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21、赵镇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镇桥
  赵镇桥位于北白象镇赵家硐村。该桥为三孔石梁桥,东西走向,全长12米,宽2.46米,造型非常古朴。桥梁石板两侧均阴刻有字,字迹比较模糊。据桥梁石板南侧的铭文记载,该桥建于南宋庆元己未年(1199),距今已有807年的历史,当地人叫这座桥为桥头桥。每组桥墩由三根粗石柱和一根粗石梁组合而成,东侧桥墩两侧粗石柱已断裂,西侧桥墩一侧粗石柱已被水泥柱代替。桥的每一孔上均由四条花岗岩质条石并排铺设,两侧两条石比中间两条石略宽,横架在两组桥墩上,呈现出一定的弧度。此桥横跨于小河之上,东岸植有樟树,保存着浓郁的江南的水乡风貌。1991年,赵家硐村为了方便交通,在离该桥北侧5米处修建了一条水泥桥(赵家硐大桥)作为主要交通津梁连接两岸交通,此桥才得以保存。该桥是乐清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桥梁,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慈济桥……[详细]
温州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118医院内,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系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建筑。花岗岩台基,前设垂带踏跺。天宁寺檐柱为青石圆柱,上刻对联,脊柱及金柱为花岗岩方柱,上刻联语,各柱下为方形柱础,各面浮雕有图案。明间进深五柱十三檩,梁架结构为抬梁穿斗式,内为天花,天花以下用月梁,天花以上用草架。有正脊及吻兽,漏空花脊,中央为火焰饰。中心浮塑荷花,脊两侧有高大的龙吻。天宁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初建,现仅存一殿,为清朝建筑形制。天宁寺为温州旧城区“外有护国、天平,内有嘉福、天宁”四大名刹之一。1985年列为温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文保单位时,是当时的“四大名刹”唯一保存的建筑实体。虽经历次重建,在当地一直享有盛誉。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详细]
矴步头谢氏民居
  矴步头谢氏民居位于桥墩镇矴步头村,俗称广昌内,建于清代,依山临溪,坐西朝东,由台门、前屋、厢房、正屋组成三进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前台门屋面为悬山顶,面阔16.20米,进深6.0米,两侧置楼房,明间为通道。前屋面阔七开间,悬山顶,通面阔41.9米,通进深8.3米,堂上悬“椿萱长春”行书大匾,两侧有“鹤畀频添七旬清健,鹿车共挽百岁长生”的楹联。左右厢房面阔五开间,二层悬山顶。正屋面阔七开间,二层悬山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建筑。二楼前廊置美人靠,通面阔41.90米,通进深9.0米,正堂悬挂清同治五年(1866)“英杰联芳”楷书大匾。谢氏家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曾传承下来较多的家风故事,其先贤因经营茶叶发家致富而建造,民居的檐柱、斗拱、屏窗等构件上均雕刻精美,如浅浮雕牡丹、……[详细]
白龙山石殿
  白龙山石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该建筑群建在白龙山之阳半腰,总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山门、石殿、照壁(石)、石亭、石塔(部分构件)等组成。山门位于寺右,坐东朝西,仿木构石构建筑。石殿,原为自然洞穴,明万历十年在洞前增建仿木构大殿,明间檩下铭刻“明万历十年壬午正月朔旦僧道航肇建”。石殿前照壁,为四柱三间,下置须弥座,明间浮雕佛像八十尊,两次间佛像各四尊及鹿一只。石亭(名太空亭),仿木结构,歇山顶。亭后壁嵌石碑三方,记载众僧举行供佛或布施的法令等。石塔现存构件有塔身、塔檐等。白龙山石构建筑群的各建筑依地形而建,结构简朴,佛像及装饰雕刻线条粗犷流畅,保存完整,是我省为数较少的明代石构建筑之一。……[详细]
虞廷恺故居
  虞廷恺故居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年代为清、民国。虞廷恺纪念馆位于瑞安市马屿镇江上村,2016年,虞廷恺先生嫡孙虞文籍等发起兴建虞廷恺纪念馆,历时一年,于2017年春竣工。虞廷恺纪念馆是一座晚清风格庭院式建筑,三进二层,设有五个展厅。其中在一、二进大殿中,展示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以及诸多民国政要的题词墨宝以及虞氏先祖、虞廷恺先生诗文作品;三进大殿是虞廷恺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结合遗留文物照片和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运用现代技术展示虞廷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纪念馆占地面积2.27亩,实际使用面积5.5亩,建筑面积约1088平方米,展厅面积880平方米。既古朴庄严,又具备当代建筑元素,是人们追慕、纪念先贤的场所,也是参观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为当地增添了一个既靓丽又有很高文化品位的特色景点。纪念馆接……[详细]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在五尺乡五尺村五下村隔岸降山头山东麓,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悬山顶,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1930年5月,浙南红军游击队正式组建为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军部即设于此,并以附近山区为根据地。红十三军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是当时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十四支红军之一,下辖三个团,共有6000人左右,经历大小战斗一百余次,曾攻克丽水、平阳、缙云县城,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红军所到之处,宣传十大政纲,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教育和发动人民群众,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土地革命战争,并为后来红军挺进师的活动和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祠宇年久失修,破漏严重,1985年以来,国家拨款,地方集资,建造大……[详细]
平阳县革命烈士公墓
  1927年至1949年,全县(含苍南县)有1000多位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平阳县烈士墓仅是其中226位先烈的安息之地。 平阳县革命烈士公墓,位于县城坡南汇头,背靠凤山,坐北朝南。墓前有古樟,墓后有池沼亭阁。公墓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485平方米。公墓的中央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2米,顶端镶嵌一颗红五星,正面镌刻“为国牺牲永垂不朽”朱红大字,背面刻有“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碑正中是原中共浙南委员会书记叶廷鹏烈士墓,旁边有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游馥、中共平阳县委书记吴信直、中共鼎平县委书记陈伯恭、代理书记欧阳宽、中共浙江省委-部副部长吴毓、茅山抗日根据地宜兴县官村区长林心平、“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等烈士之墓。红十三军和平……[详细]
高氏家族墓地
  高氏家族墓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高岙村。高氏家族墓建于明代。墓地依山并环宗祠而筑,布局独特,为高友玑及其家族成员墓地。高友玑(1461-1546),字肃政,号南屏,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襄简,著有《南屏遗稿》。其中高友玑墓最具规模、形制独特,主体建筑为三座四柱三楼式神位牌楼组合而成,并将祖孙四代七人的墓碑按昭穆之制分列其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实属罕见。墓由神道门、华表等仿木石构和石像生组成。墓由神道门、华表等仿木石构和石像生组成。分三组,中为高友玑及其祖父、父亲墓,左为高友玑长子、三子墓,右为次子、四子墓,均按左昭右穆礼俗排列。三组墓各建神位牌楼,中间一组为四柱三牌楼,两侧均为六柱五牌楼,歇山顶。有碑亭两座,四柱单间,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歇山顶。该墓为研究明……[详细]
楠溪江宗祠建筑群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碧莲镇、花坦乡、潘坑乡、五公式乡、东皋乡、渠口乡、大若岩镇。亮点:建筑形制古朴,保留了北方木构的一些做法,同时又融入地方特色手法,是研究明代南北方建筑交流变迁的珍贵史料该建筑群由永嘉郡祠、孝思祠、季氏大宗祠、邵氏大宗祠、郑氏大宗祠、谢氏大宗祠、叶氏大宗祠、陈氏大宗祠8座祠堂组成。楠溪江流域诸多古村落的形成源于中原战乱,百姓南迁,其村落文化是中原文化与东瓯乡土文化交融的结晶,宗祠建筑是当时社会背景和宗族文化的写照。其中颇富代表性的永嘉郡祠位于永嘉县碧莲镇上村,是村内的刘氏宗祠,始建于元,历经明清两代修缮,现存的建筑基本上保持明代建筑风格。1997年8月,该建筑群孝思祠、永嘉郡祠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文岩祠、谷氏……[详细]
胡赞华故居
  胡赞华(1904—1937),字翊中,又名胡寿登。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上陈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第十师范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七期,被分配到驻守南京的国民政府警卫2师担任排长。在淞沪抗战中,胡赞华任驻守在上海闵行的第五军88师524团连长,与日军血战三昼夜,不幸左眼中弹,治愈后不久晋升为营长。后升任88师524团少校团副。1937年,日军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件,88师524团与上海军民一起奋起抗战,历时三个多月。上海沦陷后,524团除第一营外,余部撤往南京,驻守在雨花台一带。同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城外围,524团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全团官兵壮烈牺牲。胡赞华在战役中阵亡,尸骨下落不明。国民党永嘉县党部、县政府、团管区和他的生前好友陆军中将陈素农(黄埔三期,永嘉白泉人)等人在瓯海中……[详细]
蒲壮所城
  介绍:位于浙闽交界处的苍南县蒲城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筑。唐宋以来素为戍守要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为防倭寇而建。蒲壮所城,原蒲州所城,后壮士所因孤立难守归并于蒲州所,改蒲州所为蒲壮所,现称蒲城。1996年,国务院公布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而成立文物保护管理所。 其城依山面海,南方正,北弧圆,平面呈“天圆地方”形。城墙周长2400米,高3-7米,底宽6-8米,顶宽4-7米,均用条 石和块石分内外各三层包砌,中间填夯土。东、南、西三座瓮城都呈方形,城楼除西城楼已毁外,另二处尚存。城外留有敌方、 护城河、寨堡和烟墩等;城内街巷至今全无变动,有城隍庙、妈祖庙等三十多处寺庙,还有许多典型的浙南院落民居及建城奠基石等,不仅提供了明代抗倭斗争的实物史料,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详细]
一门六烈士墓
  胡从点(1891~1936)、胡从登(1897~1936)、胡从昆(1899~1935)、胡从通(1902~1935)、胡从威(1908~1936)、胡从慎(1917~1936),同胞兄弟,文成县金星乡岩门村人。1930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浙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此时,在青田一带帮工的文成县金星乡岩门村人胡从登、胡从昆、胡从通三兄弟商量,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一团当战士。不久,从登奉命回家乡宣传革命,发展红军队伍。从登在家乡活动期间,正值中共瑞安县委书记郑贤塘和西区区委书记周醉樵在这一带发展党组织、建立苏维埃政府。从登积极配合他们开展工作,因此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岩门村党支部书记。1935年春,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地区。从登参加了挺进师……[详细]
中共瑞安小组成立遗址
  1926年,林去病、叶子午受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指派回家乡瑞安发展党组织。他们到瑞安后,先后吸收进步知识青年戴义、徐泽民、郭演九、陈明达4人入党,并于同年11月在瑞安城区小东门外两面河东北侧的话桑楼成立了中共瑞安小组,这是瑞安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党组织,归中共温州独立支部领导。此后,林去病等人进一步在城区和农村发展党员,先后建立城区、莘塍、肇平垟和仙降党支部。1927年2月,瑞安党组织扩大后,中共瑞安小组改建为中共瑞安特别支部,其办公地点仍设在话桑楼。话桑楼成为瑞安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 中共瑞安小组成立遗址话桑楼,又名飞云阁,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小东门街,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居官退闲的黄体芳等人兴建。此阁面阔五间(14.7米),进深七架(11.5米),共两层,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详细]
东瓯王墓
  东瓯王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瓯浦垟村瓯浦山北麓山脚,坐西朝东。墓面阔13米,进深22米,依山起势,上下三坛,作塌椅式。椅圈用青石砌筑,不事雕饰,正中嵌置“汉东瓯王之墓”石碑。墓顶方石墁地,坛坎设置栏杆,墓前依次设置拜坛、墓道。拜坛右侧竖立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汉东瓯王墓记》碑。全墓风格古朴,庄严肃穆。东瓯王驺摇(约公元前251-192年),越王勾践后裔。率众佐汉灭秦、破楚有功,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东海王,建都东瓯,世俗称东瓯王。东瓯王墓,南宋《绍定旧编》载有五处:“太平寺前谢婆埭垟有两冢,西山吴平山有两冢”均已圯废;惟瓯浦岭东侧之冢尚存。明万历《温州府志》卷十八载:“汉东瓯王墓:在孝义乡西山瓯浦”。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刻有碑记。十年--期间遭受严重破坏,1992年……[详细]
张家堡双牌坊
  张家堡双牌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张家堡双牌坊位于浙江苍南县平等乡张家堡村,与古石桥,榕树相依,构成了一处内涵独特的人文景观。双牌坊,石质结构,北为节孝坊,南为孝女坊,相距20米,呈“一”字型面东而立。形制尺寸和雕刻纹饰基本相同。四柱三间,面阔7.1米,通高5.3米,每柱侧脚置抱鼓前后合抱,四柱头置蹲狮。坊明间顶梁面额镂雕双龙纹,正中均嵌有题刻“钦旌”两字御碑,中梁上侧额板正中阴刻“节孝”或“孝女”坊名,两旁额板浮雕人物故事画,中梁下侧额板阴刻楷体横书,其节孝坊题有“为故监生杨植存妻章氏立”十一字,孝女坊题有“为故贡生杨焕长文系处土方成松元聘妻杨氏新铨立”二十二字、明间中梁均阴刻楷体横书“皇清咸丰五年岁次己卯大吕月吉旦”,明间下坊浮雕花鸟纹。两侧次间各置三……[详细]
136、永宁殿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殿
  鹿城永宁殿位于鹿城区永宁巷82号,坐北朝南,为合院式建筑。仪门为三开间三山式悬山顶建筑,院内庭院中央为一放生池,清理后,水质尚清澈。院东西两侧厢廊各四间,为硬山顶建筑,天花上为草架五架梁。院北为鹿城永宁殿正殿,三级台阶高出内院地面约0.3米,殿为五间硬山顶建筑,明间进深五柱十一檩,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屋顶有脊,脊檩上有彩画,明间四金柱下均有覆盘式柱顶石。鹿城永宁殿原为永宁社区所用,解放后为房管所出租于数厂,2007年永宁社区群众租回进行整理修缮。据群众回忆,鹿城永宁殿原为两进建筑,正殿后另有一建筑,仪门前另有一戏台,现均已不复存在。鹿城永宁殿为神殿,历史悠久,巷以殿名,现其主体梁架结构仍为清早中期风格,已不多见。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详细]
莲花埭杨宅
  杨氏民居位于温州市浦桥社区莲花埭。坐西朝东,由正楼、厢楼及院墙围成三合院式建筑。正楼七间二层,砖立面,硬山顶。正面为清水砖砌,并带有较多的西式做法。各窗由科林斯柱承砖券,统一的大檐口做有叠涩砖线脚。顶部女儿墙上另做有灰塑的花篮。明间六柱带前廊,廊做成廊轩。二楼明间六柱十一檩,前后分心双步梁带双步梁带前廊。前廊做有栏杆望柱,顶为卷棚顶。厢楼三间二层,砖木结构。朝内天井设腰檐硬山顶。明间五间带前廊。二楼明间五柱八檩,前后分心带双步梁带前双步梁带后单步梁带前廊。前廊做有美人靠,顶为卷棚顶。正楼厢房屋顶连接处做有观音兜风火墙。庭院南侧、西侧有围墙,墙上做有漏空花窗。南侧围墙与房屋处带有三个防火水池。厢楼立面有长窗,上浅雕花博古纹、回纹。2005年8月,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下龙山遗址
  龙山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下湾村下龙山山顶,海拔约44米,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下龙山东到横山村,南接330国道,西为下湾村,北临瓯江。山顶相对平坦,现为当地村民的农田,其间散落有较多的石器和陶片。石器主要有石锛、石镞、石刀等。陶片主要有泥质灰陶、硬陶、印纹硬陶;装饰纹饰主要为绳纹和条纹;印纹硬陶主要为拍印条纹的着黑陶。器型能分辨出的有罐等。在遗址南侧一田埂断壁上发现一段距地表约0.7米,长约2.6米,厚约1-8厘米不等的红烧土层。根据采集的遗物分析,多与温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鼠山遗址相似,两处遗址直线距离约8公里。由此可推断此遗址亦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分布在瓯江流域的岗丘型“好川文化”遗址。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布时间:2010年6月1……[详细]
虞师里万里桥
  虞师里万里桥位于鹿城区万里巷北端,南北向跨架蝉河之上,万里桥始建于清中期,1922年重建,为三孔石梁桥,桥长约15米,宽约2.4米,中孔略长,河中间立两组柱墩,岸边砌桥台。桥墩每组置方形石柱4根,墩柱有侧脚,柱墩上置帽梁(隼卯固定)承托桥面。各孔桥面均铺规整花岗扁方石板,边板兼做地袱,上置青石栏杆、莲蓬望柱。桥台用规整粗花岗岩石条一顺一丁层层叠砌而成,中孔桥西侧面中央楷书阴刻“万里桥”三字,两边有阴文楷书,中孔西侧面中央有减地阳文隶书,南孔桥板西侧面中部阴刻竖行楷书。2000年4月,虞师里万里桥等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22年公布时间:2000年4月2日类别:古建筑保护范围:整座桥梁。建筑控制地带:东从东侧桥板向外延伸至解放南路……[详细]
中国银行温州支行旧址
  宴公殿巷中国银行温州支行旧址位于晏公殿巷16号,建于1935年。坐北朝南,为十二间三层(局部四层)楼房,通面阔37.4米,进深11.8米,底层为店门,二、三层为办公区,建筑立面为典型的商业装饰风格,设平拱窗和平窗,线条分明,壁柱上有建造纪念的字匾。解放前为中行行址,中国银行系民国元年改组大清银行而成立。民国三年(1914)9月16日中国银行温州分号(后改称温州支行)开业。中国银行在民国17年中央银行建立前,具有中央银行的职能。现址为工商银行温州分行职工培训中心。2005年,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35年公布时间:2005年8月26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东、南以现有围墙向外延伸2米为界;西、北以现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