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荔城区旅游

荔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荔城显济庙
  荔城显济庙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井后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北宋,历有重修,1994年重建,建筑保持清代风格。坐北朝南,为单体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柱,悬山顶,明间抬梁减中柱结构。主祀朱默,配祀朱熹,朱熹为庙撰写《群仙书社记》,宋陈俊卿、明朱鸣阳等名人为题写对联。保存明末朱继祚书题的“威灵护庇”匾和“五等荐封”、“崇德”等石刻。荔城显济庙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围墙,西至主殿外墙外延1米,南至大门围墙,北至主殿外墙外延1米。……[详细]
42、东镇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镇祠
  东镇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华东村,类别为古建筑。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三一教”门人林真明在嘉靖年间(1522~1566)以陈胜为首的抗倭殉群众葬地上建祠纪念。清代和近年重修。祀“三一教”主林兆恩,配祀陈胜、五显大帝、田公元帅等。坐西北向东南,通面阔56.3米,通进深48.3米,祠占地面积1065平方米,由大砖埕、前殿、正殿、偏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东镇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主殿围墙,西至主殿外墙外延1米,南至大门围墙,北至主殿外墙外延1米。……[详细]
43、玉湖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湖祠
  玉湖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阔口居委会,类别为古建筑。南宋末始建,系宋乾道宰相陈俊卿的故居。明代重建,清代改为玉湖祠,是莆田玉湖陈氏宗祠,现存建筑保持清代建筑风格。坐北向南,通面阔21.2米,通进深16.3米,建筑面积345平方米。为单进建筑,由祠门、拜亭、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祠中保存石柱联“文章魁天下,节又愧当时”、“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和南宋“状元里”石匾。祠外石牌坊上有明万历辛亥(1611)纪年的“陈丞相里第”坊额。祀陈俊卿和陈文龙。近年因片区改造已迁建至玉湖公园内。玉湖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主殿前廊外延10米,东、西、北至建筑外墙各外延5米。……[详细]
44、真武坛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坛
  真武坛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胜利路,类别为古建筑。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以前建,清代、近代重修。坐北向南,通面阔25米,通进深40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照墙、山门、天井、正殿、后殿、两厢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梁架保持明清风格。祀玄天上帝。山门檐下1对透雕盘龙石柱为乾隆年间雕凿。庙中保存1方明代石龙陛。真武坛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围墙,东、西、北至通道各外延2米。……[详细]
林扬祖故居
  林扬祖故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街庙前路,类别为古建筑。清咸丰年间(1851~1861)建。坐南向北,通面阔25米,通进深36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砖埕、左右院门、门厅、上厅及与厅并列横向建筑的诸多房舍、右邻小院等建筑组成。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门扇木雕和柱础石雕精美。林扬祖,字孙诒,号岵瞻,清道光五年(1825)解元,道光九年(1829)进士,咸丰九年(1859)特旨署陕甘总督,为官清廉。致仕家居二十余年,历任县擢英书院、兴安书院和仙游、永春、厦门各书院山长。林扬祖故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南至建筑外墙各外延1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8米。……[详细]
哲理钟楼
  哲理钟楼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街仓后巷,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又称中共莆田特委机关旧址,1926年初,中共中央派莆田籍党员陈国柱(又名廖华)回莆田秘密发展组织。同年2月在此建立莆田第一个党支部,12月中共莆田特委机关设于此。旧址为哲理中学宿舍,坐南朝北,通面阔19米,通进深30.3米,占地面积576平方米。现存建筑砖木结构,四层红砖平顶楼。底层为4米左右的骑楼式门道。平顶阳台周围作城堞式垛子,中央有一攒尖形小亭,亭内悬铜钟。哲理钟楼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4.5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1.5米。……[详细]
郭尚先故居
  郭尚先故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书仓巷5号,类别为古建筑。明代林兆珂在南宋郑寅居第的旧址上建,清代为郭尚先购居。也是中共仙游县委书记郭寿銮烈士和现代著名文学家郭风先生故居。坐北向南,通面阔36米,通进深42米,占地面积1512平方米。为二进合院式建筑,由照墙,外大门,上、下厅房和卷堂组成。上、下厅穿斗式木构架,主屋悬山顶抬梁结构。郭尚先,字元开,号兰石,清嘉庆十二年(1807)解元,十四年(1809)进士,官终四川学政,大理寺卿,有政声。尤精书画篆刻。郭尚先故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南至建筑外墙延伸4米至照壁外侧,西至围墙,北至建筑围墙外延4米。……[详细]
48、熙宁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熙宁桥
  熙宁桥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阔口村,类别为古建筑。宋熙宁年间(1068~1077)在白湖渡造浮桥。靖康元年(1126)太守江常合众力造桥墩,太守张读续成,始改浮桥为石桥,称通济桥(一说绍兴年间林回年为首筏石造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康熙四十二年(1703)均重修,近代重修时,桥面用水泥铺设。现存熙宁桥八孔石梁桥,西北—东南走向,长110米,宽4.9米,厚0.55米,七座舟形墩,跨度6.30米。桥上原有石护栏,柱头雕狮,西北端桥旁有阿育王式塔一座,“文革-”期间遭破坏。熙宁桥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体南侧外延50米,北侧外延100米,上下游护岸桥体各外延100米。……[详细]
彭鹏故居
  彭鹏故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金桥巷,类别为古建筑。故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坐北向南,由外大门、前、后厅房。厅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第一进厅内存左都御史于成龙为彭鹏书立的“帝眷忠清”木匾一方。卷堂左侧后的独立小院为彭家购居的明中期建筑原构,门窗形制奇巧,部分石构件精美。1993年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彭鹏故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大门外延1.5米,东、西、北以建筑外墙各外延1米。……[详细]
梯云斋书院
  梯云斋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澄渚村,类别为古建筑。唐贞观年间(627~649)始建,宋建炎元年(1127)林蕴九代孙林安中重建。绍兴年间(1131~1162),因祷斋中奉祀的“书斋公”求雨有应,尚书林大鼎奏闻朝廷,赐额“宁昌”,敕封“书斋公”为宁昌威武圣侯,梯云斋一度易名宁昌庙。元代俞尚宽重修梯云斋。明俞钊又重筑梯云斋,清重修,今又依旧制重修。祀宁昌威武圣侯。书院坐北朝南,由大门、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12.22平方米,保存较好,该书院是研究清代书院建造艺术的实物资料。梯云斋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详细]
冬卿旧第
  冬卿旧第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街东里巷,类别为古建筑。又称黄廷用宅,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黄廷用,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终工部侍郎。坐北向南,通面阔10.1米,通进深43米,占地面积775.78平方米。为二进合院式建筑,依次是大门、石埕、主厅、后座。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厅用材特大,屏门用锛砍,厅通高6.67米,厅前部阑额直径0.4米,厅跨度11.30米,最长檩达11米。建筑均不施油漆,地面铺设“京砖”,椽条用原木。楼、厅隔扇窗花皆明代原件。冬卿旧第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至本体建筑-墙,南至通道外延2米。……[详细]
斗南郑氏宗祠
  斗南郑氏宗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斗南村斗南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9米,通进深35.9米,建筑面积682.1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存有明代门枕石、柱础,现存建筑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宗祠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西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南至主殿前廊滴水外延2米。北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详细]
陈展如故居
  陈展如故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城墙巷,年代为1932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32年,坐北朝南,四落水屋面,砖混水泥结构,装饰精美,是莆田早期的欧式民居,占地533.577平方米。故居西侧有唐井和一段宋代城墙。陈展如,莆田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名医,有善名,因反对国民党被害。保护范围:按故居原围墙内保护,故居南北向长度44.64米,故居前庭东西向宽度17.40米,故居后院东西向宽度18.36米,故居宅地面积798.16平方米。……[详细]
莆田县国民政府机关及门楼
  莆田县国民政府机关及门楼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荔城区政府机关大院,年代为1949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49年。坐北朝南,通面阔26.8米,通进深13.6米,总建筑面积364.48平方米。为和风式建筑,歇山顶,土木结构。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上下两层,基础石砌,主体角砖。前廊大门石雕雕刻较精美。该建筑处于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现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使用。为研究莆田民国建筑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西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南至主厅前廊滴水外延30米,北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详细]
后黄碉楼
  后黄碉楼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村,年代为民国,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由黄福志建,以防地方土匪抢劫。坐南朝北,通面阔4.5米,通进深4米,总面积18平方米。四方形四层,第四层为半楼,可做观察台。一至三层设枪眼。钢筋水泥结构。为研究民国时期碉楼建造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0.5米,西至外墙滴水外延0.5米,南至主楼滴水外延2米,北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详细]
56、光裕坊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裕坊
  光裕坊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金桥巷,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为明代中期陈钟、陈伯献所立。陈伯献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广西提学副使,以陈奏刘瑾罪罢官,善绘画,精文学。该坊是城内仅存的木牌坊,坐北朝南,单间,方柱,面阔4米,进深3.8米,高5.4米,歇山顶,正脊两端为鳌鱼形吻。为研究莆田明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四周以木坊建筑外墙滴水各外延1米。……[详细]
57、崇功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功祠
  崇功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大路街229号,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建。原为莆田陈氏祠堂,纪念唐代莆田第一个县令陈迈。现存建筑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保存较好,主殿坐北朝南,通面阔15.6米,通进深11.5米,建筑面积178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土木结构。为研究莆田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现作为文献居委会办公场所。保护范围:四周以房屋建筑外墙滴水各外延1米。……[详细]
58、五府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府桥
  五府桥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南至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五官店桥”。宋元祐年间建,清雍正元年(1723)和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四孔石梁桥,南北走向,三座舟形墩。桥与溢流平堤、踏道连成整体总长57.6米。溢流平堤长27.4米,高、宽各2米。踏道7级共长6.8米。桥长23.4米,宽2.05米,墩之间跨径3.45~5.35米。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四周以桥本体各外延1米。……[详细]
龙山汀渚桥
  龙山汀渚桥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大桥头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初,由南宋李富募捐而建。三孔石梁桥,跨于后卓溪龙崇河支流。东西走向。长24.25米,宽2.4米。二座舟形墩,跨度4.65米,梁石厚0.35米,最长7.1米,桥面施石栏杆。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四周以桥本体各外延1米。……[详细]
洞湖龙江陡门
  洞湖龙江陡门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洞湖村溪安自然村,年代为唐、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宋代重修,近代又修。陡门所处水流为常太枫溪水由像峰入淡头沟,唐建陡门以调节水势,灌溉淡头东边田亩。东西走向。石构筑成,2孔,每孔均宽2.5米,有排涝、挡潮功能,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为研究莆田古代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以陡门本体为中心,东西南北各外延5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