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临沂市旅游

临沂市文物古迹介绍

金波玉液泉
  金波玉液泉年代为清,位于铜井镇铜井村内,类别为清。2018年5月31日,金波玉液泉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泉峪子石牌坊
  双泉峪子石牌坊年代为清,位于马牧池乡双泉峪子村南,类别为清。2018年5月31日,双泉峪子石牌坊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12平方米,以牌坊为基点左右两侧向外2米,前后向外4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以双泉峪子石牌坊保护范围外延3米范围内。……[详细]
临沂大青山突围战遗址
  临沂大青山突围战遗址背景是发生在1941年的大青山胜利突围战,是山东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突围战。为缅怀英烈,2012年11月,大青山胜利突围七十二年后,纪念馆在大青山下落成。大青山现在已建设成集纪念广场、纪念馆、纪念碑及抗大碑林于一体的红色党性教育基地。2019年10月7日,临沂大青山突围战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高店子遗址
  高店子遗址年代为东周、汉、唐、宋,位于大庄镇高家店子村西30米,类别为东周、汉、唐、宋。2018年5月31日,高店子遗址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毓秀山鲁王墓
  毓秀山鲁王墓位于平邑县白彦镇小后山村。年代为明。2013年,毓秀山鲁王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彦镇东部毓秀山南麓,分布着两处古代大型墓地,西边的一处位于小山后村东北,东边一处位于大营村北。西边墓地有王坟两座,封土保存尚好,据史书记载和出土墓志证实,墓主人分别为明代鲁怀王朱当漎和鲁悼王朱健杙。东边墓地封土已被夷平,地面建筑除御河桥外,其他损毁殆尽。从地表遗物、遗迹看,也应为明代鲁王墓,但墓主人何人史书尚无记载。保护范围:以鲁悼王墓为基点,向东100米,向西50米,向南50米,向北50米的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由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226、陡沟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陡沟墓
  陡沟墓年代为汉,位于蒲汪镇陡沟村东南350米,类别为汉。2018年5月31日,陡沟墓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坊前唐墓群
  坊前唐墓群年代为唐,位于大庄镇坊前村西南800米,类别为唐。2018年5月31日,坊前唐墓群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凰墓群
  凤凰墓群年代为汉,位于辛集镇凤凰村北150米,类别为汉。2018年5月31日,凤凰墓群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坡古墓
  西坡古墓年代为汉,位于蒲汪镇西坡村西南1500米,类别为汉。2018年5月31日,西坡古墓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秫草官庄墓群
  秫草官庄墓群年代为汉,位于蒲汪镇秫草官庄村西北200米,类别为汉。2018年5月31日,秫草官庄墓群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虬龙墩墓葬
  虬龙墩墓葬位于莒南县筵宾镇大文家山后村西南约500米处,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虬龙墩墓葬是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左泉天主教堂
  北左泉天主教堂年代为清,位于辛集镇北左泉村内,类别为清。2018年5月31日,北左泉天主教堂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璟御封林
  王璟御封林位于莒南市板泉镇大白常村。年代为明。王璟御封林东西长190米,南北长160米,松柏耸立,庙宇清幽,气势宏伟,庄严肃穆。正中为王璟祠堂,供奉着王璟以及长兄王璋、二哥王瓒的塑像。王璟居中,神态威严,将相风度。王璟墓前耸立着龟驮碑、香炉、祭台、石人、石马、石羊、石狮、石猴和成排的石碑。1668年郯城大地震,王璟御封林遭到很大破坏,石刻断损、瓦砾遍地,古木折倾。1997年,王氏族人筹集资金进行了整体修复,使王璟御封林重现昔日光彩。2006年12月7日,王璟御封林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费县玉泉观
    玉泉观位于费县城北17.5公里,上冶东岭西侧,紫荆河东岸,依岭傍水,清幽雅然。清流自地下石隙中涌出,如沸水翻滚,喷雪溅玉;汽泡由水底吐露,晶似珍珠,久旱不涸。此泉历史悠久,到明代才定名“玉泉”,为全县29处名泉之冠;也列沂蒙山区八大名胜之一。过去不少文人骚客,在此题字赋诗,属文记胜。   据《费邑古迹考》记载:“观外古柏两行,大合数抱。南即玉泉,深丈许,流如碧玉,淙淙有声。”   又据《费县志》记载:“泉自石罅涌出,深七、八尺许,清澈见底,荇藻交横,流如碧玉,西入紫荆河。泉上有明大学士于慎行题‘枕流’二字。石碑北即‘枕流’亭”。   据地质学者考察,此泉成因是由于北部蒙山地下有岩石溶洞,储有丰富的地下水,水顺势南流,被地下岩石阻挡,在强压下沿石隙喷薄而出,形成涌泉。   玉泉水质甘甜,煮……[详细]
穆陵停雪
  穆陵关位于沂水城北马站镇关顶村,穆陵关为齐国南疆的一个重要关隘。当时齐国的疆域,据《左传》记载:“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穆陵关历来是军事要地,素有齐南天险之称。穆陵关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沂水八景之一。每当寒冬腊月,大雪飘飘,沂山白雪皑皑,穆陵关积雪经久不化,远远望去,银装素裹。高侗诗中有“腊雪曾经六月看”句,故称“穆陵停雪”。有诗为证:穆陵停雪杨光溥同云消尽暮天晴,山北山南一样清。鸟向水晶屏外过,人从云母帐中行。柳花冷覆长春苑,月影寒铺不夜城。却忆蓝关迷逐客,马蹄偃蹇踏瑶琼。穆陵停雪高侗垂天宝磴朔风弹,腊雪曾经六月看。去鹤吹泉分羽白,春山驰马怯衣单。光添皓月寒生谷,气冽秋霜玉满岩。霸业犹余威烈在,土城长峙碧流湍。穆陵停雪祝植龄穆陵古道界青齐,路……[详细]
东高尧遗址
  东高尧遗址位于庄坞镇东高尧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汉。该遗址文化堆积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位于庄坞镇东高尧村南,前高尧村(原名寺前村)北,东面紧靠武河。遗址为中间高、四周逐渐降低的土丘式高台堆积,最高点高出地面约3米,东西180米,南北150米,分布面积约为27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丰富,地表采集标本有大汶口鼎足,龙山鬲足,龙山黑陶口沿,商周鬲足等,1963年村民张吉祥在此挖地窖时曾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有商代簋、尊、觚等带铭文铜器6件,现器藏临沂市博物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1984年9月清理发现大汶口文化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两座,出土罐、匾、背壶等一批铜器,同时发现晋墓一座。2006年12月7日,东高尧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详细]
抬头遗址
  抬头遗址:位于富官庄镇抬头村北,为台地遗址,文化堆积厚约1米以上,内夹杂大量陶器残片、及少量石器和火烧土等,遗址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锛等石器。出土陶器有鼎、罐、盆、壶、纺轮、鬹足等,以夹砂陶、黑陶为主。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遗址。2006年12月7日,抬头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陈古瓷窑址
  朱陈古瓷窑址位于临沂市罗庄区朱陈村宝泉寺内。年代为北朝-清。2006年12月7日,朱陈古瓷窑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陈古瓷窑址创烧于南北朝,延续至唐宋清,是山东乃至全国北方地区早期为数不多且有代表性的一处古瓷窑址,对于研究北方地区民窑瓷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详细]
小皇山墓群
  小皇山墓群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镇指挥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汉-清。小皇山位于临沂古城东南约5公里处,沂河东岸,为一低矮的南北走向的丘陵,西与金雀山、银雀山隔河相望。2005年2月,滨河大道扩建过程中,在今临沂经济开发区芝麻墩街道办事处小皇山上发现了一处家族墓群。据当时发掘资料显示,该墓群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00米,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和汉、唐、宋、明、清时期的古代墓葬。其中汉墓九座,明墓五座,清墓一座。在该墓群中发现有明代大将李瀚的墓志铭,墓群0土了大量随葬品,种类和数目都十分丰富。2006年,小皇山墓群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小皇山墓群出土的墓志铭,对照《琅琊李氏族谱》、《沂州卫李氏族谱》上的文字记载,历史事实吻合、明确,由此向世人很好地展现了琅琊李氏家族留在临沂的历……[详细]
大众日报战时印刷所旧址
  大众日报战时印刷所旧址年代为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马牧池乡小洼村,类别为抗日战争。2018年5月31日,大众日报战时印刷所旧址被公布为沂南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