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六安市旅游

六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金寨县列宁小学
  金寨县列宁小学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基村境内。民国19年(1930年)春,苏维埃政权创办。校匾为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创办时有4个教学班,1个早晚识字班,适龄儿童和成人均可免费入学。教师4人,学生百余人。学校由苏维埃政府管理,校长由乡苏维埃主席兼任,共青团支部受委托领导学习工作,成立学生公社,下设总务、教育、卫生、宣传、音乐5股。学生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参加劳动,站岗放哨,开展政治宣传活动。吴尚慈、周百莲均在宣传活动中不幸被捕,英勇牺牲。民国21年秋,国民党军进犯大别山,列宁小学停办,大部分学生参加红军长征,校舍被焚,仅存前幢瓦房6间。农民程德燊(音:shen)和周百龙机智地保存了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校匾。1957年,瓦屋基小学与四道河小学合并,迁入列宁小学旧址,复名为列宁小学。1961年,该……[详细]
多宝庵塔
  多宝庵塔,时代为北宋。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角形,原有9级,第八、九级早年已毁,现存7级,残高21.6米,底层边宽4.4米,高3.9米。以上各级逐层收缩,呈锥形。多宝庵塔为平面六角形,楼阁式造型、大砖结构的空心塔,现存7级,残高计21.6米。基层每边宽4.4米,高3.9米,各级宽、高逐层缩小,呈角锥形。第七层(即现在的顶部)每边宽3.1米。塔身正面向西,基层有塔室,室门为圆拱形,高3.3米。室内地平面随塔壁转折同为六角形,其每边和角的上方都有仿木作斗拱,承托着叠砌穹窿顶。室内原设置有佛龛、佛像,于“文革-”期间毁去。塔体外部的各级平座(塔檐),均系平砖叠砌挑出,下承以砖雕斗拱。塔心(塔桩)和塔壁(外层)之间,有50至80厘米宽的砖砌梯道,沿梯可盘旋登上塔顶。 《六安州志》(清同治本)载:“多……[详细]
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
  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位于舒城县高峰乡东港村韦家大屋。1938年3月,原战斗在鄂豫皖地区的红二十八军和河南桐柏山区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由司令员高敬亭、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后为戴季英)、参谋长林维先率领进驻舒城县东、西港冲。先驻东港冲的韦家大屋,后驻西港冲的华家老屋和钝斧庵。驻舒期间,新四军四支队有力地领导了皖中、皖东地区的抗日战争,一共进行了90多次战斗,共毙、伤敌2300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开创了皖中、皖东敌后抗战的新局面。同时,四支队宣传、组织群众,帮助地方发展党组织,组建地方抗日武装,部队由3100多人发展到1万多人。韦家大屋始建于清末,原有住房10多间,坐西朝东,房屋为排山、五柱落地,青砖小瓦,二层0-;前后皆有院子,以围墙与别的农家隔开。1938年3月-193……[详细]
六安文庙——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旧址
  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旧址位于六安市城关,时代为1938年。该旧址原为六安文庙,现存中、后大殿,东、西廊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宣布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于翌年二月到当时的省会六安就任,组建了“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后改为“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李宗仁兼任,朱蕴山、周新民、沈于修、张劲夫、狄超白、常藩侯等负责具体工作。该委员会是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各阶层人士的代表都有。主要任务是统一领导抗日民众运动,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群众协助政府和军队开展全面抗战。为加强对动委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先后派了张劲夫、周新民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到各级动委会和工作团去工作。 这时动委会的实际领导权掌握在地下党和进步人士手里,使得抗日动员运动在安徽广泛……[详细]
程端忠墓
  程端忠墓位于金寨县长岭乡胜利村连花组,是宋朝抗金英雄六安知军程端忠的墓园,俗称 “夫子坟”。程端忠墓园区现有总面积约 4万平方米,包括陵园片、祠寺片,四周有围墙。陵墓坐西南向东北,后靠莲花山,面向开阔。墓分两冢,靠山冢为原冢,冢高 2米,碑高 80厘米。原冢正前 15米,有一长圆形冢堆,长 6米,冢高 25米,碑高 25米,宽 4米,清朝同治六年重修。碑前原置吨许石质焊炉,两边配有石人、石马、石狮、拴马桩。现存栓马桩两根,新置石质香炉并排三座。北部祠、寺片之南侧为忠烈祠,北侧为左圣寺,各三间成一条脊。祠、寺后为原建筑,南侧为围墙。正前园外有饮马池。程端忠为宋朝抗金名将,谥号忠烈,系朱程理学创始人、教育学家、理学家程颐之长子,任六安知军。为保卫皇帝,抗击入侵金兵,程代皇帝穿龙袍、戴龙冠、……[详细]
程端中墓
  位于金寨县长岭乡撞畈村境内,系南宋朝廷为表彰忠烈程端中所敕建。墓高2.5米,长5米,条石结构。居中竖有白色石碑,高1.8米,阔0.7米,上刻有“宋伊川夫子长子六安知军端中谥忠烈程公之墓”,并署有“皇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岁次丁卯六英霍合族重建”字样。墓前陈设有石柱净瓶香炉等石器。墓左即是忠烈祠。程端中,南宋时期人,祖籍中山博野,宋太宗因为其家世功勋显重,赐第京师,程端中是程羽的曾孙,程向的孙子,程颐儿子,年少时,聪明过人有非凡的见识,笃信好学,博通经史,父亲和伯父都十分喜爱他,宋哲宗中举士开始时官职不详,靖康末年,随宋高宗南渡,管理云安的军事,兼管内营田事,推行了很多仁慈的政策。建炎三年,金军攻打六安,有人请他出城投降,他立刻命人推出去斩首,亲自率领军队去抵抗金军,敌军大败追赶了二百多……[详细]
六安观音寺塔
  六安观音寺塔位于六安市黄大街观音寺内,俗称南门锥子,与多宝庵塔南北相峙,有“双塔摩青”之喻。《六安州志》载:为唐武德年间(618―627年)僧人元通化缘而造,原名浮屠寺塔,宋代重修,改现名。塔身九级,高27米,平面六角形阁式造型,砖石结构,实心,基层每边宽3.9米,高4.3米,塔顶有铜质塔刹,40年代坠落。塔身正面向南,基部有高1.5米、宽0.85米圆拱塔门,门旁嵌有明万历八年(1580年)修补塔门碑一块。塔身各级装饰斗拱、假门和花窗等砖雕,分别嵌有清嘉庆年间捐修纪年瓷碑,三级以上嵌有彩瓷佛像或图案。塔体局部破损,大部完整。保护范围:塔本体建筑及边缘外东、南、西、北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15米,南50米,西10米,北18米。……[详细]
下符桥宋代窑址
  下符桥宋代窑址位于下符桥镇瓦屋院窑宝山,滨淠河西岸这座窑址断面处观察,上下层器物,没有造型的变更,当是同一时期连续烧造堆积而成,推断此窑存在的时间不会太久,窑座傍在窑宝山南部,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山坡上到处都有窑废品堆积层,如陶残片,红烧土和灰渍等。窑炉是南方常见的“龙窑”型,依山坡竖向修建,多数窑洞已破坏,仅发现一条保存尚好的窑道,长约28米,黑釉陶器残品裸露。采集的标本,模式相同,时代风格一致。器物均素面无饰,仅个别的扳手上,有模印“大吉”字样。器物外表古朴粗犷,别有风格,黑釉色褐光润,因技术水平差,多变形和走釉。采集的品种中,以瓶和碗盏较多,占烧造量的80%以上,可能为适应北宋“斗茶”所需。瓶的造型与“韩瓶”类型相同,六安、霍山墓葬中多有发现该窑产品。经省考古研究所古陶研究专家鉴……[详细]
红墩寺遗址
  红墩寺遗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淮河之南。该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到西周不同时期的堆积。尽管地表散落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时期的遗物,但我们选择的采样点却未见西周时期的文化层堆积。根据采集到的新石器时代陶片观察,其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夹蚌和夹炭陶,火侯不一,应有早晚的差别。该遗址曾进行过试掘,发掘者认为第一期文化比侯家寨上层阶段略早,相当于侯家寨遗址早晚之间的阶段,距今约6000年,如若是,则红墩寺第一期与濉溪石山子遗址大体相当,第二期文化相当于侯家寨上层,是属于侯家寨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在红墩寺的土块和红烧土中,共发现了11个样品,12个稻壳的印痕,其中可以判断其粒型的有8个,全部为粳稻。另有4个标本因残缺较甚无法判断其粒型。198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霍邱红墩寺遗址进行了发掘,布方……[详细]
六安望江寺塔
  望江寺塔位于六安县西河口镇东南1公里愣河边岩石上,宋代建。望江寺今为河口粮站。塔呈六棱形,高21米,第六层和塔顶南侧抗战期间遭日军炮击毁损。龙头塔位于舒城城关东侧,俗称“城锥”,因第四层有碑刻“龙头”二字而称龙头塔。青砖砌,实心,六角形,阁式造型,高20.7米,七层,落刹为生铁所铸,分三层,葫芦状。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2年)重修。建国后,人民政府于1956年、1979年两次拨款维修。1984年11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文物。保护范围:塔本体建筑及边缘外东、南、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20米,南、西、北各100米。……[详细]
31、海螺寺
海螺寺
  海螺寺位于金寨县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不远处大峡谷内,金寨县沙河乡横河、祝畈、老湾3村交界处的海螺寺始建于明朝中期,后属县境内双河道观的一个分支,经金寨县宗教局批准与响山寺一起开放,该道现在早期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是当地进步组织和0人活动聚会的重要场所,其神奇的传说和自然景观至今仍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安徽银杏王座落在“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千佳村”的楼房村,正处于周维炯故居旁边,被安徽省林业厅以周蜀生为首的专家组多方对比考证,命名为“安徽银杏王”。另外,沙河乡境内还有花娘寨、黄石寨、牛山河古桥、滴水岩瀑布、龙潭河峡谷、青鱼庙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十年浩劫,致使“海螺寺”颓废。前几年,当地善男信女自发捐资重建两进六间庙宇,塑如来、观音等二十余尊佛像,于是香火又起。……[详细]
32、七门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门堰
  七门堰位于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距今已2000余年。1960年在杭埠上游兴建了龙河口水库,七门堰灌区纳入杭北干渠配套工程,成为淠史杭工程组成部分。七门堰渠首在龙河口水库闭闸期间仍发挥引水效益。1984年11月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5月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七门堰的历史汉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其伯兄子刘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闸,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千余顷。”同时,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片曹片责两堰,“灌田两千余顷”,谓之“七门三堰”。东汉末,扬州刺使刘馥,“循羹颉侯故迹”,“修筑断龙舒水,灌田千伍百顷”。明宣德年间,邑令刘显又对七门堰加以……[详细]
史可法衣冠墓
   史可法衣冠墓位于三十铺镇枣树乡史词村鼓路塘。明崇须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1637一1639),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广、江西邻近诸州、县,驻节六安州,与当时世居六安东乡的史姓有交往,追溯先祖原是同根,遂将可法分支归入六安史姓族谱系。史可法壮烈殉国后,史姓将其所遗帽、靴葬此,并在史氏宗词东宅建立“忠烈词”。  史可法(公元1602-1645年),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明末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637-1639年(明崇祯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广、江西邻近诸州、县,驻节六安州,与当时世居六安东乡的史姓有交往,追溯先祖原是同根,遂将可法分支归入六安史姓族谱系……[详细]
六安汉代王陵墓地
  时代:西汉六安汉代王陵墓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面积15平方公里,区内由双墩、马大墩、三星墩、高大墩四对八大墩墓冢以及其他古墓葬共36座。2006年3月——2007年1月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六安市文物局联合对双墩一号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保存完整的“黄肠题凑”葬具及漆木器、金银箔、玛瑙、青铜器、车马器等珍贵文物500余件,还发现了多种农作物果实。经考证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国王刘庆,该项目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经省、市文物部门对该区域进行科学调查,确定其为西汉六安国王陵墓葬区。该墓的出土文物和六安国王陵区的发现对研究西汉诸侯王陵制度以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展示了汉代……[详细]
金寨红25军、红28军军部旧址
  金寨县红25军、红28军军部旧址于2009年5月6日“立夏节、六霍起义”胜利80周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全面展示红25军的辉煌历程。红28军旧址是以红28军建立、重建、再建为主线,突出红28军重建及其战斗过程。红25、28军合编旧址:位于金寨县汤汇乡豹迹岩村胡氏祠。胡氏祠1934年4月红25军和红28军顺利会师后,在这里完成了整编。后红军由徐海东等指挥,于1935年9月16日胜利到达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红27军会师,成为长征到达陕甘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旧址现有房屋12间,至今保存有极为珍贵的红军标语。其中一侧墙上写着“活捉匪首刘镇华”的标语,署名是“红28军政治部”。在胡氏祠的另一侧墙壁上,还有这样的红军标语:“坚决恢复皖西……[详细]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位于金寨县花石乡白水河村汪家老屋。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原为当地汪姓老屋建于清晚期,坐西向东,青砖小瓦结构,四进五十余间。现存门楼,厅堂共九间。1938年6月,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由桃岭随新四军兵站迁此,书记彭康,组织委员先后有郑维孝,黄岩,刘顺元,喻平等,领导六安,寿县,太湖三个中心县委和舒芜特委工作。1939年2月,中共安徽省工委会撤销,成立中共鄂豫皖边区委员会书记郑位三,委员彭康、张劲夫、何伟、方毅、张体学,李丰平、桂蓬、黄岩、郑维孝、程坦等,区党委机关驻此,隶属中原局。1939年至1940年期间,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抗日运动。1939年7月,新四军军长叶挺,参谋长张云逸来立煌巡视工作也曾驻此。……[详细]
毛坦厂老街古建筑群
  毛坦厂老街古建筑群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东南部。时代为明、清时期。老街为东西走向,总长1320米,总建筑面积41624平方米。街东、街西各有一座闸门(街头堡)。东闸门距石笋河50米,龙舒河从老街西、北流过。街道用青石条与鹅卵石铺砌。建筑主要为店铺、民宅、西楼、庙宇等,建筑结构为木结构屋架,青砖墙体,小灰瓦屋面,风火山墙,临街店铺为铺板门,部分建筑有0-,一般每户有2—3进房屋,基本保存完好。老街自东向西分别有窟窿巷、牛皮地巷、刘华宜巷、井窿巷、花眼墙巷、大杨树巷、谭油坊巷与老街相交。老街整体建筑层次分明,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大别山区古民居特色,这在江北是仅存的。(1)毛坦厂老街重点古建筑。保护范围:老街道路中心线东20米,南50米,西50米,北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30米,南……[详细]
霍邱文庙
  霍邱文庙位于霍邱县城关镇文化街。文庙古建筑原名孔庙,又名学宫、圣宫,习惯称黉学。霍邱文庙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增建学宫,明正德六年(1511年)增建明伦堂,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尊经阁。清嘉庆三年(1798年)扩东西两庑14间为18间,嘉庆六年(1801年)扩大成殿3间为5间。霍邱文庙有戟门5间、东西两庑18间、大成殿5间、明伦堂5间、尊经阁上下两层共10间。整个建筑为抬梁式,五架梁或七架梁,硬山墙,青砖、灰瓦、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24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是皖西地区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群之一。保护范围:东至东厢房后墙南北延伸线往东5米,南至棂星门东西延伸线往南5米,西至西厢房后墙南北延伸线往西5米,北至尊经阁后墙东西延伸线往北……[详细]
39、皋陶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皋陶墓
  皋陶墓位于安徽六安城东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侧15米处,东北35米处为皋陶祠旧址。皋陶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史记·索隐》载:“六安国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国”,故六安有皋城之称。皋陶墓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高6.2米,墓顶平面直径4米,上有黄连木一棵,形同华盖,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古皋陶墓”碑刻一块,碑高1.82米,宽0.92米。1981年公布为六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详细]
苏家埠战役纪念馆
  苏家埠战役纪念园,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横排头水库边,占地160亩,投入700万元,分为徐向前元帅广场、苏家埠战役纪念馆等,许继慎纪念园位于裕安区青山乡,投入500万元,占地20亩,园内有许继慎将军汉白玉雕像、纪念馆等。1932年3月22日到5月8日,徐向前元帅在六安市苏家埠镇指挥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开展了浴血奋战,为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镇东南朱家大院为红四方面军苏家埠战役总指挥部旧址,现辟为陈列馆,徐向前元帅为之题词。战役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苏家埠战役纪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