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太平军攻城图壁画
  太平军攻城图壁画位于安徽省绩溪县旺川。位于安徽省绩溪县旺川太平天国壁画的一个支祠内,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内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据有关资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为太平天国将士的宿营地。“九思堂”内的壁画就是当时太平天国将士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写照。这组壁画,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图”据有关专家的考证和有关资料表明,“攻城图”是太平天国将士攻克旌德的真实记录。是太平军战士宿营九思堂时的真实笔迹。除攻城图外,其他几壁绘画,也从不同侧面讴歌了太平天国这场伟大的农民战争,高高擎起、迎风飘扬的旗帜,声势浩大,威震天下的炮队等,无不强烈地再现出革命战争的正义和战斗力。旺川太平天国壁画,发现于1951年2月。196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修缮保护。现馆内存有太平天国……[详细]
琴溪古窑址
  琴溪古窑址位于泾县城东北14公里处的陶窑村。村西有凤凰山,北为虎容山,南有龙山,东有白云山,东北有青龙山,西南有窑笔山,均为不太高的丘陵。村西3公里处,琴溪河由南向北流入青戈江。陶窑村及村南的径县陶瓷厂,至今还在用龙窑烧造缸瓦陶器。村内及四周到处散落着陶片,村西南200米处的龙山脚下,一大片陶器堆积尤为瞩目,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厚度达6米以上,村北的虎容山南坡山脚,也有面积很大、堆积很厚的陶窑址堆积,较村西的时代要早。从这些窑堆积往上到虎容山坡腰部,遍地分布着古代青瓷片。从虎容山向东,也有一片范围很大的青瓷窑址堆积,主要分布在青龙山的西南坡及山脚下,当地称之为碗冲。虎容山与青龙山之间的山嘴下,有一方名为长塘的古水塘,可能是当时窑工为烧窑和制瓷用水开挖的。青龙山东侧与窑笔山东南侧,有瓷土矿,至今……[详细]
石门太尉庙及古戏台
  石门太尉庙及古戏台坐落在扬溪镇大石门村,太尉庙总面积239.5平方米,古戏台总面积124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太尉庙为殿式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小青瓦,硬山式屋顶,外墙粉以红色,木构架上有众多的雕饰构件,其中后檐的额枋上的“百鹿图”雕工精细。保存基本完整。太尉庙东侧有一古戏台,翼角腾飞,下部以短柱撑起台面。该戏台建于清代,面阔12米,进深9.2米,歇山屋顶,戏台后步设“出将”、“入相”二门,左台口设“文武场”,整座戏台由几十根矮柱支撑,前额枋雕刻非常精美,石门古戏台保存完整,且艺术性较高,在绩溪独一无二,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9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97】35号;201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2019年,被安徽省……[详细]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位于泾县城西北25公里、云岭乡南堡村后黄龙岗。该墓葬有新四军蔡启等131位指战员的遗骨。该地是一条高10余米、长约1公里的黄土岗,南北绵亘,远看像一条卧龙,故名黄龙岗。岗上有一条人行小道,是旧时云岭至泾县的必经之路。小道右侧约7米处的土岗上,有一座土墩,墓高2米、长3米,墓前有碑,碑高1米、宽0.78米,于1952年闰五月二十日,楷书,落款为柳松林、章志明等51人。皖南事变后,烈士坟莹散布在云岭的山山岭岭,不能公开祭扫。当地农抗会的会员自发组织起了“孤坟会”,将烈士遗骨集中在一起,筑起一座坟墓,每年清明以挑孤坟为名,对烈士的坟莹进行培土和祭扫。这种自发胜的扫祭活动,直至1964年抗日殉国烈士墓由云岭纪念馆接管才告结束。抗日殉国烈士墓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11月公布……[详细]
绩溪魁星阁
  魁星阁坐落于上庄镇石家村,清人石承谟为振文风兴建魁星阁,乾隆十六年(1751)告竣,1984年重修,整幢建筑保存完整。占地47平方米,平面正方,歇山式屋顶,飞椽承挑屋檐。台明四角立方形石柱四根,支撑梁架,四周设廊。中间西向安装木鬲扇,上首悬匾“山溪揽胜”,南北金柱有楹联:“十里溪流,溪水绕青襟翠带,一村北向,山峰环凤阁龙楼。”相传,石氏家族为表达“复明反清”思想,在建阁时大作文章。楼阁上大下小,蕴含明在上,清在下,明强清弱之意。檐水落地十七尺,象征明代十七君:翼角距地十九尺,四角之和七十六,再加每方用椽五十根共二百,两数相加,刚好是明王朝统治年数二百七十六,设计巧妙,寓意颇深。1986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祝三高氏宗祠
  祝三高氏宗祠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门楼,拱轩顶,中进为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中进的后墙新砌,后进改造成平房,祠内有狮撑、驼峰、雀替、平盘斗装饰,该祠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汪明德;地方连由歙县水南武工队编成,连长虞秀坤。此外,尚有皖浙支队直属文工队30余人,队长朱凡、指导员黄士芳。高氏宗祠为五支连队所驻地。……[详细]
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稼祥故居纪念馆是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位于泾县岸厚村,是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纪念馆由序厅、展厅和游客中心3部分组成,宽敞的后庭院浑然与王稼祥故居连成一体。序厅迎面台座上矗立着王稼祥青年时代的纪念雕像,背景线刻浮雕揭示了革命家一生走过的风云变幻、艰难险阻的革命里程。左右列置的四块将军红石碑,镌刻了稼祥青少年时代给乡亲好友的书信原文节录,闪烁着革命家早期已有的进步思想。序厅右侧的陈列室,以《永远的稼祥》为陈列标题,展示王稼祥同志生平,分为:风华年代、革命岁月(上)、革命岁月(下)、杰出外交和永远缅怀5个部分,通过200余张历史照片和百余件珍贵文物,配合精致的模型、景观等辅助展品,全面展现和回顾了革命家辉煌的战斗一生。展厅出口庭院安置着王稼祥晚年平身铜像。静谧的庭院旁便是王稼……[详细]
大刘村古宅
  广德县四合乡的大刘村,位于老龙山角旁的台地上,是一个古老的山庄。沟水由南经村东流过,绿树掩映、竹影摇曳。一群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纵横交错,鳞次栉比,入其境犹如在图画之中,显示了古代南方村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的特点。位于该村中心的刘姓住宅,更以其特独的建筑风貌,倍受人们的青睐与欣赏。刘宅建于明崇祯(1628年-1644年)年间,原为两进砖木结构楼房,后于清咸丰(1851年-1862年)年间被毁。现存正屋,面宽三间。整个建筑与院落围以高大的墙垣,正面呈水平高墙,侧面呈参差错落的外观。墙面涂抹石灰,顶覆蝴蝶瓦。大门以青麻石做框,水磨青砖门罩,色调和谐庄重。水磨青砖凹形照壁,砖缝线角细腻。登高眺望村景,颇有“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之意境。1983年6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三雕博物馆(周氏宗祠)
  徽州历来重视祠堂和祭祀。因为这是“慎终追远”,不忘“木本水源”的具体表现。隶属古徽州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绩溪,古民居、古祠堂随处可见。坐落在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宗祠,以它独特的魁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周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进行了扩建和修缮。原来两堂北面有濂溪书院、桂花厅、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阁,因历史原因现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庭院、寝室等七大部分组成,寝室已被后人改为平房,现存建筑面积为1156平方米。周氏宗祠规模宏大,蔚为大观,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七间,进深两间。走进周氏宗祠,仰望顶部,木雕额枋上的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图案跃入眼帘,反映出周氏先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而下一块额枋雕刻的是福、禄、寿三星图。俯首须弥座……[详细]
建平镇土墩墓群
  建平镇土墩墓群位于郎溪县建平镇钟西、钟新行政村,北距县城约7千米。建平镇土墩墓群发现于1985年。2005、2007年当地文物部门对新华村东北的4座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墓群东西向呈一线排列,分布面积约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已清理的4座墓葬,三座土墩墓外观都呈圜丘状,坐落在斜坡之上,呈三角形分布,最远相距100米。封土平地起堆,未加夯实,没有墓坑,亦无葬具。出土青铜鼎1件,鼎腹遍饰水鸟纹,此外还出土有豆、罐等陶器。墓地中还采集到印纹硬陶的陶片。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建平镇土墩墓群的建造年代为西周中晚期至东周时期。土墩墓是长江下游地区西周、东周时期吴越人的特有墓葬形态。建平镇土墩墓群保存良好,对研究吴越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保护范围:每一个标注的土墩墓,以墓顶号桩为……[详细]
仁里下祠堂
  仁里下祠堂坐落在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村中,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祠堂名为“敬爱堂”。分前、中、后三进,占地面积687平方米,前进门楼,面阔五间。歇山屋顶,砌封火墙,抬梁式构架,设拱轩顶,中开仪门。斗拱承挑出檐,三合土地坪。门楼后是庭院,条石地坪,东西两侧是廊,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抬梁构架,三合土地坪,寝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前檐及东西稍间有石雕栏板11组,条石踏步登上寝楼,有天井。祠堂内的额枋、雀替、驼峰雕刻非常精美,艺术价值较高。2011年6月21日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保单位,批准文号为绩政【2011】46号;2016年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详细]
三溪乐成桥
  乐成桥位于旌德县三溪镇三溪村。俗称“三溪大桥”,又称南河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初为洪水冲毁。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众人集资重建。全长156米,宽6.20米,桥面至河床高9米。桥孔净跨度尺度不一,中孔为11.50米。桥面两侧设有石质栏杆。乐成桥横跨徽水河,南忱狮子山,北架三溪老街,仅次于歙县太平桥,被称为“千里皖南第二桥”。明正德二年(1507)、造石桥五洞,凉亭一所,因名其桥为“通津桥”。清嘉庆《旌德县志》载:“南河桥在县北三溪,距县三十里,诸水聚汇之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府罗汝芳建。国朝康熙中,邑人江宗孔重建。河阔桥长,计十一孔。工石坚致,栏循整齐”。因桥由江宗孔及本族昆仲乐输建成,故名“乐成桥”。保护范围:周围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详细]
冯村进士坊
  冯村进士坊,石牌坊名。位于绩溪县浩寨乡冯村。四柱三门五楼,花岗石结构。高8米,宽8.2米,进深2.米。正面上层有恩荣匾,下层额坊正中有进士第三字,落款小字:钦差巡抚南直隶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王恕,钦差巡按提调学校监察御史戴珊、翟谦与巡按南直隶监察御史崔渲,赐进士及第翰林编修曾追为戊戌春闲同年冯溶书。背面落款:徽州府知府王勤、经历张聪、同知张英、知事袁顺、同判娄宗、照磨王憋、推官杨宣、检校谷英与绩溪知县吴迁、主薄张进、县函江筏、典史程刚、儒学教渝李痪、巡导涂寅,大明成化己亥岁七月吉日立。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坊体外,东、南、西、北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米。……[详细]
章恒悰宅
  章恒悰宅位于县城内西街秦家巷18号,占地面积为357平方米。此宅坐西北朝东南,硬山屋顶,四围封火墙,抬梁穿斗并用,三进三开间建筑法式。前进明间人字轩顶,大门开在前檐墙中部。设五飞砖门罩,大门内有木板影壁,后为厢房二间与厅堂,有天井。中进明间设人字轩,后部有木板影壁,由其两侧入后进。后进前檐设天井,方砖地坪,明间前檐设拱轩,露面立柱方形,后部原为人字轩,现已改为半阁,后檐设有天井。此宅装饰木构件有撑拱、雀替、驼峰、平盘斗、木鬲扇、窗门等。此宅为清代早中前期建筑,内饰带有苏式风格,是研究苏州、徽州文化交融的重要依据。200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201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7】45号。……[详细]
鸦山岭古道
  鸦山岭古道是徽州历史上相互贸易的必经之道,也是战事通道。东向长15公里,西向长13公里,两道均用块石、石板砌筑,路面宽1-1.5米不等,基本上沿山溪沟壑行进。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些线路均是历史上商业繁荣的最好见证。鸦山岭古道开凿于清代顺治年间,嘉庆、光绪及民国年间均有维修。刘家冲村位居西向古道,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有500年历史。水榨村位居东向古道,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古道沿途多古村落、古建筑,记录了历史文明的进程。鸦山岭古道,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进行了全面考查,2009年8月被郎溪县政府正式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保存最好的是鸦山岭山脚至山顶鸦山庙的一段“九曲十八弯”。201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祠文昌阁石狮、石雕栏板
  胡祠文昌阁石狮、石雕栏板坐落在绩溪县华阳镇北门外县委党校内。文昌阁,原是胡氏宗祠的一个组成部分。胡祠现已拆毁,仅保存了专为存放谱牒、文稿及祭拜文昌帝君的文昌阁和部分石雕。文昌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100平方米。始建于明隆庆已巳年(1569)。现存建筑为清代建。在原胡氏宗祠的门楼和庭院两处,保存了狻猊一对,石雕栏板八块、望柱十根。青石圆雕狻猊,面目狰狞,形态威武。望柱头饰“锦簇花团”栏板均用回纹饰边,画面为松鹤延年,凤凰对歌、喜鹊闹梅、母鸡哺雏、燕集红梅、画鹛栖枝等内容。形象丰富,栩栩如生。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86】128号;201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详细]
方祠文昌阁
  方祠文昌阁坐落于华阳镇梨尖角县工业局内。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占地2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二层建筑,高9.5米,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现仍保存原貌,是方氏家族存放谱牒、文稿及祭拜文昌帝君之所在。文昌阁平面正方,象征四方如意。墙体封至阁高的三分之二处,向外挑出下层屋檐。二楼四周有可启闭的槛窗。木结构采用抬梁、穿斗两式结合之做法,山墙柱通顶,明间一、二楼柱子错位归安。雀替、梁驮、斜撑等均饰以精美雕刻。结构严谨,小巧玲珑,线条奔放,明快轻松。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86】128号;201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德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
  广德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位于安徽省广德县誓节镇。1960年建成,是我国首个生物试验探空火箭发射场,又称“六O三”基地。包括发射控制室、发动机测试室、发射场坪发射架等十余个配套设施建筑。自1960年到1966年在603基地用T-7火箭发射共11次,T-7M发射4次。文革-爆发后火箭发射基地陆续转移到酒泉、西昌。仅剩一个发射架和部分房屋,原1200多亩用地被改造成项目林。高52米的笼式钢骨发射架依旧巍然耸立在1256平米的发射坪中央。该遗址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和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攀登的攀登的革命精神的见证。是全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建设强大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保护范围:以发射架为圆心,以卷扬机最大距离75米为半径圆面积。建……[详细]
陈山遗址
  宣城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向阳镇陈山旧石器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证明,早在6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宣城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陈山位于宣城市区南15公里,向阳镇夏村行政村赵边村民组,东经118o2,北纬30o53。遗址东距水阳江约1000米,西南群山起伏,北为平原绿地。陈山遗址处于一条西南东北走向陇岗的东北端,是黄山山脉的余脉,顶端海拔45米,相对高度25米,当地人称之为陈山,亦称老龙山。其上沉积了水阳江的冲积物和其他堆积物。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地层年龄为81.7-12.6万年,文化时代是旧石器早期至旧石器中晚期。陈山遗址坐落在向阳砖瓦厂一厂所在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含石器的堆积物面积约14万平方米,窑厂的多年取土,使石器地点受到较大破坏,但仍保存了较大……[详细]
王稼祥故居
  地处安徽泾县西南桃花潭镇厚岸村,距县城48公里。故居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故居1986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由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故居、东台书院等景点组成。王稼祥故居纪念馆位于王稼祥故居前,建筑面积1130㎡,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走进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汉白玉雕像,他面色沉静、目光有神凝望着远方,眉宇之间微蹙,左手拿着《申报》,右手握着拳头,表现了他投身革命的勇气、决心和对未来前途的思索与展望。《王稼祥生平陈列展》的主题是“永远的稼祥”。展厅共由六部分组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