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倪望重宅
  倪望重宅当地俗称新屋里,是清同治甲戌科进士倪望重的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一府六县是古徽州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以徽州建制命名,即在一个大院里,除了一个府厅外,还没有六个县厅。所谓府厅,就是正厅,这种正厅建成官厅,上有楼。另有一个花厅,属县厅中的一种,是主人读书和会客的地方。无论府厅还是县厅,都配有天井通风采光,檐水采用徽州通常的做法,向中间会集,称做四水归堂,象征财通四方,福自天来。一府六县在一宅之内,每个部分的设计或庄或谐,或幽或明,或丽或拙,或连或分,在静谧中勾托出动感,把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民俗意识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儒道思想自然地交融于诗情画意之中。保护范围:本体外,东12米,南、西、北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详细]
方文泰宅
  方文泰宅为砖木结构,口字形四合院,三间二进,楼房。楼下前进明间为门厅,两旁厢房。后进明间为客厅,次间为卧室。楼上明间设把祖座,两进之间有狭长天井,左右有廊屋,右廊屋内设楼梯。柱础底部保持四方形,四边垂线内收,方型四角凿成下凹的弧线,上部四角斜削琢成不等边八角形,浅凹再收成圆形。窗振梗空全部为方格或合角式接榫,窗外栏于属雏形勾栏,两傍望柱头上雕有莲瓣,栏身上部有雕刻极佳的云拱三个,下部四围嵌有雕镂精巧的镂空花板,中央用镂空方格。楼面弧形栏杆是该宅最突出的部分。在明间缝檐柱之间置有座板,栏杆身向外弯曲,超出檐柱外侧形成飞来椅。栏杆下部裙板全部用框格式壶门装饰,玲球剔透,雕工精美。……[详细]
蜀源牌坊群
  蜀源牌坊群及思恕堂位于古徽州鲍氏聚居村落。蜀源村是古徽州鲍氏聚居村落之一,宋建炎年间建村,有800年历史。现有古民居建筑32处,位于村口的三座明清石牌坊和村内清代民居思恕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三座石牌坊由南而北分别为:三间四柱冲天式清代节孝坊、贞寿之门坊,两柱单间明代赞宪坊。思恕堂位于村西北街中,由厅堂、居室、门厅、厨房及其附属建筑组合而成,是清代中后期古民居的建筑精品。蜀源牌坊群和思恕堂有着徽州古村落文化的丰厚积淀,是博大精深的“徽学”的研究的良好素材。反映了古徽州先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追求,是研究古代乡土文化的重要个例,是“徽州古建三绝”中牌坊和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2019年10月7日,蜀源牌坊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节孝坊、贞寿之门坊。保护范围:坊基础外,东、西各10米,……[详细]
104、圣僧庵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僧庵
  圣僧庵位于歙县七里头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因寺僧慧明善治眼疾被人尊为圣僧,庵由此得名。后代曾多次修葺,平面变化很大。现建筑由大殿、享殿、庭院、僧房、天井等部分组成。总面积近300平方米,庵四周茂林修竹,环境清幽。庵内墙壁上有明代万历年间歙县画家黄柱所绘制的壁画,壁画绘于大殿和两庑的壁上。大殿后壁为“侧座观音像”;左庑为“九尊罗汉九龙图”通景,右庑为“九尊罗汉伏虎图”通景,均被柱子隔成3个独立的画面。享殿台阶两边壁上分为“苍松图”,“翠柏图”,现右壁“苍松图”已无存,余皆保存完好。尤其是“翠柏图”,其枝桠穿插富有变化,用笔挺拔有力。现存庵占地面积276.36平方米,由庭院、大殿、经堂等组成。坐南朝北,面阔9.4米,进深29.4米。大殿墙上有明万历时画家黄柱绘水墨观音像、十八……[详细]
观瀑楼及听涛居
  观瀑楼及听涛居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其建筑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然历经风雨和时代变迁,如今这些古建多已湮没废圮,仅存慈光阁等少量遗迹。现存完好年久之建筑,多为民国时期所建,其功能主要用于观景和提供食宿。坐落在温泉景区的观瀑楼、听涛居及白龙桥,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不仅如此,这些建筑更因人文因素,起到了见证黄山乃至中国历史演进的作用。如观瀑楼上,邓小平纵论改革开放为黄山开山壮行;正道居里(即今听涛居),张学良无悔西安事变以人间正道沧桑。两处史迹现已成为黄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黄村进士第
  时代:明地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洲乡黄村祠堂名。明嘉靖年间进士黄福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大问问楼有七层斗拱。脊高12米,进深51米,通面宽15.5米,前后共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每进庭院两侧均有侧廊相连。但门屋前增建有门楼,寝楼后又加一天井,并在后天井的垣墙上做假门楼,在纵轴线上形成进深为五进的格局。占地面积790平方米。该房门楼上嵌有木匾一块,-进士第三个大字。整座建筑有木柱102根,主柱围粗1.6米,选料讲究。横梁上雕楼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村进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筑,平面布局完整,结构用材硕大,建筑工艺精细,雕刻装饰精美,是研究徽州古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保护范围:四周墙基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详细]
107、曹门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门厅
  曹门厅原为汪氏敦本堂的分祠,堂屋被毁,现存门厅五间及廊庑。通面阔19.75米,进深12.5米,平面呈凹形,中间为天井水池。阑额上加用补间铺作,以栌斗出双抄五铺作,一跳头并出45度斜拱承檐槽,以代令拱。拱头卷杀分瓣苍劲有力。该厅不但在覆盆础、梭柱(断面椭圆形)、斗拱、雀替等构造式样上体现明中期特点,而且在一些构件上沿袭了宋、元以来的禅宗样古法,如把大斗凹角刻作凹人的海棠瓣,宋法称为讹角斗;有的在大斗下加垫板,古称照板等。该厅不但在复盆础梭柱、斗拱,雀替等构造式样上体现了明中期的特点,而在一些构件上沿袭了宋、元以来的“禅宗样”古法。……[详细]
108、义仁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仁堂
  义仁堂又称程家祠堂,原坐落在歙县溪头乡湖岔村靠后山的高地上,坐面朝东。2001年拆迁移至潜口民宅清园内集中保护。清早期砖木结构一层砌明造厅堂建筑。通面阔11.8米,进深19.66米,占地面积232.05平方米。该祠建于清康熙五年(1667),至今已有346年历史,该祠三间两进,规模不大,它是家族融合与家族祭祀等重大活动的重要场所。门前竖立四根方形石柱,柱间装有棂星门,两侧装饰清水八字墙。大门装饰抱鼓石一对,庄严肃穆。屋面正脊两端装饰鳌鱼(龙吻),寓意出人头地,多子多孙,整个建筑庄严朴实,具有厅堂建筑的美感,又具有家族融合、聚会所要求的亲切感。……[详细]
109、三甲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甲祠
  三甲祠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城区六角楼广场东侧,年代为明。三甲祠又名世德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每年腊月二十三晚,是祠堂祭祖之时。祭祖膳桌摆列36桌,每桌系红帷,点一对红烛,共72支红烛,所有梁钩上挂有大小宫灯、琉璃灯,烛火融融,红光一片,着实可见其气象之不一般。三甲祠大门前,隔月湾河,有一座同样高大巍峨、雕琢精致的楼阁式牌坊,名“皇华一品坊”,为明代中期的进士崔廷健而立。崔廷健有著作《皇华集》传世。三甲祠西有东平王庙,东平王庙西有关帝庙。关帝庙在今省直库粮库西大门西侧2019年,三甲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溪南村牌坊
  南村牌坊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南溪南村村北水口处。包括吴中明坊和吴蔚起坊。吴中明坊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4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石碑楼,高12.6米,通阔9.6米。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村牌坊顶层竖坊为篆书,三层为横坊,右侧刻有“明万历四十年孟秋”,中间刻有“荣恩三代”大字。二层为横坊。该牌坊设计科学,是明代徽州石坊的代表。吴蔚起坊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宽9.6米,高13.4米。顶层竖坊刻有“覃恩”二字;二层横坊刻有“荣封三代”四个大字;三层四层横坊也刻有字。该牌坊做工精致,是清代徽州石坊的代表。(1)吴中明坊。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2)吴蔚起坊。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详细]
胡正言故居
  胡正言故居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文昌巷1号,始建于明末,清代中期作了补充及修复,平面呈正方形,现存部分为一明两暗的建筑形式,主建筑面阔12.24米,进深8.95米;东边轴线前附边厅及门厅院落,面阔为3.84米,进深为15.13米,占地面积为168平方米,底层为300平方米,底层为一明两暗,正向厅两侧为厢房;前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廊庑,东边廊庑前接前边厅及门廊、院落等。楼梯向设在厅堂照壁后,楼上为卧房、起居等用房。木构架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结合,用料中等偏稍巧,斗拱等做法中透着明代建筑遗风。2008年3月,胡正言故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宅基四周外,东、南、西、北各4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5米。……[详细]
112、六角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角楼
  甘棠崔家镇守月弯河风水的村口亭,配有锁桥、钥桥各1座,并有铁链和石桩栓锁。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崔宪按参加北京皇宫修建的太平艺师毕昌带回的图样捐资修建,八角;17块青石浮雕则出于青阳—艺师之手。因毁于火,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重建,改为六角,俗称“六角楼”。清嘉庆八年(1803)、光绪八年(1882)、民国初年均重修。1981年、2001年安徽省文物局和黄山区人民政府拨款大修。1984年7月黄山市(原太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昌古道
  文昌古道是从歙县南乡到旌德挑米的道路之一,这条古道经岔口镇文山村、武阳乡、洽河村通往昌溪下坝源村,全长6公里,路宽1.8米,一律由青石板铺就。相传,这条古道是清末民初由文山村财主为迎娶媳妇而兴建。在文昌古道中有两座海拔600多米的山岭,即文山岭和坝岭,中间一条长2000多米的石板横道,途中修建了六个路亭,供山民劳作和走亲访友歇息。文昌古道不仅是歙县南乡百姓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还是这里老百姓到旌德挑米的道路。想当年,这条古道甚是繁华,沿途布有凉亭、茶馆、客栈、商铺,就连浙江商人也行走在这古道上,前往歙县、绩溪、旌德做生意。……[详细]
屯溪龙山寺(小龙山)
  屯溪龙山寺(小龙山)位于屯溪区黎阳镇,时代为唐。小龙山,原称主簿山、响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西南。旧传宋初有位主簿,羡此溪山之胜,居此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山前古刹重修时,又以丫状石峰似龙首,山后土山山势如长龙盘卧,改名为“小龙山”。主峰海拔150.8米,悬岩壁立,拔地而起,有“二童讲经”、“螺蛳脱壳”等怪石奇景,是屯溪西部游览胜地。山下则为龙山寺,始建于唐,原名“仁寿尼寺”、三簿庵,明清时重建。古人有诗云:“山0-上人如织,唯一禅林是小龙”,有“江南小九华”之称。屯溪龙山寺(小龙山)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同德仁药店
  同德仁药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年代为清。徽州老字号药铺,创办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距今已有140年历史。最初,由上溪口程德宗和隆阜邵远仁合伙开设,店员仅五六人,以经销中药批发为主,兼坐堂行医,店名“同德仁”,既包含两人名字,还寓意“同心同德,办事仁义”。初期比较兴旺,后因店东失和,经营管理不善,加以用人不当,药店两度蚀本,难以继续维持。光绪十五年(1889年),经过股东协商重组,并起用账房程燮卿当管事(经理),药店重新得到振兴。2012年,同德仁药店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房基外,东3米,南院墙外5米,西1米,北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7米,南5米,西9米,北5米。……[详细]
弦歌里廊桥
  弦歌里廊桥建于明代,0-建于清代,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廊桥。该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二层0-,面阔13米,进深6米,高7米,占地面积66.825平米。其下石拱桥2米高、4米长、6米宽。阁面东南,巷棚硬山式,两旁有封火墙。主楼一进三开间,木架结构穿斗式,黟县青大石块砌,圆柱方梁。无隔板,外墙石灰二楼三间,中有隔板分离。观音阁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建于桥上的廊桥与佛阁相结合的古典建筑,外观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东侧立有三块石碑,记载了当时修路、补桥、兴修水利的功德,对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保护范围:四周墙体外,东、南、西、北各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米。……[详细]
昌溪庙坦及水口
  昌溪庙坦及水口安徽省歙县忠烈庙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越国公汪华)及其第八子(汪俊,村人尊称“八老爷”)该庙共分三间。正间供了汪公大帝两尊忠臣烈士父子神像,庙前广场即庙坦,500平方米,用各色石英石、云母石铺缀成“鹤鹿同春”、“丹凤朝阳”、“连升三戟”等图案为全国罕见、昌溪仅有,对研究徽州古代古村落建设历史和水口文化有较高的价值。位于庙坦的正前方就是昌溪的古水口,形成于元朝的末年。村外大塘坑、小塘坑两股清澈的溪水穿街过巷,在庙坦融汇后形成优美的“S”形(也称为八卦形)溪流,注入昌源河。保护范围:北至庙后银杏树,南至水圳出口,东、西至庙坦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周边50米。……[详细]
屯溪镇海桥
  镇海桥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西出口处。又名老大桥,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始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遭水毁,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重修,是连接屯溪老街和黎阳古镇的交通枢纽。镇海桥全长133米,宽15米,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桥面和桥栏用茶园青石铺建。上部为等截面实腹式石拱,下部为浆砌条石重力式墩台。桥墩呈等腰三角形,分水头石头翘起,造成船头状。镇海桥是屯溪历史重要的建筑标志,是安徽省不可多得的明代大型石拱桥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2019年10月7日,屯溪镇海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桥主体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15米。……[详细]
汪大燮故居
  汪大燮故居占地面积291平米,系二楼前后三间结构。位于宏村街中段南向,汪大燮是民国初黎元洪政府国务院总理,其故居门罩端庄,正屋为背向3间2楼结构,设有仪门,气势轩昂。堂前额枋、扇门等部位,木雕构图质朴、逼真而精湛,更显大气。……[详细]
120、丛林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丛林寺
  丛林寺,位于歙县小溪村东南1公里处,始建于公元831年,历代均曾修葺。松柏掩映,紫竹簇拥。始建于公元831年,历代均曾修葺。明初,歙县有十大丛林(一丛林管十寺),丛林寺为第十丛林所在。寺兴盛时有文殊院、大雄宝殿、普贤行宫、晨钟楼等,现仅存大雄宝殿和僧房。大殿正方形,边长9米,绕以敞廊,歇山顶。殿内中间四柱上架横枋,枋上用12座斗拱托起藻井,天花板上彩绘云龙图案。寺内殿壁上画有24幅水墨观音罗汉像,据传为丁云鹏所作。现为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丛林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寺(包括原僧房)周边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