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旅游

常德市文物古迹介绍

81、太和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观
  太和观,又名道德观,是湘西北道教圣地之一。创自唐,兴于明,为湘西北的名胜古迹。曾是中共湘西特委成立地的革命纪念地,也是常德会战的主战场、守城指挥部所在地。太和观及太和观周围所有殿宇堂祠,被日寇扔下的炸弹和燃烧弹付之一炬,毁于一旦。太和观前坪有尊战火中残存的大石龟。龟龄鹤寿,古今人之向往,故乌龟乃吉祥之物也。太和观前石龟,乃元末明初张三中隐居修道河洑山时所为。相传石龟立就后,常偷吃附近的大麦,后太上老君一气之下,用拂尘将石龟右眼打瞎,而神龟却变本加厉。明正年间,住观主持杨老道人便在石龟背上立石碑一块,镇之以法。时至今日,此物尚存。……[详细]
桃花源古建筑群
  桃花源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沅江南岸水溪。这一带约5平方公里地区风光秀丽,相传因东晋诗人陶渊明作《桃花源记》而著名。自唐代始建寺观,宋时鼎盛,元末毁于火,明景泰六年(1455年)重建殿宇,明末又毁于火。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渊明祠,沿山配修亭阁,按陶诗文取名。后屡有修葺。现存集贤祠、桃花观、方竹亭、蹑风亭、探月亭、水源亭、菊圃、千丘田等。1959年,桃花源古建筑群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元宫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三元宫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三元村,澧阳平原北部边缘地带,涔水北岸。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的早、中期是大溪文化遗存,发现有红烧土建筑残迹、灰坑和4座墓葬。经烧土块里常夹有稻秆、稻壳的痕迹。出有猪、牛、羊等家畜骨骼。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中期泥质灰陶显著增多,还出现了彩陶和白陶。遗址的晚期是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有墓葬19座。人骨已朽,葬式不明。各墓均有随葬品,一般在10件左右,最多23件,最少4件。大部分是实用陶器,也有少量明器,以鼎、豆、壶为最普遍。……[详细]
白马湖北抗战碉堡
  白马湖北抗战碉堡属常德会战碉堡群,位于武陵区南坪乡白马湖村七组。白马湖北抗战碉堡是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期间国军74军修建的城区周边防护部工亊之一,这里位于常德城区白马湖北侧,其南侧还有一座碉堡,是防护部从两侧突破57师于河洑山和黄土山等外国防护部据点主体的重要支撑据点。碉堡的主体为水泥碎石块浇筑而成,射孔向北,射孔的受弹向厚约70厘米,其顶部亦约70厘米左右,是采用二战中盟军所援助的详灰(水泥)和捣碎的碎石浇筑而成。白马湖北抗战碉堡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采菱城遗址
  时代:战国至汉战国采菱城遗址位于沅水风光带下游西岸黄楚,金鸡两村毗邻之处,为春秋末叶至汉代城址。位于桃源县茅草街乡(今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黄楚、金鸡二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830米,东西宽约600米,面积达50万平方米,为湖南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一座先秦时期古城址。城垣为黄褐色黏土夯筑,北墙可见版筑痕迹,现存残墙10段。墙残髙7米〜9米、宽3米〜7米,其中以东南角保存最为完整。转角处向外凸出,似为城内瞭望制高点设施。护城河宽约20米,清晰可辨。城址中部为台地,应为大型建筑台基,曾出土绳纹以及素面的圆形下水管、瓦当。清同治年间《直隶澧州志》载:“(城)为楚平王出巡时所筑。”《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楚平王六年(前523)为舟师以伐濮,可证该城为平……[详细]
灵岩洞崖刻
  灵岩洞位于县西北四十七公里的黄甲铺乡灵岩村小学处,洞前额上有清县令余良栋于光绪18年(1893年)所题“灵岩古洞”四字,洞高约七米,宽近十米,南北直到深约二十多米洞内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四个字,亦余良栋所题,洞内左侧有石孔形成的二龙戏珠,洞内亦有历代名家所题字书,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201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边界东延伸30米处,西延伸30米处,北延伸20米处,东北向各延伸30米处,东南向至西南向延伸15米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边界向外延伸10米。……[详细]
大杨孙家岗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大坪乡大杨村三组一处高出四周1——1.5米的台地上,东北距城头山遗址4公里,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该遗址位于叶县昆阳镇西菜园村李庄北约1000米的昆水北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650米,东西宽260米,总面积1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6米,其中有裴李岗时期的三足钵、侈沿罐、弧刃石铲。仰韶时期的鼎、罐、盆、钵、红顶碗、龙山时期盂、鼎、罐、瓮、战国两汉时期的陶豆、罐、鼎、空心砖等,遗址还出土有石斧、铲、凿、镰和蚌镰等生产工具。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陵阁广场
  武陵阁是常德市防洪大堤的四个闸门之一,武陵阁正对的武陵阁广场,是常德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景点位置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武陵大道……[详细]
翦伯赞故居
  翦伯赞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文革时期被破坏,2010年经中央批准按原址原貌修复。2011年被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翦伯赞故居主体为具湘西北民居风格的木制瓦房,建筑面积822平方米,整个故居占地18亩,故居分为南北两个院落,整体呈“卐”字型。坐北朝南,建有小院墙,南院正门上有“翦伯赞故居”牌匾,由司马义达瓦买提题写。大小房间18间,其中南院9间为翦伯赞故居复原,北院9间为翦伯赞生平陈列。……[详细]
90、水府阁
水府阁
  水府阁亦名黄闻阁,位于桃川万寿宫西南500米。传为黄洞源黄道真二人闻道处,旧阁建于明末清初,万历年间改建,为三层砖木结构古典建筑,曾祀杨泗将军,毁于1961年。近年重修,占地1740平方米,高36.3米,为重檐歇山式四层楼阁。水府阁高踞于黄闻山吻顶,悬崖如削,壁位千仞。杰阁宝顶耀金,琉离呈丹,鸱啄空,与高举阁南北相望,与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隔江对峙,下瞰桃川,前临白马,东望洞庭,西顾壶头;木排飘摇,渔舟唱晚,江天空阔,气势雄深。誉为“潇湘第一阁”。……[详细]
鸡公垱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鸡公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澧南乡栗木村。旧石器埋藏在澧水右岸二级阶地的网纹红土中。海拔高度约50米,相对高度20米。堆积物表现为河湖相沉积。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鸡公垱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石英岩,其次为硅质岩,还有石英、燧石等。石器组合为砍斫器、大尖状器、似手斧石器、石球、刮削器等。与鸡公垱遗存性质相同的旧石器地点目前发现最多,遍布澧水中、下游。鸡公垱遗存在这一类型文化遗存中最具典型意义,原研究者命名为“鸡公垱文化”。1987年10月调查发现29件旧石器,1988年10——11月由湖南省考古所发掘,获得200多件石制品。200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月形山古墓群
  月形山古墓群位于桃源县西南91公里的西安镇大水田村同心组月形山海拔432米的山岗。在面积约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大小古墓几十座。皆为陈氏家族墓地。部分墓葬树桃源石石碑,雕刻精湛,工艺考究。其中“清例赠修职郎”陈今奇夫妻合葬墓规模宏大,墓碑为四封三间式,四周由一块块青石雕刻合围砌成墓园,石板浅浮雕龙、凤凰、麒麟、鹿等图案。虽年长日久,雕刻栩栩如生。墓碑立于清光绪七年。是研究当地陈氏家族史的实物资料。……[详细]
杨祠昌墓
  杨祠昌(1588—1641)字文弱,明武陵人(今常德)明万历进士,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武陵民间有“杨阁老”“杨相”之称,崇祯十四年三月(1641)病逝于湖北沙市,葬于沅江(今沅江市)月形山,后改葬于桃源金厂溪月虹山(杨氏族谱载),墓坐北朝南周围茂林修竹,前有西溪流淌,墓前立石碑一方,墓碑高1.4米,宽0.7米,厚0.05米。2012年12月,被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翦八士墓
  翦八士墓位于桃源县枫树维回乡民族团结示范园清真古寺内。翦八士原名哈勒八士,原籍新疆回部哈密人,为朱元璋麾下一名得力干将,南方平叛,屡建奇功。由于在征战中开疆扩土、功勋突出,朱元璋赐姓“翦”。翦八士是常德一带维吾尔族始祖,其墓在枫树穆斯林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201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口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详细]
95、孤峰塔
孤峰塔
  介 绍   孤峰塔座落在与常德城隔江相望的德山孤峰岭。原孤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初名“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33米,底径7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游人登塔极目四望,周围的沅江及城市风光尽收眼底。湖南常德市……[详细]
划城岗遗址
  划城岗遗址位于安乡县安障乡。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未。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1980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77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揭露出了不同时期房址、窑址、灰坑、墓葬等各种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彩陶和白陶,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遗址的文化内涵包含了汤家岗、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四个文化发展阶段,年代距今6800~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近三千年。划城岗遗址是湖南最早建立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框架的重要遗迹,该遗址还是屈家岭文化“划城岗类型”的命名地。在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聚落演变、墓地结构及社会组织、制陶工艺及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典型材料。保护范围:北至划城岗北围沟南坎,东至东围沟西坎,南至居民点前排水沟北坎,西到西围沟东坎,南北长250米,东……[详细]
澧阳平原史前遗址博物馆
  澧阳平原史前遗址博物馆是城头山旅游景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100亩。将展示以整个澧阳平原长达几十万年的史前人类遗存为基本背景,以城头山遗址为“龙头”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所代表的中国南方璀璨的古文明。博物馆内设艺术大厅、基本文物陈列馆、临时展览馆、多媒体演示厅等。景区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车溪乡乘车线路:在常德市内乘大巴至澧县再转小巴前往景区……[详细]
圆通寺禁闭石室
  圆通寺禁闭石室位于桃源县架桥镇栖枫山圆通寺旁东北80米处,为圆通寺附属物,用青石条砌成。入口为0.7米正方口。垂直深约3米,下为长方形石室。长3米,宽1.5米。为历代禁闭犯戒僧人而设。圆通寺始建于唐武6年(公元623年),香火鼎盛时期,佛寺绵延数十里,被誉为禅宗丛林。 后历经兵灾,屡废屡兴,现仅存石室一间。……[详细]
蒋家台窑址
  蒋家台窑址位于白衣镇双马村二组,年代为宋—元。2012年3月29日,津市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彭家垱汊,南至小斗湖,西至蒋家台东周遗址,北至蒋家台。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外30米。……[详细]
花山寺墓群
  花山寺墓群位于新洲镇嘉山社区,年代为战国—六朝。2012年3月29日,津市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大枞树峪,南至雷家湾墓群,西至湘北公路,北抵嘉山南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外30米。……[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