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旅游
运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山西省
万荣县
河津市
盐湖区
永济市
新绛县
夏县
芮城县
绛县
垣曲县
闻喜县
平陆县
稷山县
临猗县
运城市文物古迹
运城市红色旅游
运城市名人故居
运城市博物馆
4A景区
运城市十大景点
全部
运城市特产
运城市美食
运城市地名网
运城市名人
[移动版]
121、
杨博墓
杨博墓杨博墓(第一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蒲州镇王庄村东北300米杨博(1509—1574年)蒲州新乐庄人,字惟约,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历隆庆、万历两朝,累迁蓟辽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兵部事等职,谥襄毅。墓地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原有十三冢,巨碑24通。地面建筑原有内墙,为砖石结构,外墙为夯上修筑。墙内前有山门,中有石象生、献殿、左右配殿,后为墓地,两侧为桃园。有13个墓冢,历史上多次被盗,兵燹中建筑物被毁。墓室大部分遭严重破坏。现地面建筑无存,仅留部分残碑。……
[详细]
122、
景耀月故居
景耀月故居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东20公里处的历史文化名镇一陌南镇,是辛亥革命风云人物景耀月先生留于当世的一座民居宅院。1984年被芮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民国地址:芮城县陌南镇寺前村保护范围:南自南大门前檐墙向南96米,东自东厢房后檐下向东54米,北自藏书楼后檐下向北30米,西自西厢房后檐下向西141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98米,向南延伸107米,向西延伸58米,向北延伸98米。……
[详细]
123、
河津玄帝庙
玄帝庙玄帝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河津市樊村镇樊村玄帝庙又称琉璃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1570年),至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竣工。沿中轴线有山门、香亭、中殿、后殿等建筑,占地面积2997平方米。香亭面宽、进深皆三间,三重檐歇山顶。中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木牌坊位于城北,与石四牌坊相对峙,四柱三楼木结构,重檐十字歇山顶。总高20余米。重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31年),清康熙、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均为6米,四面可以通行。2013年5月,河津玄帝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24、
金胜庄遗址
金胜庄遗址时代:新石器地址:芮城县大王乡金胜庄村西50米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600米。文化层堆积厚1—3米,断面暴露有三层间隔7—14厘米的白灰面。地面暴露有大量的彩陶、红陶及夹砂陶片,采集有尖底瓶、钵、盆、罐、豆、鬲等器物残片。1987年曾出土一件完整的彩陶曲腹罐。纹饰分圆点弧形三角纹、绳纹、划纹及附加堆纹。还采集有石斧、石刀、石铲等。为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保存完整。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25、
丰村遗址
丰村遗址丰村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垣曲县华峰乡丰村遗址在中条山南麓亳清沙与允西河之间高原丘陵上。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南三面临沟,北面靠村,部分遗址压在村住宅宅基之下。东西约500米,南北约10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5米。其文化内涵包括: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出土器物主要有各种陶器、石器、骨器及动物骨胳。发现的文化遗迹主要有不同时代的圆袋形坑、椭圆形坑、筒形坑、长方形坑、房址、灰沟、瓮棺葬等。……
[详细]
126、
前庄遗址
前庄遗址前庄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商地址:平陆县坡底乡崖底村前庄自然村南黄河北岸遗址位于前庄自然村南黄河北岸的黄土丘陵二级台地上,北高南低,东边十余米的悬崖下是石膏河,西、南两边二十米与陡峭的石崖相连,遗址平台如同半岛,面积约1万平方米。沿河公路从遗址台地横穿而过,切挖破坏约3000平方米。遗址第二层为商代文化层,厚约0.80—3米。其文化内涵为商代二里冈类型。出土器物有青铜礼器、各种陶器、石器、骨器及蚌器、卜骨等。发现的文化遗迹主要有灰坑、半地穴式房子等。……
[详细]
127、
韩楫墓
韩楫墓韩楫墓(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韩阳镇祁家坡村边韩楫(1528—1605年),蒲州人,字伯通,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墓地东西长180米,南北宽80米。墓室为水磨青石砌成,分主室、左右侧室与耳室、前室。东西通深16米,南北通宽22米。墓室内有:“明故中议大夫通政使司右通政元川韩公墓志铭”、“皇明中议大夫提督腾黄通政使朝公行状”、“南山逸叟自志”、“奉天效命”、“明韩孺人圹记”碑碣五方。出土有瓷罐、碗等10多件随葬品。……
[详细]
128、
牛家院摩崖石刻
牛家院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发现记载河东盐池历史最早的实物资料,它比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的《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颂并序》还要早217年,而且是记载河东盐池运销方西唯一的石刻。对研究我国盐业史和河东盐池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时代:北周地址:盐湖区刘范窑村南中条山古盐道山崖上保护范围:自摩崖石刻中心向东、南、西、北各延伸40 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 米。……
[详细]
129、
河津镇风塔
镇风塔镇风塔(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河津市清涧镇康家庄村西北100米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宋,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由村民吕自公等人重修。塔体为方形实心砖结构,十三级密檐式,高27米。上窄下宽收分明显,一至三层为仿木结构腰檐,施有椽飞、斗拱,四层以上叠涩出檐。下层高6米、边长4.6米,周长18.4米,北向辟拱形洞门,高2.3米,以上各层南北向辟有小窗。宝瓶铁质塔刹,上铸有头西尾东凤鸟。现存有“明万历十一年村民吕自公等经理重建”石碣1通。……
[详细]
130、
巷口寿圣寺砖塔
寿圣寺塔(第三批省保)时代:宋地址:芮城县城关镇巷口村西侧寿圣寺舍利塔位于芮城县舍利东街29号,创建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明清历代重修,俗称“塔寺”,“塔寺晨钟”被列为“芮城八景”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寺院被侵华日军所毁,现仅存宋塔一座。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寿圣寺舍利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体形制为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十三级,高46米,南面开门。以上各层四面设假门,塔身挺拔秀丽,向上每层逐收,成一锥状轮廓,下三层塔檐为砖体斗拱,完全仿木结构形制,四层以上塔檐均以一层砖叠涩挑出,保持唐塔叠涩出檐的遗风,塔顶为铁覆钵顶。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原设有木制楼板,可随木梯逐级攀登,木梯民国初年被土匪焚毁,2011年……
[详细]
131、
陈茂墓
陈茂墓陈茂墓(第四批省保)时代:隋地址:临猗县卓里乡陈平村东北据《金石萃编》载:“茂生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薨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即以其年归葬,碑当立于是年”。陈茂历经北周、隋两朝,为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过贡献,卒后赐葬故里。墓地原有陵园规模很大,南北宽约100米,东西长约200米。现仅存陈茂墓冢和陈茂碑。墓冢坐北朝南,冢高4米,周径约10米。陈茂碑立于墓冢正南方,碑高1.95米,宽0.75米。正书篆额“大隋上开府梁州刺史陈公碑”。……
[详细]
132、
景云宫玉皇殿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云宫玉皇殿位于绛县城西南横水镇东灌底村景云中学校园内。景云宫始建于唐代,原先规模宏大,今日仅存主殿玉皇殿一座,其余建筑均已荡然无存。玉皇殿为元代木构,建在低平的阶基上,五间悬山顶,前檐斗拱五铺作,后檐斗拱四铺作,脊槫上留有清康熙四年(1665)的维修题记;柱础为素平的圆础,时代或许早于元代;建筑外观古朴端庄,继承了宋代建筑的秀丽风格。玉皇殿内尚存有完整保存的唐碑一通,文物价值很高。电话:0359-6522767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详细]
133、
猗氏故城
猗氏故城猗氏故城(第四批省保)时代:西汉地址:临猗县牛杜镇铁匠营村东侧故城现存城墙,南墙北墙分别长1254.3米,东墙长1288.7米,总面积161万多平方米。墙残存高2.8米,最高8.7米,厚19——21米间,夯土层厚度9——10厘米。猗氏故城附近有关猗顿的遗迹还有猗顿墓、猗顿祠、“陶朱故里”太范村、猗顿宅,宅旁有陶朱公祠、盐运道以及桃园、杏园、桑园、绣花园共300余亩。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34、
新绛马庄遗址
马庄遗址马庄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新绛县西南约15公里的马庄村南位于峨眉岭北侧,地势南部略高,是较为平坦的坡地,西侧有南北向大断沟与稷山相邻,北近汾河。现存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95年发现,发现的文化遗存、遗迹有灰坑、窖穴等。采集遗物以陶器为主,红陶居多,灰陶次之。纹饰除大量素面外,还有弦纹、线纹和彩陶。彩陶多为黑彩,有少数用白彩套边。花纹有圆点、弧线、三角、垂幢、流星索等。主要器型有钵、盆、碗、甗、罐、尖底瓶、釜、灶等。……
[详细]
135、
崔家河墓群
崔家河墓群崔家河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周地址: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东北部埝掌河与青龙河夹峡的丘陵之上墓区东接崔家河水库,北接东下冯遗址,西接埝掌河,南接崔家河遗址。墓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墓葬多为竖穴墓,随葬品以铜鼎、豆、壶为主,还有铜编钟、鑒、匜、罍、石罄、玉、骨圭和铜贝、石贝、骨贝、贝币以及玉饰等。铜器纹饰为云雷纹、蟠螭纹等。根据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的形制,墓群时代为东周时期或偏早,墓群对研究东周早期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详细]
136、
万荣旱泉塔
槛泉塔,俗称“旱泉塔”,位于万荣县高村乡孤山西麓。塔方形十一级密檐式砖塔。高三十一点二米。塔基为须弥座束腰塔座。一层南面辟拱门,一至四层塔檐下,仿木构砖雕斗栱,五层以上迭涩出檐。各级设有半园拱门。塔前有柏树两株,枝叶翠绿,塔柏相映,挺拔秀丽。槛泉塔是孤山槛泉寺建筑之一。该寺宋宣和二年(1120)创建,塔与寺同建。现槛泉寺已成瓦砾,仅留塔。塔东侧原有长七十厘米,高三十七厘米一块石碑,系重修白衣堂兔刨泉碑记。该碑文使用明末李自成所建立“大顺国永昌元年”政权年号。2013年5月,万荣旱泉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37、
古魏城遗址
古魏城遗址古魏城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周地址:芮城县城关镇北2.5公里古魏城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3公里。现残存北城墙,城墙长1500米,宽4—7米,高7米。夯窝直径6厘米。城墙版筑而成,古城东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保存较好,城外侧都有月牙状的夯土台。城内出土有东周时期的南、豆、罐、瓦等遗物,在城西柴涧村有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墓葬群,出土过数批青铜器。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38、
下阳城遗址
下阳城遗址时代:西周地址:平陆县西15公里的老城乡太阳渡村南该城筑于西周初期,属虢之重邑。下阳城遗址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城内现存城墙残基数段,共计长200余米,高4—6米,厚约3—5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系版筑而成。出土的青铜器有:编钟、鼎、簋、豆、壶、鉴、鏊、钺、车马器等,以及编罄、铜贝、包金贝、骨贝、铲币、布币、玉器等珍贵文物。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39、
韩庄净居寺
韩庄净居寺位于运城市绛县卫庄镇韩庄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该寺是研究元至明木构建筑演变的珍贵实物例证。时代:元代地址:绛县卫庄镇韩庄村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墙外皮向东20米,南自前檐下向南30米,西自西山墙外皮向西20米,北自后檐下向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65米,向南延伸100米,向西延伸100米,向北延伸100米。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韩庄净居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40、
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
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第二批省保)时代:1929年地址:夏县水头镇上牛村北堆云洞1922年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嘉康杰同志在此创办了平民中学,1929年“0河东特委”在此成立,嘉康杰任书记。旧址堆云洞是一座全真教道观,为元、明时期建筑,现有北极台、笔峰、三皇阁、牛马祠、三清殿、真武殿、山门、牌坊等。主体建筑三清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存有堆云洞全景石刻图碑一通。……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运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运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运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运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运城市A级景区名录
·
运城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运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
第一批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