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市旅游

淄博市文物古迹介绍

21、织女洞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织女洞
  织女洞位于沂源县燕崖乡牛郎-织女旅游区。大贤山海拔532m,面积约4.5km2。这里山上重峦叠嶂,悬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百鸟翔集,风光旖旎。山下沂河如带,势若游龙。织女洞位于大贤山东北麓。织女洞风景区,位于沂源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燕崖乡牛郎官庄大贤山.蜿蜒的沂河从大贤山脚下静静的流过,河对面就是牛郎庙,旁边的村庄因此得名.从沂源县城南麻出发,一路青山绿水,20分钟左右就到了.下了车,在郁郁葱葱的沂河岸边稍栖,沿东麓开始上山(可开车),或穿山涧,或走大路.随着位置的变化,身体在升高,心情也在高涨.摹然一堵悬崖出现在前方,崖下是一处院落,崖上半空0就是织女洞了.从院子侧面向前,再折返回来,来到院子大门.院子里树了几块题跋志铭,文革时曾经被砸烂过,用铁箍重新箍起来的.拾级而上,进入洞中,里……[详细]
磁村瓷窑址
  磁村古瓷窑址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磁村镇磁村村。年代为唐-元。2006年12月7日,磁村古瓷窑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磁村古瓷窑址共包括3处窑址:南北窑洼区,苹果园区和华严寺区。(1)南北窑洼区,在村东约0.5公里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在窑址北部发掘窑炉12座,采集了大量标本,按器型和釉色特征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黑釉为主,次为青釉、酱釉、茶叶末釉,釉色较纯正,器物主要有碗、盆、瓶等。中期以白釉为主,有少量青釉,并施护胎釉,白度不高。胎以红胎为主,灰胎次之,很少白胎。以白釉加绿点彩的装饰居多,大都施在碗的内壁近沿处。出土器物以碗最多,次为钵、罐、瓶等;晚期以白釉为主,黑釉少见。出现了划花、剔花等装饰手法,出土的器物有碗、罐、碟、瓶……[详细]
西天寺造像
  西天寺造像位于山东省淄博市。西天寺是南北朝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初名为兴国寺,后改为广化寺,几经兴废。北魏时期达到鼎盛,寺院南北跨度1.5公里,是当时国内寺庙建筑中规模较大、佛像数量较多、香火较盛的一座。明初在广化寺旧址上重新建寺,更名为西天寺。西天寺造像5.6米,是华东地区现存最大的单体石佛造像,俗称“丈八佛”“无量寿佛”。寺内正殿九间,砖木结构,红砖绿瓦飞檐斗梢。正面供高达丈余的铜铸释迦牟尼坐像,旁立佛家众菩萨塑像,两侧序十八罗汉塑像,前殿供弥勒佛像,两庑为执事房,另有僧舍院落多重。院内钟楼,悬一口高约2米的铁钟。寺内钟楼旁有高两丈余的赑屃驮龙头碑两憧,记述该寺的兴建经过。大殿以东院落内,有东西并列的圆形塔六座,俗称棒棰塔,为该寺以往主持名僧骨灰葬地。另在寺南约1500米处有塔群,矗立石……[详细]
赵执信故居
  位于博山区城东村17号院内。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为其曾祖父赵振业所创,原是一处有三进院落,建房50余间,占地1362平方米的仕宦家园,现已全部辟为居民住宅,故居大门坐北朝南、悬山顶,前后均有斗拱,各有4根抱柱支撑,面阔3间11.2米,进深1间7.1米。石基砖墙,木架结构,东西各有配房1间,门前两侧,原有石狮1对,现已无存。故居大门坐北朝南、悬山顶,前后均有斗拱,各有4根抱柱支撑,面阔3间11.2米,进深1间7.1米。石基砖墙,木架结构。东西各有配房1间,门前两侧,原有石狮1对,现已无存。大门内即故居的前院,面积260平方米,正中原有3间大厅,名曰“宝菌堂”,系会客之地。中院长14米,宽11.3米,东、西、北三面均为石基青砖砌就的二层楼,硬山顶、泥瓦,共18间。正中北楼名“含辛阁”(亦名“清止……[详细]
毕自严故居
  毕自严故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内,历史上为淄川县辖地,1970年划归周村区,是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的故居。占地总面积近25亩,由毕自严始建于明万历、天启、崇祯朝,后由其次子毕际友于清康熙中叶续建完成,为一以前照壁、狮子大门、二门、过厅、五层家眷楼、霞绮轩、石隐园大门为中轴线,附带东西俩跨院,前五进十三院居住,后为私家花园的明代风格建筑园林。1984年,以“振衣阁”为名划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以“毕自严故居”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恢复“绰然堂”、“振衣阁”、“万卷楼”、家庙,并挪修“狮子大门”,辟为“蒲松龄书馆”对外开放。清中叶后,毕氏逐渐败落,其后裔散居园内,房屋逐渐破损,大部分文物流失。1958年,五层家眷楼拆毁;1966年,万卷藏书被焚。至1978年,仅……[详细]
忠亲王祠
  忠亲王祠位于淄博市淄川区般阳街道。年代为清。2013年,忠亲王祠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忠亲王祠坐落在山东淄川城里大街185号,坐北朝南,清代建筑风格。两进院落,雕梁画栋,碑刻花廊,苗木繁盛,占地面积585平米,是清廷为纪念晚清名将僧格林沁建造的。僧格林沁在淄川镇压刘德培农民起义军为清立有战功,死后,清廷慈禧太后特命在其战斗过的淄川建立忠亲王祠以示纪念。忠亲王祠,又称王爷庙、僧爷庙,坐北朝南,以原韩忠烈公祠及张、沈二公祠旧址建造,创建于清同治四年,原建筑为三进院落和后花园。正殿3间,东西两疣各3间,大门、二门各3间,二门外东西官厅各3间,道房2间,厨房2间。正殿供忠亲王像,左右侍郎、总兵配两廊,祀从征阵亡将官。王祠西疣,正殿两头各建庙1间,左祠韩忠烈公,右祠张沈二……[详细]
27、栖真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真观
  栖真观位于沂源县鲁村镇南7.5公里的安平村西南隅。2013年,栖真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栖真观,原名上真宫。建筑并列三个院。三院之间有角门相通。中间正门建有门楼,红漆大门,旁有耳门一个,供平日出入。东西两大门是月亮门,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主要建筑都是高脊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东院:有钟鼓二楼,东西廊房,魁星阁、玉皇殿等。供玉皇、三清、三官、镇武、五祖、七真等神。中院:有令官庙、奶奶殿、王母宫。供碧霞元君、王母,并附列有眼光、耳聪奶奶、送生娘娘、领生哥、催生姐和蚕姑桃姐等。西院:有龙王、药王、山神、八腊、至公、火神、土地等神殿,其后院是道众应用的静室、丹房、仓厨等。据观内碑文记载:“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明真大师无抚子刘正道,保元大师董道常,由……[详细]
桓台博物馆
  桓台博物馆是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个区县级综合性博物馆,199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馆藏珍贵文物5000余件,包括陶器、瓦当、青铜器、钱币、铜镜、书法、绘画、玉器、瓷器、陶文、印章等15个门类。桓台博物馆位于桓台县政府西邻,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有《东夷文明之光》、《齐国瓦当艺术》、《古泉汇展》、《铜镜鉴赏》、《古代书画》、《玉器、骨器、瓷器》、《薄姑国青铜器》、《印章、封泥、陶文》等9个专题陈列,一个《彩蝶世界》和两个展览厅,展出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品上起8500年的后李文化,下至明清。两个展览厅则不定期地举办古代文物和海内外近现代艺术品展览。桓台博物馆开展陈列展览、文物收藏、社会教育、考古发掘、科学研究等多项业务,桓台悠久灿烂的文化,会给参观者带来发现的快乐和美的享受。……[详细]
公泉峪建筑群
  公泉峪建筑群位于今南王镇西4公里的公泉峪中。公泉峪,名源于泉。传说宋朝年间天大旱,周围几十里无水,唯此泉水流不息,且清而甘,众皆来此汲水,故名公泉。此山谷则称公泉峪。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王实在此置石刻造像。公元1081年(宋元丰四年),天又旱,群众在此祈雨而应验,故认为此地是白龙居处,公泉上方之山洞则题铭为“白龙洞”,并在此建白龙庙。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两次重修,进士曹凯并置书馆于此。公元1514年(明正德九年)又刻石重修。白龙庙,现院墙已圮毁,唯存无梁大殿及山门建筑。大殿南向,一门二窗,青石结构,拱式顶,外覆以灰瓦,长7.3米,高5.7米。山门,东向、拱式,青石砌垒,宽1.15米,高2.8米,进深3米。门楼高2.6米,宽3.4米,长4米,四脊尖顶。……[详细]
淄川莲花庵
  莲花庵座落于淄川区罗村镇罗村与河东庄之间、锦川河畔。出罗村东门而望,前面不远处一片结构规整、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典建筑便呈现在眼前,青砖灰瓦,彩檐红柱,既古朴又艳丽,檐下的贴金龙凤纹与西面高高耸立的三面大铜观音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莲花庵面北背南,矗立于一片高地上,西有锦川河,东有麻沟,两条清流汇集于北面的大河滩。自古以来,这里卵石遍地,流水清浅,鱼游虾戏,周围草木丰茂,风景十分秀美。一般庙宇面南背北,而莲花庵独独相反,这是借了这里独特的地理形势,也显示出她的与众不同,别具风采。莲花庵始建于明朝天启年(1621年),距今已近400年的历史,是一佛道合一,包罗宏富的寺院。当然,她也是经过初创,扩建,再重建、扩建等若干次修建才具备一定规模的。仅清乾隆三十五年和四十一年就有两次重修扩建。据传,这里……[详细]
稷山墓群
  稷山,又名孔夫山,因古时山上建有后稷祠,古名稷山。后稷,古代周人的始祖,他善于种植五谷,曾在尧舜时做过农官,教民耕种,因而-为“五谷之神”。齐故城有稷门,也取名于稷山。1983年,群众开山采石,在石崖上发现一古墓,里面摆满了随葬品,有铜鼎、镏金编钟、镏金熊足饰、石磬等,棺椁已经腐朽,不少文物也已流散。这个墓构造奇特,先是凿一竖墓道,深20米,至10米左右,向北凿一横墓道,然后凿成椁室。省、市、区文物管理部门曾经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考证,发现稷山和相毗连的井山上有汉墓十几座。构成了庞大的汉代石洞墓群,1984年由淄博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淄博市重点文物保单位稷山汉墓群”标志。1986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山顶石池进行了下挖,至底约25米,中间曾发现汉代小型车马器……[详细]
沂源猿人遗址
  沂源猿人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源县鲁山脚下土门镇九会村骑子鞍山,距县城3公里处。1981年9月18日,沂源县文物普查人员在此山石灰岩裂隙中发现了猿人头骨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山东省博物馆等权威机构鉴定,为旧石器时代的猿人化石,与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同时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并命名为“沂源猿人”。沂源猿人遗址首次出土了一块头盖骨,后又出土了六颗牙齿、一块肱骨、一块肋骨、一块股骨和两块眉骨。伴随出土的有肿骨鹿、李氏野猪、巨河狸、虎、鬣狗等更新世中期常见动物骨骼化石。经鉴定头骨包括有大部分顶骨、部分枕骨和额骨。专家鉴定,为两个猿人个体。后又经发掘,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与首次发现的猿人牙齿一致。“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工作的又一重……[详细]
猿人化石遗址
  “沂源猿人”遗址位于沂源县南鲁山镇骑子鞍山东山根、下崖洞南60米处,背山面水,环境优美。1981年9月18日,沂源文物普查组在此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后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吕遵谔与山东大学、省文化局、省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掘,先后发掘出1块头盖骨、6颗牙齿、1块肱骨、1块肋肌、2块眉骨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10余种。经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教授、专家鉴定,确系旧石器时代(更新世中期,距今40万年至50万年前)的猿人化石,与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处于同一时代,并在考古史料中将其命名为“沂源猿人”。“沂源猿人”是最早的山东人,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沂源猿人”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这样珍贵的发掘成果,在山东省是第一次。在全国按古人类进化的年代来看,属第五位;按其分布来看,属第……[详细]
陈庄—唐口遗址
  高青陈庄-唐口西周城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东南,总面积约8-9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目前已经发掘出一座城址。 高青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城址近方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约190米,面积近4万平方米。在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建设工程中,自2008年10月~201O年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青县陈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西周早中期城址、西周贵族墓葬、祭坛、马坑、车马坑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器及较多的骨器、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另有少量的精美玉器及蚌、贝串饰等珍贵文物。遗址内的文化内涵以周代遗存最为丰富,其中发现西周时期的遗迹也最为重要,另外也有少量的唐、宋、金时期的文物。西周城址是目前山东地区所确认的最早的西周城址,也是鲁北地区目前所发现的第一座西周城……[详细]
冰山遗址
  冰山,原名青丘、青冢,又名清凉台。传说战国时某冬一天,鲁仲连约颜泛游少海,两人一边纵酒畅饮,一边谈论六国时政之得失。他们越饮越开怀、越投机、已到午夜时分还毫无倦意。当他们拨船欲归之时,鲁仲连的家人找来慌慌张张地说:“老爷,大事不好了!你派出打探的人回来说,京城临淄被秦军攻破,齐王已经投降了。老夫人让我来叫你赶紧出去躲避一下。”鲁仲连听罢,心潮如浪花翻卷,眼睛直直地盯着茫茫海面。他想起当初劝说平原君不敌秦时说过的话:“如果秦昭王统一了天下,那我将投海自杀,决不当他的顺民。”于是他面对无垠的夜空高声喊道:“苍天啊,你为何欺善从恶,让暴秦得势!我鲁仲连堂堂七尺男儿,决不食言!……”颜要向前劝阻,他已纵身跳入海中。顿时,巨风呼啸而起,大雪纷飞飘落,青丘突兀立起一座冰山,长百步、高数仞,峰峦叠嶂,洞壑……[详细]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
  淄博革命烈士陵园,其前身是周村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3月,原址座落于周村城区中心(即现在的周村人民广场)。1999年经省、市政府批准,新建于周村城区东南大埠山,占地100余亩,可同时容纳5万余人开展活动。2000年3月被市政府正式批准更名为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园内建有烈士墓区、浩气常存碑亭和南疆烈士碑亭(碑后面刻有329位烈士的姓名)、革命烈士事迹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解放祖国、建设祖国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事迹和遗物。园内安葬着闻名鲁中地区的抗日英雄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三兄弟和686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2009年3月份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山东省党员教育基地”,……[详细]
魁星阁古建筑群
  魁星阁古建筑群坐落于周村古商城南首,是一座保留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寺庙建筑,也是周村现存最完整的寺庙古建筑之一。一九九七年六月被公布为淄博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魁星阁古建筑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由碧霞元君殿、魁星阁、观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组成,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主体建筑为魁星阁。魁星阁系三层高阁,耸立于涿河北岸,飞檐斗拱,灵气冲霄,巍峨壮观。檐下的望砖雕刻艺术,被古建专家们审定为省内最佳砖雕工艺品。该建筑群分为前后两进院,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从砌在院墙上的《创建魁星阁记》碑文中可知,古庙群的建设者和香客主要来自古商城的商人们,期望周村涌现更多的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路的高官,以得到更多的政治庇护……[详细]
牛记庵牛角溶窟
  牛角溶窟,相传有一老道让一老农种植一西瓜,在九九八十一天成熟之日用其砸牛,耕牛会变成金牛,谁知老农八十天就摘了,只砸下牛头,牛角滚落于此一半是金一半是木,形成此洞。牛角溶窟长达120多米,雨季,大水流成瀑布顺崖而下,形成一道靓丽壮观的水帘洞景观,冬天融化的冰雪随流随冻,使溶窟上方挂满冰柱,像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白玉,美哉壮丽。 据《王氏族谱》记载,四百年以前,王氏祖先为了躲避王渔洋皇宫奸臣所害之灾,逃到此地,首先在溶窟里居住,当时叫大石屋,后来逐步迁出石屋,这里成了百姓存放秸秆和推碾磨的地方。大溶窟是一自然礼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在大溶窟里扎台唱戏,溶窟内外容纳了四外八庄前来看戏的几百人。 地址: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牛记庵村 门票:50元;停车费20元 电话:0533-5555999 开放时间:……[详细]
39、三教祠
三教祠
  三教祠位于旅游南线,是昭阳洞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石质建筑,巧妙嵌于天然石洞之间,供奉儒、释、道三教,故称三教祠。门两侧对联:“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横批:三教同垣。三教祠南侧有三股清泉,水质特佳,叫做“三映泉”。地址: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峨庄乡石沟村电话:0533-5036666开放时间:8:30-18:30周边公交信息:67路、39路交通参考路线:从淄川长途汽车站进入淄城路,行驶730米;左转,进入颐泽将军大道,行驶4.0公里;请直行,进入淄矿路,行驶980米;请直行,进入崇正路,行驶2.4公里;进入淄中路,行驶20.5公里;请直行,进入X006,行驶3.0公里;请直行,进入淄中路,行驶8.0公里;左转,从淄中路到潭溪山旅游区,行驶2.6公里;到达潭溪山旅游区……[详细]
安平故城
  又名酅城、石槽城。位于临淄区皇城乡皇城村东南部。遗址南北2000米,东西1800米,面积3.6平方公里,基本呈长方形,唯东南角向内凹进。春秋早期,安平城为纪国的酅邑,《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襄公时,“伐纪,纪迁去其邑”,纪季以酅入于齐,齐改酅邑为安平。战国时,田单封安平君,即此。秦灭齐后,改为东安平县,属齐郡。1973年、1981年两次全省文物普查发现,城垣大部夷为平地,仅东北角稍有残存,高出地面2米,长50米。系夯土建筑,夯层厚20厘米,夯窝直径5.5厘米。当地群众曾在遗址东部挖出石基;在田单墓东南挖出汉瓦,上有花纹,长约1米,发现漏孔陶井圈,直径1米,高0.6米,还曾出土过青铜器。今地表多汉代遗迹。1984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莱芜市……[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