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台屿陈氏宗祠
  台屿陈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台屿中截村,始建于宋代,明、清年间曾进行扩建;1989年又对宗祠进行重修、改建。宗祠前后五进,依次为墙门、石埕、思亲楼、仪门、丛桂堂、高士堂、魁星楼(书隐楼)、台山阁,纵深125米,横宽19米,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四面风火墙,前围墙面街,后护墙倚山,左右墙各延伸八米。祠内存有明天顺年间的平首圣旨碑一通,碑额刻“圣旨”二字,西侧浮雕双龙纹。碑身刻“旌表义民陈三信愿出米二百石”等字,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建筑内部丛桂堂为横撑减柱式,高士堂为杠梁减柱式,结构严整。1995年4月经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认定为福州最大宗祠之一,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16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详细]
前屿阮公祠
  前屿阮公祠在福州东郊鼓山镇前屿村,祀晋安郡太宁(守?)阮弥之。祠坐南向北,土木结构,前后二进,由门房、回廊、大厅、前后天井组成,占地面积575平方米。门墙洞开三门,中门横额楷书:“乾隆旨重建忠惠阮公祠。”一进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风火墙,厅前原悬有“闽瓯师表”横匾。二进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斗拱雕花,装饰华丽,厅前置游廊,两边设风火墙。阮弥之,江左人,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任晋安郡太守,治郡间“倡文明、正风俗、振士风”,有善政。后因忧仿国事病故,溢忠惠,赐祭葬。郡人在乌石山南麓建阮公祠,望其像以祭祀。明万历七年(1579年)阮公祠倒塌,遂迁建于今址。清乾隆年间重建,光绪年间重修,民国间改为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第一分……[详细]
163、高爷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爷庙
  高爷庙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天皇岭南麓,年代为清。高爷庙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天皇岭,建于清道光、同治(1821一1874年)间,原名天皇寺,俗称上殿,是南涧报国寺之一部分。坐西向东,面积约1000余平方来,祀高爷(道教神灵黑、白无常)和五灵公。原来主要建筑三进,四面围墙,六扇大门朝东,首进为前殿,中间为戏台、酒楼,后进为大殿。前殿五十年代初倒塌改建为厂房。今保留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单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大殿前是拜亭兼做戏台,有四根石柱和四块长方形石栏浮雕,台顶藻井、天花绚丽,斗拱、驼峰、雀替等木雕均描金;两边酒楼精雕细刻,结构严谨。偏殿也独具特色。现为社区文化站。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开始逐渐修复。2013年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庙周边各外延2……[详细]
琅岐朱子祠
  琅岐朱子祠位于马尾区琅岐镇下岐村,又名紫阳祠、罗峰书院,是奉祀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殿堂。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由前院天井回廊、殿堂,后院天井、文昌阁以及祠左侧通廊、厨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750多平方米。琅岐朱子祠又称朱文公祠、紫阳祠,既是奉祀朱熹殿堂,又是作为书院供学子读书会文。祠内有3块重修碑,记载当年重修朱子祠有关事宜。祠为二进院,由前院、回廊、殿堂、后院及文昌殿组成,抬梁加穿斗木构架,殿堂面阔三间、七柱,文昌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祠左侧有通廊,风火土筑马鞍墙,建筑面积750平方米。2017年再次重修,基本保持清代古祠堂建筑风格。琅岐竹浦朱子祠是奉祀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殿堂。对于研究朱熹在福州地区讲学,琅岐书院及科举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20年1月公布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丰闽越王庙
  永丰闽越王庙原位于闽侯荆溪镇永丰村,始建于南宋,现存清代建筑,占地约25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戏台、看楼、钟鼓楼、拜亭、正殿等。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戏台和拜亭上装饰有精美的木构藻井,钟鼓楼飞檐翘角,工艺精湛。正面为牌楼式庙墙,正中大门上方镶嵌石匾二方,上匾刻“敕封汉闽越王”,下匾刻“临水境”。庙内主祀西汉初分封的闽越国王无诸,左右间分别奉祀临水娘娘陈靖姑、南宋理学家朱熹。该庙是福州地区民间信仰宫庙建筑的典型实例。有一定文物价值。1999年公布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因福州三环路怀安大桥建设用地,经省政府批准迁建于东侧山麓新址之上。然而据网友跟踪发现,永丰闽越王庙迁建过程中,并未按新闻报导中所说的“所有部件均会物尽其用”,而是大量使用新木料,原有的旧木料和装饰构件被弃置一旁。……[详细]
福州商务总会旧址
  福州商务总会旧址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台江区上杭路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双杭街道上杭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福州富商张秋舫、罗筱坡(罗金城)、李郁斋等首倡组织“福州商务总会”。宣统三年(1911年)福州商务总会以白银11350两向杨孙耀购买上杭街48号房屋作为商会新会所。会所位于上杭街后山——彩气山上,系以占地36平方米的魁星楼(八角亭)为核心的园林建筑群。俗称八角亭,又称魁星楼。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坐北向南,双层,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上层0-内顶有藻井。亭前有花圃、假山;亭后为三开间厅堂,后有三开间披舍、假山;西侧另有厅堂两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且有前后天井,占地约1070平方米。保存较好。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审知墓
  王审知墓位于晋安区新店镇坂中村西室山,又称宣陵,为开闽王王审知的陵墓,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迁葬至此。原葬凤池山,长兴三年迁葬莲花峰南麓的斗顶山,面对五虎,闽江横亘,旗鼓对列,气势宏伟。墓坐北朝南,-用条石围成长方形状,占地面积2599平方米。陵园内原有殿堂、碑亭、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明宣德四年又遭屯军盗掘。明万历三十年重修,墓顶立“唐闽忠懿王墓”石刻墓碑,陵墓是一座3层石台,四周条石砌造,台与台之间铺设5级石阶。台正面有两座并排的石墩,正面呈长方形,后端逐渐缩为半圆形。两墩前的平台用青砖铺成。墓前正中有一墓道,宽2米,两旁侍立4尊文武石像,6只石兽,整个陵墓结构独特,别具一格。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现辟有闽王纪念馆。……[详细]
福州白塔
  福州白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传说在于山西麓坡地上挖基,却掘出一颗五彩宝珠,故将塔命名为“报恩多宝定光塔”。附属的寺庙亦称“定光塔寺”。其实,这是王审知事先策划的。他派人暗埋珠宝,再公开挖掘出来,这样可为塔取个好名,可聚人心,可让闽王是孝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初建时塔内砌砖轴,外环木构楼阁,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层砖心木塔。每层的斗栱、云楣、栋梁、栏杆都经过精雕细刻,塔壁和门扉还绘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塔被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高41米。因为外面涂上白灰层,故称白塔。由塔内旋梯攀援登顶,可鸟瞰榕城景色。唐天祐元年(西元904年),时任唐威武军节度使的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建造报恩定光多宝塔……[详细]
义序水陆尊王庙
  义序水陆尊王庙义序水陆尊王庙位于仓山区盖山镇浦口村神富前路1号,始建于明嘉靖41年,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北偏东5度。由戏台、看台、大厅构成,前有照壁。进门处的两个精美石抱鼓及两边封火墙、大厅柱础为原建筑遗物,20世纪80年代重修。正殿大梁上留有“嘉靖四十年重修”字样。庙为木结构,其门廊、梁柱、础都保留明代建筑格式,大殿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庙祀水、陆二神和水流法师(称三尊王),配祀临水夫人、福德正神,左右墙面绘有36婆彩画。庙曾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乾隆庚戍年(1790)、道光七年(1827)重修,2000年民间集资重修,将木柱改为石柱。该庙是当地重要民俗活动场所,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岐严氏祠堂
  阳岐严氏祠堂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下岐村村委对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建。1988年部分重修。占地572平方米。北偏西20度,依山而建,前后递升。前有门廊,两侧为马头墙,内有屏门、前天井、前厅、后天井、后堂、边房等。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前廊后厅,穿斗式木结构,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均穿斗式木结构,封火山墙双坡顶。是福州地区宗祠建筑的典型实例。祠内原有《重建严氏宗祠碑记》碑,1980年移至福州于山碑廊。2007年8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附近有严禁溺女碑1通。该碑花岗岩刻成,长方形抹角首,高1.6米,宽0.4米,厚0.8米。碑额上阴刻一“奉”字,碑身上刻“永禁溺女”四个楷体字,字径20厘米,两边分别刻小字“光绪元年”、“阳岐保婴局公立”。……[详细]
六锦三溪桥
  六锦三溪桥三溪桥又名蔡峰桥,位于坂头村蔡峰自然村与六锦村交界的雪溪、鸟溪、凌云洋三溪汇流处,因而名之。是古代闽县、侯官、古田、连江、罗源五县交通要道,也是六锦村通往外地的惟一路桥,是闽侯县现存七座古廊桥之一。三溪桥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单跨石墩木拱廊桥,南北走向,全长32米12间,宽5.4米三间,高3.7米,利用溪流两岸石崖峭壁为基础,用花岗岩条石垒砌桥墩,上架多层圆木相互别压,形成八字形贯木拱,悬山顶,桥面横铺木板,两侧置木倚栏,檐下置遮雨板,廊内设长凳。桥北设佛龛原有供奉佛像,现佛像无存。廊屋脊檩上墨书“大清道光二十五年岁次壬寅蒲月吉旦立”。立柱梁枋均撰书楹联,相传所有楹联均为罗源名秀才张业阁撰书。1989年,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乐区吴航镇塔坪山。1958年3月,为纪念为革命捐躯的革命先烈,中共长乐县委员会和长乐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并建造了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碑体为花岗石和水泥沙浆砌成,方塔式,顶端浮雕五星。碑身阴雕碑文,南书“长乐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西书“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落款中共长乐县委员会;东书“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叶飞手迹;北书“英勇顽强毕生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先烈永垂不朽”,落款长乐县人民委员会。碑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公牺牲的烈士墓群。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90年被长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9月被长乐市委、长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长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东岐黄氏宗祠
  东岐黄氏宗祠位于福州市郊亭江镇东岐村。始建于清康雍年间,乾隆、光绪扩建、续建,民国19年又修葺祠内,改造祠埕。祠坐北向南,木构,宽21米,深28米,总面积588平方米。前用平墙,石框版门双开,庭院前施屏门,三面回廊连结祠堂厅。厅堂面阔三间,抬梁减柱,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两山用鞍式封火墙。前廊宽敞,堂中设神主翕。左右两厢为祭事房。后天井宽如前院,进深短促,左右有小披舍,分别设厨房或杂用间。后院墙嵌镶建祠时出土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凹槽式青石墓碑一方。1992年,按原貌原位升高构架、粉墙青瓦,修葺一新。并在门墙檐下装饰黄氏先辈业绩的石雕一组,祠内悬挂当代名书画家楹联、匾额和书画,增强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1994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4、福庐寺
福庐寺
  在龙田镇西南约五华里的福庐山上。北宋时福庐山就有寺庙,后几度兴衰。明万历年间山上还有旧寺院,而现在残存的福庐寺,则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大学士叶向高主持创建的。福庐寺,自清末开始衰败。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对名胜古迹保护不力,僻处景物渐有被破坏,寺庙常被盗。民国17年世盛和尚在龙田镇和近村信士的赞助下,募缘重修寺庙,并树碑表彰捐助者,现石碑尚存。“文革”期间,佛寺的门窗、椽、柱、砖瓦被人窃走,铜佛、钢仙、铜钟被砸盗卖。残存树木全数被砍。现在的福庐寺是2004年重建的,基本按照当时的样貌。地址:福州市福清市龙田镇西南约五华里的福庐山上(福庐北路)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玉屏山庄
  玉屏山庄位于仓山区盖山乡阳岐下村,为清代邳州知州、诗人叶大庄的故居。环玉屏山而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原有20多座房屋,有鱼池假山,具有园林风貌。叶大庄死后,家道败落,山庄被分割,一些房子己毁坏,部分房屋己改建。现保存最完整的是山南的游氏家(木材商人,为冯宅游氏大厝主人游乐雍后裔)。该屋为砖木结构,由门廊、披榭、夭井、大厅、厢房、后庭等组成,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正座(大厅及两侧厢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穿斗式减木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封火墙。厢房为二层0-,厅前廊檐、柱均为楠木。门墙用青砖清水砌,上设女儿墙,形似城垛。后庭花园,园中假山峥嵘,怪石嶙峋,花木相映。整座房屋布局匀称,精巧典雅。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6、天安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安堂
  天安堂于咸丰六年(1856年)落成。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天安里15号,是美国美以美会福州创建的最早的教堂之一,是美以美会福州教区活动的中心。光绪三年,基督教福州年议会在该堂成立。清至民国期间,美以美会许多重要会议均在该堂举行。1966年“文革”开始后,教堂被占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退还教堂,1980年9月1日正式恢复活动。该堂恢复后,为各教派聚会的场所,参加礼拜的信徒上千人。每月第二个礼拜日,举行圣餐,参加者有300~400人。此外,该堂还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圣诞礼拜、感恩节礼拜、结婚礼拜、丧事礼拜、交通聚会、唱诗班、探访组、音乐会等活动。天安堂用红砖砌筑,石勒脚;教堂平面十字形,单层,高度较大,约相当于同时期的普通住宅两层,木桁架屋顶小青瓦屋面,立面窗户有两种形式:屋檐所在面开设……[详细]
洪塘张经祠
  洪塘张经祠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为祭祀明代抗倭名将张经的祠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总占地592平方米,由大厅、回廊、文昌阁、庭院等组成。大厅双坡顶,抬梁穿斗式减柱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四周游廊。左右厢房被改建为砖混结构,封火墙也已改造。该祠堂1949年后曾被占为粮食加工厂使用。“大跃进”等时期对建筑屡有改建,破坏严重。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1949年后,曾被占为粮食加工厂使用。“大跃进”等时期对建筑屡有改建,破坏严重。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紫坊街区(朱紫坊建筑群)
  导游:位于市中心的南后街一带,在安泰河边、于山之麓,这块面积为15.84公顷的区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一块街坊,共有三坊七巷,可贵的是这里至今还保持着旧貌,有很多寻常人家居住在这里。该街区形成于唐宋时期,据《榕城景物考》记载:“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萧管从柳荫榕叶0。”足见当时的繁荣景象。宋代时这里修筑了城墙,街区被包入城中。街区的空间格局,一街水巷,河水荡漾,古榕苍髯,巷坊交错,古旧老屋,曲线山墙,门罩排堵,极富地方特色。朱紫坊街区在历史上是个学院林立、学子云集的地方,到了清末,街区已有三个孔庙、二个县衙、一个府学院署,形成“路逢十客九青衿(读书人)”的状况。而街区中的坊巷名称都颇具儒雅之风,它们分别是: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黄巷、吉庇巷、郎官巷、安民巷、宫……[详细]
将军堂建筑群
  将军堂建筑群位于永泰县葛岭镇蒲边村,年代为明、清。简介:由将军堂、桃源宫组成。将军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总面阔15.6米,总进深20.5米,由庙前通道(兼古驿道),门楼、天井、廊庑、正殿组成。桃源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占地面积396.6平方米,建筑面积435.6平方米,由清乾隆石桥、高护坡、建宫碑刻、檐廊、宫门、戏台、观楼、天井、正殿等组成。保护范围:将军堂:东至后山建筑物屋檐滴水外15米,南至排水沟,西至排水沟,北至农田。桃源宫:东至排水沟,南至小道,西至小溪,北至排水沟。2018年,将军堂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濂江林济斋祠
  濂江林济斋祠该祠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林济斋,字亨渡。林翰弟,官至潮州同知,家庙系林济斋之子林庭模于明嘉靖年间修建,庙坐东向西,土木结沟,由门楼、天井、披榭、大厅、后院等组成,占地393平方米,西偏南35度。该祠由门楼、天井、披榭等组成。大门前保留有两个旗杆。门面为牌楼式木构架,额匾楷书:“济斋林公家庙。”檐下斗拱层叠出跳四层,斗洪上覆以单檐歇山顶。两侧为马头墙。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抬梁式加穿斗式减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边设鞍式封火山墙连接后围墙。屋顶坡度较平缓,风火墙呈马鞍形,饰有花卉图案。、1992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曾重修过。该祠堂具有一定典型性,为研究仓山区古代祠堂、宗族文化提供实物参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