0-。永清岩观音楼远望去犹如一小巧长形木盒附着永清岩上,走近仰望,0-更是悬空飞檐,巧夺天工。据实地测量,这一附石成轩的建筑物高15米、长2.7米、宽1.5米。全楼共……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