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文物古迹介绍
福建连氏大宗祠——龙井祠 位于太华镇魁城村,坐北朝南,上下两堂,厅堂为四梁抬井式,重檐悬山顶木结构。唐开成元年(836年)始建,已有1170多年历史。魁城村连氏始祖为八闽连氏先祖,其后人遍及省内外和台湾等地。2008年3月,-先生亲笔为其远祖宗祠题匾:“连氏龙井大宗祠”。2011年10月,大田连氏宗亲会访台,-先生又亲笔题写:“魁城连氏万世流芳”和“泽被桑梓”相赠。为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官坊上官氏宗祠位于清流县赖坊乡官坊村,年代为清。简介:清嘉庆年间(1796—1820)建,由宗周公祠、阳崇公祠、书塾三组建筑组成。宗周公祠、阳崇公祠均坐西北朝东南,由前埕、门楼、正厅等组成;砖雕门楼,四柱三间三楼牌楼式;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2013年,官坊上官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周边各外延10米。……
[详细] 灵地先雕公祠位于清流县灵地镇灵地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北朝西南,由照壁、门楼、回廊、春亭、正厅等组成,建筑面积507平方米。砖雕门楼,四柱三间三楼牌楼式。春亭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梁架,歇山顶。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祠砖雕精美,斗拱繁复。2013年,灵地先雕公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周边各外延20米。……
[详细] 石壁张氏家庙年代:清座落地点: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简介:又称上祠,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由前大埕、池塘、石旗杆、门楼、门厅、正堂等组成。大门八字开,重檐歇山顶;正堂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五柱。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石壁张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洋头溯源祠位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年代为清。简介:坐北朝南,由泮月池,木制门楼,空埕,厢房,正堂,化胎,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77平方米。门楼坐东朝西,面阔一间,进深三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2013年,洋头溯源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四周各外延10米。……
[详细] 瑀公庙年代:清座落地点:清流县长校镇东山村简介:唐末始建,是东山萧氏为祭奠先祖初唐名臣萧瑀所建;历代修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由庙前大坪、门楼、正殿等组成,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饰有细木花式如意斗拱、风头假昂及螺旋藻井等。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瑀公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位于太华镇小华村,始建于清咸丰丁已年(1857年),共3层,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处在动荡不安社会中的人们,非常渴望国泰民安的景象,建堡时取名“泰安堡”,寓意“国泰民安”之意。此堡的三重堡门、三个大小相间的碉式角楼、中天井为最大特色,含有土楼的一些建筑元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江王祠 座落在永安市大湖镇坑源村。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江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个儿子李元祥的封号。唐武则天当政时,-李姓皇族,李元祥的后代逃往福建,其第六世孙李尚昊辗转逃往永安的槐南乡皇历村,建“江王祠”;后代又迁到坑源村,建“江王祠”,祭祀先祖。其后裔繁衍全省各地及台湾。如今台湾的-,新加坡的李光耀均为该李姓的支脉。……
[详细] 观音殿玉虚洞内的观音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或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传观世音菩萨往昔在人间修行时,有一位佛名叫千光王静住如来,他教给观音菩萨一个咒子,即千手千眼无凝大悲心大陀罗尼(简称大悲咒)观世音菩萨一闻此咒,欢喜无量,便发大愿心说:如果我能利益一切众生,即生千手千眼。千眼表遍照,千手表遍能。所以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详细] 大田“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三明市大田县湖美乡高才村,占地30亩,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苏维埃旧址--“种德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风展红旗如画主题公园等三部分组成。大田“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台港澳办)的“党员红色教育活动基地”、三明市学院海峡理工学院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学科研基地,大田县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大田县职工春秋游教育基地等。高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种德堂”占地500平方米。1934年7月,寻淮洲、粟裕率领红7军团6000余人兵分三路从大田县城出发,在湖美乡高才村会合,并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成立高才乡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革命工作。种德堂内设微动漫展示厅,用动……
[详细] 位于建设镇建国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形如落地琵琶而得名。土堡族人游氏祖先信奉儒释教道,故将土堡建成含有宗教色彩的琵琶形。该堡由堡前代表琵琶琴弦的小溪沟、高石墙高夯土的厚实堡墙、石垒坚实的门洞、畅通无阻的跑马道、应急的逃生窗、三圣祠、观音阁、中、后楼等组成,是典型的依山形、重风水、喜宗教的异形土堡,全国仅此一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位于太华镇小华村,始建于民国初期。整体风格为府第式建筑,以居住为主,防御为铺。沿中轴线分布,依次有前坪、石磴桥、门楼、内坪、正堂、护厝、围墙、角楼等,堡墙及角楼设有瞭望窗和射击孔,是与祖屋一起设计的土堡与民居结合型防御性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福建郑氏大宗祠——荥阳祠位于桃源镇梅里洋,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始建,为福建省最早的郑氏大宗祠之一,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和明代三超元老尚书郑纪的远祖宗祠。2011年1月,台湾工党主席、台湾-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郑成功后裔郑昭明先生返乡祭祖,并为荥阳祠作了“同宗同源”的题词。为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福建萧氏大宗祠——林埔祠位于上京镇桂坑村,正堂面阔五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顶。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始建,已有1000多年历史。萧氏先祖迁徙漳州南靖后迁播台湾。2009年3月,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先生为林埔祠题词:“萧氏林埔大宗祠”。为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梅列革命烈士纪念碑梅列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77年,碑高18米,用青白色花岗石成。碑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并15个鎏金大字,碑座前面刻有碑文一块,并建有上两层平台,上层长20米、宽15米,下层长40米、宽30米,干台紧接100级石阶,力瞻仰者上步行之路。……
[详细] 位于城区的均溪河上,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是一座多孔石拱廊桥,桥长30米,宽8米,拱高26米,时称东溪虹影。1985年,县人民政府重修镇东桥,在桥头留有碑文。修葺后,桥的造型更加雄伟壮观。有诗句“大桥飞南北,景象胜天虹,亘古岿然立,智慧建奇功。”……
[详细] 元山村洪流机器厂(05)防空洞群、工业建筑群位于嵩溪镇元山村,年代为现代,面积为3039平方米,类别为工业建筑及附属物。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
[详细] 将军祠堂将军祠堂在城关水南凤凰山下。始建于宋,称灵卫侯邓公祠,后屡圯屡修。最后一次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祠堂座南朝北,为上、下两幢五开间,木结构穿斗式建筑。解放后改作办公地点、水泥纸袋加工厂,1996年后,邓氏后裔集资重修。……
[详细] 官坊村官正阳民居(84号)位于赖坊镇官坊村,年代为清康熙三十八年,面积为901平方米,类别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
[详细] 贡川古城梅列贡川古城位于距桃源洞风景区10公里处的贡川镇,是福建省现存最完整的古镇之一。镇内古城墙至今保留较好,它建于明嘉靖年间,长2000多米,高79米。明末城堡内建有书院,藏书十万册。城堡外有建于明末清初,造型别致的会清桥。……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