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 > 大名县旅游

大名县文物古迹介绍

大名府故城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今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是故城的东、南、西、北四大城门旧址。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皇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1.83公里,有五门。外城长24.3公里,有九门。另有上下水关两座。明建文三年(1401年),城被漳、卫河水所淹,治所迁至艾家口(今大名县县城)。大名府故城淤埋于地下1~5米,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较好。地表现存4段城墙,墙体可见明显的夯土层,土质坚硬。大名府故城为宋代陪都——北京(大名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城址面积36平方公里。大名府故城始件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明建文三年(1401年),因漳、卫河同时泛滥,府城被淹没。故城址现存两处重点保护区:府城墙遗址和大街遗……[详细]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
  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占地15亩,AA级景点。现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国最大的古碑“五礼记碑”,大名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创造了石磨盘、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艺术形态。邯郸境内至今还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汉代“群臣上醻”和“赵国易阳南界”刻石。北朝时期邺城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响堂石窟和众多的单体石造像,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北齐样式”,对隋唐以后造像艺术影响深远。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开中国碑刻行书先河的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程子视箴碑,明嘉靖陈皇后家族谕祭碑等。展览以邯郸石刻文化遗存为主题,以实物、图片、图表、拓片、文字、影像等为载体,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系统反映了邯郸地区自北朝至宋代石刻艺术。展览共分4部分:北朝造像、隋唐造像、五代及宋造像、北朝刻经拓片。展厅面积……[详细]
大名府明城墙
  大名府明城墙,或称大名府明清城墙,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是明清时期的大名县城墙遗址。大名在唐宋时期就是“河朔重镇”,城东水运发达的卫河水系,使这座古城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素有“手工作坊排成排,饭庄酒楼门对门”之说。明建文三年(1401年),漳、卫两河齐发大水,水位高于城墙,淤泥有一丈多深,大名府城被埋于地下。同年,大名府都指挥吴宓“具奏朝廷”,于艾家口镇(今大名镇)徙筑新城。大名都指挥使吴成在艾家口水驿北重新选址建城。最初也是土城,经过明清两个朝代数百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筑成周长九里,四面十三门,牢固的石基砖城。每门都是有主楼、箭楼(扭头门楼)、敌楼(观敌瞭哨与拉吊桥之用),三楼鼎歭,成品字形,更有炮台三十六座,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后明朝三次,清朝九次对城墙进行修葺,近六百年而不衰……[详细]
五礼记碑
  五礼记碑俗称五礼碑,位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因碑文所刻系宋徽宗(赵佶)于大观二年(1108年)所作《五礼新议》,故又称“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碑。该碑刻立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原为唐魏博节度使何进滔碑,由柳公权撰并书丹。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为了维护何巩固其统治地位,把吉礼、宾礼、嘉礼、军礼、凶礼等五礼作为一代之制,写有“五礼新议,并传诏各地官府刻石立碑颁于天下奉行,其不奉行者论罪。政和七年(1117年),大名府尹梁子美在北京(今大名)立碑,因无碑石,毁唐何进滔德政碑,将其唐代碑文磨掉,改刻为“五礼记碑”,侧面仍残存柳公权字迹。五礼记碑石灰石质结构,自下而上,由基石、龟趺、碑身、碑额四个部分累叠而成。碑通体高12.34米、宽3.04米、厚1.08米,重140.3吨,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古……[详细]
大名兴化寺
  兴化寺位于大名府城西门外,铁窗口村南,现在寺庙正在修复和完善中,院子中间坐落着一尊三面观音,大寂光殿坐东朝西全部是木结构,大殿的北、东、南三面的外墙上画满了佛教故事,殿内东面供奉着三尊菩萨,可以说是金碧辉煌,殿的北面供奉着小时候的释迦摩尼,站在大象身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名县是中国佛家禅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佛教传入大名,临济宗祖庭大名兴化寺建于1130年前的唐朝中期,唐代著名法师义玄和尚的创法、圆寂之所,也是二、三代临济宗传法之地。义玄法师在此仗锡座堂,普化禅风。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四月十日在此圆寂,所得舍利分为二,各建塔供奉:一塔在大名兴化寺,名澄灵塔,一塔在正定临济院,名澄源他塔。当时兴化寺殿堂高耸,寺产数顷,晨钟暮鼓,香火旺盛,成为唐中、后期临济宗……[详细]
大名天主教堂
  大名天主教堂也叫大名县天主教宠爱之母大堂。位于河北大名县城内东街,始建于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中国第二大天主教堂,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教堂远远看去象个“山”字,稳重、挺拔、壮观。大堂模仿西方国家教堂建筑,规模宏大,式样新颖,堂内设施富丽堂皇,此教堂为法国天主教会所建,至解放前夕,这里一直作为大名教区的中心和主教府所在地。自1990年修缮后,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名天主教堂建筑面积约1440平方米,为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材料为砖、石、木。钟楼位于整个建筑的北端,钟楼高42米,顶端矗立着一个象征天主教教会的十字架,钟楼上,东、西、北三面均有直径为一点四二米的小钟表,钟楼的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对称性的两个高二十多米的小陪楼,别……[详细]
狄仁杰祠堂碑
  狄仁杰(607-700),山西太原人,辅佐武则天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相。狄仁杰祠堂碑位于大名县孔庄村北,初立于大周圣历元年(698年),后祠堂及碑因战乱而毁。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在原址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现祠堂已不存在,仅残留此碑于原址。该碑青石质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除座)高4.46、宽1.46、厚0.46米。碑首为六龙戏珠圆首,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体阳面楷书碑文,由冯宿撰文,胡澄书丹。碑文记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时的政绩和重修此碑的经过。现碑身淤地之半,上部稍风化,有轻微裂痕,碑座淤埋地下完好。此碑为研究武则天时唐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狄仁杰祠堂碑入选……[详细]
泰山行官庙遗址
  泰山行宫庙遗址:位于大名县金滩镇石家寨村,明代所建,为当时往泰山朝拜路人中途休息场所,主要供奉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为传统的宗教信仰者活动场所。泰山行官庙遗址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彬墓
  郭彬墓为元代古墓葬,位于大名县金滩镇娘娘庙村东南。郭彬墓是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北清真寺
  金北清真寺为明、清古建筑,位于大名县金北村内。金北清真寺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王庙旧址
  龙王庙旧址:位于大名县龙王庙镇二大队西部,始建于明代早期,为当时卫河主要码头的所在地,是河运船工及当地民众祈求平安的重要场所,充分说明了龙王庙镇做为水运码头和陆路货物集散地的重要作用。龙王庙旧址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弘敬墓
  全国最大的墓志――何弘敬墓志铭此志置于碑林的东北处。何弘敬墓志铭为我国已出土中最大唐代墓志铭。墓志有盖均为青石质。志盖呈顶式,顶面边长0.96-1.00米,底边长1.88-1.96米,厚0.88米。顶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大师庐江何公墓志铭”。四周有四杀浮雕兽面及四神,四杀交角处浮雕牛,马等动物。雕工精美、神态生动。四侧边雕刻波浪,图案简炼,线条流畅。墓志为正方形,边长1.95米,厚0.53米。表石四侧边的中部雕刻花卉,供养人,上下雕刻波浪,花瓣,墓志镌楷书60行,满行58字,共3800字。  何弘敬,新《旧唐书》有传。据墓志记载:“卒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享年六十”。可知其生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元)。何弘敬十八岁从军,唐文宗时曾为御史中丞、御史大夫、赐上……[详细]
马文操神道碑
  马文操神道碑立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原位于大名县寺庄村西,后移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内。青石质地,碑首、身为一体,原座已失。现通高3.40米,宽1米,厚0.36米,为龙首碑。碑首高1.17米,宽1米,厚0.36米。碑首阳面题额篆刻“大晋故赠秘书兼马公神道碑”,3行4字排列。碑身阳面行书碑文,共计3390余字,为晋高祖石敬塘令贾纬为马文操撰文,高廷矩书丹立碑,主要刻记马文操生平、家世及大晋对其家庭后人的册封,碑文字体如行云流水,有很高的书法价值。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文操,元城(今大名)人,唐末魏州武将,先后任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唐天祐二年(905年),因兵变被杀,长子马全节投降后晋,次子、三子及马全节的两个儿子先后在后晋任要职。晋高祖石敬塘追赠马文操为秘书监之职,并诏……[详细]
康堤口罗氏墓群
  康堤口罗氏墓群为唐代古墓葬,位于大名县大名镇城北康堤口村、林村南。康堤口罗氏墓群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罗让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让碑
  罗让碑位于大名县康堤口村南,立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碑青石质,高4.20米,宽1.43米,厚0.5米。首身一体,碑首雕刻六龙戏蛛,碑额篆题“唐故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长沙郡罗让神道之碑”。碑身阳面碑文主要记述罗让之子罗宏信代乐彦桢为魏博节度史之事。由朝议大夫、左散骑常侍公乘仁撰文,文林郎、检校尚书郑褒书并篆额。龟趺深埋地下。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让卒于乾符三年(876年),此碑立于龙纪元年(889年),中间相隔13年,名为罗让神道碑,碑却记述其子罗宏信之战功业绩。唐昭宗因罗宏信的影响,追赠其父罗让为御使大夫、工部尚书,并与龙纪元年(889年)为其立“罗让神道碑”。由此可见,唐晚期藩镇割据的事实。罗宏信,贵乡(今大名)。任魏帅乐彦桢部将,武功、忠义过人,深得三军拥戴,在乐彦桢兵变被……[详细]
朱熹写经碑
  朱熹写经碑,又名“朱子太极石刻”,位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内,原碑书于南宋乾道丁亥(1167年)年,朱熹撰文书丹蔡元定刻,行书窠字体。立于常州府,即现湖南长沙市,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年)废毁。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大名府督学畿南按照南宋传下的“原碑”拓片重新翻刻“朱熹写经碑”,最初镶嵌于大名府学“明伦堂”大殿山墙上,1986年迁至今址。碑砂石质,高1.8米,宽2.9米,厚0.3米,重4.2吨,座为丰槽角基。明代畿南重新翻刻并立,碑文摘录《易经》里一段文字,概括了宇宙间变化原理,共111资,每字16厘米×13厘米见方。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熹(1130-1200年),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详细]
郭隆真纪念碑
  郭隆真纪念碑位于大名县西王庄村。郭隆真纪念碑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氏墓群
  刘氏墓群:位于大名县西未庄乡刘军庄村,以明永乐三年刘廷瑞始,历经明、清、民国近600百年,现地表可见刘遵宪及其后代刘润田墓碑2通。……[详细]
泰山行宫九莲阁碑
  泰山行宫九莲阁碑位于大名县杨桥镇东海子村内。泰山行宫九莲阁碑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世名医碑
  三世名医碑位于大名北峰乡炉电村东路北。三世名医碑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