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郴州市旅游

郴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卢氏家庙(叙伦堂)
  卢氏家庙(叙伦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座西南朝东北,面阔三间,纵深三进,砖木结构,三重封火墙,占地面积367平方米。家庙的门楼制作十分考究,歇山式青瓦布顶,檐下施如意斗拱,斗拱下额枋浮雕多种彩绘图案,鸿门粱镂雕双龙戏珠,额枋正中兰底金字书“南楚名家。”对联是家庙的又一大特点,如门楼柱联为“君峰右列锦屏近,源水中环玉带长”。大门联为“高门迎晓日,望族重清明”。中厅厅柱联为“敬所尊爱所亲文内外贵交修,行其礼奏其乐述渊源忻勿替”。中厅进后厅木门联为“念祖承宗敢不聿修厥德,持身涉世惟时允报其中”。后厅神龛上悬“叙伦堂”匾,两侧联为“祖德高深惟报以春祀秋尝曷淇奈何弗敬,孙谋远大必斯夫行成名立应亦莫若为仁”。家庙的神龛雕刻精美绝仑,内供卢氏始祖及历代有名望的族人神位。庙内还有几块石碑,均……[详细]
湘南起义纪念塔
  湘南起义纪念塔位于市级公园——郴州市烈士公园内,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总造价123万元,为混凝土花岗石结构建筑,用4810块汨罗花岗石铺筑。碑高28.1米,展示1928年1月湘南起义的时间,用1580块福建花岗石砌成扇辐射,状如四挺钢枪高耸云天,展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辐射顶端四向,用360块四川红色花岗石拼贴中国共产党党旗。碑正西面为邓小平题“湘南起义纪念塔”七字;正东面基座萧克将军撰文并书写225字的碑文;南北两面为“湘南起义”与“建立政权”两幅群体浮雕,用22块耒阳汉白玉平贴组成,由湖南省岳麓山公园的雕塑家张立仁雕刻,反映当年湖南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革命风暴席卷湘南的情景。纪念塔庄严肃穆,雄伟壮观,造型新疑,工艺考究。由湖南省化学工业设计院贾增制图,郴州市第一建……[详细]
渡头古城遗址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临武县汾市乡渡头村南面的雷公岭半坡间,与渡头村隔河对岸,有夯实的城墙,高达5~7m,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半圈,城附近有秦窑一座,曾出土成叠的粗、细绳纹或弦纹的大瓦等文物。以遗址为中心,往西、往北2km左右之内,有大片汉墓群遗址和窑场等古迹。这个古城遗址说明,在秦代渡头一带是人们居住密集之地。汾市镇千百年来一直是湘南地区赴粤出海的必经之地,曾是湘南盐运口岸,汾市老街在明朝末年明慢慢形成,开始是一个货运码头,后来渐渐有了商铺,商铺多了便成了一条街,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街道两旁店家鳞次栉比,多为双层砖木结构,清一色的江南古建筑风格。近两年该镇在小城镇建设中,对老街进行了提质改造,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古建筑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修复。改造完成后可成为汾市镇的一处历史文化旅游好……[详细]
桂阳昆曲古戏台
  桂阳昆曲古戏台(含骆氏宗祠、魏氏公祠昆曲古戏台)地址:桂阳县大和镇、城郊乡桂阳戏台很多,居全国之首。到民国末年桂阳古戏台尚存481个。据1989年冬,县文化志编写调查,城关镇城隍庙戏台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目前已知建得最早的古戏台。这些戏台大多精美绝伦,精品极多,展现了湘楚古建艺术的特点。其中泗洲乡下阳村欧阳氏宗祠戏台、竹溪村颜氏宗祠戏台及黄沙坪街道大溪村骆氏宗祠戏台,连同宗祠一起,均被列入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竹溪宗祠戏台,戏台前面的石柱青龙盘绕,舞爪欲飞。戏台封檐是镂雕的《二十四孝图》,人物刻画精美绝伦,如神来之笔,整个建筑宏伟气派,极为罕见。许多地方的戏台壁题反映了桂阳昆曲艺术在桂阳的发展历史。桂阳昆班,都由班主(本家)、演员、乐队、“打前站的”等组成。每次演出,“打前站的……[详细]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湖南郴州永兴县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是最近发现的以唐代文学家韩愈手书“昌黎经此”为主的题记刻石、六朝佛像残画刻石群以及清道光七年永兴县为了维护韩愈原迹粉本改为阴刻的题记和道光八年永兴县程恩泽翻摹阳刻为二行四字的题记,刻石共十余处。此次重大发现无疑在考古界和书法艺术界引起巨大的震动。从书法角度来看,八、九块唐代中晚期石刻题记的书写风格,字形、体态、气势和神韵上讲,都具有庄重大方、古韵十足的气息。虽然书写风格各异,时间跨度有一百多年,每一个字都是重若千斤,没有一笔一画有娇媚粗俗刻意做作的地方。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物、官职清楚准确,时间、地点、随行、陪同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为我们考证此石刻群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书体变化的原始证据。2013年5月,侍郎坦摩崖石刻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详细]
中田古民居
  三都镇中田村李氏始祖李玉与李金、李元、李亨三兄弟从江西同徒居湖广郴阳府兴宁县各立基业,有古建筑256栋66670平方米,是一个古建筑相当集中的自然村。村落由古民居、祠堂、古井、欧式古楼等构成。整个村庄其民居、巷道、池塘、清泉布局紧凑通融,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风格大气磅礴,村内设有公厅和祠堂,大厅设有天井,大厅门口有精细的木雕、对联,门前有空坪,房屋端头有鸡冠垛子,房屋采光用的是雕花的石窗和木窗,村中各条巷子相连可通全村,村中房屋基本连在一起。房屋外观是青砖黑瓦,两层结构,村中有暗沟排水,门前有大池塘围绕紧附在村前禾坪边上。建筑装饰色调素雅淡秀,布局合理、科学严整的房屋错落有致,屋角突起的马头墙工艺独特,砖雕、木雕、石雕,匠心独具,手艺精湛,隐现出村落昔日的辉煌。……[详细]
欧阳海故居
  欧阳海旧居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欧阳海乡凤凰村(原名老鸦窝村),距县城桂阳约50公里,距欧阳海乡乡治所在地天鹅坪9公里,是著名烈士欧阳海的故居,欧阳海0到19岁生活于此。始建于1935年,并于1962年维修扩建,面积共120平方米,是桂阳县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旧居”一直是全国各地和国外友人前来瞻仰参观的红色旅胜地,是继承和弘扬欧阳海敢于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寻“根”之地。2007年桂阳县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出台了“旧居”保护维修与合理利用方案。对“欧阳海旧居”抢救维修和合理利用作出了科学规划和部署。方案中指出,“欧阳海旧居”的保护维修及合理利用是打造我县红色旅游产业和维护“欧阳海”品牌的需要,也是“旧居”争创省政府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需要,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相互……[详细]
封泉遗址
  封泉遗址地址:汝城县热水镇年代:明相传在明代弘治年间,汝城出了一个位居布政副使的高官,名叫范渊。他在衣锦还乡时,路过汤河,见各处热气腾腾,甚为奇怪,便派人打听是何原因;有一位假道士便向其进谣言说,这本是风水宝地,现却有热气散出,实是风水宝地之处“泄气”了,危及范大人的官运,应设法阻止它。于是,范渊为了保住自己官运长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集了湘、粤、赣三省交界,即汝城、仁化、崇义各县所有的桐油同石灰、砂石伴在一起,倒在汤河上,希望能将泉眼封住,使之永远不能“泄气”,但他的努力白费了,地热之泉是堵不住的,经过了很多年月,温泉水冲破层层障碍,再次冒了出来以其独特的功效,为周围的群众造福。当时遗留下来的桐油灰堆已转变为深灰色形成了“封泉遗址”。……[详细]
中央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了湘赣边界的汝城县进行休整,其中的一支部队进入了沙洲村。进了村子之后,有些红军在给老百姓做事,有的帮忙劈柴火,有的帮忙挑水。那段时间,不少红军战士都是在村民的屋檐下或者场院里和衣而睡。看到红军这么艰苦,徐解秀就让3名女红军住到了家里。晚上,3名女红军就和徐解秀盖一条行军被,睡一张床,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门口的草垛上。白天,红军战士们和徐解秀一起干活,讲进步道理,还帮她带孩子,徐解秀帮红军战士煮饭。红军要开拔了,看到徐解秀家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名女红军用剪刀将这床被子剪开,将半床被子留给了徐解秀。2019年,中央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合桥风雨亭
  三合桥风雨亭位于北湖区城西二十五公里华塘镇三合村,横跨西河。据碑载:桥亭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抗战后期桥上风雨亭焚毁于兵乱,第二年重建。桥北连桂阳县,桥南接北湖区。 桥亭南北走向。长60米、宽2.5米、通高7米,砖、木、石结构(石桥墩,砖亭墙,木质桥梁栅栏),瓦顶。七墩六孔,墩呈头尖尾方,以利分流。墩头饰龙头石雕。风雨亭以桥墩为基,东西对砌十面亭墙、亭墙之间以栅栏联接,将全亭连成一体。正中亭墙辟有神龛,供奉观世音菩萨。其余八面亭墙上截饰水墨书画联对,下截嵌石刻八方。有一定的地方史料和民间艺术价值。桥亭正看为亭,侧看为榭,俗称花桥。有独特的建筑特色。1988年12月经原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孟春墓
  何孟春共有疑冢多处,明墓是村头村仙岗岭处的衣冠冢。据《万历郴州志》载,他的坟墓由朝廷专门派了一名墓丁看守,直至明朝-为止。他的墓葬处,原有三十米高的大牌坊拱卫墓地,有墓庐、墓道、华表、碑石、石人,石狮、石像等。可惜历经岁月沧桑,石人、石狮、石像,在清代即已破坏。解放后只存墓石、华表,其字刻多出自明朝书法家之手,艺术价值很高,是一些珍贵的文物。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继续遭到破坏。20世纪八十年代因山林划归私人代管,因为互争山界,墓葬被全部毁坏,不仅原有的华表、碑记、石墓尽行打碎或搬走,即其坟堆亦被挖刨,夷为平地,一个具有重要历史考古价值的文化遗存,被湮没在杂草丛中日晒雨淋,只流下荒草凄凄,满目残垣。可告慰何孟春先生在天之灵的是,现已重修。……[详细]
程子楷故居
  程氏大屋(程子楷将军故居)位于资兴市程水镇石鼓村第六组,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故居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面积2868平方米。整栋建筑有正房72间,杂房18间。正栋七扇大门,六条直巷,21个天井,两条横巷把正栋分为上、中、下栋,形成上中下三厅一体,上厅北墙嵌有精致的雕龙神龛,中厅挂有 “香山一老”寿诞大牌匾,两边配阴阳木刻的烫金对联,大门口悬挂着先人的学位、荣誉牌匾。故居外观恢弘大气,屋檐墙垛是鸡冠斗子(马头墙),内饰雕刻精湛,泥塑龙凤、蝙蝠栩栩如生。故居前是一块1300平方米的禾坪,供晒谷用,禾坪外沿设一道青砖围墙,总长85米,围墙外有5口池塘。故居后用卵石砌成一道长200米、宽2米的土墙,上栽翠竹,翠竹把故居半包围起来。……[详细]
郴城古井群
  郴城古井群(含海棠井、龙骨井、橘井、苏仙桥井、张家井、栏杆塘井、燕泉井)唐代古井遗址,位于郴州市北湖区文化路。1985年,在此清理了6口古水井。其形制均为圆形竖穴式,井壁光滑,为人工夯打磨光修整,无任何材料加固。井口直径0.7米〜1.1米,最深一口达7.2米。其中三口井0-土文物72件,多为陶瓷器,有21件为长沙窑制品。器形有壶、碗、砚、灯、坛、罐等实用器,另有小陶塑和工具。壶则为长沙窑最具特征的八棱短流,后置宽平执手。两件流及系下堆贴树、鸟和葡萄褐斑花纹,一件罐器身上部饰云状绿彩。该水井与长沙窑瓷器的发现在郴州地区还是第一次。其对研究唐代湘南地区经济文化和岭南驿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张琼故居
  革命家、教育家朱舜华(张琼)故居张琼故居位于汝城县津江村官厅门座身右侧。2009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琼(1902-1981年),女,原名朱舜华,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赴衡阳驱张(敬尧)代表团,随何叔衡等到郴州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汝城县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3月,经毛泽东、杨开慧介绍,与湘中特委书记贺恕结成革命伴侣。曾任广东惠州北伐军第三中队政法部宣传干事、中共湘南特委组织部长、中共湘中区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上海组织联络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教育工会秘书、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虹口区人民政府文教科长、副区长。……[详细]
汝城窑址
  汝城窑在湖南汝城境内,瓷器烧制于宋、元时期。 窑址在距汝城约18公里的暖水乡沤江西北岸、下蒋村的三角园、任前头和上蒋村方圆角一带。烧瓷时间大约从北宋早期到元代中期。品种以青釉瓷为主,釉色偏黑介于青、褐之间。特点;胎质细腻,白中带灰。器形有碗、坛、罐、壶、钵等。胎质细腻,白中带灰。釉色介于青、褐之间。多数采用支圈叠烧,少量支珠垫烧,碗心残留三至五个支烧痕。碗为圆口,有的外饰莲瓣纹。大部分碗里印“元泉”、“太”、“吉”、“全”、“金玉”、“佛”、“文”、“斋”、“宋”、“大”、“大吉”、“曹”、“龙京”、“城殿”、“牛”字,并多见支烧痕迹,部分器型同龙泉瓷极相似。有的类似八思巴文,有的字不规范,难以确认。……[详细]
天飞山摩崖石刻
  天飞山摩崖石刻位于苏仙区许家洞镇清泉村喻家寨。寨丹崖翠竹,红褐色的石壁叠垒森严的寨门,面临深谷的绝壁上留有40余块石刻。石刻最早见明代嘉靖丁已年,其中明代嘉靖丁已年冬莆田陈言书“南国奇游”、贵州高重题“云严霞蔚”、明代万历年桂林王建动、维扬徐标书“探奇处”、陈邦器“仁者寿”等历代题刻,楷、行、草、隶、篆各体书法均有,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字形大则如斗,细则如蝇,可谓“龙飞凤舞、气象万千”。喻家寨后山,有一个天然石洞,洞高约三十米、宽约二十米,形同拱桥。穿洞下两侧的石壁上分别镌刻着“天生巨眼”、“大地津梁”八个大字,喻家寨天飞山摩崖石刻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1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木根桥老街古建筑群
  东江镇木根桥古建筑群,南北向分布,多为“开门下铺板、打烊上铺板”一类的前门开合式两层商铺。这些古商铺主要沿一条宽约2米、长近500米的青石板街道两侧一溜儿排开,为青砖黛瓦、坡屋顶结构,并按街道的上节、中节、下节形成同墙共垛、连椽接瓦的数个长形古建筑群落(如图)。木根桥老街,成街历史远早于清代。由于地处古东江河重要水运码头,汉晋时就有人在此建火铺、办酒肆茶馆等营生,为兴宁、桂东、汝城等地来往的客商及货运中转等提供服务。最热闹时期,是清代晚期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据说那时候老街圩里货成山,人如潮,停泊在东江河面上的木排一眼看不到头。随着社会变迁,木根桥老街日趋衰颓,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详细]
98、伏龙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龙桥
  修建时间: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43),清道光十年(1830)进行过大的修缮,到1958年,又进行过一次小的修缮。伏龙桥是一座风雨桥,石桥为单拱,方条石迭砌,桥楼为二层,椽瓦木结构建筑,长15.8米,宽4.6米,桥两头各有几株古柏树,四周是旱土或稻田。伏龙桥是我县唯一的一座明代木结构桥梁。199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宜章县人民政府又发文重新公布伏龙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浆水乡大地岭村时代:明类型:古建筑级别:县级概况:桥长15.8米,宽4.6米,二重檐的榫卯木结构建筑。公布批次:宜章县人民政府1992年重新公布……[详细]
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
  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位于汝城县津江村,有古建筑6栋,建筑面积1463.5平方米,共六个展室。2011年《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将“汝城会议旧址”纳入湖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012年在纪念馆旁边兴建了军旗广场。2013年“汝城会议旧址”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在此主持秘密召开湘南、粤北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策划湘南起义,史称“汝城会议”。会议制定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打先锋,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粤北起义计划。“汝城会议”为湘南起义做了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是湘南起义纲领性、方向性的重要会议,对湘南起义起着决定性作用。……[详细]
临武吉祥寺
  吉祥寺位于县城东北三十五公里,在金江镇曹家村后山一里许,寺座西北朝东南,长19米,宽11.7米,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清代建筑,民居式、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吉祥寺,始建宋咸淳四年(1267年),僧侣普润兴建,分为上、下两寺,明末兵毁,清康熙年间兴修上、下寺,嘉庆、光绪年间多次维修,大跃进时期,因地界争议,上寺被毁,旧址尚在,现存有摩岩石刻四至五处,为捐资重修石刻。下寺因曹家村阻挠,得以保存,1984年恢复寺内佛像等。1994年7月11日,临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吉祥寺地址: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金江镇电话:6322524邮编:424303……[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